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综合指挥实战工作平台建设方案.docx
《公安综合指挥实战工作平台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综合指挥实战工作平台建设方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公安综合指挥实战工作平台建设方案1 .项目背景52 .现状分析53 .实现目标64 .建设任务75 .建设思路76 .建设原则97 .建设内容117. 1.内务管理117. 1.1.工作任务管理118. 1.2.电文档案管理129. 1.3.勤务报备管理1310. .4.巡防调度管理1411. 1.5.每日工作管理1512. 1.6.后勤保障管理167.2.情报信息177.2.1.预警模型建设177.2.2.警情分析研判187.2.3.警情电子档案197.2.4.情报信息管理207.2.5.重点人员管控207.2.6.请求服务管理237.2.7.警情复盘消号247.3.指挥调度257.3.1.
2、可视挂图作战267.3.2.融合通讯指挥267.3.3.视频调度管理267.3.4.警情快速定位277.3.5.周边资源锁定277.3.6.警情处警派警277.3.7.警情位置导航277.3.8.警情短信发送277.3.9.调度指令下发277.3.10.调度消息群发287.3.16.整合布控查缉297.3.17.问题装备分析297.4.综合可观297.4.1.辖区概况297.4.2.治安态势307.4.3,交通态势317.4.4.勤务运行327.4.5.大屏展示327.4.6.平台门户337.5.质态监管357.5.1.交通数据监测357.5.2,警情数据监测357.5.3.执法办案监测357
3、.5.4.工作绩效考核357.6.警网联动357.6.1.基础信息联采367.6.2.重点人员联控367.6.3.矛盾纠纷联调367.6.4.安全隐患联处377.6.5.群众求助联帮377.7.警务辅助377.7.1.工作值守377.7.2.平台管理377.7.3.蓝信应用397.8.三级联动407.8.1.一级建库两级使用407.8.2.两级单位互联互通417.8.3.两级门户个性定制417.8.4.两级功能个性定制418 .建设功能清单459 .技术要求509.1.J2EE三层体系架构509.2.中间件技术509.3.面向服务的架构SOA519.4.智能报表技术519.5.多维建模技术51
4、9. 6.联机分析技术5210. 7.WcbSerViCe技术5210.性能要求5310.1. 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5310. 2.稳定性及可靠性5310. 3.模块化及灵活性5410. 4.扩展性及兼容性5411. 5.性能指标5411.安全要求5411.1. 基于CA的登录系统5411.2. 数据传输加密系统5511.3. 授权访问控制551 .项目背景为深入贯彻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关于深化网格警格融合发展、推进“平安前哨”工程建设、推动派出所工作改革创新的部署要求,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做强全省公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实践功能,加快构建情报指挥牵引、室队业务协同、网格警格联动、内外双向循环的基层警
5、务驱动新模式和社会治理新格局,根据省公安厅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运行标准规范(修订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关于依托公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开展“平安前哨”指挥室建设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公安实际业务需求,规划设计了公安可视化综合指挥实战工作平台建设方案。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派出所防、管、建、控、打的能力和服务水平,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2 现状分析D由于仅考虑本部门业务的实现,各业务部门分头建立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目标不尽相同,致使派出所无所适从。2) 缺乏统一的派出所应用平台,出现了信息重复录入,大量信息孤立地存放于各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信息孤岛,数据的一致性和参照性无法得到保
