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淮洲与红七军团喋血东南.docx
《寻淮洲与红七军团喋血东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淮洲与红七军团喋血东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寻淮洲与红七军团喋血东南寻淮洲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位颇有名声的年轻将领,是在秋收起义中历练出来的“红小鬼二他外表瘦小,却善于领兵打仗,18岁即任红军师长,21岁便成为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比他大5岁的粟裕,是他当时的部下。他一生虽然只经历短短的22年,但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牺牲后,国民党将领王耀武派人抢走他的头颅向南京政府邀功。粟裕大将去世后,他的一部分骨灰留在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旁,陪伴寻淮洲在内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友。年少志高有勇有谋寻淮洲,又名寻波,1912年8月29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莲溪乡黄狮塘村(今浏阳市社港镇淮洲村)。因家庭贫困,他自幼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不仅身体瘦弱,还经常患病,
2、到4岁还不会独立行走。父母格外着急,只能节衣缩食供他上学,避免他将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寻淮洲虽家贫,但胸有奇志,从他小时候的作文中就可以看出来。他在莲溪乡立高等小学就读时,写过一篇题为对于浏北学联会应否加入的我见的作文,其中写道:“在这个危急的时候,我们知识较高的学生,对于那黑暗的社会,醉梦的人民,怎样可不负一番改造唤醒的责任呢?”另一篇作文现在的我写道:“我们生在世界上,假使和那寄生虫一样,春来也好,秋去也好,一味甘食美衣,玩日惕岁,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由幼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空空过此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思)吗?”这两篇作文不仅字迹俊秀、笔力稳健,而且立意颇高,对于一个13岁的学生
3、来说,真是难能可贵。寻淮洲并非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浏阳是革命老区,毛泽东的好友陈昌从1920年起就与宋先觉一起成立文化书社浏西分社,传播马克思主义,陈昌也是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1926年北伐战争时,浏阳已有潘心元担任书记的中共浏阳地委执行委员会,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着。那时寻淮洲一边读书,一边追随潘心元等从事革命活动。在同土豪劣绅的斗争中,他迅速成为当地的学生领袖。1927年初,寻淮洲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夏之交,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三湘四水乌云密布。寻淮洲的父亲是农会骨干,按照党组织安排,寻淮洲的父亲和寻淮洲先后从家乡转移。寻淮洲刚出村口,便被保安团抓捕,脱险以后,他赶到平
4、江县,追上浏阳工农义勇军,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跟随部队上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秋收起义开始,寻淮洲跟定党组织,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再也没有回过家乡。那时的寻淮洲在同志们的眼里,既能说会道,又颇有急智,大家称他“小参谋”。他作战时有勇有谋,虽然没有上过军校,但凭着高小文化底子,读过春秋,肚子里有几点墨水,在红军队伍中算得上一位“小知识分子”。1928年初,16岁的寻淮洲经张子清、伍中豪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月底,毛泽东、朱德两支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寻淮洲担任红三十一团第三营连长。经历大柏地战斗、三打龙岩、九攻吉安等战斗后,1930年,寻淮洲从红四
5、军调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一OO团营长,后任该团团长。寻淮洲年纪轻轻就当上团长,后来任师长、军团长,绝不是凭运气,凭的是他过人的军事才能。例如,刚到井冈山时队伍发展很快,但枪支少。团长张子清对排长寻淮洲说:“附近有个卢姓士豪,家里护卫队有10条枪,你脑子灵,想个办法把枪弄过来。”张子清问寻淮洲需要带多少人去,寻淮洲自信地说:“派什么人?我一个人足矣!“当晚,他带着两支驳壳枪和两枚手榴弹独自出发了。其实,他早就打听到那户士豪的底细。晚上,寻淮洲摸进士豪的正房,用枪顶着他的脑袋,要他下令把枪支收集过来,然后便不费一枪一弹地把10条长枪背回了红军驻地。孤胆夺枪的故事在红军中传开,张子清当面叫他“精猴
6、子”,连毛泽东也夸他机敏勇敢。就这样,寻淮洲驰骋在“赣水苍茫闽山碧”之间,率部与国民党军队周旋,成为红军一员骁将。战斗在闽赣苏区1930年起,蒋介石调动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围剿二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寻淮洲认真执行毛泽东为红一方面军制定的“诱敌深入”作战方针,在黄陂、龙冈等地区设伏,他所在的第一。团担任左方的主攻任务,与兄弟部队一道,歼灭敌张辉瓒部9000余人。第二次反“围剿”的战斗开始后,他不惧危险,身先士卒,先后在富田、中村等地区大量歼敌。1931年,寻淮洲调任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师长。1932年12月,为迎战国民党发动的第四次“围剿”,中央军委在瑞金召开干部会议并整训部队。后寻淮洲调
7、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1933年,中革军委命令组建东方军入闽作战。寻淮洲命以李天佑为团长的红五师第十三团解放归化,歼敌一个营;又指挥白志文的第十五团采取坑道作业的方法,用土硝炸开土堡围墙,扫清了入闽的通道。8月1日,东方军所辖四个师在连城东面的下堡会师,庆祝八一建军六周年。由于红五师战功卓著,荣获中革军委的特别嘉奖,寻淮洲本人也获得了二级列宁勋章。1933年6月7日,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改编红军第一方面军所属的独立军团的通令,决定对红一方面军部队进行整编,其中包含红七军团的整编。2018年在黎川县湖坊乡营心村墙壁上发现了留存的创造七军团之歌,歌词有四段看啊七军团,快要诞生了,巩固闽赣苏区县,打到抚
8、州去,工农加入红军,拥护七军团,保障已取的胜利,增加生力军;庆祝我苏区,巩固扩大了,成就一个闽赣省,争取全江西,工农加入红军,拥护七军团,粉碎敌人的围剿,增加生力军;可恨国民党,华北出卖了,去年断送东三省,现又卖平津,工农加入红军,拥护七军团,扩大反帝的斗争,增加生力军;红军一百万,正在生长了,闽赣创造红军团,出现在八月,工农加入红军,拥护七军团,争取苏维埃中国,增加生力军J落款时间为1933年6月27日,当时红七军团尚处筹备期。1933年6月28日,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创建红七军团”的第七号训令,动员闽赣人民踊跃加入红七军团,动员地方部队整营整团加入红七军团。7月,红七军团在黎川县城成立,
9、隶属红一方面军建制,萧劲光任军团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红十九师、红二十师、红二十一师,10月28日,为适应艰难困苦的作战需要,中革军委决定整编红七军团,任命寻淮洲为军团长、萧劲光为政委,下辖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三十四师。此时的寻淮洲才21岁,成为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12月底,红七军团被拨给东方军指挥。1934年1月,东方军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的率领下,组织第二次入闽作战。寻淮洲率红十九师、红三十四师推进到闽中重镇三明城郊,首战歼敌一个旅,奇袭永安城,乘胜占领尤溪县城,缴获军阀卢兴邦的一个兵工厂,将机器全部运往苏区首府瑞金。东方军两次入闽,寻淮洲屡立战功,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寻淮洲 军团 喋血 东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