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学习资料:外科学总论大题.docx
《医学类学习资料:外科学总论大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学习资料:外科学总论大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调节1 .低渗性脱水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失钠多于失水,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少尿,常发生休克。病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例如反复呕吐、长期肠胃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以致大量钠随消化液而排出;大创面慢性渗液;应用排钠利尿剂如氯睡酮、依他尼酸、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引起。临床表现:轻度表现为:疲乏、头昏、手足麻木;中度表现为: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脉压减小、尿量少且几乎不含钠和氯;重度表现:木僵、昏迷、休克。诊断:尿比重1.010以下;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均有上升。治
2、疗:积极处理原发病,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严重休克者,补足血容量。2 .高渗性脱水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水和钠同时丢失,失水大于失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病因:水分摄取不足;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大量液体排出。临床表现:轻度缺水表现为口渴;中度缺水表现为口渴、乏力、尿少和尿比重增加,嘴唇干裂、皮肤失去弹性、眼窝下陷;重度缺水还可表现出躁狂、幻觉、澹妄,甚至昏迷。诊断:病史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尿比重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轻度升高;血钠浓度升高至150mmolL以上。治疗:解除病因。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先
3、糖后盐,见尿补钾。3 .高钾血症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血液钾浓度高于5.5mmolLo病因:大量进入身体(或血液内)的钾量太多,如输注保存较久的库存血;肾排钾功能减退如应用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细胞内钾的移出,如溶血、组织损伤(如挤压综合征)以及酸中毒。临床表现:神志模糊、感觉异常和肢体软弱无力。微循环障碍,皮肤苍白、发冷、青紫、低血压等。常有心率过速或心律不齐。高血钾可致心搏骤停。心电图:T波高尖,P波低平,随后出现QRS增宽。治疗方法:首先停用含钾的药物或溶液。促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输注碳酸氢钠溶液、输注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输注葡萄糖酸钙;阳离子交换树脂;透析疗法。4 .低钾
4、血症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血液钾浓度低于3.5mmolLo病因:长期进食不足;应用吠塞米、依他尼酸等利尿剂,盐皮质激素过多使肾排出钾过多;呕吐、持续肠胃减压、肠疹等,钾从肾外途径丧失;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或代谢性、呼吸性碱中毒者。临床表现:肌无力,如呼吸肌受累表现为呼吸困难或窒息。厌食、恶心、呕吐和腹胀、肠蠕动消失等肠麻痹表现。心电图:T波低平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有诊断意义,心电图辅助诊断。治疗方法: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无法口服,静脉补钾,注意浓度和速度
5、的限制。5 .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病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如腹泻、肠瘦、胆疼和胰疹等;酸性物质产生过多,如丙酮酸及乳酸的大量产生;肾功能不全,如肾小管功能障碍。临床表现:重症病人可有疲乏,眩晕、嗜睡,可有感觉迟钝或烦躁,呼吸深快。代谢性酸中毒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病人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和休克。治疗方法:病因治疗,较轻的酸中毒可自行纠正,不必使用碱性药物;血浆碳酸氢根离子低于10mmolL的重症酸中毒病人,立即输液和用碱剂进行治疗,常用碳酸氢钠溶液,2-4小时复查动脉血血气分析。6 .临床处理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本原则。充分掌握病史,详细检查
6、病人体征。即刻实验室检查。结合病史、实验室资料,确定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和程度。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制定治疗方案。首先要处理的是:恢复血容量、纠正缺氧、严重的酸碱中毒、重度高钾血症输血7 .输血的适应症及并发症。适应症:大量失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异常。并发症: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传播;免疫抑制;大量输血影响(低体温;碱中毒;暂时性低钙血症;高血钾症;凝血异常)。外科休克8 .简述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应先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应着力治疗感染。1、补充血容量2、控制
7、感染3、纠正酸碱平衡4、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皮质激素治疗6、其他治疗。9 .简述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和治疗原则。症状:CVP降低、回心血量减少、CO下降所造成的低血压;神经内分泌机制引起的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和心率加快;以及微循环障碍造成的各种组织器官功能不全和病变。治疗原则:同时处理原发病和制止出血。10 .休克的检测。一般检测:精神状态;皮肤温度、色泽;血压;脉率;尿量。特殊检测:中心静脉压;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11.休克的分期和临床表现。分期休克代偿期休克失代偿期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神志神志清楚,伴痛苦表情,精神紧张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口渴口渴很口渴非常
8、口渴,可能无主诉皮肤黏膜色泽开始苍白苍白显著苍白,肢端青紫皮肤黏膜温度正常,发凉发冷厥冷(肢端更明显)脉搏100次/分以下,尚有力100-200次/分速而细弱,或摸不清血压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缩小收缩压为90-79mmHg,脉压小收缩压在70mmHg以下或测不到体表血管正常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毛细血管充盈非常迟缓,表浅静脉塌陷尿量正常尿少尿少或无尿*估计失血量20%以下20%-40%40%以上*成人的低血容量性休克12 .简述休克的治疗。一般紧急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药);治疗DIC改善微循环;皮质类固酸和
9、其他药物应用。麻醉13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方式。原因:一次用量超过病人的耐受量;意外注入血管;注药部位血供丰富,吸收增快;病人体质衰弱等原因导致耐受力降低;高敏反应。临床表现:早期临床表现以兴奋为主,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由于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不平和出现震颤和惊厥。血药浓度继续增大出现全面抑制现象。高血药浓度时,周围血管广泛扩张、房室传导阻滞,心率缓慢,甚至心搏骤停。预防方式:一次用药量不应超过限量,注药前应回吸无血液。加入适量肾上腺素,给予麻醉前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14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恐惧;使病人合作、麻醉易实施,减少麻醉药的副作用;缓
10、解术前原发疾病或麻醉前有创操作引起的疼痛;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有利麻醉中呼吸道管理;调整自主神经,消除不良反射,稳定循环。15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反流与误吸;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高热、抽搐和惊厥。16 .麻醉前准备。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血红蛋白280gL,血清白蛋白23OgL,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控制内科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心理方面的准备。胃肠道准备。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准备。知情同意。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17 .MoDS的预防治疗原则。(1)提高复苏质量,及时恢复血容量和呼吸。(2)防止感染。(3)防止肠粘膜缺血,以防细菌
11、内毒素移位造成肠源性感染。(4)及时切断任何一个首先继发的器官功能不全,阻断连锁反应以免形成MODSo(5)监测体征,尽可能改善全身情况: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6)免疫调理。围术期处理18 .手术伤口的分类和愈合的分级。手术切口:清洁切口(I类切口),缝合的无菌伤口;可能污染的切口(II类切口),手术可能带有污染的切口;污染切口(III类切口),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污染或感染物的切口。切口愈合:甲级愈合: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要作切开引流等处理。19 .术前胃肠道的准备。术前8-12小时开始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学习 资料 外科学 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7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