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知识点.docx
《风景园林工程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工程知识点.docx(8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风景园林工程知识点第一章场地工程第一节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一、风景园林场地与场地选择风景园林场地1 .园林场地的范畴风景园林场地应包括规划设计范围内如建筑(包括风景园林建筑)、广场、绿地、停车场、公共设施、风景园林小品等所有元素以及他们之间融为一体的关系。风景园林场地设计应包括场地平面设计、竖向设计、景观设计、工程管线综合等内容。2 .地形与地貌是场地设计中重要的因素。二、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的定义与任务竖向设计的定义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就是对风景园林中各个景点、设施及地貌在高程上进行统一协调而创造既有变化又统一协调的设计。竖向设计是一项根据风景园林设计要求,对场地地面、场地内构筑物的高程作出
2、的设计与安排的工程。竖向设计的任务即从最大限度地发挥风景园林的综合功能出发,统筹安排院内各个景点、设施和地貌景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合理处理地上设施与地下设施之间、山水之间、园内外之间高程上的衔接。其基本任务:1.地形设计;2.确定园内建筑与园林小品的高程;3.园路、广场、桥涵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4.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5.拟订场地排水方案;6.安排场地土方工程;7.管道综合三、风景园林竖向设计的原则1 .风景园林设计应在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充分满足场地内各种场所、构筑物、排水、种植的功能要求。2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就地取材,合理进行场地内土方的测算以及工程量的平衡,以减少
3、土方量。3 .合理确定高程,在满足场地内等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达到风景园林整体效果的设计要求。四、风景园林竖向设计步骤1.资料的搜集;2.现场踏勘与调研;3.风景园林竖向规划设计图纸的表达;第二节竖向设计的方法一、等高线法一般用于地形变化不太复杂的丘陵地区。其优点是:能较完整地将设计地形与原自然地形地貌进行比较,方便地看到土方变化情况,以进行土方的调配。.高程与等高线1 .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通常简称为高程或标高。2 .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等高线的性质1 .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的点
4、,其高程都相等;2 .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3 .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4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在某些垂直于地平面的峭壁、地坎或挡土墙、驳岸处等高线才会重合;5 .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设计等高线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1.陡坡变缓坡或缓坡改陡坡;2.平填沟谷;3.削平山脊;4.平整场地;5.园路设计等高线的计算和绘制二、断面法断面法是一种用许多断面来表示原有地形和设计地形状况的方法。三、模型法模型法用于表现直观形象,较为具体。但制作时费工费时,投资较多;大模型不便搬动。四、竖向设计和土方工程量减少土方工程量的措
5、施1.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场地地形设计应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原地形,宜山则山,宜水则水;2 .园林建筑应与地形结合园林建筑、地坪的处理方式,以及建筑和其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将直接影响着土方工程;3 .园路选线对土方工程量的影响园路路基一般有几种类型。在山坡上修筑路基,大致有3种情况:全挖式;半挖半填式;全填式。在沟谷低洼的潮湿地段或桥头引道等处道路的路基需修成路堤;有时道路通过山口或陡峭地形,为了减少道路坡度路基往往做成堑式路基。4 .多搞小地形,少搞或不搞大规模的挖湖堆山5 .缩短土方调配运距,减少小搬运6 .合理的管道布线和埋深第三节土方工程量计算土方量计算一般根据附有原地形等高线的设计地
