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广州剪发易服现象的文献收集与整理.docx
《清末民初广州剪发易服现象的文献收集与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民初广州剪发易服现象的文献收集与整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清末民初广州易月四嚎的文鄙麋与整理摘要:1911年民国政府诞生,对于男性,辫子剪去了;对于女性,裹脚布去除了。但从广州当时社会流行的粤讴可以得知,剪辫并非易事。在民国建立初期,广州人特别是女性对于服制的理解是模糊的,学生在广州女性服装变化中起到一定影响。本文从那时候的一些影像资料中寻找到民初广州的服饰是新潮旧式,中西结合,长袍马褂与西式服饰并行,服饰新奇多样。关键词:广州;民国初期;剪发易服;学生1民国建立前广州人抵制剪辫在民国建立前,广州反对剪辫的人不在少数。1905年夏,有粤讴唔好自1,是“不要剪”的意思,词里大意就是“我和我的辫共处这么久,多久才能长得那么长,怎么舍得剪掉,而且受之父母,
2、生自先天,即使大热天也只是把周围的头发剃去。自古大辫头惹人羡慕,把它抛除是疯癫之事。”认为长辫是国粹,自己的辫子比面子重要。抵制“剪发令的人,除保皇守旧分子,还有满族人土,甚至表示“宁愿不要头也要留下辫子”,即“吾头可断,辫不可剪”。另外,到1910年秋,清政府设立的资政院议决通过剪辫易服的议案,当年一首粤讴谁叫剪发2则表示反对剪辫,不理解为何皇亲国戚也会提倡剪辫,认为辫子是清朝的命根,保护辫子,犹如保守江山一样重要。后来随着剪辫风气从军队发展到学校,多数百姓对剪辫一事见怪不怪。1911年11月9日,省咨议局开了大会,宣布广东共和独立,通知全国。会上,选举仍在香港的何汉民作为中华民国军政府粤省
3、大都督,他下令改纪元年为中国的黄帝纪元4609年,并下令剪发。广东军政府成立后,颁布改元剪发令,民众群情激昂,这一天,广州人热情高涨,男女老少,土农工商,人人都把那连祖宗顶了260多年的“天然锁链”剪掉。当时出版的兴汉纪念广东独立全案网:“剪辫之踊跃:实行反正之议既决,无论老弱少壮之男子以及土农工商兵,无不争先恐后,纷将天然钻链剪去,是日堤岸一带之剪辫店,自朝至暮,挤拥非常。操此业者,几致食而无暇,到车衣店定购公装衣服者,亦纷至沓来,统计是日剪辫者,尽有二十余万人。”(见图1)记载广州民众剪辫易服的盛况,一天就有20余万人剪辫。如果当时有吉尼斯大全,广州或许也能记录在案。2民国建立后广州人对服
4、装的迷茫剪了瓣的人还要做一件事,到车衣店订购公装衣服,大家打算面貌一新迎接新政。大部分剪掉辫子脱掉长袍马褂后的广州人并不知道穿什么,新款服装取消了服装等级的差别,百姓都认为清末官僚富商的旗人服装与时代不符,年轻一代开始大行时尚服装之道。有识之士将服装和妇女解放联系起来,声讨缠足,认为传统服装对妇女是一种束缚。民国初年,广州有几种人是喜欢穿长袍马褂的,如经商的掌柜、在校的教师、银铺的先生,不过长袍马褂本来就是满族人的服装。广州那时候仍有不少旗人,他们多住在老城的中心,如今越秀区中山五路和中山六路等。尽管旗人衣服与本地人区别不大,但他们衣衫腰部必横系一不同色阔寸许的布条,脚上鞋面以厚布密缝榄核形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末 民初 广州 剪发 现象 文献 收集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6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