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综合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学校综合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学校综合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学校综合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总论11. 1工程提要11.2建设单位概况11. 3编制单位概况11.4 工程申请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6工程研究结论4第2章工程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42.1工程建设背景52. 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4第3章工程建设选址和建设条件163. 1工程选址164. 2建设条件16第4章工程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295. 1建设原那么294. 2建设规模确实定294.3建设内容29第5章工程设计及建设方案315.1设计原那么315. 2总平面设计325. 3建筑设计335. 4结构设计425.5 给水、排水、消防505.6 电气555.7 平安指示系
2、统605.8 卫生设施60第6章环境保护616. 1环境现状616.2编制依据与标准626. 3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保护措施626.4运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防止措施646.5环境监测646. 6环境影响分析结论64第7章节能657. 1设计依据657.2节能的意义657. 3工程能源消耗分析667.4节能、节水措施66第8章水土保持698. 1水土隐患708. 2水土保持的重要性708.3水土保持的措施71第9章工程建设机构739. 1职能739. 2组织机构739. 3科室分工73第10章施工进度及工程管理7410. 1施工进度7410.2工程建设管理75第11章投资估算7611.1
3、投资估算7611.2 资金筹措79第12章工程招投标8012.1招投标原那么8012.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82第13章社会影响评价82第14章结论和建议851.1 1结论851.2 2建议85第1章总论1.3 工程提要(1)工程名称:某学校综合楼工程(2)建设地点:某学校内(3)工程性质:新建(4)申办单位概况:单位名称:某学校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1.4 建设单位概况某学校位于某路38号,学校处在某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某学校是某街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教师90人,在校师生人数2000人。学校校师资队伍强大,学课建设合理,学校文化浓厚;学校坚持用科学开展观指导
4、办学实践,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的理念,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才而努力。1.5 编制单位概况某公司是一所具有工程咨询资质丙级的单位。某公司获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证书,接受各类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咨询业务,从事编制工程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工作。同时获准建设部颁发的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证书及工程招标代理甲级资质证书,接受中央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委托,从事各类建设工程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和各类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招标代理工作。公司还具有财政部颁发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甲级资质证书,接受各类工程、货物、效劳等方面的政府采购招标代理业务和咨询效劳。1.6
5、工程申请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1-4.1编制目的(1)在对工程建设经营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根底上,结合工程所处的环境,对工程建设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2)对工程可行性与建设提出初步意见,并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功能分区等提出相应的建议。(3)结合工程目前的状况和特点,探索工程建设方案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方面的可行性。(4)对工程决策及其实施提出优化建议。1.1.2 编制依据(1) 中小学校设计标准(GB50099-2011);(2) 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1GB50352-2005);(3) 某省教育开展“十二五”规划;(4) 某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6) 公
6、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 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14);(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9) 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12);(10)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2) 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007-2011);(13)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06);(14)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06);(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0);(16) 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
7、GB50057-2010);(17)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标准及规定;(18)工程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1.3 编制范围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标准、规程等有关政策法规,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某学校综合楼建设工程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工程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工程设计方案,环境保护措施,节水节能措施,组织管理,工程进度安排,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社会效益评价及研究结论等内容。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1 工程名称某学校综合楼工程1.5.2 拟建地点某学校校内1.5.3 建设期限工程建设期约7个月。1.5.4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某学校综合楼建设工程总投资
8、约700万元。工程占地6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楼高6层。1.5.5 工程实施方案及招标方案本工程建设期限约7个月。按国家有关规定,本工程建设应进行招投标,招投标的范围包括:监理、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1.5.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本工程总投资约700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于某市教育局“创强”基金。1.6 工程研究结论党的十八大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把现有教育质量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同时提升上去。某学校位于某省某市某路38号,学校处在某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某学校是某街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教师90人,在校师生人数2000人
9、。随着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学校办学质量的优秀,社会各界要求入读某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面临的招生压力越来越大;加上2015年某区要创教育强街,而目前学校的常规课室和各种功能课室严重缺乏。按照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学校必须配备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体育室、少先队部室等功能室,目前某学校缺少局部场室。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不仅能解决目前某学校常规课室和各种功能课室严重缺乏的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入读需求及学校办学需要,还响应了2015年某区创教育强街的口号。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市有关政策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对盘活国有土地资源、提升学校学生学习环境和气氛有着重要的实际
10、意义。同时,也落实了市政规划,促进了中小学教学设施建设,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工程建设符合某省教育开展“十二五”规划,从社会效益上看,做好中小学教学设施建设和普及中小学阶段教育工作,推进全市教育更好、更快的开展及创新,夯实根底,教育大厦才会牢固,才能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所以工程是可行的。第2章工程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工程建设背景国家对于教育的政策十八大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开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效劳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
11、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遥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1.2某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1)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开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开
12、展,着力提高学生效劳国家效劳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蔼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开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主要目标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教育全民化、教育效劳多元化、教育合作国际化,在全国率先根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开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作出应有的奉献。2012年目标。全省普及小学到高中阶段12年教育,珠江三角洲兴旺地区市域、其他地区县域初步实现义务教育均
