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docx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铁车辆的使用条件、车辆类型、总体要求、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车体及其内装设备、转向架、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空气调节及采暖装置、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通讯与乘客信息系统、电磁兼容、安全设施、与各专业接口、试验与验收、标志、运输与质量保证期限。本文件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120kmh的地铁车辆,其他制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
2、限界GB/T1402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电压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3449声学轨道车辆内部噪声测量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5068铁路机车、车辆车轴用钢GB/T5111声学轨道机车车辆发射噪声测量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T10411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T11944中空玻璃GB/T1489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GB18045铁路车辆用安全玻璃GB/T21413(所有部分)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注:GB/T 21413.1-2018GB/T 21413.2-2021GB/T
3、21413.3-2008GBZT 21413.4-2008GB/T 21413.5-200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工器件通用规则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3部分:电工器件直流断路器规则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4部分:电工器件交流断路器规则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5部分:电工器件高压熔断器规则GB/T2156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GB/T24338.3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7部分:机车车辆列车和整车GB/T24338.4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GB/T251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GB/T
4、25122.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部分:特性和试脸方法GB/T25122.5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5部分:城轨车辆牵引变流器GB/T25123.2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2部分: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GB/T25123.4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4部分:与电子变流器相连的永磁同步电机GB/T2880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和列车检测系统的兼容性GB/T3257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3457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布线规则GB/T37863.1轨道交通牵引电传动系统第1部分:城轨车辆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CJJ/T9
5、6地铁限界标准TB/T449机车车辆车轮轮缘踏面外形TB/T1451机车、动车前窗玻璃TB/T1484.1机车车辆电缆第1部分:动力和控制电缆TB/T1804铁道客车空调机组TB/T2708铁道快速客车辗钢整体车轮技术条件TB/T2879.3铁路机车车辆涂料及涂装第3部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条件TB/T2945铁道车辆用LZ50钢车轴及钢坯技术条件TB/T2977铁道车辆金属部件的接地保护TB/T3035列车通讯网络TB/T3139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空气有害物质限量TB/T3549.1机车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转向架第1部分:转向架构架IEC61375-1铁路电气设备列车总线第1部
6、分:列车通讯网络(EIeCtriCRailwayEquipment-TrainBus-Partl:TrainCommunicationNetwork)EN13261铁路应用轮对和转向架车轴产品标准(RaiIwayapplications-Wheelsetsandbogies-Ax1es-Productrequirements)EN13749铁路应用轮对和转向架转向架结构要求的规定方法(RaiIWayapplications-Wheelsetsandbogies-Methodofspecifyingthestructuralrequirementsofbogieframes)EN45545铁路应
