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
《XXX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省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编制:审核:审批:XXX有限公司20xx年04月目录第1章业务体系131.1 应急平台的组织结构131.2 应急平台的业务流程14第2章总体设计142.1 总体目标和职能142.1.1 建设的总体目标142.1.2 建设的主要职能152.2 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标准152.2.1 设计的原则152.2.2 设计的依据及主要标准162.2.2.1 国家、地方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条令、规范和标准162.2.2.2 现行的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及行业规范162.3 系统总体结构16第3章基础支撑系统设计183.1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183.1.1 网络建设目标183.1.2 网络
2、系统设计原则183.1.3 网络建设现状211.1.1 .1省中心核心节点221.1.2 省中心用户接入节点233.1.4 系统部署设计233.1.5 采用主要技术273.1.6 路由设计283.1.7 QoS策略设计303.2 主机存储与备份系统设计353.2.1 主机系统设计目标353.2.2 主机集群363.2.3 存储系统设计原则373.2.4 存储技术介绍393.2.5 备份方式介绍423.2.6 存储备份的架构设计实现433.3 有线通信系统设计443.3.1 语音交换系统453.3.2 自动语音应答IVR子系统463.3.3 CTl服务子系统473.3.4 传真子系统483.3.
3、5 其他辅助子系统493.4 数字录音系统设计493.4.1 数字录音需求分析493.4.2 系统组成及实现原理503.4.3 有线电话录音503.4.4 无线集群录音513.4.5 系统容量分析513.4.6 主要模块523.4.7 系统主要功能533.4.7.1 录音台的端口设置功能533.4.7.2 录音及录音号传送功能531.1.1.1 台的放音功能533.4.7.4 4、录音系统管理功能543.4.7.5 录音文件自动备份功能553.4.7.6 录音文件的查询553.4.7.7 重大案事件录音纪录归档553.4.7.8 文件格式的转换553.5视频监控系统设计553.5.1 系统概述
4、553.5.2 系统总体设计56352.1 总体设计目标56352.2 .2总体设计思想56352.3 系统各部份的功能56352.4 .4视频监控系统功能573.5.3图像监控整合原则583.6视频会议系统设计603.6.1 需求分析603.6.2 建设目标603.6.3 建设原则613.6.3.1 先进性原则613.632 开放性原则613.633 可靠性原则613.634 全业务兼容原则623.6.4 遵循标准623.6.4.1 国家标准623.6.4.2 系统框架协议623.6.5 视频会议的概述633.6.5.1 视频会议的标准633.6.5.2 视频会议的主流标准633.6.5.2
5、.1 H.320标准633.652.2H.323标准633.6.5.3 H.320与H.323的比较643.654结论653.6.6 “新视通”会议系统653.6.6.1 “新视通”业务简介653.6.6.2 系统组网说明66366.3投资估算673.6.7高清视频会议系统683.6.7.1 系统总体介绍683.6.7.1.1 高质量的会议效果683.6.7.1.2 极高的会议稳定性693.6.7.1.3 良好的兼容性703.672系统组网方案701.1.1.3 系统配置711.1.1.4 投资估算721.1.1.5 带宽需求统计721.1.8 方案比较721.1.9 己建视频会议系统对接74
6、1.1.9.1 标准H.323视频会议741.1.9.2 H.320H.323混协议视频会议743.7 电话会议系统设计743.7.1 “会易通”系统753.8 大屏幕显示系统设计763.8.1 屏显系统概述763.8.1.1 显示屏组合模式773.8.1.2 1.CD多屏拼接模式773.8.1.3 电视墙显示模式773.8.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773.8.3 系统拓扑结构793.8.4 系统分布图793.8.5 屏显系统功能803.8.5.1 显示方式803.8.5.2 网络信号显示811.1.1.1 机信号显示811.1.6.4 视频信号显示821.1.6.5 信号综合处理821.1.6.
