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心得体会例文.docx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心得体会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心得体会例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5年前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南京后,公然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严重践踏了人类的正义和良知,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丑恶、最黑暗的一页。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侵略暴行最凶残、最野蛮的典型案例。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如此残酷,以至于曾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拉贝评论说:“人们也许会认为,日本军队都是由释放出来的囚犯组成的,正常的人不会做出这等事来。”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暴行严重挑战了人类的良知,践踏了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现在,我们举办纪念仪
2、式,正是为了唤醒和保存这段历史集体记忆。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虽然每个人的描述都有所不同,但多数人都以类似的方式叙述了同样的一些事件。记忆是过去经历的副产品,而纪念却是现在意志的产物。犹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浩劫,战后十分重视通过举办纪念活动保存惨痛的民族记忆,他们把“牢记历史,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犹太民族的不懈努力下,“纳粹屠犹”的纪念已经渗透到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社会的各个层面,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暴行为全世界所熟知,“奥斯维辛”等词汇成为种族灭绝主义的象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战后也建立了许多以“和平”来冠名的纪念馆、资料馆,但多是诉说自己在战争中遭受的苦
3、难,而对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及日军暴行给国际社会带来的灾难,往往避而不谈。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是对人类公平正义价值的弘扬。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瑜曾经说过:“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纪念仪式,是唤醒人类社会对于日本侵略者暴行的集体记忆,告慰战争中遭受日军暴行者的在天之灵,缅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而献身的英雄先烈们,弘扬人类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公平正义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容辩驳的公理,是和平稳定得以建立的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饱受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 大屠杀 死难者 国家 公祭 仪式 心得体会 例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