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 目: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系 别: 农业经济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目 录摘要1关键词1前言11.病虫害发生的原因11.1园艺作物病害发生的原因11.1.1非生物因素11.1.2生物性因素31.2 虫害发生的原因41.2.1 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41.2.2 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51.2.3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51.2.4人为因子对昆虫的影响52.病虫害的防治方法62.1农业防治法62.2生物防治法72.3物理防治法82.4化学防治法82.5植物检疫82.5.1植物检疫的任务82.5.1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9小结9参考文献10
2、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摘 要:本文阐述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做出了防治方法。关键词: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 前言 病虫害防治是为了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品品质,减少经济损失。园艺作物健壮生长,能为我们提供各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蔬菜,能够装点和美化我们的环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氧气,还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当园艺作物发生病虫害时,可能给人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带来灾害性后果。1.病虫害发生的原因1.1园艺作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植物病害需要有病原、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病害三角”或“病害三
3、要素”。 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起的。非生物因素是由环境中不适宜的化学或物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化学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元素的不足,比例的失调或过量,空气,水和土壤的各种污染化学农药的药害等。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气温、土温的过高,过低或骤然变化,土壤或空气水分过高、过低,肥料的不合理使用,光照强度或光周期的不正常变化等引生理病害的发生。1.1.1非生物因素1.1.1.1 化学因素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化学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失调、环境污染、药害、肥害。 营养失调 包括营养缺乏,各种营养间的比例失调或营养过量。造成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的原
4、因有:一是土壤中缺乏营养元素;二是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不同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影响植物吸收;三是土壤的物理性质不适,如温度过高,水分过少,PH过高或过低等均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地块在连作频繁的保护地栽培等情况下,土壤中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不平衡日益突出,在这种土壤环境中生长的作物往往表现营养失调的症状。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甚至可以造成严重危害1。 环境污染 主要是指空气、水源、土壤和酸雨的污染等,这些污染对不同植物的危害程度不同引起的症状不同。 污染物种类与来源有:(1)二氧化硫 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天然气工业和矿石冶炼等;(2)氮化物 来源于内
5、燃机废气、天然气、石油或煤燃烧等;(3)乙烯 来源于汽车废气、煤、油燃烧及后熟的果实等。 药害 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药害喷药后几小时三到四天出现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慢性药害是在喷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发生明显反应,如生长不良、叶片畸形,晚熟等。农药喷洒后,多从气孔、伤口进入植物体内,有的还从枝、叶、花、果及根表皮进入,当用药不当时,药剂的微粒直接阻塞叶表气孔、水孔或进入组织后堵塞了细胞间隙、使作物的正常呼吸和同化作用受到抑制2 。 肥害 脱水型肥害:是因一次性施用化肥过多,或施肥后因土壤水分不足导致肥料溶液浓度过大,引起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造成作物的脱水,多表现萎蔫,似霜冻或开水烫状
6、。 熏伤型肥害:是在气温较高时施用氨水、碳酸氢铵等肥料,产生大量氨气对造成的伤害。 烧种型肥害:是施用种肥量过多,或用过磷酸钙、易挥发的碳酸氢铵及尿素等出现的烧种导致缺苗。 1.1.1.2物理因素 园艺作物病害发生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水分供应失调、气温过高或过低、光照不适。水分供应失调 植物在长期水分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营养生长受到抑制,各种器官的体积减小、质量减少和品质变劣,导致植物矮小细弱。缺水严重时,可引起植物萎焉、叶缘焦枯等症状,造成落叶、落花落果,甚至导致整株凋萎枯死3。 土壤水分过多,会影响土温的升高和土壤的通气性,是植物根系活力减弱,甚至受到毒害,引起烂根,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变黄、
7、落花、落果,严重时导致植株枯死。 气温过高或过低 高温可使光合作用迅速减弱,呼吸作用增强,糖类积累减少,生长缓慢,有时使植物矮化和提早成熟。温度过高,常使植物的茎、叶、果等组织产生灼伤。 低温对植物危害也很大。0以上低温所致的病害称为冷害。当气温低于10时,就会出现变色、坏死表面斑点等常见症状。植物开花期遇到较长时间的低温也会影响结实。0以下的低温所致的病害称为冻害,主要是幼茎或幼叶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的病斑,之后组织逐渐死亡,严重时整株植物变黑、干枯、死亡。土温过低往往导致幼苗根系生长不良,引起作物幼苗“沤根”,容易造受根际病原物的侵染。 剧烈变温对植物的影响比高温和低温的影响更大。如昼夜温差过
8、大,可使木本植物枝干发生灼伤或冻裂。 光照不适 光照不足通常导致植物徒长,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使植株黄花,植物组织脆弱,容易发生倒伏和受到病原物的侵染。光照过强常与高温干旱结合,引起日灼病和叶烧病。 光照长短不适宜,可以延迟或提早长日照或短日照植物的开花和结实,甚至导致不开花结实,造成严重损失4。1.1.2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真菌 是一类具有细胞核、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以吸收为营养方式的有机体其营养体通常是以丝状分支的菌丝体,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真菌是多细胞体,有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真菌性
9、病害一般在高温多湿时易发病,病菌多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在适合的,温、湿度条件下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植物内为害。 细菌 细菌大多是杆菌状,多数有鞭毛。细菌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同时分泌各种酶使不溶性物质转为可溶性物质以利吸收。细菌以裂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可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 病毒 是一种不具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组成的具有侵染活性的细胞内寄生病原物。病毒是以复制增殖的方式繁殖,通过昆虫、植物的各种繁殖方式进行传染,在杂草、块茎、种子和昆虫等
10、活体组织内越冬。 线虫 线虫无色、不分节,虫体结构较简单从外向内可分为体壁和体腔两部分,体壁几乎是透明的。线虫的口腔内都有口针,是线虫侵入寄主体内并获取营养的工具。一般为两性交配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线虫一般是通过人为的传带种苗的调运、风和灌水以及耕作农具的携带进行远距离传播。主要从植物表面的自然孔口侵入和根尖的幼嫩部分直接穿刺侵入,也可从伤口和裂口侵入植物组织。 寄生性种子植物 少数植物由于叶片或根系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必须从其他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而营寄生生活。寄生性种子植物分为全寄生和半寄生。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得自身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称为全寄生;寄生植物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艺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 园艺 作物 病虫害 发生 原因 防治 方法 毕业论文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5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