6、证,给信息综合利用带来相当大的困难。3) 派出所设备资源无法共享,存在个别业务应用系统要求单独占用一台计算机或多个业务应用系统需占用同一台机器却无法兼容的情况。4) 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了人员和资金浪费,增加了派出所工作负担。5) 各业务应用系统功能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系统不断升级所要求的技术保障能力相对不足,系统的运行风险加大。6) 各个业务系统存在严重的异构现象,主要表现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协议标准、编程语言等方面,造成各系统之间无法直接进行互联。7)高科技现代化的手段不能更好的支撑基础警务工作,目前在建的“雪亮工程”,省、市推动的警务数据赋能
7、,目前没有系统有效的支撑基层警务,还没有实现让派出所警务工作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现,从人工发现到机器自动预警提醒。3 实现目标立足发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中枢纽带和智慧大脑作用,坚持情报先导、指挥主导、数据制导,运用大数据思维和信息化技术调优工作机制、规范警网运行、提供赋能支撑,有效服务保障派出所警务实战、网格警格联动协同和平安前哨工作站高效运行,以派出所、交警队结合行政执法新任务、新形势,积极改变工作思路,针对行政执法中存在信息不及时执法被动滞后;管理缺位部门职责不清;管理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等弊端,秉持自加压力、超前执法、服务人民、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理念,按照“资源共享
8、、信息共得、成果共用、效率共增”的原则,以“部门互动、系统联动、终端主动”的运行机制和切实提高违法违章案件发现率和查处率,实现“超前执法、末梢预防”,降低损害城市违法行为发生率的执法目标,全面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防止资源浪费、防止矛盾激化执法、防止被动执法”的“三防”目标的所队融合执法管理模式和框架。4建设任务可视化综合指挥实战工作平台在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新生态的总体框架下,基于新的技术架构建设应用,按照打造派出所基础数据采集应用平台、情报研判工作平台、实战指挥调度平台、警网融合联动平台、警务质态监管平台、数据赋能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通过集成、对接、链接、开发等方
9、式建设平台功能、搭建智能模块,实现一个门户登录、系统关联集成,一个界面操作、数据关联复用,一个平台综合、精准赋能支撑,一个体系指挥、快速联动反应。5 建设思路可视化综合指挥实战工作平台按照“一屏观全域、一键令全警、一网促联动”的建设思路,建设综合可观、指挥调度、情报信息、质态监管、警网联动、内务管理等六个基本功能模块,由县局根据本县综合指挥、派出所指挥室工作机制要求,统一建设平台,县局、派出所两级单位使用,有效解决派出所民警值守多个系统、重复带动劳动、警力浪费等问题。一、县局实现实时化综合指挥联动处置依托市局搭建的可视化地图资源,实现发生的警情实时上图展示,实现交通指挥人员、巡防人员、处警人员
10、的运动轨迹实时上图展示,实时展示人员的活动轨迹,实时监控人员巡防、处警情况,并且实现监控、小区、学校、医院等资源的实时位置展示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根据预案可以一键对讲,调度所有资源,实现可视化实时监控其处置情况,实现一屏观所有。二、派出所实现工作统一扎口研判调度对市局、县局各警种(部门)下发给派出所的各项工作,以及搭建的模型产生的预警信息,这些都统一推送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由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依托系统先开展二次研判、分析工作,对一些工作由必要派专人去核查的工作,再由综合指挥室把工作推送给对于社区、或者民警开展落地处置工作。同时依托系统实现派出所工作的智能化考核,根据民警的工作反馈情况,自动考核当
11、前民警的工作成效。三、系统实现可视化三级联动分析应用县公安工作开展分成三级体系管理,即县局、东南西北四个辖区、每个辖区下面设置一个交警中队,若干个派出所。针对公安的这种工作机制,系统在建设时要实现三级联动、三级展示,即系统在展示综合概况时,首先展示全县概况,点击钻取展示四个辖区的总体概况,由每个县区再次钻取展示交警中队和派出所的概况。四、系统采用一级建库两级使用建设模式系统由县公安局统一建设,片区及派出所虚拟平台的建设模式开展建设,通过这样规划设计,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市局的图像资源、公安网资源、整合的社会面资源(如物流信息、燃气信息),二是通过整合县局的数据资源、搭建一些智能化预警模型,实现警情
