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发言材七篇.docx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发言材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发言材七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发言材七篇第一篇,共七篇Q“千万工程”为引颁打肠?忖全面振兴读亮位2月3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全文共六个部分、28条具体措施,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当前,广东正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和广东实际,广东该如何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记者采访了多位“三农”领域知名专家。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广东有望当“优等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
2、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将“千万工程”再次提到了重要位置。文件指出,“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历经20余年发展,“千万工程”已成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因此,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3、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城乡收入差距全国最小,是浙江“千万工程”最令人瞩目的成果之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突出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为此,广东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在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春华看来,广东“百千万工程”承继了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和真谛;又在此基础上,针对解决本身县域经济等问题作出了系统性创新。”两地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在粤东粤西粤北面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曾经的浙江丽水、衢州等地相似。因此,广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很可能成为优等生。”杨春华说。广
4、东该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杨春华建议,一是找准三农工作中具有时代特点的主要矛盾,解决最突出问题。二是以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为引领,形成以工促农、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三是构建起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和工作体系。四是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千万工程建设的内生动力。五是吸引一批有情怀、能担当、肯奉献、善作为的能人服务农村。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文件提出要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一方面,文件从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七个方面,对确
5、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明确部署。近年来,我国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此次一号文件也有一些新提法,比如“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等。文件还特别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支撑粮食安全的外部因素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文件从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三个方面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明确研
6、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三、提升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关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此次一号文件有哪些部署?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方面,文件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文件还特别提及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要求优化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并明确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方面,文件提出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
7、施补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等举措。文件还特别提到,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城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住房保障政策范围。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方面,文件明确要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平安乡村。“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也第一次被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农民唱主角”。第二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
8、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发展起点,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探索出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之路,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非凡魄力、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初心。“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一个强农、美村、富民的民心工程,把人民至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直面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应最强烈的生活环境问题。对照浙江20年工作成果,近五年海
9、淀区建立了明确的政策机制,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千方百计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不断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农村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仅靠一时的整治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我们需要具备顽强的“浙江精神”,坚定整治决心和恒心,坚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逐渐将环境整治工作形成肌肉记忆和常规动作。二、谱写美丽乡村工程建设新篇章。“十四五”时期,海淀区坚持“绘蓝图、聚民心、谋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尊重农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工程建设,为夯实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基础。村内街坊路、污水管网、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层层递进,逐
10、步深化“千万工程”的实践内涵。但建设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养护,我们仍要继续对停车场、口袋公园、健身娱乐等各类公共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合理规划村内公共区域,将美丽乡村工程建设与城市化建设同思考、同谋划、同推进,将准物业化管理从LO版本向标准化管护2.O版本延伸升级,通过政策保障,引进专业物业公司,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方式,真正实现农村地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护模式。三、开创融入海淀创新发展新格局。“千万工程”不仅仅是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而是从生态环境蝶变到营商环境,从城乡差距缩小到城乡融合,要坚持系统思维,以“城乡一盘棋”的理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海淀城乡居民紧密联系起来,结合各镇村实