6、形进行,通过计算,有时反过来又可修订设计图中不合理之处,使图纸更臻完善。计算方法1 .求体积公式2 .方格网法3 .断面法-垂直断面法-水平断面法(等高面法)第四节土方施工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安息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即为土壤的自然倾斜角,以a表示。土壤含水量是土壤空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土壤的相对密实度用来表示土壤在填筑后的密实程度。土壤的可松性土壤经过挖掘后,土体的原组织结构被破坏,其体积必然增大,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上层土压力的作用以及雨水浸润,或经过夯实后,土壤颗粒再度结合,才能基本密实,但仍不能把挖松的土壤夯实到原土体积。土方施工的准备工
7、作1.场地清理:伐除树木、建筑物和地下构筑物的拆除2 .排水:地面积水的排除、地下水的排除3 .做好土方工程测量,定点放线工作:平整场地的放线、自然地形的放线4 .根据土方设计做好土方工程的辅助工作第二章风景园林给排水工程第一节风景园林给水工程一、概述公园绿地中的用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 .生活用水;2.养护管理用水;3.造景用水;4.消防用水风景园林给水工程的任务就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满足以上4个方面的用水在水质、水压和水量方面的需求。二、风景园林给水的特点和给水方式风景园林给水的特点1 .风景园林中的用水点较分散;2 .各用水点分布于起伏的地形上,高程变化大;3 .可对不同水质分别
8、利用,如可采用优质的泉水用于沏茶、水质次之可用于戏水,再次之可用于灌溉及造景等;4 .用水高峰时段可以错开。风景园林给水的方式1 .从属式处于城市给水管网辐射范围内的城市公园或绿地可直接从城市给水管网引水用于各种用水类型,风景园林给水系统是城市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为从属式的给水方式。2 .独立式当园林绿地或风景区周围没有城市给水管网,需通过取水、净水和输水等工程措施自行建立完备的供水系统的,则为独立式的给水方式。3 .复合式可以引用城市给水用于生活用水,而其他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水可自地表、地下取水,用物理和生物等方法净水,从而可以大大节约水务投资和管理费用。三、风景园林给水的水源与水质水
9、源1.市政给水;2.地表水;3.地下水;4.再生水水质1.生活用水必须经过严格净化消毒,水质应无色、无臭、无味、不浑浊、无有害物质,特别是不含传染病菌。2 .养护用水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灌溉植物、冲洗动物笼舍、清洒道路广场等用水只要无害于动植物,不污染环境且满足设备要求即可。3 .造景用水对水质的要求因水体的使用功能不同也略有差异,I、印:适用于各种水景要求,如儿童戏水池、游泳区、喷泉等;IV:适用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水景用水;V:水质较差,主要适用于一般景观要求水域。4 .消防用水是备用水源,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允许使用有一定污染的水。四、风景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与计算给水管网基本布置形式1 .树
10、枝状管网布置方式较简单,使管网供水能互相调剂,省管材,适用于用水点较分散的情况2 .环状管网供水管网闭合成环,布置形式使用的管材较多,投资较大给水管网的布置要点1.管网布置应力求经济与满足最佳水力条件- 干管应靠近水量最大处及主要用水点;- 干管应靠近调节设施(如高位水池或水塔);- 管道应力求短而直;2 .管网布置应便于检修维护- 干管应尽量埋在设于绿地下,减少对道路、广场和水体的穿越;- 在阀门、仪表、附近等处应留有检查井;- 给水管网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泄水阀门井以便于放空检修;- 在保证不受冻的情况下,干管宜随地形起伏敷设,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的地段,以减少敷设土石方工程量
11、和便与检修;3 .管网布置应保证使用安全,避免损坏和受到污染-给水管网和其他管道应按规定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出现被污染的状况;-管道埋深及敷设应符合规定,避免受冻、受压和受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穿越道路、广场、河流、水面以及其他构筑物等障碍物时应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管网布置的一般规定1 .管道埋深风景园林给水干管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米,行车道不宜小于0.7米,绿地不应小于0.5米。2 .阀门及消防栓为了检修管理方便,室外给水管道上的阀门宜设阀门井或阀门套简。3 .管道材料的选择给水管材可分为金属管材和非
