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的主题是“带血的棉花帝国”,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其次,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本课的授课对象预设为广州市某中学高一学生,以棉花帝国为线索,激
2、发学生兴趣。最后,本课设置了三个问题探究,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点点攻破重难点知识。教学背景分析7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七课,是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第二课。纵观教材,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交代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过程,本课承接上文,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启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为欧洲社会转型奠定了物质基础。从本课的内容编排上来讲,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物种的大交流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断了美洲、欧洲原有
3、的社会发展进程,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预设为广州市某中学高一学生。刚经历中考的学生对本课相关基础史实较为熟悉,但对新航路开辟的多重影响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未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抽象思维体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力求创设历史情境加以引导,并结合相关的文本、图片和音像资源,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全面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新疆棉的热点事件涵养家国情怀,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教学目标1 .总体目标: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
4、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2 .通过展示历史地图、时间轴,完成表格,掌握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路线与内容,理解早期殖民扩张霸权的转移过程,培养时空观念,3 .通过展示文字史料、历史图片,对相关材料进行提取、概括及分析,探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4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新航路开辟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5 .通过影像资料,结合新疆棉的热点事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构建中国纺织业独立产业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荣誉感,涵养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商品的世
5、界性流动的路线与内容;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的特点与影响。(二)教学难点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运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史料研习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带血的棉花帝国一、棉花之掠夺:早期殖民扩张二、棉花之贸易: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三、棉花之远航: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四、棉花贸易之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棉花是亚伶,无法种植席花为何物。“绵羊”,据眸之后,欧洲卅、美洲:棉花。公在他们的说一到夜人才第一富见的制衣原料,但欧洲气候寒元11
6、世纪之前,欧洲人都不知想象中,棉花是一种长在树上的里还会低头饮水。直到新航路开次穿上了棉布。融入历史情境,带着疑问展开本课的学习。创设历史情境,以棉花帝国作为授课的线索,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设问激趣:为什么此前与棉花无缘的英国,后来能成为棉花帝国呢?棉花经济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3、关键词:棉花、资本主义、全球化一、棉花之掠夺|、本模块导入:为了争夺棉花的世界贸易霸权,西欧强国纷纷采取了各种扩张措施。请结合教材,将各国与其殖民扩张的表现正确配对。1、品读早期殖民国家与棉花贸易间的故事。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连线配对。1、通过故事讲述以引入本模块内容。早期殖民扩张的表
7、现较为简单,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笳啰队“无敌舰队”,殖民扩张以荚洲为主陋班牙H颁布航海条例,H不落帝国荷2殖民扩张以亚非为主,以商站为据点英国卜、“海上马乍夫”.发展银行信贷2、教皇子午线结合地图和教材,概括划定教皇子午线的原因、实质与影响。2、根据地图与教材,回答教皇子午线的原2、运用地图,联系课本内容,提升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北*训*孑BI/psi-,F:二ISaV大J二IZI.3W/州J,AUH因、实质与影响。力,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太*I西1z印平猝.I/,,洲,I/7I在3JI幻年归我子午Rft-HF运;、一:妗4年Ra三三ft航的摩(1)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殖民
8、地,矛盾日益尖锐。(2)实质: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3)影响:平衡了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大海洋强国一百多年的势力范围和殖民霸权。3、问题探究一:西葡衰落的原因结合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西班牙为何从最早的“棉花帝国”衰落为“黄金漏斗”?材料一:16世纪中美洲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后,当地的棉花产业仍在继续。17世纪末,一位西班牙殖民官员堂胡安德维拉古提尔索托马约尔赞扬前玛雅王国地区的印第安妇女,说她们“精力充沛地纺纱织布,技艺高超,染出完美的色彩”。一一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材料二:蟹牙“双球双柱”银币3、分析文字史料与历史图片,进行小组讨论,回答西葡衰落的原因。3、采用任务驱动
9、法,运用文字史料与历史图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锻炼学生群体合作的能力。“Plvsvltra”意为“海外还有天地”;双球和双柱上都载有皇冠,象征西班牙王国称霸于世界。材料三:皇室和封建贵族主导了殖民扩张他们把钱都花在了奢侈品消费上,从来没有想过将巨额财富用在投资,或者扩大再生产上。结果就是,左手抢来的金银,右手就流入了能提供丰富制成品的、竞争对手的手中,西班牙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漏斗”。通过殖民扩张获得的巨额财富,成了西班牙的“毒药”。杨小凯、蓝凰“日不落帝国”的两种命运西班牙VS英国【解析】西班牙没有将掠夺来的巨额财富用于发展资本主义工
10、商业。1、本模块导入:在早期殖民扩张的政治背景下棉花贸易多次易主。,世界1、品读棉花贸易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间的故事。1、通过故事讲述以引入本模块内容。2、印度洋贸易结合文字史料和地图思考,新航路开辟前后,印度洋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现在,欧洲人第一次直接接触到了印度织工一一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者一一的产品,而不再依赖大量的中间商;此前,这些中间商先用船只将印度布匹运过印度洋,再乘骆驼穿越阿拉伯半岛,最后用船将印度布匹卖到欧洲的各大港口。1498年,达伽马从当地的统治者手中获得了与当地人开展贸易的许可,欧洲人开始建立了与印度次大陆的正式贸易关系。16世纪早期,葡葡牙人在印度西海岸建立一系
11、列贸易据点16世纪末,荷兰和英国开始挑战葡萄牙在亚洲贸易的垄断地位,他们特许设立了一些合股公司,以期在获利丰厚的香料贸易中分一杯羹。在一系列英荷战争后,英国人最终与荷兰人就在亚洲分割他们各自的利益范围达成妥协,而印度纺织品贸易主要落入英国人的手中。棉花帝国材料二,印度洋贸易的主线和支线2、根据文字史料和地图,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印度洋贸易的变化。2、运用文字史料进行过渡,上承第一部分“早期殖民扩张”,下启“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中的印度洋贸易。并结合地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纲要 下第 全球 联系 初步 建立 世界 格局 演变 教学 设计 表格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9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