7、用铁路车辆的防火保护(RailwayapplicalionS-Fireprotectionofrailwayvehicles)EN50264(所有部分)铁路应用具有特殊防火性能铁路机车车辆电缆标准外壁(Railwayapplications-RaiIwayrollingstockcableshavingspecialfireperformance-Standardwal1)UIC515-4客运车辆从轮转向架走行装置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强度试验(PassengerrollingStock-Trailerbogies-runninggear-Bogieframestructurestrengthtes
8、ts)UlC615-4动力车转向架和走行装置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MotiVepowerunits-Bogiesandrunninggear-Bogieframestructurestrengthtests)UIC651机车、有轨电车、多节编组列车和带司机室拖车的司机室布置(LayOUtofdriverscabsinlocomotives,rai!cars,multipleunittrainsanddrivingtrailers)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铁车辆metrovehicle或metroCar或subwaycar在地铁线路上可编入列车中运行的单节车,包括有动力
9、的动车和无动力的拖车。3.2地铁列车metrotrain或train编组成列,可正常载客的若干地铁车辆的完整组合。3.3列车通信网络traincommunicationnetwork连接列车各车辆的车载可编程电子设备的数据通信网络。3.4受流器currentcollector列车从接触网或第三轨获取电能的受流装置,有受电弓和集电靴两种不同结构。3.5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raincontrolandmanagementsystem(TQfS)实现列车通信管理、逻辑控制、故障诊断、安全保护、数据处理、状态显示、数据记录等功能的核心控制系统。4使用条件4.1 环境条件4.1.1 正常工作海拔不应超过
10、UOOm04.1.2 环境温度应为-25C45C。可在不低于-40的环境下存放。4.1.3 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应大于90%(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C)o4.1.4 车辆应能承受风、沙、雨、雪的侵袭及车辆清洗时清洗剂的作用。4.2 线路条件4.2.1线路轨距应为1435mm。4.2.2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应符合GB50157的规定。4.2.3最小竖曲线半径应为200OnU4.2.4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困难地段可采用35%。,联络线、出入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404.3供电条件4.3.1受电方式可有受电弓受电和集电靴受电两种方式。4.3.2供电电压可有DC1500V和DC750V两
11、种。4.3.3供电系统中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及供电保护装置应符合GB/T10411的规定;供电电压的主要特性参数应符合GB/T1402的规定。5车辆类型车辆采用A型车和B型车两种主要类型,其技术规格见表1。表1车辆主要技术规格序号名称A型车B型车Al型车(带集电靴的A型车)At型车(带受电弓的A型车)B:型车(带集电靴的B型车)型车(带受电弓的B型车)序号名称A型车B型车Al型车(带集电靴的A型车)A2型车(带受电弓的A型车)BI型车(带集电靴的B型车)Bi型车(带受电弓的B型车)1车辆轴数442车体基本长度mm无司机室车辆2188019000带司机室车辆21880+19000+s3车体地板面处
12、基本宽度mm300028004车钩连接面间距离mm无司机室车辆2280019520带司机室车辆24400206005车辆最大高度mm车辆高度(含空调机组)38503850落弓高度C3850无本项规定3850受电弓工作高度C39805800无本项规定398058006车内净高mm地板面到天花板中心得度21002100客室内乘客站立区最小高度(门区和侧顶板区域除外)190019007地板面高nun1130HOO8轴重t最高运行速度80km/h16.514.5最高运行速度100km/h1715最高运行速度120km/h17159车辆定距mm157001260010固定轴距nun2200-250019
13、00230011列车端部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nun720660或72012每侧车门数对453413载员C座席无司机室车辆48d42序号A型车B型车名称Al型车(带集电靴的A型车)A2型车(带受电弓的A型车)BI型车(带集电靴的B型车)Bi型车(带受电弓的B型车)(人)带司机室车辆48d36定员无司机室车辆305246带司机室车辆290226超员无司机室车辆432348带司机室车辆41032014车辆最高运行速度km/h80km/h、100km/h.120km/h三种速度等级2取值宜1710三,可根据造型适当调整。取值宜990mm,可根据造型适当调整。无本项规定。“设轮椅区的车辆座席数量不少于4
14、2人。额定载客按6人/in,计算;超员载客按9人Ar计算。6总体要求6.1 车辆限界应符合CJJ/T96的规定,同时应符合GB146.1的规定。6.2 车辆的各种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6.3 车轮直径应为840+3OnIm。新造车同轴的两轮直径之差不应超过Imm;同一动车转向架各轮径差不应超过2mm6.4轮对内侧距应为1353mm2Inn1。6.5 整备状态下的车辆重量不应比设计文件规定值大3%。6.6 同一动车的每根动轴上所测得的轴重与该车各动轴实际平均轴重之差应为该车各动轴实际平均轴重的2%。6.7 每个车轮的实际轮重与该轴两轮平均轮重之差应为该轴两轮平均轮重的4%。6.8 车辆客室地板面距
15、轨面高度应与车站站台面相协调,车辆空重车高度调整装置应能保持车辆地板面高度不因载客量的变化而明显改变。地板面高度不应低于站台面。6.9 列车应能以规定的速度安全通过最小半径曲线区段,并能在规定的小半径曲线上进行列车正常摘挂作业。6.10 列车的牵引力一速度特性和制动力一速度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6.11 车辆的最高试验速度应为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的1.1倍,车辆最高运行速度宜选取80km/h、100km/h、120km/h等速度级别。6.12 当在定员情况下、在平直干燥轨道上、车轮为半磨耗状态、额定供电电压时,地铁列车如无特殊要求,起动平均加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时,列
