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秋季度汽车行业运行监测报告.docx
《某年秋季度汽车行业运行监测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年秋季度汽车行业运行监测报告.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COMMENTPage1亚太博宇财经顾问2005年三季度汽车行业运行监测报告2005年10月要点提示亚太博宇集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汽车行业研究课题组apptdc2005年19月基本型乘用车累计生产199.14万辆,同比增长14.79%;销售193.37万辆,同比增长18.05%。以累计销量排行是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我们预计今年上海通用将取代上海大众成为销量冠军。在各排量细分车型中,1.0L以下微型轿车增幅明显回落,由8月份以前100%左右的月度同比增幅下滑到9月份的40%左右。微型轿车下一次“井喷”行情的催化剂,将是部分地方政府对目前各种限制小排量轿车使用规章的解禁
2、,以及国家对微型车消费税的下调,我们认为前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在“十一五”规划“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大纲的指引下,汽车产业发展同样面临一个面向纵深发展的特殊时期。对于企业来说,没有把握住机会,就将远远滞后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四季度,大客将进入销售旺季;得意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活跃,微卡和小吨轻卡需求将维持快速增长,而大吨位轻卡在超载方面的便利性也将使得其销售量继续看张。随着各大汽车集团陆续拿出混合动力车的研发计划,2005年可称为“中国混合动力车元年二但是,对于混合动力的开发应用,从长远来看,混合动力车只是向燃料电池车过渡的中间形态,一旦燃料电池技术最终成熟,
3、氢基础设施准备就绪,“氢经济”时代将很快来临。就销售市场而言,第三季度各厂商和经销商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但从9月份的数据我们发现消费潜能已有所释放,且由于厂家年初的销售计划离完成还有很大比例,由此不难判断,第四季度汽车价格整体水平将集体下降。对于厂商而言,价格战真的一触即发了吗一一目录第一章、汽车行业季度运行情况综述8第一节、整体运行经济指标分析8U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平稳增长82、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高位增长103、宏观调控下企业景气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下滑14第二节、三季度汽车产销动态分析161、第三季度汽车产销平稳增长162、第三季度乘用车各车型产销动态分析173、9月份全国汽车价格继续下
4、行244、第三季度自主品牌份额增势喜人,占有率达26.35%265、第三季度客车行业维持低位运行286、2005年9月份卡车市场分析337、9月份车市“销量增长但市场冷清”值得关注398、总结:车企利润继续下滑,产销比出现扩大态势42第二节、重点企业动态分析44U上海通用连续七月领跑销量冠军452、大众(中国)救世计划开始发力463、承受机制转型之痛一汽集团深陷“成长的烦恼”504、东风日产今年利润高居全国汽车厂家之首545、四季度大戏:长安、北汽争“老四”566、奇瑞汽车9月销量迎来民族汽车史上最佳战绩587、各生产厂家年产销计划完成进入冲刺阶段60第四节、进出口动态分析63U前三季度进出口
5、总额超万亿美金632、前三季度汽车出口增加进口下降逆差减少643、前三季我国小轿车出口增长174%654、整车出口增速惊人中国汽车出口不宜过分炒作66第二章、汽车行业热点、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68第一节、行业政策热点分析681、“十一五”规划对汽车产业发展影响深远682、国资委欲推动汽车业重组变竞争力竞合703、与实际操作相悖发改委或将调整产业政策734、税收减免管理办法将使汽车企业投资向西部靠拢755、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将刹住“崇洋媚外”之风776、确定大方向后政策引导成为自主研发之关键79第二节、产业结构调整热点分析821、节能、重组、创新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的机会822、小排量车迅
