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二背诵题汇总.docx
《科二背诵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二背诵题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辨析/材料分析题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概念?(辨析题)答:教育是指一切有目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单指学校教育。2、教育的本质属性?(重点。辨析题)答: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形式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动物界没有)它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它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3、教育的社会属性?(辨析题)答:永恒性一一与人类共始终。历史性一每个时期的教育特点不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
2、但同时也受到生产力、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4、教育的基本功能?(辨析题)答:社会功能个体功能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显性功能隐性功能5、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答: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终身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答:生产力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制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生产力制约教育结构7、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简答)答: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8、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答: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权决定教育体制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育的政
3、治功能。简答)答:教育可以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力量10、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简答)答: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11、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简答)答: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12、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简答)答:顺序性阶段性整体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个体互补性1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简答)答:遗传因素:为人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环境因素:为人提供现实基础。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对
4、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14、遗传的意义?(辨析/简答)答: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15、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简答)答: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16、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简答)答: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
5、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功能。学校教育具有发展个性和开发个体特殊才能的功能。17、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简答)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制定者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18、我国的教育方针?(简答)答: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9、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关系?(简答)答:德育。是灵魂和统帅作用。智育。是前提和支持作用。体育。是物质基础作用。美育。是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德智体美的实践基础。20、美育的
6、内涵和任务?(简答)答:内涵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21、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简答)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第二章中学课程1、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简答)答: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编制课程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2、课程内容的构成?(辨析)答: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直接经验:学
7、生通过自身实践得到的知识,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3、课程内容的三种表现形式?(简答重点高频)答:课程计划: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学科的内容,以及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讲义、参考书教科书等4、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简答)答: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体现教材的普适性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的统一5、新课改的具体目标?(简答)答: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实行三级课程管理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8、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6、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简答)答: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第三章中学教学1、教学的意义?(辨析高频)答: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2、教学的任务?(简答/辨析)答:首要任务: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四大规律)重点答:间接性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学生
9、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时候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发展性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换的内在机制。双边性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性规律(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传授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奠定了基础。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简答)答: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
10、用知识检查知识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简答)答: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6、备课的基本要求?(简答)答: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计划:课时计划、课题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7、上好一堂好课的标准?(简答)答: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8、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求?(简答)答: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分量适当,难易适度。明确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要求。坚持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相结合。9、教学八大原则(大重点)口诀:直起巩,循找一因里外的量力科学。答: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
11、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和语言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言语直观。启发性原则基本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原则基本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解决好难点和重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基本要求:书本知识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
12、。10、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简答/材料分析/高频)答: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认真组织教学内容。讲究语言艺术。组织学生听讲。问答法基本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要善于启发诱导。做好归纳小结。讨论法基本要求:讨论前作好充分准备。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讨论结束时做好小结。读书指导法基本要求:提出明确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11、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简答)答: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
13、时间和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1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简答)答: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缺点在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启发。灵活性有限。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1、知觉的基本特性?(高频/简答)答:知觉的选择性比如看一幅画时将画中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知觉的整体性比如把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知觉的理解性幅画成人和儿童看到的不同。知觉的恒常性一我们总觉得雷声大,呼吸小。2、注意的特性?(辨析)答:注意的范围/广度,同一时间把握同一
14、对象的数量。比如“一目十行,耳听八方”。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将注意指向两种级以上的对象,比如“一心多用”。注意的转移,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集中在某一对象上持续的时间。Ps:注意转移一直是好的积极的技能。注意的分散是不好而消极的。二者不可划等号。3、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办法。(简答)答:培养学生广阔稳定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4、短时记忆的特点?(简答)答: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持续时间短,一般为30秒不会超过1分钟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5、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简答)答:识记方法时间因素
15、学习的程度识记者的态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6、遗忘的原因理论学说?(简答)答: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同化说提取失败说7、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防止遗忘的方法简答)答:及时、经常地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多样化复习。反复阅读和回忆相结合。掌握复习的量。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简答)答:思维定势。原型启发。知识经验与迁移。动机强度与情绪状态。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9、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简答)答: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10、学习的概念?(辨析)答: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背诵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