急性脑血管病社区管理.ppt
《急性脑血管病社区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脑血管病社区管理.ppt(1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常见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及转诊指征,概念,概念,脑血管疾病(CVD)是指由各种病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的总称。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脑血管事件。,概念,概念,CV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危重证疾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19861990年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为109.7217/10万,患病率为719745.6/10万,死亡率为116141.8/10万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脑血管疾病分类,表8-1 我国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1986,简表),(1)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颈内动脉依次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
2、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应眼、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底节等的血液,脑血液供应,1.脑动脉系统,依次分出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 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 即枕叶颞叶内侧丘脑内囊后肢后1/3 全部脑干小脑,脑血液供应,1.脑动脉系统,(2)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脑血液供应,2.丰富的侧支循环调节&代偿脑血液供应 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脑底动脉环(Willis环)颈内-颈外动脉分支间有侧支循环:,脑血液供应的特点,1.中膜外膜较相同管径的颅外动脉壁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概
3、念,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的可逆性 神经功能障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持续10-20min,通常1小时恢复 不超过24h,不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 CTMRI正常,病因&发病机制,病因不清,血流动力学改变 在各种原因(如动脉硬化和动脉炎等)所致的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血压急剧波动导致原依靠侧支循环维持的脑区发生一过性缺血。,病因&发病机制,微栓子 微栓子主要来源于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或附壁血栓的破碎脱落、心源性栓子及胆固醇结晶等。微栓子阻塞小动脉常导致其供血区缺血,当栓子溶解或破碎流向远方,血流恢复,症状消失。,病因&发病机制,血液成分改变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
4、如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各种原因所致 的严重贫血和高凝状态等都可引起TIA。其他 颈椎病压迫椎动脉、锁骨下盗血综合 征等。,5070岁多发,男性较多 发病突然,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 症状&体征发作持续10-20min,通常1小时恢复,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后遗症 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似 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临床表现,共同特点,临床表现,1.颈内动脉系统TIA,(1)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轻偏瘫,可伴对侧面部轻瘫,眼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矇对侧偏 瘫&感觉障碍)&Horn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对侧偏瘫),1.颈内动脉系统TIA,(2)特征
5、性症状,主侧半球受累出现失语症(运动性失语感觉性 失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平衡障碍,大多不伴耳鸣,少数伴耳鸣(内听动脉缺血),(1)常见症状,跌倒发作(drop attack):患者转头&仰头时下肢 突然失张力跌倒,无意识丧失,很快自行站起,临床表现,(2)特征性症状,脑干网状结构缺血,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临床表现,(2)特征性症状,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颞叶内侧&海马,发作性短时间记忆丧失(数分数10分)病人有自知力,伴时间地点定向障碍 谈话书写计算能力正常,2.椎-基
6、底动脉系统TIA,双眼视力障碍,临床表现,(2)特征性症状,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CT&MRI检查大多正常DSA可见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等,辅助检查,2.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可显示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发作频繁可行微栓子监测,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1.诊断,TCDDSA有助于确定病因诱因&选择适当治疗,反复发作病史,典型症状&体征,诊断主要根据,治疗,目的消除病因减少&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短时间内反复发作病例应采取有效治疗,防止脑梗死发生,西医治疗,一、一般治疗,低盐低脂饮食戒除烟酒坚持体育锻炼定期体检,注意控制卒中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7、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病等)。,二、病因治疗,控制血压使BP70或血栓形成,影响脑内供血并有反复TIA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等。,西医治疗,阿司匹林(Aspirin)75150mg/d,晚餐后服,三.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药,减少微栓子&TIA复发,副作用 消化不良恶心腹痛腹泻皮疹 消化性溃疡胃炎胃肠道出血等,西医治疗,氯吡格雷(clopidogre)75mg/d,p.o,(1)抗血小板聚集药,不可逆地结合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ADP)受体 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副作用 腹泻皮疹等较阿司匹林常见,治疗,三.药物治疗,(2)抗凝药物
8、,抗凝治疗不作为常规治疗,治疗,三.药物治疗,心源性栓塞的TIA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患者口服抗凝剂治疗。对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无效的TIA可考虑抗凝治疗。对瓣膜置换术后已服用足量口服抗凝剂治疗的TIA患者也可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联合治疗。,低分子肝素4 0005 000 IU,2次/d 腹壁皮下注射,710d,(2)抗凝药物,华法令612mg,每晚1次,p.o;35d改为26mg,剂量依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目标值3.04.0 禁忌证-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治疗,三.药物治疗,(3)降纤药物,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或发作频繁,可考虑选用,巴曲酶(Batroxobin)安克洛(Ancro
9、d)蚓激酶,治疗,三.药物治疗,四.手术治疗,治疗,DSA证实中重度(50%99%)狭窄病变,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减少颈内动脉TIA&发生卒中风险,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正在评价中,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 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软化,概念,脑梗死(CI),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脑栓塞等 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概念,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是 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脑动脉主干&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血管增厚、管
