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技术规范.docx
《土壤调查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调查技术规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土壤调查技术规范一、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土壤样品采集和制备操作,得到无污染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二、组织准备1、资料收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讯息;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相关性质资料;监测区域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法律法规;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水文资料。2、现场查看: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3、采样器具准备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器材类:GPS.罗盘、
2、照相机、胶卷、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三、布点方法1、简单随机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方法可见GBlOIIl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2、分块随机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
3、监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3、系统随机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没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四、样品采集样品采集一般按三个阶段进行:前期采样:根据背景资料与现场考察结果,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用于初步验证污染物空间分异性和判断土壤污染程度,为制定监测方案(选择布点方式和确定监测项目及样品数量)提供依据,前期采样可与现场调查同时进行。正式采样:按照监测方案。实施
4、现场采样。补充采样: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增设采样点补充采样。五、野外选点首先采样点的自然景观应符合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的要求。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的地点不设采样点;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性,不宜设采样点,采样点远离铁路、公路至少30Om以上;采样点以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无侵入体为准,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选择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的地块作为采样点,以使样品点尽可能少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在多种土类、多种母质母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调查 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