12、金属管材两大类,水管材料的选择取决于水管承受的压力、管内水质、敷设场所的条件及敷设方式等。第二节风景园林灌溉系统灌溉系统是用于向绿地输水的完整的管、阀、喷水装置、控制装置、监测仪表和相关部件的组合。在水资源持续短缺的今天,应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一、喷灌系统的组成与分类喷灌系统的组成喷灌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源、输水管道系统、控制设备、过滤设备、加压设备、喷头等部分。喷灌系统的分类1 .移动式喷灌系统要求灌溉区有天然水源(池塘、河流等),其动力(电动机或汽油发动机)、水泵、管道和喷头等是可以移动的,由于管道等设备不必埋入地下,所以投资较小,机动性强,但管理劳动强度大,适用于水网
13、地区的园林绿地、苗圃和花圃的灌溉。2 .固定式喷灌系统有固定的泵站,供水的干管、支管均埋于地下,喷头固定于竖管上,也可以临时安装。其设备费较高,但操作方便,节约劳力,便于实现自动化和遥控操作。适用于需要经常灌溉和灌溉期较长的草坪、大型花坛、花圃、庭院绿地等。3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其泵站和干管固定,支管及喷头可移动,适用于大型花圃或苗圃。二、喷灌系统的主要技术要素喷灌强度、喷灌均匀系数和喷灌雾化指标是衡量喷灌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行喷灌时要求喷灌强度适宜,喷洒均匀,雾化程度好,以保证土壤不板结,植物不损伤。1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喷洒到地面的水深称为喷灌强度。喷溜强度的单位常用mm/h表示。由于喷洒时
14、水量常常分布不均匀,因此喷灌强度有点喷灌强度、喷头平均喷灌强度和系统的组合喷灌强度之分。2 .喷灌均匀度是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用喷灌均匀系数表示,它是衡量喷灌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3 .水滴打击强度是指单位受水面积内水滴对植物和土壤的打击动能,它与水滴大小、降落速度和密集程度有关。三、固定式喷灌系统设计喷灌地区的勘探调查地形图、气象资料、土壤资料、植被情况、水源条件、动力条件固定式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勘探调查、喷灌系统选型和管网规划、水力计算和结构设计。四、微观系统设计与喷灌系统相反,微灌是直接将水浇到单个植物的灌溉系统,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植物根部附近土壤,
15、利用轻度但频繁的灌溉以适应不同植物和土壤气候条件的需要。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微喷灌、滴灌、小管出流、渗灌等技术措施。1 .滴灌系统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灌器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2 .微喷灌系统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3 .渗灌系统是将渗水毛管埋入地下一定深度,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形式湿润周围的土壤。第三节风景园林排水工程一、城市排水概述城市排水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环境免受污染,其主要内容包括收集各类污水并及时输送至适当地点,将污水妥善处理后排放或再利用。污水及分类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有的化学
16、成分和物理性质,称为污水或废水。1 .生活污水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用过的水,包括从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食堂、洗衣房等处排放的水,这些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2 .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可分为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两类。3 .降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如雨、露)和固态降水(如雪、冰雹、霜等)。二、风景园林排水的特点与方式风景园林绿地排水特点风景园林的排水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园林环境中的地形条件、建筑设施布局等与城市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充分考虑园林自身的特点。1 .排水类型以降水为主,仅包含少量的生活污水;2 .风景园林中
17、地形起伏多变,可以通过地面组织排水,减少管网的敷设;3 .风景园林中大多有水体,雨水可就近排入水体;4 .风景园林可采用多种排水方式,不同地段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排水方式;5 .排水设施应尽量结合造景;6 .排水的同时还要考虑雨水的利用,并通过土壤的渗透吸收利用以利植物生长,干旱地区尤应注意保水。风景园林绿地排水方式风景园林绿地中雨水的排放采取地面排水(最经济)为主,沟渠排水和管道排水为辅,并且应采用分散式、分流制的排水方式;而污水排放以管道排放为主。三、利用地面组织雨水排除在我国,大部分公园绿地都采用地面排水为主,沟渠和管道排水为辅的综合排水方式。在利用地面排除雨水时,一方面要排除过多
