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篇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docx
《七篇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篇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学生欺凌事件不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校园稳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有效杜绝学生欺凌和暴力案件的发生,特向您提出以下建议:一、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它包括:1 .打:受到殴打、被别人用肢体暴力恶意攻击。2 .骂:被恶意取笑、嘲弄、侮辱、讥讽、贬低。3 .毁:被故意损坏书本、衣服等个人物品或财物。4 .传:在网上被恶意传播谣言、诋毁、人身攻击。5 .吓:被恐吓、威胁、逼迫,被故意无视、被联合起来排挤。二、遇到校园欺凌解决办法第一,要树立和校园欺凌斗争的意识
2、;第二,需要勇于向老师和家长反映,被欺凌本身不是一件丢人的事,真正丢人的是被欺凌以后忍气吞声,不敢声张,这样只会加剧欺凌者的气焰,从而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面;第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面对校园暴力侵害时,既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斗争,又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盲目的对抗会导致欺凌者的疯狂报复,因此需要多方力量的介入,最好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双方家长和学校的介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三、校园欺凌可能触犯的刑法罪行1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指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故意伤害罪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应注意的是,本罪
3、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只有当自伤行为是为了损害社会利益而触犯有关刑法规范时,才构成犯罪。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一是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是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 .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
4、乱的。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如果你是被欺凌者,请保护好自己;如果你是欺凌者,请你及时停止;如果你是旁观者,请你不要助长这种恶行。防治学生欺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尽心尽责、密切配合。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孩子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您好!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近期,河北邯郸校园欺凌事件在网上不断发酵,也是血淋淋的惨案,有网名评论,三个孩
5、子必须严判,而且家长也负法律责任,有些建议死缓待满18周岁执行死刑等等,全国大小满腹悲愤,但真正无情的是由于几个家长对孩子的疏于管教或监管所酿成的惨痛悲剧,最终惨无人睹的毁掉了四个乃至更多家庭。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园欺凌,在学校大门口设立了防欺凌委员会公示牌,在学校一楼设校长信箱及“悄悄话信箱”,而且定期排查,但是校园欺凌具有隐匿性,加之受欺凌学生常常担心报复更加滋长了施暴者的气焰。为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常兴中学特致您预防学生欺凌致家长一封信,让我们家校共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预防校园欺凌,让我们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一、正确认识学生欺凌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
6、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学生欺凌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1.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2 .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3 .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4 .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5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二、为预防孩子遭受学生欺凌,家长应该怎么做?1 .以身作则,杜绝实施暴力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
7、子产生长远的影响。请各位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性解决问题,为孩子树立一个正向的好榜样。2 .帮助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学生欺凌。各位家长应从小教育孩子珍爱自己、善待他人,珍惜同学友谊,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友善与人交往。3 .加强法治教育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严禁孩子在校内校外“拉帮结派”,教育孩子既不做残忍的施暴者,也不做软弱的受害者和冷漠的旁观者。4 .做好防欺凌教育家长可以结合一些学生欺凌案例来引导孩子,进行防欺凌教育。提醒孩子平日
8、里加强体育锻炼,上下学尽量结伴而行。教育孩子若遭受学生欺凌,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要盲目反抗,应寻找机会逃离,必要时,可向路人呼救求助;事后,一定要及时跟家长和老师反映情况或报警,不能忍气吞声;看到其他同学遭受欺凌时,应尽快报告老师或报警,不能坐视不理。三、当孩子出现这些迹象时,请各位家长注意!1.身体经常出现难以解释的伤口;2 .书包、文具、衣服等物品出现丢失或破损;3 .借以各种理由,要求请假在家休息,或者不想上学、迟到、旷课、逃学,家长陪伴到校后,害怕家长离开;4 .出现失眠、噩梦、食欲下降、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等异常行为;5 .在家沉默寡言,出现焦虑、沮丧、悲伤等不良情绪;6 .学习状态
9、差,成绩下滑;7 .以各种理由向家长要钱甚至偷窃家中财物;8 .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谈论时闪烁其辞,兴致不高。当孩子出现以上这些现象时,请家长及时与老师联系,校内校外紧密关注,仔细甄别孩子是否遭受了学生欺凌。四、当孩子遭遇学生欺凌后,请各位家长这样做!1.及时与班主任老师沟通和确认情况,商议解决办法,注意不可言语过激,避免处理过程中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2.暂时放下其他事物,多多陪伴孩子,稳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无论孩子表现出哪种行为和状态,都要耐心陪伴。如果孩子不愿说出具体情况,也不要斥责其懦弱、没用,而是理解孩子,鼓励和等待孩子说出实情。3,保留孩子受欺凌的
10、证据,必要时可借助法律武器保护孩子。4 .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可联系专业人士给予疏导帮助。5 .如果欺凌和暴力发生在上下学路上,家长可亲自接送孩子。让欺凌者发现无机可乘,便会打消实施欺凌的念头。防治学生欺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各方尽心尽责、密切配合。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为孩子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社会、家长最殷切的期待。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防止学生欺凌
11、事件的发生,特向您提出如下倡议,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身作则,预防实施暴力行为。家长平时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要尊重、关心、理解孩子,切忌对其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偶然现象,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如果您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中是否存在家庭暴力,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受到不良影响,转而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孩子一旦拉帮结派,出于朋友义气,一时冲动可能会不计后果。二、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家长要与老师经常联系,了解
12、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主动配合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孩子在校要团结同学,互帮互助,不能欺凌同学,遭受其他同学的欺凌后及时告知家人。三、坚持预防教育。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学生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既不能让孩子以暴制暴,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遇事从容处理。四、加强法治教育。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法治教育和日常监管,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五、教育孩子机智应对,学会坚强。家长要告诉孩子遭遇学生欺凌时,一定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或拨打校园欺凌举报电话,保