7、6 显不效果及图像拼接821.1.6.7 系统开放性831.1.6.8 系统控制831.1.6.9 可维护性843.9 移动应急平台设计843.10 容灾备份系统设计843.10.1 容灾备份系统影响因素863.10.2 实现容灾备份系统的软件配置873.10.3 容灾备份系统部署图88第4章信息资源库设计904.1 建设思路904.2 建设内容904.2.1 基础地理数据库904.2.2 应急专题数据库91第5章数据交换平台设计935.1 需求分析935.2 系统结构935.2.1 对各地市县、机构、系统的信息提取945.2.2 对各地市县、机构的信息传输955.2.3 中心平台的信息处理9
8、65.3 系统功能965.3.1 异构数据交换功能965.3.2 异构应用系统集成功能975.3.3 系统管理工具98第6章综合应用系统设计986.1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986.1.1 应急值守986.1.2 信息报送986.1.3 刊物报表1006.2 风险隐患监测预警接入系统1016.2.1 目标1016.2.2 数据接入1016.2.3 图像接入1016.3 协同会商辅助决策系统1016.3.1 目标1016.3.2 特点1026.3.3 系统结构1036.3.4 系统功能1036.3.4.1 决策功能1046.3.4.2 信息汇集1041.1.1.1 视频获取功能1051.1.4.4 移
9、动指挥功能1051.1.4.5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1051.1.4.6 协同会商1066.4 智能预案系统1066.4.1 预案制作1066.4.2 预案管理1066.4.3 预案专家系统1066.5 地理信息系统1086.5.1 功能结构列表1086.5.2 基础地图操作1096.5.3 地图查询与分析Ill6.5.4 突发事件定位1126.5.5 专题图制作与输出1146.5.6 GPS车辆跟踪1146.5.7 视频监控功能1166.6 应急资源管理系统1166.6.1 目标1166.6.2 应急资源的分类1176.6.3 业务体系1186.6.4 系统功能1186.6.4.1 应急力量管理
10、功能1186.6.4.2 应急资金管理管理功能1196.6.4.3 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功能1196.6.4.4 医疗急救机构管理功能1206.6.4.5 交通运输资源管理功能1206.6.4.6 紧急避难场所管理功能1216.6.4.7 应急通讯资源管理功能1216.6.4.8 救援设备管理功能1216.6.4.9 其它资源管理功能1216.6.4.10 应急资源调度功能1226.6.5 技术路线1226.6.6 运行机制1236.7 应急评估系统1236.7.1 目标1236.7.2 系统功能1236.8 应急培训和演练系统1246.8.1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理的演练和培训1246.8.2
11、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仿真模拟1266.8.3 演练应急预案1266.8.4 三维系统功能1276.9 信息发布系统1296.9.1 栏目管理1296.9.2 文档管理1316.9.3 文档维护1326.9.4 文档检索1336.9.5 主题词库管理1336.9.6 文件访问记录1336.9.7 历史文件归档保存1336.9.8 回收站1336.9.9 文件权限管理1346.9.10 可视化模版编辑1346.9.11 网站内容编辑1356.9.12 网站内容发布136第7章系统安全设计1377.1 安全系统需求分析1377.2 系统安全设计思路1377.2.1 安全级别定位1377.2.2 设计原
12、则1387.2.3 建设设计标准1397.2.3.1 应用标准1397.2.3.2 法则和文件1407.2.4 安全概述1407.2.4.1 安全风险分析1407.2.4.2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141724.3网络安全建设目标1427.2.5 安全防范策略1437.2.5.1 安全管理策略1437.2.5.2 安全组织策略1437.2.5.3 安全技术策略1447.2.6 安全系统设计1487.2.6.1 网络划分一网络分段1487.2.6.1.1 技术概况1487.2.6.2 身份鉴别一CA身份认证1497.2.6.2.1 技术概述1497.2.6.2.2 技术要求1507.2.6.3 访问控
13、制一入侵检测1517.2.6.3.1 技术概述1517.2.6.3.2 统结构1527.2.6.3.3 技术要求1527.2.6.4 安全审计跟踪一漏洞扫描1527.2.6.4.1 技术概述1527.2.6.4.2 技术要求1537.2.6.5 网络安全监控一主机审计1537.2.6.5.1 技术概述1537.2.6.5.2 技术要求1547.2.6.6 访问控制一防火墙1547.2.6.6.1 技术概述154726.6.2技术要求1557.2.6.7 备份与恢复一数据备份1567.2.6.7.1 技术概述1567.2.6.7.2 技术要求1577.2.6.8 病毒检测与消除一防病毒1577.
14、2.6.8.1 技术概述157726.8.2技术要求1587.2.6.9环境安全一机房监控158第1章业务体系1.1 应急平台的组织结构省级应急平台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方家组省应急指挥领导机构 (省应急管理办公室)联动、协调军队、武警移动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备份中心专业应急指挥中心地市应急指挥中心相关厅局交通局应急指挥部人防指挥部消防指挥中心防汛抗旱指挥中心1.2 应急平台的业务流程国务院应急平台突发应急事件馈 反专业监测系统应急处置力量上图为省级应急平台的整体业务流程,在整个业务流程中有2条主线,一条是政府应急平台,一条是专项指挥部。在发生突发应急事件的时候,由地市(县)专项指挥部负责接警。市
15、级专项指挥部在接到报警信息时,一边上报地市(县)应急平台,同时向上一级专项指挥部报告。地市(县)应急平台在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时,判断突发事件的等级,对于一般和较大的突发事件不再继续上报,就地协调专业部门处置解决;对于特大和重大应急事件,上报省级应急平台,省省级应急平台根据需要,一边上报国务院应急平台,一边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共同处置突发事件。第2章总体设计2.1 总体目标和职能2.1.1 建设的总体目标智能化的XXX省级应急平台,具体包括: 与国务院应急平台对接; 与地市(县)应急平台对接; 与专业应急平台对接; 整合全省各类应急信息与应急资源; 完善的业务系统。通过电信网络,与全省各已建成的应急
16、平台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统一协调、辅助决策,同时加快建设其他各级应急平台,最终实现覆盖全省应急网络。2.1.2 建设的主要职能省级应急平台是国家和省应急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务院应急平台、省级专业应急平台、地市应急平台互通互联,具有国务院应急平台相应功能。主要功能有: 通过与专业应急平台互联,利用专业部门监测网络,对突发公共事件隐患进行动态监控,特别是掌握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防护目标等的空间分布和运行状况分析; 整合全省的应急信息及应急资源; 指挥、协调各专业部门,地市应急平台协同处置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 信息发布与通告; 事后评估总结2.2 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标准2.2.