6、猛发展也要防止“产业过热”843、合资企业自主研发本土车型将成为趋势864、中国汽车制造业“薄利时代”远未到来885、汽车产业应避免产能过剩使利润继续下滑916、企业“自主创新”短腿的根本是汽车企业“技术腐败”92第三节、销售市场热点分析951、中级车市场大战背后蕴藏消费结构悄然生变952、丰田两款新车或将引发中高级车市场竞争升级963、跨国公司在华开始收紧销售战线994、新增力量的崛起或将改变市场竞争形态1015、日韩系车肯定是今年中国市场最大的赢家103第三章、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107第一节、汽车行业整体发展趋势1071、高油价时代反而将给自主品牌带来机会1072、混合动力汽车终究是要
7、被取代的1093、合资企业占领中国市场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HO4、汽车制造企业面临“数量过剩”,今后三年将是重组高峰期112第二节、汽车价格走势与市场形势预测114U微型轿车如没有政策刺激将冲高回落1142、商用车:大客车四季度渐入佳境,货车销量还有一跌H53、四季度乘用车降价的压力加大、盈利能力将明显回落1154、新的中级车价格区间将在第四季度形成1165、解析汽车消费结构变局新趋势118第三节、汽车行业发展专题论述1211、日系VS欧美系一一市场争夺战逐渐白热化1212、五大原因致使大众中国市场份额节节败退123第四章、汽车行业统计数据126第一节、行业运行数据126第二节、行业重点区域数
8、据133第三节、行业产品数据141图表目录图1:GDP季度值余额(单位:亿元)图2:2005年9月工业增加值及增速图3:2005年9月各产品产量增长率图4:前三季度主要车型月产量走势图(单位:辆)图5:2005年1-9月份汽车工业发展走势图6:19月份单月汽车产量走势(分车型)图7:19月份单月汽车销量走势(分车型)图8:第三季度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走势(单位:万辆)图9:第三季度运行型多用途(SUV)产销走势(单位:万辆)图10:前三季度单月国产轿车产量走势(单位:万辆)图11:前三季度单月国产轿车销量走势(单位:万辆)图12:第三季度轿车前十大品牌销售情况(单位:万辆)图13:三季度
9、轿车生产企业销量对比(单位:万辆)图14:9月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销售排名(单位:万辆)图15:三季度汽车价格跌幅走势(环比)图16:中高级乘用车月产量走势(一)图17:中高级乘用车月产量走势(二)图18:中高级乘用车月产量走势(三)图19:前三季度客车产销对比(单位:万辆)图20:前三季度客车产销分车型对比(单位:万辆)图21:客车主要生产企业销售对比(单位:万辆)图22:客车销售分地区销量对比(单位:万辆)图23:前三季度公路客车产量走势(单位:万辆)图24:9月份卡车(分车型)产销对比(单位:辆)图25:1-9月份铁路货车生产走势(单位:辆)图26:1-9月份载货汽车生产走势图27:前三季
10、度商用车销量构成比例图28:前三季度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利泗走势图29: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企业销量排名(单位:万辆)图30:前三季度主要生产厂家产销增长情况图31:上海通用与上海大众月度销量比较(单位:万辆)图32:大众(中国)前三季度轿车销量走势(单位:万辆)图33:一汽夏利前三季度销量走势(单位:万辆)图34:排量IL以下轿车市场主要品牌份额对比图35:前三季度一汽与上汽销量对比(单位:万辆)图36:东风日产前三季度销量走势图37:东风汽车前三季度销量走势图38:前三季度伊兰特和夏利销量对比(单位:万辆)图39:前三季度北汽和长安销量对比(单位:万辆)图40:前三季度奇瑞汽车销量走势(单位:万辆
11、)图41:主要生产企业计划目标及完成情况对比(单位:万辆)图42:2005年9月份进出口总值及增长率图43:汽车进口数据季度走势图44:前三季度出口车型构成图45:汽车出口平均价格走势(单位:美金)图46:前三季度日韩生产厂家产销走势图47:轿车消费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因表格目录表1: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季度比表2:三季度汽车产销汇总(单位:万辆)表3:前三季度卡车生产企业销量对比(单位:辆)表4:主要轿车生产厂家1-9月产销汇总(单位:辆)表5:全国汽车产业分布重点区域属性对比表6:部分品牌轿车国内与国际价格比较表7:2005年9月份汽车(分车型)产销比例构成表表8:汽车行业2005
