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的中小学劳动课程设计.docx
《基于跨学科的中小学劳动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跨学科的中小学劳动课程设计.docx(8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于跨学科的中小学劳动课程设计概念:什么是跨学科与跨学科学习缘起:为什么要跨学科设计劳动课程路径:怎么进行跨学科设计劳动课程建议:跨学科劳动课程如何更好地实施什么是跨学科与跨学科学习1937年1930 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 在一次目标声明中正式使用了“跨学科的活动” 新韦氏大辞典和牛津英语辞典补本 首次收入“跨学科”一词 其词源方面的正统性至此逐渐确立.-)跨学科的词源追溯Gnterdisciplinaiy)20世纪20年代 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SRC)最早使用 主要职能:发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会的综合研究(共7个学会) 进行会议速记使用的记录文字(R.S.Woodworth) 最早
2、公开使用“跨学科” 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上指出:理事会是几个学科的集合,要努力促进不止一个学科进行的研究;跨学科是指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不同时期的学科分类趋势PhD?Disciplinary:学科的、训练的学科内多学科交叉学科跨学科超学科AlexanderRefsumJensenius.Disciplinarities:intra,cross,multi,inter,trans.(https:/www.arj.no/2012/03/12disciplinarities-2)最初是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潮流首先在大学,尤其被研究型大学所认可。跨学科学习“跨学科
3、”类型学的第一本主要著作/经典之作埃普斯特尔等人主编的文集跨学科:大学教学与研究问题(Interdisciplinary:problemsOfTeachingandResearchingUniversities)1970年9月,在法国尼斯大学第一次召开了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21个国家的代表和部分跨学科专家共5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跨学科研究、跨学科教育等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理论探讨。本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也标志着跨学科研究进入到一个系统化理论探讨的新阶段。“跨学科学习是把来自两个以上学科或专业知识团体的信息、数据、技能、工具、观点、概念和理论综合起来,加深基本的认识,是思想和方法的结合
4、”。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促进跨学科研究本体论:主张关系哲学 价值论:倡导解放理性 知识论:指向理解本位 方法论:倡导创造取向“跨学科学习”是基于跨学科意识,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观念以及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课程与学习取向。/以跨学科意识为核心的课程观/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以综合主题为基本呈现方式的特殊课程形态张华论理解本位跨学科学习多学科学习:并置两门及以上学科的见解跨学科学习: 依托于现实问题,重在全面认识与解决复杂问题或课题 依托于学科,但超出单学科的研究视野; 其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应是明确、整合的; 其目标在于推动新认知、新产品的出现,鼓励在跨学科基础上完成创新与
5、创造。李佩宁什么是真正的跨学科整合从几个案例说起真正的跨学科学习应围绕现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展开,既要促进知识建构,也要增强理解生活问题;真正的跨学科学习是以问题、概念、成果等明确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学科的简单堆砌;真正的跨学科学习之内核是以跨学科思维、全面综合的立场看待、解决问题,其关键在于综合和探究,而非仅仅流于形式主义的为了跨而跨。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指南推荐书目跨学科:人文学科的诞生、危机与未来MI律曳送I克里斯蒂绘II利9!塔1酸讶MfWa议灌或.w竽、5?*曲的13权力座论I女怪主义I婚儿理论I博分析1?出人文字科育避十InterdiscipUnarIty跨学科当人文学科遭遇全球
6、性危机“文科无用论”大行其遒.传统学科的局限性“凸与何为?跨学科统整:国家课程 的校本化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学习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u41”课程实践手册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12为什么要跨学科设计劳动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赦有郭蒯定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原则上,每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
7、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O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育,制定语文学习任务群第一层基础型第二层 发展型第三层 拓展型语言文 字积累 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父流整本书阅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医学科学习I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隼人民共和国收Ir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文义务教育
8、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IS教肓制定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 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 题的能力。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itWXjMggMTTA三B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