18、的地表径流,同时需要消除降雨带来的水土流失。地面排水的方式可以归结为5个字,即拦、阻、蓄、分、导。一拦把地表水拦截于园地或某局部之外;-阻在径流流经的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挡水,达到消力降速以减少冲刷的作用;-蓄蓄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采取措施使土壤多蓄水;二是利用地表洼处或池塘蓄水;一分用地形及山石、建筑、墙体等将大股的地表径流分成多股细流,以减少危害;-导把多余的地表水或造成危害的地表径流利用地面、明沟、道路边沟或地下管及时排放到园内外的水体或雨水管渠中。缓解地表径流过大、地表冲蚀的措施1 .调整竖向设计-注意控制地面坡度,使之不致过陡。修剪草地坡度最大可达25%,不修剪的植被区坡度最大可达50%
19、o-同一坡度(即使坡度不太大)的坡面不宜延续过长,应该有起有伏,使地表径流不致一冲到底。-在地面水汇流线上,应利用道路、山谷线等拦截和组织排水,通过不断变化的沟、谷、涧、山路等对雨水径流加以组织,减缓径流速度,使其汇集或分散开来,并就近排放到地面的排水明渠或雨水管网中。2 .利用地被植物利用植被护坡,可以减少或防止对表土的冲蚀。这是因为:一方面植物根系深入地表将表层土壤颗粒稳固住,使之不易被地表径流带走。另一方面,植被本身阻挡了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吸收部分雨水并减缓径流的流速。所以加强绿化,是防止地表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3 .采取工程措施地表径流的流量和流速较大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
20、来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危害。-谷方:地表径流在谷线或山洼处汇集形成大流速径流,为了防止其对地表的冲刷,在汇水线上布置一些山石,借以减缓水流的冲力,达到降低其流速,保护地表的作用,这些山石就叫谷方。-挡水石:道路是组织雨水排放的最有力的设施,在利用道路边沟排水时,在坡度变化较大处,由于水的流速大,表土土层往往被严重冲刷甚至损坏路基,为了减少冲刷,在台阶两侧或陡坡处设置山石等阻挡水流,减缓水流的速度,这种置石就叫做挡水石。挡水石以自身的形体美或与植物配合形成很好的点景物。-护土筋:其作用与谷方或挡水石相仿,一般沿道路两侧坡度较大或边沟沟底纵坡较陡的地段敷设,用砖或其他块材成行排列埋置土中,使之露出地面
21、35cm,每隔一定距离(10-20m)设置34道,与道路中线成一定角度,如鱼骨状排列与道路两侧。护土筋设置的疏密主要取决于坡度的陡缓,坡陡多设,反之则少设。-排水明沟:在道路两侧或-侧设置的各种明沟和浅边沟,可以汇集道路和绿地中的雨水。在汇集的水量较少或坡度小时,可采用土明沟和草皮衬砌的方式;当明沟坡度较大,汇流水量大时,为防止径流冲刷,可在排水沟沟底使用较粗糙的材料(如卵石、砾石)衬砌。-出水口:利用地面或明渠排水,在排入水体时,为了保护岸坡结合造景,出水口应做适当处理,常见的如水簸箕。在风景园林中,雨水排水口应结合造景,用山石布置成峡谷、溪涧,落差大的地段还可以处理成跌水或小瀑布。这不仅解
22、决排水问题,而且丰富园林地貌景观。4 .埋管排水在绿地中汇流的雨水逐渐增加时,应及时引导雨水至路面或路两侧明沟内流动,在适当的位置通过雨水口将雨水引至管网中,通过管网将雨水输送至滨水地段或排放点排出。四、管渠排水公园绿地应尽可能利用地形排除雨水,但在某些局部如广场、主要建筑周围或难于利用地面排水的局部,可以设置雨水管,或设置明渠排水。雨水管渠系统的布置1.雨水管渠系统的组成:雨水口、检查井(井盖)、跌水井、出水口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防止公园绿地等受淹,保证绿地和广场上的活动能够正
23、常进行。2 .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布置雨水管道采用明渠或暗管应结合具体条件确定,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地段一般应采用暗管,而在建筑密度低,游人量较少的大面积林地草坪地段可考虑采用明渠以降低造价。在地形平坦地区,埋设深度或出水口深度受限制的地区,也可采用明渠或加盖明渠。在雨水干管的起端,应尽可能的采用道路边沟排除路面雨水,通常可以减少干管的长度。-雨水管网的布置:应按管线短、埋深小、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平行布置,宜路线短,转弯少,并尽量减少管线交叉,雨水管道在与道路交叉时,应尽量垂直于路的中心线设置,管道尽量布置在道路外侧的人行道或草地的下面,不允许布置在乔木的下方。-排水明渠: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景园林 工程 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3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