10、腔狭窄&血栓形成 使脑局部血流减少&供血中断 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 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病因&发病机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大动脉,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结缔组织病&细菌病毒螺旋体感染等),病因&发病机制,罕见病因-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 肌纤维发育不良夹层动脉瘤等,少见病因-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 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可卡因 安非 他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镰状细胞贫血等,存在侧支循环&部分血供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如血流恢复脑代谢改善神经细胞仍可恢复功能,病理&病理生理,中心坏死区-完全缺血脑细胞死亡 周围缺血半
11、暗带(ischemic penumbra),保护缺血半暗带是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关键,急性脑梗死病灶,病理&病理生理,再灌注时间窗(time window)脑梗死区血流再通后脑组织损伤可恢复的有效时间,脑血流再通超过此时间窗可产生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damage),脑缺血超早期治疗时间窗在6h之内,病理&病理生理,2.病理生理,缺血半暗带&再灌注损伤概念提出更新了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观念,抢救缺血半暗带关键是超早期溶栓,减轻再灌注损伤应积极进行脑保护,临床表现,脑血栓形成一般临床表现,一一般特点 1.多中老年人,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2.病前可有TIA3.起病较慢,数小时甚至12天达
12、高峰。3.意识清楚&轻度意识障碍,可无症状(取决于侧支循环)单眼一过性黑矇 偶见永久性失明(视网膜动脉缺血)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大脑中动脉缺血)优势半球伴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可有体象障碍,临床表现,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综合征,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主干闭塞 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 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优势半球完全性失语 非优势半球体象障碍,临床表现,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综合征,2.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3.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分出前交通动脉前主干闭塞-无症状(对侧代偿)分出前交通动脉后闭塞-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下肢瘫 尿潴留&尿急(旁中央小叶受损)淡漠反
13、应迟钝欣快缄默等(额极胼胝体受损)强握&吸吮反射(额叶受损)优势半球出现运动性失语,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主干闭塞 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受损较重)黄斑视力可不受累(大脑中后动脉双重供血)优势半球枕叶受累-命名性失语失读不伴失写,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5.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闭塞脑干梗死,危及生命 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消化道出血 肺水肿 昏迷&高热,脑梗死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1.神经影像学检查 CT检查,病后24h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图8-6 CT示低密度脑梗死病灶,辅助检查,MRI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
14、死,梗死后数h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图8-7)DWI发病2h内可显示病变,图8-7 MRI显示右颞枕叶大面积脑梗死(A:T1WI,B:T2WI)右侧外侧裂池明显变窄,脑沟几乎消失,辅助检查,辅助检查,DSA 发现血管狭窄&闭塞部位 显示动脉炎Moyamoya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图8-8 DSA显示闭塞大脑中动脉,辅助检查,经颅多普勒(TCD)发现颈动脉&颈内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斑血栓形成,1.诊断,中年以上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突然发病 一至数日出现脑局灶性损害症状体征 可归因于某颅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可以确诊 有明显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史的年轻患者需考虑 动
15、脉炎的可能,诊断&鉴别诊断,一般治疗,西医治疗,1.防止误吸;2.加强护理,防治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道支持和辅助通气;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心肾功能;5.注意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变化;6.保证入量及营养。,治疗,(1)对症治疗:维持生命功能&处理并发症,血压:缺血性卒中后通常无须紧急处理高血压 切忌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压降低 病后2448h Bp220/120mmHg 可服用卡托普利,感染:意识障碍&呼吸道感染者 选用适当抗生素控制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防治肺炎 预防尿路感染&褥疮,治疗,(1)对症治疗,水肿:发病后48h5d为脑水肿高峰期 临
16、床观察&颅内压监测 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1次/612h 速尿40mg,i.v注射,2次/d 甘油果糖250500ml,12次/日 10%白蛋白50ml,i.v滴注,12次/日 必须根据颅内压增高的程度&心肾功能状况来 选用脱水剂的种类&剂量,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常规静脉用抗溃疡药。出血:局部止血药。,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病人预防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4 000IU皮下注射,12次/d,治疗,(1)对症治疗,治疗,(1)对症治疗,血糖:控制血糖(8.3mmol/L以下)过高&过低均加重缺血性脑损伤 11.1mmol/L宜用胰岛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低钠血症、高钠血
17、症、低钾血症。,(1)对症治疗,治疗,吸氧、通气支持:病情危重者,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感染、吸收热、水肿,治疗,(1)对症治疗,癫痫:不预防治疗,如有发作可对症治疗。卒中两周后如有发作,应长期服药治疗。,心脏损伤:脑心综合征,治疗,(2)超早期溶栓治疗,尿激酶(UK)50150万IU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 1h内i.v滴注,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1)静脉溶栓疗法,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0.9mg/kg,最大剂量90mg 10%剂量i.v推注,其余在60min i.v滴注,催化纤溶酶原纤溶酶,溶解血栓纤维蛋白凝块,(2)超早期溶栓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脑血管病 社区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