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K线道路及配套工程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K线道路及配套工程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K线道路及配套工程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K线道路及配套工程排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概述1.1 项目区位及概况图1项目位置图1.2 工程规模本次设计K线道路全长949.4171m,城市次千路,设计速度30kmh,标准路幅宽26m,其中车行道15m,人行道宽Ilmt双向四车道。目前道路周边地块即将进行开发,本次设计道路主要起服务周边地块功能,缓解区域内的交通压力,完善区域道路路网,方便地块内部及对外交通的联系。1.3 设计范围及内容施工图设计文件按内容分为四册:第一册:L&E道路及附属工程第二册:L3E道路及附属工程第三册:K线道路及附属工程第四册:B东延长线道路及附属工程本册为第三册:K
2、线道路及附属工程。其中第三册:K线道路及附属工程按专业进行分册:第一分册:道路工程第二分册:交通工程第三分册:排水工程第四分册:电力通信(土建)工程第五分册:照明工程第六分册:景观工程本分册为第三分册:排水工程。1.4 设计依据(I)我司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1:500现状地形图(2022.06)。(3)现场踏勘资料。(4)业主提供的高竹新区控规(过程稿)。(5)其他资料1.5 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OO14-2021)(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3、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7)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OO13-2O18)(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I43-2010)暂无上阶段意见及执行情况。1.7 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设计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况。1.8 前期情况描述由于本项目前期手续未完善,方案、初设批复未取得,本次
4、出图仅作设计交流,不能直接用以指导施工。2022年4月,我司中标该项目勘察设计工作,中标后开展地形管线测量及方案设计工作;2022年8月至2022年9月,针对该项目规划条件及指标等问题,我司配合甲方与规划编制单位进行多次讨论;2022年8月30日,对本项目方案向高竹新区管委会建设局及规资局领导进行汇报,原则上同意该方案,规划编制单位将该方案纳入区域控规编制,同时,甲方要求开展下一步设计工作;2022年9月,我司应业主要求,在现有规划成果基础上,按此版方案开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2022年9月,我司收到甲方传水利设计基础资料(中间成果),并与甲方及L4-E道路北侧水利改造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初步
5、判定L4E线路基边坡及支挡结构对水利设计不产生影响;2022年9月25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完成审查并取得合格书。2022年9月28日,我司完成高边坡方案及高边坡方案专家评审会,并通过专家审查;2022年10月,我司完成施工图纸全专业线下外审,由于缺乏相关程序性文件,暂时未开展线上流程申报。2022年10月,我司按业主要求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由于各阶段批复文件暂(11)埋地用纤维增强聚丙烯(FRPP)加筋管材(QB/T4011-2010)(12)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13295-2008)(13)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4)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
6、BJ50/T-296-2018)(15)城镇给水排水构筑物及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08-2010)(16)城镇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28-2011)(17)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2007)(18)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19)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检查井(DJBT50-121)(20)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21)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2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
7、15版)(24)建筑设计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2016年版)(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27)关于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28)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29)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主城区城市要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渝建【2019】434号1.6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5)满足选材优化原则。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
8、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6)满足综合协调原则。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7)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2.4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应业主要求,排水按远期需求进行设计。(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
9、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的85%)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4)基本设计参数1)最大控制设计流速:塑料雨水管道VmaX=8ms,塑料污水管道Vmax=6ms,钢筋混凝土管道VmaX=5m/s。2)最小控制流速:雨水管道Vmin=O.75ms;污水管道Vmin=O.6ms未取得,本次出图仅作设计交流,不用于指导施工。2排水工程设计2.1 管网现状(1)排水管网本次设计道路位于未要区域,沿线无现状排水设施。(2)综合管线沿线无现状综合管线。2.2 排水规划根据川渝高竹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沿K线道路单侧布置雨水管道,排水以L3-E路为最高
