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预防犯罪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
《5.2 预防犯罪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 预防犯罪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逐步提供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种类;知道犯罪的维护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明臼未成年人活动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不要硬拼,要智斗。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犯罪及其特征难点
2、:刑罚的种类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回顾知识内容1、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2、最严重的违法行为是什么?3、如何做到遵章守法?(如何预防一般违法?)展示课题:5.2预防犯罪(二)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 1、刑法的作用 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3、刑罚的含义4、我国刑罚的种类 5、预防犯罪,遵纪守法的具体要求(预防犯罪,我们怎样加强自我防范?)(三)分析下列图中的行为犯了什么罪?应受什么罚?图三N盗窃罪一刑法127条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
3、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法140、1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图三:非法拘禁罪刑法238条规定:非法拘为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思考:刑法包含哪些内容?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罪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一罚知识归纳:知识1、刑法的作用:P52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四)案例分析2019
4、年,浙江余姚因台风菲特酿成洪灾,许多灾民连饭都吃不上,社会各界纷纷对当地施以援手进行救灾。在救灾中,却有一小部分灾民对救灾物资进行哄抢,导致别的灾民无法得到救助,影响恶劣。涉嫌哄抢救灾物资的一名男子己经受审,在法庭上,他称,他哄抢救灾物资也属无奈,当时,他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他似乎怎么也想不到,为了给家里的老人孩子争一口吃的,不过抢了几袋饼干,怎么就犯法了呢?根据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4项: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寻衅滋事罪有上述行为的,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思考:他只是抢了几袋饼干,怎么就犯罪了呢?他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违背了刑
5、法的规定,构成了犯罪,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知识归纳:团知识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p53正文及相关链接(1)含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小结: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五)试一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李一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超了速,则超速行驶的行为是犯罪()2 .李二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撞死了李一,因害怕李二驾车逃走,则李二肇事逃逸的行为是犯罪3 .李三忙着上班,在红灯亮时依旧前行,闯红灯的行为是一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2 预防犯罪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教学 设计 人教部编版 道德 法治 年级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7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