17、1 设计的原则XXX省应急平台建设工程是一项结构复杂、技术难度较大、功能强、涉及面广的信息建设工程,为确保工程达到预期的目地,工程建设应遵循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的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 系统建设应遵循“整体布局、分步实施、实用先进”的原则。以应用为驱动,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的条件下,力求高起点,既满足近期需求,又适应长远发展的需要。 坚持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未来功能升级的要求,使系统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扩展性,系统建设应优先选择符合开放性和国际标准化的产品和技术,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 坚持确保安全原则。系统设计及建设根据要求达到相应安全级别,确
18、保系统运行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坚持跟踪、反馈、更新、完善的原则,使系统不断贴近生产实践的需要。2.2.2 设计的依据及主要标准2.2.2.1 国家、地方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条令、规范和标准222.2现行的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及行业规范2.3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综合业务系统应急门户(综合业务管理系统X监测快警接入系统X黑器黑X-应急培训与 演练系统浙江省应急平台标准规范体系浙江省应急平台安全防护体系急地理信息系软,敲急评估系)G急资源首星系砍,(息发布系统X智能预案系统)数据交换平台预案库 专家库应急物资库案例库 法规库信息资源库基础支撑系统(有线通信系统X无线通信系统)(计算
19、机网络系统X存储与容灾系统)视版用控系统X视一公i义系统X1顷会议系统X大加松显卜系统)自下而上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1 .基础支撑系统基础支撑体系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存储与备份系统2 .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库主要包括专家库、预案库、知识库、应急物资库、基础地理信息库等。3 .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是一个既能实现异构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又能实现异构系统之间业务流程自动化的数据交换平台。4 .应用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包括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风险隐患监测预警接入系统、协同会商辅助决策系统、智能预案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应急评估系统、应急演练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用户通过登录应急门户使用
20、这些业务系统。第3章基础支撑系统设计3.1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3.1.1 网络建设目标网络系统应具有较高性能、最好的升级途径、充分的带宽,在关键性业务中不存在单点故障,在出现问题时提供快速的恢复能力。网络设备也能进行负载均衡和动态伸缩。系统选用的设备和技术应符合国际标准。网络中使用的设备和协议应完全符合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兼容现有的网络环境,提供很好的互联性;网络系统应该有很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冗余,在投资充裕的前提下,提供拓扑结构及设备的冗余和备份,把单点失效对网络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避免由于网络故障造成用户损失。网络系统应提供足够的带宽,丰富的接口形式,满足用户对应用和带宽的基本需要,并
21、保留一定的余量供扩展使用,最大可能地降低网络传输的延迟,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对未来的应用和技术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网络的规模及其运行的应用在不断发展,现有系统应提供足够的扩充能力,适应发展的需要,网络系统应易于安装、操作和维护,能对网络设备进行必要的必不可少的配置,并能够以直观、灵活的方式展现出来,提供完整的网络拓扑图,可以根据网络的流量情况作出分析和建议。XXX省级应急平台网络与通信系统建设是整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覆盖全区范围并在其上的各种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提供网络支持,保证系统的正确连通,正常运行。目前建设的网络系统主要是连接XXX省应急指挥中心、应用服务器所部
22、署的省电信机房、电子政务网中的相关应急单位部门,同时提供INTERNET的接入。3.1.2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结合XXX省级应急平台建设工程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要求,在进行网络系统设计时,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网络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高性能原则网络的设计方案不但要保证理论上可行,更重要的是实际上可用。要充分考虑到应用系统的具体情况,最好地满足需求。迅速地处理通信数据,需要网络设备支持高速通信链路,提供高数据吞吐能力。当今世界,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方案应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潮流,既兼顾了技术上的成熟性,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所选设备无论在硬件设备还是软件功能上,都在网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 应急 指挥 平台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