16、车速度从0达到40km/h的平均加速度不应低于1.0ms2,当动拖比为1:1时,不应低于0.8ms2;列车速度从0达到80km/h的平均加速度不应低于0.6ms2,当动拖比为1:1时,不应低于0.48ms2ob)当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时,列车速度从0达到45km/h的平均加速度不应低于1.0ms2;列车速度从0达到100km/h的平均加速度不应低于0.6ms2oc)当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时,列车速度从0达到45km/h的平均加速度不应低于1.0ms2;列车速度从0达到120km/h的平均加速度不应低于0.45ms2o6.13 当在定员情况下、在平直干燥轨道上、车轮为半磨耗状态时
17、,列车从最高运行速度到停车制动平均减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应不低于1.0ms2;b)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应不低于1.2ms206.14 除紧急制动情况除外,列车在牵引或制动过程中纵向冲击率应不大于0.75ms6.15 车辆各种设备的冲击振动试验应符合GB/T21563的规定。6.16 车辆运行于新建地铁线路上的平稳性指标不应大于2.5,车辆运行于既有地铁线路上的平稳性指标不应大于2.75;车辆运行于新建地铁线路上的脱轨系数不应大于0.8,车辆运行于既有地铁线路上的脱轨系数不应大于1.0。6.17 司机室、客室内噪声测试方法及轨道条件应按GB/T3449的规定执行,司机室、客室
18、内噪声容许限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司机室、客室内噪声容许限值序号工况运行线路噪声限值dB(八)测点要求客室司机室1静止地上6967距地板高度1.2m和1.5m2加速、制动地上73733恒速地上7575注1:验证车辆启停时车辆噪声,加速指列车从静止开始,以最大牵引力加速至(305%)km/h,期间噪声最大值;制动指列车以(305%)km/h初始速度,以最大常用制动至停车,期间噪声最大值;注2:恒速指列车以线路设计速度的75%行驶,速度波动范围在5%内。6.18 列车对外辐射噪声测试方法及轨道条件应按GB/T5111的规定执行,列车对外辐射噪声限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列车对外辐射噪声限值序号工
19、况运行线路噪声限值dB(八)测点要求1静止地上69车外距轨道中心线7.5m,距轨面面度1.2m2加速、制动地上803运行速度60km/h地上80注1:验证车辆启停时车辆噪声,加速指列车从静止开始,以最大牵引力加速至(305%)km/h,期间噪声最大值;制动指列车以(305%)km/h初始速度,以最大常用制动至停车,期间噪声最大值;注2:运行速度的波动范围在5%内。6.19 在粘着允许的范围内,列车故障运营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动拖比为1:1时,应符合下列规定:D当缺失1/4动力时,超载列车应能在35%。的坡道上起动,并行驶至相邻车站清客后回库;2)当缺失1/2动力时,超载列车应能在30%。
20、的坡道上起动,并行驶至相邻车站清客后回库。b)当动拖比为2:1时,应符合下列规定:D当缺失1/4动力时,超载列车应能在35%o的坡道上起动,并维持运行到终点;2)当缺失1/2动力时,超载列车应能在35%。的坡道上起动,并行驶至相邻车站清客后回库。c)当动拖比为3:1时,应符合下列规定:D当缺失1/6动力时,超载列车应能在35%。的坡道上起动,并能完成当天运营;2)当缺失1/3动力时,超载列车应能在35%。的坡道上起动,并能完成一个单程运行;3)当缺失1/2动力时,超载列车应能在35%。的坡道上起动,并行驶至相邻车站清客后回库。6.20在同一条线路上、在粘着允许的范围内,相同编组列车应具备相互救
21、援能力,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具体要求如下:a)动拖比2:1以上的列车在35%o的坡道上,一列无故障空载列车应能将另一列故障超载列车牵引至相邻车站;b)动拖比1:1的列车在30%。坡道上,一列无故障空载列车应能将另一列故障超载列车牵引至相邻车站。6.21车辆的各种设备及附属设施应布置合理,安装牢固可靠,便于检查、维修,同时应兼顾车辆意外情况对其影响.6.22同一型号的零部件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6.23车辆的结构材料、零部件应采用高阻燃性或难燃材料制造。材料的阻燃性、材料燃烧和热分解时挥发的有害气体及烟密度指标应符合EN45545的规定,否则应进行阻燃处理或用阻燃、非燃材料加以封罩。车辆上使用的电缆应
22、符合EN50264(所有部分)的规定。6.24车辆涂装前表面处理要求应符合TB/T2879.3的规定,防护涂装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6.25所选用材料的环保性能应符合TB/T3139的规定。6.26当车辆需经铁路运送时,应能满足无动力回送的要求,6. 27车辆设计寿命不应低于30年,车体结构及转向架构架设计寿命不应低于30年。7. 28车辆设计应能满足乘客迅速疏散的要求。8. 29设备箱的金属外壳应通过车体或转向架良好接地。9. 30车辆密封性能应符合GB/T14894的规定。封闭式的箱、柜应做到密闭良好,在自动清洗时不应渗水、漏水。7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9.1 车辆型式地铁车辆型式可分为下列三种
23、:a)动车包括带司机室动车(Me)和无司机室动车(M);b)半动车包括带司机室半动车(TMC);c)拖车包括带司机室拖车(TC)和无司机室拖车(T)。9.2 列车编组列车编组可有多种形式,动车、半动车、拖车可按一定比例进行配置,动拖比配置应根据列车加速性能、故障运营能力以及救援能力等确定。9.3 联结装置7. 3.1联结装置应包括车钩、贯通道、联接风管和各类电缆。7. 3.2列车中固定编组的各车辆间可设半永久性牵引杆或密接式半自动车钩,司机室前端宜设密接式自动车钩或密接式半自动车钩。7. 3.3联结装置中应有缓冲装置,其特性应能吸收撞击能量、缓和冲击。该装置能完全复原的最大冲击速度应为5k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车辆 通用 技术 条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3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