12、的实时监测分析、人员活动轨迹实时监测分析,实现警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三是通过技术手段,为每个派出所虚拟化一个平台,每个派出所都有自己独立的门户系统、只展示自己的工作内容,即方便了派出所开展工作,又节约了建设经费;四是实现县局指挥中心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实时联动,上下贯通。6 建设原则可视化综合指挥实战工作平台建设遵循统筹规划、集约建设分布实施、综合应用的原则,在用业务系统具备本标准规范所规定功能的,应予集成关联应用;暂无业务系统支撑的,可结合本地情况和实战需求,按照急用先建,稳步拓展的原则科学组织开发应用。1、实战性本系统要解决民警“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一线民警提供灵活、方便、高效的工作
13、平台,实现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切实减轻工作负担,使基层民警的工作逐步由以重复劳动为主的体能型和经验型转变为现代化手段支持的效能型和信息型。管理者通过专题分析、智能决策等方式,对治安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实现警务工作的优化和宏观决策,大大提高驾御全局的指挥、决策和保障社会稳定的能力,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促进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2、先进性总体设计方案是先进:它不仅满足当前业务需求,还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要保证系统建设发展具有前瞻性。系统结构是先进:要选用当前成熟的软件体系结构,采用性能先进的网络结构,利用可靠的系统开发工具。系统平台产品是先进:选用能快速完成业务系统定制、灵活调整、自由扩展的平台产品
14、,充分满足公安业务需求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变化。3、实用性经济实用性是指系统建设资金及人力花费开销最小、为单位产生最大效益的原则。信息系统工程应从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合理规划建设周期,选择既先进又可靠,而且性能价格比最佳的系统配置。经济实用是在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要避免盲目的经费投入,一味追求高新技术和大而全,忽视计算机技术的变化和业务发展的特点。4、标准化业务信息系统采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标准化的协议,按照公安部规定的字典和数据结构要求。对于需要保留的原有业务系统,如现有的人口系统、旅馆业系统,采用标准化接口无缝连接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跨地区、跨部门的查询。5、扩展性由于需求是逐步发
15、展的,所以系统的建设也是逐步发展的,系统的扩展能力非常重要,包括系统处理能力、系统存储能力、系统吞吐性、业务功能等都要有扩展能力。首先,在系统的设计、设备的选择上要有扩展能力。其次,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必须有扩展能力,以满足业务功能的调整。6、开放性本系统内部以及与外部系统的互联性要求很高,系统采用技术和设备的选择上必须本着开放性的原则,采用开放性的体系结构和各方面技术。7建设内容7.1.内务管理内务管理模块应设置任务管理、内勤管理、后勤保障等应用功能,实现对派出所内务工作的全面覆盖。711.工作任务管理根据派出所重点工作,分解目标任务,并制定工作任务单,督导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反馈,形成
16、工作闭环。1.1.1.1, 制定工作任务对接市局相关系统,自动接收下发工作任务信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以自行制定工作,制定一份完整的工作任务信息。1.1.1.2, 下发工作任务对于下发的一些告知全警的信息,无需签收,自动下发,在门户展示出来,对于一些需要签收的信息,在下发时选择接收单位或者民警,系统会根据选择的单位或者民警自动流转工作任务信息给相关单位或者民警及时开展处置工作。1.1.1.3, 工作任务处置系统会给对应的单位或者工作人员工作任务提醒,对应的工作人员签收确认接收到任务信息、,并开展处置工作,通过系统实时反馈任务处置的情况。1.1.1.4, 工作任务督办对于下发的工