13、存好相关证据,必要时及时报警。发现有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应及时劝阻、报告学校或打IlO报告公安部门。六、督促孩子按时上学、返家,不在上、放学路上逗留。上放学路途,让孩子结伴而行或家长接送,避免孩子在上放学途中受到欺凌。七、周末或是节假日要监管好自己的孩子。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和举止不文明的同学、朋友在一起玩,更不进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同学相聚不喝酒、不抽烟,远离毒品,不痴迷上网、打游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育孩子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对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诱要坚决拒绝,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八、教育、监督孩子文明上网。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得利用手机短信、QQ、微信等
14、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随意带手机到学校。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而且暴力程度也越来越高,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这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严重损害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正常环境。因此,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各位家长切实履行“第一监护人”的职责,协同学校做好预防工作。一、何为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暴力):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
15、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暴力)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暴力)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甚至是明目张胆的在校园公共区域进行欺凌(暴力),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二、学会自我保护,关爱孩子,更要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家长要告诉孩子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在路上贪玩,杜绝夜不归宿、吸烟酗酒、上网吧、歌舞厅、游戏厅等,按时回家。三、关注点滴,为爱助力。家长(监护人)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交往对象,及时把握非正
16、常现象进行教育引导,善交益友、乐交铮友、不交损友。告诫孩子理性对待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学会依法依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学会信任依靠父母家人,遇到问题多沟通,少吵架,绝对禁止校园欺凌、暴力行为。如发现子女有异常行为,应立即予以询问、调查、制止,并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共同做好子女的思想教育和消除安全隐患的工作。孩子一旦拉帮结派,出于朋友义气,脑子一热可能会不计后果。四、依法维权,提高认识。各位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和安全监管,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和监管子女不得在网络上泄露他人信息,不在网络上随意发布不当言论和视频(淫秽、欺凌、暴力等)、辱骂攻击他人,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
17、、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以免受到不法侵害。如发现子女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侵害时,应及时与学校、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共同维护其合法权益。五.底线教育,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暴力)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在预防教育中,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曲与直,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六、做好沟通,保驾护航。家长需经常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做好家校共育,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七、和谐关系,呵护成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尊重、关心、理解子女,教育子女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
18、的管教方法。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现象,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提醒部分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以暴制暴,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学会经验,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转而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八、依法依规,维护权益。1 .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暴力)时,一定要及时收集相关人证和物证等关键证据,根据已有的现实情况,在与打人孩子沟通、通过班主任、学校协调解决,还是通过法律途径等选择中得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2 .对经调查认定实施欺凌(暴力)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欺凌事件的予以相应惩戒。情节轻微的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
19、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邀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学校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3 .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学校及时联络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对校外成年人采取教唆、胁迫、诱骗等方式利用在校学生实施欺凌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九、家校携手,保驾护航。家长朋友们,校园欺凌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
20、人格发展;而实施校园欺凌(暴力)者也会收到相应惩处、甚至是法律的制裁,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前途命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暴力,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与努力,才能为孩子建设一个平安、和谐、友爱的成长环境。关于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好!近年来,各地的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见诸媒体,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也影响着学校的正常秩序。为防患于未然,请您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与学校共同打造和谐文明校园,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一、什么是校园欺凌?2020年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1、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界定了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二、校园欺凌的形式?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除了最常见的殴打、伤害行为之外,辱骂、诽谤、恐吓、孤立、排挤同学,毁坏、抢劫、勒索同学财物,甚至逼迫对方脱衣服、罚跪等,都属于校园欺凌。三、家长怎样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1、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2、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无论工作再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学生 欺凌 家长 一封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