11、际,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大力推进各镇“一镇一园”集体产业建设,利用好各村自然资源、自然风光,坚持“一村一策”开发村内独有产业。例如1:苏家坨镇车耳营村、七王坟村,坐落于凤凰岭山脚下,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具备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产业优势,要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农业采摘、农家乐等内容,坚持贯穿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理念,逐步招商引资开发城市旅游产业,建设网红娱乐打卡地,打造出京西海淀独有的“网红村”。例如2:上庄镇李家坟村坐拥优美的滨水田园风光,故宫北院项目的落地将为周边提供借势发展的充足空间,未来交通条件也十分便捷,通过盘活村庄现有的宅基地资源,打造集文化、研学和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文博小镇”,引
12、领带动文化创意区整体发展。所以说,“千万工程”蕴含的时代价值和宝贵经验是历久弥新、颠扑不破和弥足珍贵的,作为“三农”工作者,更要加倍珍惜、深刻领悟,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牢牢把握“千万工程”这一鲜活教材,以奋斗之姿砥砺前行,为建设海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添砖加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脉。第三篇XX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标“江南韵、乡愁味、国际范、时尚风、活力劲、共同富”要求,紧紧围绕“中国畲乡、品质XX、宜居胜地”的县域定位,全面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六大行动”,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生态县、省级乡
13、村振兴优秀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等称号。2021年,我县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承办了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与会领导对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主要做法及成效如下:一、突出空间优化,打造全域共美的诗画畲乡一是精心制定美丽规划。注重景城联动、景村联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系统编制了县、乡(镇)、村三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县乡(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形成城乡一体建设体系。二是细致描绘美丽线路。按照“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基本思路,累计投资2.5亿元,创成省级精品示
14、范道路4条、最美入城口1个,成功打造省级美丽乡村风景线3条、市级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三是突出打造美丽标杆。接续打好美丽乡村建设“组合拳”,累计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9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9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06个、XX市花园乡村48个(其中精品村9个)。四是延伸拓展美丽风景。以“环境卫生清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庭院设计协调美、种树栽花绿化美,文明和睦家风美”为标准,创成美丽庭院2430户o二、突出生态宜居,打造共享共富的宜居畲乡一是深入实施三大革命。推动生态宜居乡村的迭代升级,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8%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99
15、%以上,处置率、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标准化运维比例100虬连续两年获评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优胜县,连续三年获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工作考核优秀县,系XX市唯一,并三次夺取“五水共治”优秀县“大禹鼎”。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守“一个不落”底线,不断健全“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深化推进“政银保”“脱贫保”“防贫保”和“低收入农户创业联盟行动”,倾力帮扶群众增收。全面实施“大搬快治”“大搬快聚”工程,建成安置小区59个,完成搬迁2.99万人,同步推进安置地生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优化,建成澄照农民创业园等产城融合美丽园区,从解决群众“后扶”问题入手,实现“搬的下、稳的住、富的起
16、”协同并进发展。三是推进未来乡村建设。以数字化改革,系统性重塑乡村发展模式,以“一统三化九场景”为基础,通过科技、产业、文化多维度融合,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投资2.3亿元,全力推进大均村、金垢村、大燎村未来乡村创建,打造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三、突出品牌引领,打造产业壮美的品质畲乡一是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立足XX生态特点、民族特色,因地制宜打造“XX600”公共区域品牌,制定出台XX600”产业富民工程五年行动计划(景政办发(2022)23号)、促进惠明茶产业发展条例(景农发(2021)297号)及其实施办法,形成了以惠明茶产业为主导
17、产业,高山果蔬和中药材为优势产业的T+2+X”产业体系,打造了惠明茶、高山雪荚、深山野蜜等系列产品112款,累计建成“XX600”生态基地1L7万亩,实现“XX600”销售额28.04亿元,平均溢价率超过30沆同时,借力上海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浙江卫视奔跑吧节目,带动“XX600”产品销售,累计培育电商企业869家,实现网络零售额9.26亿元。二是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着力打造“畲山居”民宿区域公共品牌,培育畲家民宿农家乐288家,建成省级特色乡村2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集聚村)12个、市级农家乐综合体5个、“XX山居”精品民宿示范项目15家。同时,推出“畲家十大碗”“畲乡十小碟”“畲乡十药膳”等
18、系列畲味美食,60多个XX特色美食列入首批畲乡小吃名录。三是培育生态休闲农业。深化开展“两进两回”“双招双引”,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大力发展“林海、库湖、茶园、果园、畲药园、菜田地+民宿”等乡村美丽业态,成功引进那云天空之城、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东弄畲寨田园综合体等亿元以上重大农文旅地标性项目,为推动山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6月底,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10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IL3亿元。下一步,XX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本次会议精神,接续奋斗,跨域赶超,绘就新时代美丽畲乡新图景。第四篇按照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总体部署,XX市委、市
19、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始,到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美丽乡村,XX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抓推动。全市上下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深化“百千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作为XX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龙头工程。不断完善“四个一”推进机制:一个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现场推进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作一次工作部署讲话;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性督查。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2018年,XX市又把推进农村人
20、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汇聚合力,一心同归抓落实。近年来,“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两路两侧”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汇聚各级各部门合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特别是组织实施提升农村品质专项行动以来,市委宣传部加大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线、农村文化礼堂创建力度。市文明办推动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四无一机制”,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市住建局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安居宜居美居“三居”工程和农污设施运维管理。市国土资源与规划局牵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和农房设计促进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意见,引导农民建房和村庄建设风貌。市水利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示范 整治 工程 千万 经验 研讨 交流 发言 材七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