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docx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医院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一、救护车转运流程二、可行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三、不可行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四、急诊PCI流程五、救护车转运直达导管室流程六、静脉溶栓适应症和禁忌症确认流程七、静脉溶栓流程八、溶栓后PCI流程九、从不可行PCI医院转至可行PCI医院流程十、确认未行早期再灌注治疗/转运患者原因十一、出院前评估、二级预防及随访一、救护车转运流程(一)目标1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医院,首选转运至可以开展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医院;2 .进行院前急救处理;3 .传递院前信息(包括心电图)给目标医院。(二)技术要点1 .根据
2、症状描述,就近派出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救要求的救护车;2 .指导患者自救,救护车尽快到达;3 .评估生命体征,施行现场急救;4 .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5 .维持生命征稳定,包括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硝酸甘油等;6 .对持续胸痛15分钟和心电图ST段抬高无禁忌症的患者,即刻给予阿司匹林300mg顿服,如可能加服氯嗽格雷300mg;7 .优先转运至最近的、有急诊PCI资质的医院;8 .利用车载信息系统、微信、彩信等多种形式传输心电图等院前信息至目标医院;9 .拨打医院专用电话,联系进行确认,转运患者至急诊科;10 .如条件允许,将患者直接送至导管室,续接流程五
3、(救护车转运直达导管室流程);11 .完成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三)考核要点1 .患者呼叫至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2 .急救系统接听呼叫电话至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3 .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至出发的时间。4 .患者呼叫至救护车到达时间;5 .院前心电图完成的比例,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的比例;6 .传送心电图等资料到目标医院的比例;7 .送至可行急诊PCI治疗医院的比例。二、可行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一)目标1 .建立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2 .确认/排除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诊断;3 .及早启动早期再灌注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二)技术要点1 .完成交接,妥善记
4、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 .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尽快采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它血液检查,不必等待结果可以启动心内科会诊、再灌注治疗;3 .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重复。无禁忌STEMI确诊患者,补充给予负荷量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阿司匹林300mg,氯口比格雷75-600mg或替格瑞洛180mg,具体剂量根据早期再灌注治疗方式确定;4 .吸氧、心电监护、药物等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5 .迅速评估早期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心内科会诊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6 .签署知情同意书,一键启动导管室,按照转运预案转运患者至导管
5、室行急诊PCI治疗,或送至重症监护室溶栓治疗;7 .避免在家属谈话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办理住院手续方面延误手术时机,手术及住院手续同时办理;8 .保守治疗患者送至重症监护室。(三)考核要点LSTEMI患者就诊途径及比例;9 .入院到首份心电图时间,及首份心电图小于10分钟的比例;10 无禁忌STEMI确诊患者早期给予合理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比例;11 心血管内科会诊到达时间;12 急诊科救治时间。13 .平均启动再灌注治疗的时间。三、不可行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一)目标1 .建立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2 .确认/排除STEMI诊断;3 .及早启动转运PCI、院内溶栓加转运PCI的早期再灌注治
6、疗,并完善前期准备。(二)技术要点1 .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 .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尽快采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它血液检查,不必等待结果可启动心内科会诊、再灌注治疗;3 .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重复。无禁忌STEMI确诊患者,补充给予负荷量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阿司匹林300mg.氯口比格雷75-600mg或替格瑞洛180mg,具体剂量根据早期再灌注治疗方式确定;4 .吸氧、心电监护、药物等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5 .根据患者病情,择机转运患者至可行PCI医院:(1)如预计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
7、)至PCI靶血管开通的时间延迟W120分钟时,应将患者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2)如预计FMC至PCI靶血管开通的时间延迟大于120分钟,迅速评估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指征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急诊或按照转运预案转运患者至重症医学科溶栓治疗后,将患者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应立即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3)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无论时间延误,尽早转运PCI。(三)考核要点LSTEMI患者就诊途径及比例;6 .入院到首份心电图时间,及首份心电图10分钟的比例;7 .有适应症患者溶栓治疗的比例;8 .将患者转运到可行急诊PCI医院的比例;9 .
8、到医院就诊至转出时间(DI-D0)小于30分钟的比例。四、急诊PCI流程(一)目标1 .为导管室提供各型急诊PCI治疗的规范、技术指导;2 .改善再灌注治疗效果。(二)急诊PCI类型及适应症:急诊PCI包括直接PCI,转运PCI,及溶栓后PCI,包括补救PCI和溶栓3-24小时造影后的PCI等。1 .直接PCI适用于:发病12小时内(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的STEMI患者,包含伴有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伴心源性休克或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不用考虑时间延误;发病12-24小时内具有临床和(或)心电图进行性缺血证据的患者。2 .转运PCIoSTEMI患者首诊于不可行PCI医院,需将患者尽快
9、转至可行PCI医院接受进一步血运重建治疗:如预计FMC至PCI靶血管开通的时间延迟W120分钟时,应将患者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如预计FMC至PCI靶血管开通的时间延迟120分钟,则应于溶栓治疗后,将患者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立即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无需考虑时间延误;溶栓禁忌的患者应立即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无需考虑时间延误。3 .溶栓后PCIoSTEMI患者溶栓后尽快准备冠脉造影和PCI,根据溶栓是否成功,决定溶栓后PCI的类型:(1)血管再通的间接判断标准:符合下述任意2项(+除外)支持溶栓成功,包括:开始溶栓后60-90分钟,
10、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cTn峰值提前至发病12小时内,CK-MB酶峰提前到14小时内;开始溶栓后2小时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开始溶栓后2-3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2)可行PCI医院可以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标准:心肌梗死溶栓(TIMI)2或3级血流表示再通,TIMI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01级)。(3)处理原则。对溶栓失败者尽早实施补救性PCI;对溶栓成功者于3-24小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必要时行PCI治疗。(三)考核指标1 .急诊PCI占全部STEMI患者的比例,各类型急诊PCI比例;2 .到达医院至球囊扩张时间(D2B)小于90分钟的患者比例
11、;3 .首次医疗接触时间至器械时间(FMC2D)小于120分钟的患者比例;4 .患者总缺血时间。五、救护车转运直达导管室流程(一)目标: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由救护车直接送达可行PCI医院的导管室,以最大限度缩短患者总缺血时间(二)技术要点1 .救护车具备较完善的STEMI转运救治条件2 .到达目标医院前,已初步确认STEMI诊断:持续胸痛215分钟,(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20.low;3 .院前信息(包括心电图)可传至目标医院;4 .与目标医院确认可收治患者;5 .目标医院已安排人员、设备和地点接收患者;6 .如可能,完成急诊PCI知情同意;7 .如可能,提前给予抗血小板
12、药物或确认至:阿司匹林300mg,氯此格雷300mg;8 .转运过程中,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三)考核指标1 .院前心电图传输比例;2 .直达导管室患者的比例;3 .直达导管室患者中确诊STEMI患者比例。六、静脉溶栓适应症和禁忌症确认流程(一)目标:确认STEMI患者是否具有静脉溶栓的时机和指征1 .在可行PCI医院中,确认预计FMC2D延误120分钟的STEMI患者是否适宜溶栓治疗;2 .在不可行PCI医院中,确认预计FMC2D延误120分钟及DIDO时间30分钟的STEMI患者是否适宜溶栓治疗。(二)技术要点1 .根据适应症与禁忌症设计溶栓治疗筛查表;2 .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的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ST 抬高 心肌梗死 患者 医疗 救治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