10、点,分别向两端排放,管道规模d400dl000,在K线起点附近排入B东延长线雨水管网系统,在K线终点附近排入L4-E线雨水管网系统。K线道路单侧布置污水管道,排水L3-E路为最高点,分别向两端排放,管道规模d400,在K线起点附近排入B东延长线雨水管网系统,在K线终点附近排入L4-E线雨水管网系统,最终排入高竹污水处理厂。2.3 设计原则(1)排水管网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2)满足需求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3)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
11、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4)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hm2)(LZs)(mm)(%)(ms)(m)12Y12Y-I310.72829100013.97311722YJ72Y319.82591IoOO13.97311732Y-3-3-2Y-3-20.39640086.0976642Y-5-l-2Y-50.412841.52.6433252Y-8-l-2Y-80.825741.52.6433263Y-12-3Y-I05.8I8608002.55.412718(3)道路雨水管道布置功能:道路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相邻地块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
12、流量。定线原则:雨水管道的布置考虑道路(包括人行道)路面及地块雨水收集的便利性。(4)平面布置道路柩号K0+000K0+4()0段,雨水管道单侧布置在道路西侧人行道下,距离路缘石l2m,收集路面、周边地块及转输雨水后在道路桩号K0+020附近排入B东延长线已设计雨水管道内。道路桩号K0+420K0+480段雨水管道单侧布置在道路西侧车行道下,距离路缘石1.5m,收集路面、周边地块及转输雨水后在道路桩号K0+420附近排入L3-E路已设计雨水管遒内。道路桩号K0+480K0+910段雨水管道单侧布置在道路西侧人行遒下,距离路缘石1.2m,收集路面、周边地块及转输雨水后在道路桩号K0+910附近排
13、入L4-E线已设计雨水管道内。2.6 防涝论证城镇内涝防治的主要目的是将降雨期间的地面积水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根据室外排水标准(GB50014-2021)4.1.4: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城3)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污水管最大允许充满度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4000.65500-9000.7010000.754)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若: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o5)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2.7 雨水系统(1)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F(LZs)暴雨强度(q)采用重庆市渝北区暴雨强度公式(渝建(2017)
14、443号)计算:1111(1+0.945IgP),巡一”I四暴雨重现期:道路P=5年。设计降雨历时:t=l+l2(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5(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min)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0.7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hm2)o(2)雨水水力计算雨水管道水力计算表序号计算管段服务面积设计流量设计管径设计坡度设计流速最大过流能力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Z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Z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x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x85%(L/Cap.
15、d);Ks:雨水渗入量系数;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日流量(Us)515407010()200500叁100O总变化系数KZ2.72.42.12.01.91.81.61.5污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非满流):Q=vA(LZs)水力计算按满宁公式:TW(ms)过水断面:A=(-sincos)r2(m2)hd/2R_乃一+sincose-(m)n:管材粗糙系数,塑料管取n=0.0110污水系统计算结果见下表:污水系然计算表序号计算管段服务面积设计流量设计管径设计坡度设计流速设计充满度(hm,)(LZs)(mm)(%)(ms)(hD)12W-13-2W-110.726.240.
16、51.070.2522W62W-299.824.24000.50.990.25镇类型、积水影响程度和内河水位变化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按表4.1.4的规定取值(其中特大城市最小取100年)。内涝的复核计算过程如下:根据假设的满流推断的水力坡度i=上游地面高程Hi-(下游管低高程h2+管高+1)/管道长度根据V=(ln)R3p5,算出该状态下的流速根据Q=VA得到该状态下的临界流量Qp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出在该管道的汇流面积及集流时间下的100年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q,用暴雨强度的值q乘以汇流面积,得到该时间内100年重现期下的设计流量Qm。用QK)O-QP得到差值Q,用AQ乘以本管段流行
17、时间t2得到该汇流时间下的溢流量Q当100mQfilOOOm3为低风险,1000m3Qi5000m5为中风险,5000m3VQ*为高风险。防涝论证计算表复核管段末端管径(mm)汇流面积(hm2)Qp(m3s)Ql(X)(m3s)Q100-Qp(m3s)溢流量(111,)风险划分2Y-2-2Y-1I(X)O10.75.795.47-0.32-98.13无风险2Y3O2Y3II(XX)9.83.785.03-1.25383.606低风险2.7 污水系统(1)污水量计算根据川渝高竹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参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并结
18、合当地实际用水情况确,取值200L(人-d)。污水量按照给水量的85%计。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X=QaVeXKZ+QavexKs(L/S)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等规范要求。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2)接口纤维增强聚丙烯(FRPP)加筋管采用扩口承插连接,T型橡胶圈密封,塑料排水管与检查井连接均采用柔性连接,检查井基础与管道基础之间设置过渡区段,过渡区段不应小于1倍管径,且不小于1.0m;管径大于dl000时,管顶考虑设置减压构件,做法参照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造 产业园 配套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道路 工程 排水 管网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4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