17、作任务,相关的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在开展工作,或者开展工作任务不到位的情况,综合指挥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下发工作任务督办单,提出新的工作要求,流转给处置人员。1.1.1.5, 任务反馈评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对各单位或者工作人员反馈的工作内容进行评估,标记当前工作开展的有效、无效,成效一般、成效显著等。7.1.2. 电文档案管理实现电文档案可视化、分类登记,统一入库管理,对入库的电文档案实现借出、回收登记管理,借出时登记借阅人、借阅时间等相关信息,规划时登记入库时间,对已经处理完的电文、档案统一归档入库管理。7.1.2.1, 电文档案登记对派出所接收的电子、纸质电文、档案进行统一登记管理,对于电子的
18、材料直接上传附件,对于纸质的材料扫描上传,制定材料编码规范,对每份登记的材料登记唯一编码,实现派出所电文、档案的可视化、有序的入库管理。7.1.2.2, 电文档案借出对派出所登记的电文、档案,工作人员在借阅,或者送给指定领导审批处置时,要在系统登记处当前材料的状态未借出状态。7.1.2.3, 电文档案归还对于被借阅的电文、档案,在借阅人归还以后,管理人员要在系统登记归还的信息,登记归还的时间、归还人员等信息、。7.1.2.4, 电文档案归档对已经处置完成的电文、档案,系统要能实现自动归档,对于归档的电文、档案自动进入历史材料库,留作备查。7.1.3. 勤务报备管理通过蓝信、移动警务通实现人员值
19、班报备、调班、智能排班管理,并能依托地图实时展示人员出勤位置信息、活动轨迹信息。7.1.3.1, 值班报备各单位可以报备本单位民警、辅警每天的值班工作情况,包括报备工作类型、工作使用的车辆、携带的装备等信息、,支持内勤民警可以报备本单位所有人员值班信息,个人可以报备自己每天的值班信息。7.1.3.2, 值班统计根据所有用户出勤、值班情况做概况统计排名。也可根据个人当月出勤、值班情况对个人进行单独统计,并按照客户需求意见。可自行生成值班报表,报表支持excel导出功能。7.1.3.3, 智能排班为更简化对队伍的日常管理,开发智能排班功能。正常情况下按照固定规则进行顺序排列。在有需要临时调班的情况
20、下,民警可以发起调班申请,由领导审批同意后调班才会生效。在有请假的情况下,系统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则调整。7.1.3.4, 出警状态系统实现巡防、值班、执勤、常态、出差等状态报备管理。实现勤务执行、勤务跟踪、勤务督办等阶段管理。实现对各级机构(个人)的任意时间段的勤务工作进行查询。7.1.3.5, 轨迹展示系统可设置警力资源的实时路线对其跟踪,可查询历史轨迹,并对GPS/车辆行驶的历史轨迹,提供动态回放功能。7.1.4. 巡防调度管理各辖区单位处警、交通执勤工作人员需要报备一天内各个时间段的工作计划及安排,工作需要使用的车辆以及携带的装备等情况,尤其是报备其处警执勤人员携带的350兆对讲机、
21、移动警务通、移动电话信息,这样在处警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地图上点击对应的警力实现对讲互动。7.1.4.1, 巡处工作区域管理依托PGlS地图,实现派出所巡防、处警区域、道路的刻画,实现线、圆、长方形、不规则等区域的绘制,实现各单位都可以在地图上设置自己需要巡逻管理的区域等信息;7.1.4.2, 巡处工作时段管理实现巡防中队根据本队的实际工作情况,配置每个区域的每天的巡防时段,实现校验同一区域的制定的工作时段是否重复,是否存在遗漏工作时间的问题,实现一个单位可以定制多套工作时段,实现巡防区域可以关联不同的巡防时段方案。7.1.4.3, 巡防工作方案报备实现巡防工作方案的报备,包括报备每个巡防区域各时
22、段的巡防人员以及其携带的装备等信息,实现工作人员、巡防区域、巡防时间、携带装备的自动关联整合,实现动态维护制定的巡防工作方案。7.1.4.4, 重点巡防路线规划每个巡防单位都有自己规划的巡防时段、巡防线路,开展日常的巡防工作,但是如何设定重点的巡防区域,加强巡防力量,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要合理制定巡防线路,从而提高巡防工作效率,提高巡防工作质量,扩大巡防工作战果。依托PGIS平台提供的地图服务,可以快速的在地图画出重要的巡防线路,并且自动选择对应的巡防方案和巡防工作单位。实现一键式标注巡防区域及关联巡防工作方案的功能。71.5每日工作管理派出所每个工作人员对自己每天开展的情况可以通过移动
23、端、PC端系统实时录入到系统,在录入时对工作进行分类管理,如处警类工作、案件侦查类工作、走访类工作等。实现每日工作实时记录,可视化管理。7.1.5.1. 每日工作纪实派出所每个工作人员对自己每天开展的情况可以通过移动端、PC端系统实时录入到系统,在录入时对工作进行分类管理,如处警类工作、案件侦查类工作、走访类工作等。实现每日工作实时记录,可视化管理。7.1.5.2. 工作开展汇总对于每个工作人员记录的工作信息,系统会自动根据时间、类别等维度进行汇总,对某类工作、某个主题工作,某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聚类,实现集中展示,分析工作存在问题。7.1.5.3. 工作情况研判综合指挥室对每个人工作开展的情况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安 综合 指挥 实战 工作 平台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