9、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40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品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I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项目开发注意事项1.强化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2 .注重项目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有3 .关注课外、校外劳动实践体验的有效拓展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其他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劳动育人功能。例如:在开发农业生产项目时,可与科学、地理、生物学、化学等课程中相
10、关知识的学习有机整合;在开发传统工艺制作项目时,可与艺术的造型知识,物理、化学的材料知识相联系。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1.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I 2.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3 .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4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
11、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2年级QIk级QJT向头Q:-,小级H常生活禽 生产劳动 服务性劳动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1皿生产劳动新技术体脸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图1劳动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二上;纸船和风 筝二上;陶罐和 生产传统工铁罐三下;纸的 劳动艺制作发明三下;陀螺四上;琥珀四 下;芦花鞋四下上 竹节人六上观察叶一上; 书的历史二 上;做一个 指南针二下; 声音是怎样传 播的-鼓四上 让资源再生- 造纸五下; 推动社会发展 的印刷术六 上快乐过
12、新年一上;新 年的礼物一上;风儿 轻轻吹一下;家乡物 产养育我二上;家乡 新变化-家乡特色代代 传二上;传统游戏我 会玩二下;我是一张 纸二下;请到我的家 乡来-家乡的特产真不 少三下;我们当地的 风俗四下;多姿多彩 的民间艺术四下(三)学科教材要素为跨学科设计劳动课程提供载体“传统工艺制作”(小学阶段)课标维度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道法领域任务群统编版人教版译林版教科版统编版5以内数的加、减氏折纸一上;8和9-剪MyPUPPy三下;口语交际:做手工纸一上;认识图形二IlikedogS-draw-七巧板一下;角的andsay四上;初步认识-折扇二上;DonS四上;My平均分-风车
13、二下;SChoOllife四下;图形的运动-剪纸二AtChristmas-make下;位置方向-指andsay五上;南针三下;大数的认CinderelIa-连环画识-算盘四上;小数五下;Chinese乘法=风筝五上;比-NewYear7黄金比六工(三)学科教材要素为跨学科设计劳动课程提供载体“传统工艺制作”(中学阶段)课标维度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历史初中地理领域任务群统编版人教版译林版人教版人教版人教版统编版人教版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活板七下;身边的文化遗产八上;灯笼八下;核舟记八下几何图形七上;平移七下;轴对称八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八下Letsceleb
14、rate!上;ArtWOrId九上;ASia九禾光的直线传播-皮影八上;压强-篆刻刀八下燃料和A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制远古的传奈,IlT作再生纸七下;说-陶艺动物的主要类七上;果:胃群-鱼-杨柳青年活动课-中画八上;动物国传统节3的主要类群-动日的起源黑噌碱物与造型艺术七下九Z八上民族八上;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敏地区八下怎么进行跨学科设计劳动课程设计思路:从关键环节出发设计思路:从学科教材出发设计思路:以EPIP模式为指导设计思路:基于大课程观劳动周跨学科劳动课程体系跨学科劳动综合实践1.明确课程理念来源: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以“五育融合”为指导理念,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旨在通
15、过课程与教学系统设计、路径融合贯通,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四位一体”劳动教育实施协同创新,形成经纬相通、立体环绕的劳动综合育人价值。2.做好课程规划: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一)学校跨学科劳动课程体系设计3.细化课程目标来源: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低年级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劳动能力校内劳动能力: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参与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家务劳动能力:参与孝亲、敬老等方面的劳动;参与洗碗、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中年级热爱劳动并能珍惜劳动成果校内劳动能力: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参与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家务劳动能力:参与孝亲、敬
16、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参与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高年级劳动习惯和品质日常生活自理日常生活自理,自觉主动进行劳动劳动精神在劳动过程中不怕脏、不怕累基本形成崇尚劳动、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的精神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并且尊重普通劳动者校内劳动能力: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参与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家务劳动能力: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参与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校外劳动能力:参与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结合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工学农、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及适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跨学科 中小学 劳动 课程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