13、衡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5%;初步构建满足区域需求、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本满足经济社会开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达30%,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效劳能力加快提升;建设一支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机制。珠江三角洲兴旺地区率先根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5年目标。全省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各县(市、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到达85%以上;珠江三角洲兴旺地区市域、其他地区县(市、区)域根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开展;建设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构建起满足区域需求、与现
14、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效劳能力明显提升,毛入学率到达36%;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全面适应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经费来源稳定,总量显著扩大,绩效显著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其他地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2020年目标。全省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开展水平显著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达90%以上;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达50%,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效劳能力显著增强。建立起高水平的现代国民教育
15、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教育体制机制,建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型社会。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地级市城区教育开展整体水平到达兴旺国家平均水平,其他区域到达中等兴旺国家平均水平,根本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成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教育事业开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目标指标2009年2012年2015年2020年学前教育幼儿在园人数(万人)249.472702902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7.3全省85以上,珠三角兴旺地区和地级市城区90以上全省90,珠三角兴旺地区95全省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1万人)1391.331250.911701160小学适
16、龄儿童入学率(%)99.88100100100小学五年保存率(%)100100100100初中生年辍学率(%,含转入转出差)4.25全省1.5以下,珠三角地区1以下,粤东西北地区2以下全省1.2以下,粤东西北地区1.5以下全省1以下高中阶段教育全日制在校生(万人)377.9415440400左右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万人)185.46207220200左右毛入学率(%)79.985以上9090以上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万人)208.31252286315在校研究生(万人)6.59101218.5普通本专科生1万人)133.41167196215成人本专科生(万人)46.34525862毛入学
17、率(%)27.5303650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万人次)6008009001080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万人)583760930120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其中: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年限:12.07比例:75年限:13比例:83年限:14比例:88年限:14以上比例:9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年限:9.7比例:9.5年限:10.46比例:12.8年限:11.23比例:15年限:12以上比例:20(3)任务目标(择录)实现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消除义务教育辍学现象。着重加强农村学校根本
18、建设,确保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全面落实资助政策,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统筹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结合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调整完善政策,多途径为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提供义务教育学位,逐步实现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大对接受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就读的民办学校扶持和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效劳体系。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百校建设工程,全面改善特殊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普通学校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方法。制定实施特殊学校各项经费标准,足额配备特殊教育教职员,落实特殊教育教师津贴,健全
19、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到2012年,力争地级以上市和30万以上人口、残疾人较多的县(市、区)均建成一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力争到达97%o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遵循学生身心开展规律,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根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完善教学体系,实施有效教学。某省教育开展“十二五”规划(1)开展根底“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教育五大工程,
20、努力夯实办学根底,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项教育事业开展取得显著成绩。(2)指导思想、开展思路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经济社会开展规律,按照优先开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创新思路、集聚资源,深化改革、加快开展,统筹推进、重点突破,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开展,着力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奠定坚实根底,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某省作出重要奉
21、献。开展思路。优先开展。把开展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开展的重中之重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之举,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开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开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公平开展。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开展的根本政策,更加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内涵开展。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开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效劳国家效劳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蔼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造就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统筹开展。把统筹兼顾作为
22、教育开展的根本方法,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开展,以及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协调开展,正确处理改革、开展和稳定的关系。创新开展。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开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教学领域改革,在教育理念、开展思路、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评价体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开展。把开放合作作为提升教育开展的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标志,把握世界教育开展趋势,深化区域间、城乡间教育交流合作,着重加强与港澳台和国外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交流合作,借鉴吸收和利用兴旺国家和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开展教育的先进
23、经验。主要目标。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各县(市、区)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珠江三角洲地区根本实现市域、其他地区根本实现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开展;构建满足区域需求、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开展趋势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效劳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经费总量显著增加,绩效显著提高;教育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实现新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根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他地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省形成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鲜明轮廓。(3)充实条件,推进教育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综合楼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6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