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_T4681-2024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docx
《DB32_T4681-2024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_T4681-2024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DICS 13.020.40CCS Z 1()O40江苏省DB32/T46812024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Specific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videomonitoringsystemforpollutionsources2024-02-05发布2024-03-05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要求25 总体架构36监控点位及摄像头部署要求37设备要求58安装、联网、验收和维护59编址、命名和编码6参考文献8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2、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辉、周进、喻果、黄书华、沈燕飞、薄翠梅、高世达、彭岳、张贺、赵涛、常璐璐、周通、张梦怡、何文敏、郝培华、谈怡君、丁园、徐启,李为相、邮洪江、黎刚、吴昌子、李俊、张泉灵、张登峰。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视频监控点位及摄像头安装、设备选型、安装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污染源排放企业污染源监测站房、废水排口、治理设施、大气无组织排放点及
3、大气有组织排放点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H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前端监控系统frontendmonitoringsystem安装于重点排污单位现场端实时监视自动监控站房运行情况的系统。注:主要
4、由监视点、网络硬盘录像机(NVR)和交换机等设备组成。3.2监控点monitoringpoint现场视频监控信息的采集与控制模块的集成。注:主要包括摄像机及其配套设备(镜头、防护罩、云台、照明等)。3.3站monitoringstation一个或多个监视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的站点,对监视的视频图像及其他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处理以及管理、储存和转发。注:对于具有数据上传功能的网络摄像机等一体化设备,逻辑上既是一个监控点,又是一个监控站。3.4视频管理服务器videomanagementserver视频设备接入管理及视频数据储存的设备,并可通过网络连接提供实时的流媒体服务。3.5污染源排放口pollu
5、tionsourcesemissionoutlet固定污染源向外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法定排放处。3.6监测监控站房OnIinemonitoringroom专门用于放置自动监测分析仪、数据采集仪、视频设备存储及其附属设施的房间。3.7治理设施cleaningfacilities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气体和水污染物,降低其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的设施。注:包括吸收装置、吸附装置、冷凝装置、膜分离装置、燃烧(焚烧、氧化)装置、曝气池、二沉池、自动监测采样区、巴歇尔槽排放段、物料堆场、物料装卸、物料传输、生物处理设施或其他有效的污染处理及存储等设施。3.8无组织排放fugitiveem
6、ission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注:例如开放式作业或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排到环境中,大气污染物经过低于15m的排气筒排放也视为无组织排放。来源:GB162971996,3.4,有修改3.9有组织排放OrganiZedemission大气污染物经过不低于15m的排气筒排放。4总体要求4.1 互通性现场各监视站、监视点的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视频监控设备应支持通过互联网视频转发器与监管部门数据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对接,实现统一管理。新建视频设备应支持GB/T28181,已建视频设备应按照GB/T28181等标准协议进行升级改造,通过
7、协议接入数据平台。4.2 同步性数据平台、监视站、监视点应具有时钟同步的功能。43安全性数据平台、监视站、监视点应具有安全保护措施,防止非法接入、病毒感染、雷击、过载、断电、电磁干扰,特殊环境下应具有防水防爆要求。4.4 稔定性现场监视点设备对传输演示、丢包率、吞吐率、时延抖动、响应时间等稳定性要求应满足町212的要求。4.5 锂能性现场监视点和监视站应支持区域入侵、越界、徘徊、视频遮挡、黑屏、过曝等异常侦测,对可疑情况进行记录和报警。46存储前端监控系统应对实时视频信息或图片信息进行24h不间断存储,存储时间至少达3个月。系统应支持智能后检索,配合NVR支持事件的二次检索分析,具有历史图像调
8、用回放功能。5总体架构数据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图1数据平台总体架构图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部署采用两级部署模式。前端监控系统负责实现各污染源排污口及采样区、监测监控站房、治理设施以及无组织排放点等区域视频综合采集、实时传输和本地存储。数据平台对前端排污单位监测区域的视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具备监控视频业务联动功能,可实时预览及回放各监控点监控视频,对前端监控设备进行云台操作以查看站房环境,通过视频监控和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业务融合,完成异常自动取证与动态报警,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与视频监控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6监控点位及摄像头部要求6.1 监控点位排放废水的固定污染源视频监视点位应包括但不限
9、于:废水排放口、废水采样口、雨水排放口、清水排放口、监测监控站房、具备监控条件的污染治理或存储设施。排放废气的固定污染源视频监视点位应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监控站房、具备监控条件的无组织废气主要排放点。如废气排放口监控点位不满足平视或俯视排口要求的,可增加废气排放口监控点。6.2 摄像头部暑6.2.1 监控监溺站房安装具有人像自动抓拍功能的半球摄像机,监测站房内相关设备运行和人员出入情况:a)摄像机拍摄范围应包含站房门、自动监测设备、数采仪、视频检测箱等关键设施设备;b)被拍摄区域应占整个站房面积的75N以上;c)摄像机拍摄范围内中应无遮挡物;d)摄像机安装位置应避免电磁干扰。6.2.2 废水、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_T4681 2024 污染源 视频 监控 系统 建设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13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