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
《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持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和地区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特征,专业建设过程将着力于实现人才培养全体系“无缝对接”,适应产业人才递进式培养特性,坚持学以致用、学而会用、勤学有用的产业链“嫁接式”专业建设推进路线。实现把专业直接办在产业链上,突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新模式优势。通过落实新师徒制与项目模块化技能训练相结合的“1+N”三共特色教学实施办法,使得学生适应边学边工、工学结合、工学交互的成长节奏,实现本专业“研究产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促进就业、聚焦专业”的五业建设特色,全面对接产业发展“即教即学即做”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与需求的融合预期。一、建设预期与
2、目标专业建设定位将立足办学定位、专注内涵发展、提升办学特色与质量,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将本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专业建设与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规模,优化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和配套,持续丰富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专业建设的校内外实训条件与资源,以期凸显本专业建设成果在行业中的特色与积极反响。探索建立起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各类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机构参与的评价机制;切实提升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岗位技能获得,以提高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实现学校与产业、专业与企业、教学与
3、生产、教室与田间、课堂与岗位、教师与师傅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德才并举一专多通”的引导重心,培育有思想觉悟、能适配岗位、强专业认同、精对口技能、会灵活提升、肯踏实成长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二、建设实施内容与保障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等工作的有序实施,保隙本方案的顺利完成。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和福建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隙机制。1 1)“12345”人才培养模式1个调研:即组织对
4、所服务的乡村旅游等行业企业深入开展人才质量和规模的需求调研,形成一个调研报告;2个导向:即以所服务乡村旅游行业的提高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为两个培育导向;3个对接:即建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流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流程对接;4个协同:即以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提升为主线,校企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发课程资源、协同实施培养过程、协同评价培养质量四个过程协同;5重构:即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式,对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五个方面递进重构。2 2)“1+N”三共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办法针对本专业建设,采用“1+N”三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休闲 农业 经营 管理 专业人才 培养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