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中医体质调养指南.docx
《湖湘中医体质调养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湘中医体质调养指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43湖南省地方标准地方标准DB43/TXXXXX-XXXX湖湘中医体质调养指南Rehabilitationguideforhuxiangconstitu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XXXX -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前言II引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 体质分类15 10贝U16 I”/1*17 28 阳虚体质39 阴虚体质510 痰湿体质611 湿热体质712 血瘀体质813气郁体质914特禀体质10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体质推
2、荐茶饮制作方法12附录B(资料性附录)体质调养穴位手法1314参考文献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中医学认为,体质是人在生命过程中,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向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体质既影响疾病的进展和治疗,又是相关疾病的重要易感因素。体质不仅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气候及饮食特
3、点,会形成不同体质,也会有不一样的发病倾向和疾病进展。素闻异法方宜论篇云:“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西方之域其病生于内中央域其病多痿厥寒热。”湖南,又多称“湖湘”,其年内与年际的气候变化大,气候变化剧烈。人体卫气护卫于外,人体方才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则免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相侵。气候变化剧烈,频繁侵袭人体之表,频频消耗护卫机体之卫气。故湖湘人群多有阳虚、气虚之倾向。饮食方面,基于湘菜的重辣、重油、重味的特点,体质较其他地区亦有不同。湖湘地区潮湿多雨,亦致体内湿气堆积,而辣椒正具有温中散寒、温化寒湿之效。然辣椒虽可温中化湿,然其性热。微食尚可缓生少火,以化湿气,若嗜食则可能热化壮火,而壮火则损阴伤
4、阳耗气,同时亦可与湿气胶结而致湿热内生,从而有形成阴虚、阳虚、湿热等状态的倾向。此外,湖湘地区亦重油、重口味,而肥甘厚腻之品,最易于酿生痰湿、湿热之邪。相关研究表明,湖湘地区偏颇体质人群所占比例较高,以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等为主,与湖湘地区气候,地势,饮食习惯有较大关联,并会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体质学综合考虑个体的先天禀赋、后天环境、饮食、劳逸、情志、个人嗜好等因素,将体质分为不同类型,认为体质偏颇是多种疾病发生的根源,主张通过调理体质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湖湘中医体质调养,对湖湘人群疾病的防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重要的意义。湖湘中医体质调养指南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湖湘中医体质分类、调养
5、总则、各类体质辨识及具体调养方法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湖湘中医体质的调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346GB/T 16751. 1GB/T 16751.3GB/T 21709.5GB/T 21709.9GB/T 21709. 22经穴名称与定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疾病第3部分:治法第5部分:拔罐第9部分:穴位贴敷第22部分:刮痛3术语和
6、定义GB/T12346、GB/T16751.1、GB/T1675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中医体质ConstititionoftraditionaIChinesemedicine(TCM)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体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4体质分类4. 1中医体质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9种基本类型。4.2湖湘中医体质以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等为主。5调养总则湖湘中医体质调养宜以中医内服、外治、生活情志调养为主。
7、具体调养环节可包括环境起居、形体运动、情志调适、音乐调摄、穴位保健、饮食调养和药物调理。6平和体质6.1 释义强健壮实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状态。6.2 成因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6.3 体质特征6.3.1形体特征:体形匀称与健壮。6.3.2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舌薄白、脉和有神。6.3.3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6.3.4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6.3.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6.4调养6. 4.1调
8、养原则阴阳调和、顺其自然。7. 4.2调养方法8. 4.2.1环境起居:起居顺应四时,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久处于极端环境,如潮湿,高温等。9. 4.2.2形体运动:适度运动即可,如散步、八段锦、健身舞、太极拳(剑)、五禽戏。10. 4.2.3情志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态平和、乐于合作、与人为善、培养兴趣爱好。11. 4.2.4音乐调摄: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音乐。12. 4.2.5穴位保健包括:穴位按摩:足三里、涌泉、三阴交、关元、气海,每穴揉按2分钟,每天12次;一一耳穴按摩:脾、肾、神门、肝、胃,每穴揉按1分钟,每天12次。6. 4.2.6饮食调养:食物宜多样化,饮食平衡有节、四时调补
9、、气味调和、不可偏寒偏热。7气虚体质7.1释义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7.2成因先天本弱,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如家族成员多较弱,孕育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或因年老气衰等。7.3体质特征7. 3.1形体特征:肌肉不健壮。7. 3.2常见表现包括主项和副项,具体如下:主项:平素语言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一副项:面色偏黄或胱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7. 3.3心理特征:
10、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7. 3.4发病倾向: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7. 3.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等。7.4调养7. 4.1调养原则益气、健脾。7. 4.2调养方法7. 4.2.1环境起居:夏当避暑,冬当避寒,避免过劳。7. 4.2.2形体运动:偏于柔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剑)、八段锦、五禽戏等,“六字诀”以练吹字功为主。7. 4.2.3情志调适:应清净养藏,祛除杂念,知足常乐,豁达乐观,不躁动,少思虑,不宜过思过悲。7. 4.2.4音乐调摄:欣赏具有田园、山野等自然风格、轻柔和缓的乐曲。
11、如宫调式乐曲。7. 4.2.5穴位保健:穴位按摩:足三里、气海、百会,每穴揉按2分钟,每天12次。一穴位灸:足三里、曲池、中脱、三阴交、绝骨、血海、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关元俞,采取悬灸、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一一耳穴按摩:肺、脾、肾;每穴揉按1分钟,每天12次。7. 4.2.6饮食调养:常食益气健牌.、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梗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鹤鹑、牛肉、青鱼、SJ鱼、蹶鱼、鲜鱼等,少吃耗气食物如青萝卜、槟榔、空心菜、金橘等。其中补气生脉茶制作方法见附录A。7. 4.2.7药物调理:可用甘温补气之品,如
12、人参、黄黄、党参、太子参、白术、陈皮、山药、茯苓等。不同类型气虚体质药物调理方法如下:一一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或玉屏风散;肾气虚,多服肾气丸。8.1释义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8.2成因先天不足或病后阳亏。如家族中均有虚寒表现,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平素偏嗜寒凉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或年老阳衰等。8.3体质特征8. 3.1形体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8. 3.2常见表现包括主项和副项,具体如下:一主项: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舌润,脉象沉迟而弱;一副项: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
13、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小便清长,大便油薄。8. 3.3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8. 3.4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8. 3.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素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8.4调养8.4.1调养原则勿伤阳气,温养脾肾。8.4.2调养方法8.4.2.1环境起居:避免过劳,春夏培补阳气,秋冬避寒就温,多日光浴,注重足下、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避免大汗、醉酒,忌熬夜、节房事。8.4.2.2形体运动:动作宜柔缓,八段锦、太极拳(剑)、五禽戏虎戏、散步。“六字诀”以练吹字功为主。8.4.2.3情志调适:沉静内敛、防止惊恐、知足常乐、豁达乐观、不宜大喜大悲。8.4
14、. 2.4音乐调摄:多听欢快、喜庆的音乐。如徵调式乐曲。8.4.2.5穴位保健:穴位按摩:宜选中院、天枢、关元、足三里、脱俞、脾俞、胃俞、肾俞,每穴揉按2分钟,每天12次;一一穴位贴敷:可选择三伏贴、穴位贴敷,操作建议遵循GB/T21709.9的要求;一穴位灸法:宜选百会、大椎、命门、腰阳关、足三里、关元、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关元俞,采用隔姜灸、悬灸、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耳穴按摩:宜选脾、肾、皮质下、肾上腺、神门,每穴揉按1分钟,每天12次。8.4.2.6饮食调养:宜食甘温、温阳食品。如牛羊狗肉、葱、蒜、花椒、鳍鱼、韭菜、辣椒、胡椒、栗子等;少食生
15、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春夏养阳”,夏日三伏,每伏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平时可食用羊肉扒窝笋、韭菜炒胡桃仁、当归生姜羊肉汤。茶饮宜选用生姜红糖茶,制作方法见附录A。8.4.2.7药物调理:一可选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药物,如鹿茸、海狗肾、蛤蛉、冬虫夏草、巴戟天、仙茅、肉灰蓉、补骨脂、杜仲等,成方可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一膏方可选用熟地、肉桂、茱萸肉、怀山药、白茯苓、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蕾、巴戟天、紫河车、当归、黄黄、炒白术、炒白芍、麦冬、防风、炒米仁、陈皮、甘草、鹿角胶、阿胶;中药熏蒸可选用生川草乌、附子、桂枝、干姜、细辛、杜仲、牛膝、桑寄生、独活、秦光、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
16、木瓜、海风藤、红花;不同类型阳虚体质药物调理建议如下: 偏心阳虚者,宜常服桂枝甘草汤加肉桂,虚甚者可加人参; 偏脾阳虚者,可选择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9阴虚体质1 .1释义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物质亏少,以有关组织器官失养和内热为主要症状的体质状态。2 .2成因先天不足,或久病失血,纵欲耗精,积劳伤阳。如家族成员体形多偏瘦,为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3 .3体质特征9 .3.1形体特征:体形瘦长。10 3.2常见表现包括主项和副项,具体如下:一主项:手足心热,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一副项:面色潮红、有烘热感,且干涩,视物花,唇红微干
17、、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脉象细弦或数。11 3.3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9.3.4发病倾向:平素易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9. 3.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素不耐受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9.4调养9.4.1调养原则养阴生津,滋养肝肾。9.4.2调养方法9.4.2.1环境起居:夏应避暑,秋冬养阴;居室安静,忌熬夜,节房事,避免大汗、醉酒,不剧烈运动,不在高温下工作。9.4.2.2形体运动:宜动静结合,不宜大汗,及时补水。如太极拳、太极拳(剑)、游泳、散步、叩齿生津咽津功。“六字诀”以练呵字功为主。9.4.2.3情志调适:沉着冷静、
18、切忌急躁、不争强好胜、豁达宽容。9.4.2.4 音乐调摄:建议选取舒缓、悠扬音乐。如:角调式乐曲。9.4.2.5 穴位保健:一穴位按摩:太溪、照海、涌泉、阴陵泉、三阴交,每穴揉按2分钟,每天12次;一耳穴按摩:肺、肾、肾上腺、内分泌、神门、皮质下,每穴揉按1分钟,每天12次。9.4.2.6饮食调养:宜食甘润、甘凉滋润食物。常吃梨、百合、银耳、木瓜、菠菜、无花果、冰糖、茴蒿等;少食葱、姜、蒜、椒、荔枝、茴香等辛辣燥热之品;平时可食用木耳莲子百合羹。茶饮宜选用益气养阴茶,制作方法见附录A。9.4.2.7药物调理:可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体质 调养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