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用公文文种.docx
《企业常用公文文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常用公文文种.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企业常用公文文种企业常用公文文种一、公文文种通用公文是各级各类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普遍使用的文种。目前,我国行政机关现行的公文文种是国务院于2000年8月颁布的办法中规定的13种。目前党的机关文件工作主要遵循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96年5月3日颁布的条例,其中规定党的系统公文文种为14种。国务院于2000年8月颁布并于2001年1月1日实施的办法规定13种公文名称是: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199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条例规定的14种党的各级机关公文名称是: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
2、函;会议纪要。党政机关以法规文件形式发布的通用公文文种,在企业日常工作中也经常使用。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条例和办法中所规定的所有公文文种都完全适用于企业,但从事企业文书工作,必须掌握企业常用公文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二、公文文种的选用(一)正确选用公文文种的意义不同名称公文,其用途、特性、写作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都不相同。不同情况下,应当正确选用合适的公文文种。正确选用文种是文书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公文拟写不同于一般文字材料写作,公文一旦颁布,就会体现发文单位的权力、意图。如果文种选用失当,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正确选用文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3、.有利于公文写作的规范化各文种有不同的写作特点和要求,正确地选用文种,能根据文种特有的写作要求、特点,准确地采用相应的结构、语言表达公文主旨,从而提高公文撰写质量并达到规范化。2 .有利于公文处理的科学化各文种有不同的制发目的,因此对其处理方式也不同。正确地选用文种,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处理公文,从而达到发文目的。3 .有利于公文工作的制度化各文种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用途,由党和国家以法规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体现了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正确选用公文文种,是对公文法定权威的有效维护,有助于公文工作制度化。(-)公文文种选用规则正确选择恰当的公文文种,做到有法定规范可依,有规律可循,这主要考虑以下几
4、个因素。1 .选用文种应联系发文目的制发文件通常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达到某种意图,不同的发文意图应选择不同文种。例如同属上行文,需要上级做出批准和指示时应用“请示”,而“报告”则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事项。2 .选用文种应考虑行文关系收、发文单位之间构成了行文关系。根据收、发文单位各自所处的地位及职权范围,它们之间的行文关系可归纳为三种: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无论是条例、办法,还是行文规则,都要求选用文种时,应严格按照行文关系,在相应的文种范围内,选择恰当文种。如平行单位行文时,切勿在上行文种中选择。3 .选用文种应根据发文单位的权限和地位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特定的职权范围,
5、而有些文种的拟制和发布有一定的级别和职权限制。因此选用文种时,应根据本单位拥有的权限和所处的地位。例如“命令”是行政机关的文种之一,党的机关不宜使用。宪法和组织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才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发布命令。4 .选用文种应以国家法规为准绳党和政府分别制定、颁布的条例和办法对公文的用法予以严格规定。应正确领会各种公文适用范围的法规精神,在选用文种时,严格遵循,避免误用。三、企业常用公文文种根据办法及条例中所规定公文文种的用法,企业常用公文文种主要有:决定、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
6、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决议、规定。(一)决定1 .决定的适用范围条例规定,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安排。办法规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2 .决定的类型决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决策部署类。决策部署类包括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安排、部署,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指挥性,有关单位及人员必须贯彻执行。如xx集团公司关于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决定。(2)知照类。知照类记述较重要事项的决定结果,并传达到相关范围,具有知照性,不要求执行和实施。如XX公司关于设立浙江办事处的决定。(3)奖惩类。奖惩类主要用于表彰对本
7、单位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批评处理违法乱纪、造成重大损失的反面人物和事情。如XX银行浙江分行关于授予XX等人2008年度先进个人称号的决定。决定常用于对重要事项的处理和安排部署,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性、指导性公文。在公文标题下往往注有通过或批准日期及会议名称的题注项。决定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决定的事项往往具有单一性。(-)通告1 .通告的适用范围办法规定,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2 .通告的类型(1)法规性通告。法规性通告主要由各企业以通告的形式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必须遵守事项的公文,具有较强的行政约束力和法律效力。如XX厂关于安全注意事项的通告O(2)周知性
8、通告。周知性通告将某项需在一定范围内周知的事项告知有关组织和群众,一般各级各类组织都可使用,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如迁址、业务变更、税务等事项中经常使用这种通告。3 .通告的特点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所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法定公文。通告具有法规性、政策性、广泛性、周知性及具体性的特点。(1)法规性。通告通常是关于某些事项作出规定或限制,成为被告知范围内人们行动的准则,不得随意违反。(2)政策性。通告常常是方针、政策的体现,是方针、政策在一定范围和某些事项上的具体化。(3)广泛性。通告的内容可以是国家的法令、政策,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务。通告的使用单位极其广泛,从高层领导机关
9、、职能机构到基层单位都可以使用。通告的使用频率很高。(4)周知性。通告一般通过新闻媒体或在公共场所张贴的方式直接传送、公开宣传,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周知并执行。(5)具体性。通告的内容一般只针对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较为专一、具体,所列事项清晰明确,以便于遵照执行。企业使用通告时,还应注意与公告相区别。公告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文告,具有消息性、庄重性,其内容往往有法定性。公告有严格的使用范围,大多用于国家权力机关、较高级别的行政机关及一些职能机构,社会机构如企事业单位、团体等一般不轻易使用公告。(三)通知1 .通知的适用范围条例规定,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
10、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2 .通知的类型(1)指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具有指示性和指导性,主要用于对下级单位布置与指导工作、传达上级单位的指示精神,下级单位应贯彻执行。这类通知通常是上级单位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要求下级单位执行。(2)批转与转发性通知。批转和转发都是行文形式,即将其他单位制发来的文件转达给有关单位知照或贯彻执行。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单位针对下级单位报送的文件进行批示,并把批示意见和所报文件转发给所属有关单位、部门,以实施领导、指导职能。因此,批转文件受等级和组织系统的严格制约。被批转的文件一般具有参
11、照执行的价值,批转性通知通常带有指示性质,要求有关单位参照执行。对下级单位“请示”的批转具有批复和批转双重作用,它既是对请示单位所作的批复,又批转给其他各个未发“请示”的下属单位遵照执行。转发性通知使用较广,可以转发上级单位的文件,也可以转发下级、平级和不相隶属单位的文件,即转发文件不受等级和组织系统的制约。对下级单位报来的文件是用“批转”还是“转发”行文,应根据被转文件的内容来确定。若来文反映的内容是上级单位要求其他下属单位贯彻执行的原则性、规定性意见,对工作具有执行意义的,如重要的工作意见、建议、措施等,应用“批转”行文;若来文属仅供其他单位参考、了解的试行性、非规定性内容,则用“转发”行
12、文。(3)周知性通知。周知性通知用于告知有关单位需要了解或需办理的事项。此类通知的使用非常广泛,包括仅需了解而不需办理的事项,如印章的启用等;也包括需了解还需办理的事项,如通知办理某项事务等,会议通知也可看做此类通知。(4)任免通知。任免通知用于有关人员的任免或聘用事宜,是人事任免中的一个必要程序。通知是法定公文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文种。通知的使用范围极广,这与通知在作者、行文内容等方面的宽泛、灵活是密切相关的。通知的行文方面以下行文为主,同时也可以平行发文。通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指示性和显著的时效性。按照通知的形式分,还有补充通知、紧急通知、联合通知等。(四)通报1 .通报的适用范围条例规定,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常用 公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