12、年月1-9月份销量情况表9:2004年-2005年前三季度全行业资金运行情况(1)表10:2004年-2005年前三季度全行业资金运行情况(2)表11:2004年-2005年前三季度全行业资金运行情况(3)表12:2005年9月份商用车产量情况表13:2005年9月份商用车销量情况表14:2005年1-07月份全国商品汽车出口情况表(单位:美金)表15:2005年9月份各地区轿车产量(万辆)表16:2005年9月份各地区摩托车产量(万辆)表17:2005年9月份各地区载货汽车产量(万辆)表18:2005年上海市三季度汽车工业经济指标表19:2005年广东省三季度汽车工业经济指标表20:2005
13、年北京市三季度汽车工业经济指标表21:2005年08月乘用车销售汇总表表22:2005年08月客车销售汇总表表23:2005年09月份载货车(分车型)产销汇总表(1)表24:2005年09月份载货车(分车型)产销汇总表(2)表25:2005年09月份半挂牵引车(分车型)产销汇总表(1)表26:2005年09月份半挂牵引车(分车型)产销汇总表(2)2005年三季度汽车行业运行三报ft(2005年10月)序言2005年前三季度汽车产销已经超过410万辆,同比增长7.35%,其中轿车产销近210万辆,同比增长突破50%。但是与产销量增长所背离的是,汽车行业的盈利状况受原材料成本高企和供需失衡所引发的
14、价格战的影响,仍呈现同比下降的局面。整体来说,整个汽车行业2004年呈现“前高后低”,2005年将呈现“前低后高”发展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据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分析显示,2005年9月份的汽车产销增速虽然很小,但是乘用车的产销同比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里除了有为确保“十一”长假期间的供应而所作的提前储备外,更多的留有汽车制造商向汽车经销商转移库存的痕迹。因为在9月份的最后一周乘用车的销量占到当月全部销量的40%,这是极不正常的。而且这个销量是依据汽车制造商的销售得出的,而非汽车经销商的销售数据,因此这里有相当部分的乘用车其实并未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而从2004年第四季度的情况看,如果汽车制
15、造商向汽车经销商“压库”,到年底汽车经销商为了取得汽车制造商承诺的“返点”和回笼资金,往往会主动进行大幅度的降价清库,进而引发汽车整体价格重心的再度下移。另外,在目前高燃油价的情况下,消费者观望、等待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而且在这样的“博弈”中,汽车制造商和汽车经销商的耐心似乎比消费者要差。此外,在乘用车制造领域,虽然小排量、经济型车型的产销增幅明显,但是企业的盈利状况却不容乐观,有的企业甚至陷入亏损的境地。整体看,不同的企业在发展中的差异在持续加大,强弱分化更为明显。鉴于2005年第三季度汽车行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汽车产业发展仍将处于低潮,第四季度的情况也不太可能出现急剧的逆转,因此
16、在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后,对汽车行业今年第四季度明年第一季度的增长预测评定为“中性”,预计今年汽车全行业同比增长12%左右。在细分行业中,保持对乘用车中级车和经济型轿车“积极”的判断。第一章、汽车行业季度运行情况综述9月份汽车产销量保持快速增长,乘用车与商用车分化加剧。9月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5%和14%。其中,乘用车产销量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长,而商用车则同比下滑近15%,连月来呈现加速下滑态势。1-9月,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8%和10%o预计10月份将出现产销量环比下滑和同比增速回落。第一节、整体运行经济指标分析1、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6
17、27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而2005年全年的GDP增长率将有可能保持9%以上,总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1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60440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32325亿元,增长8.l%0分季度看,第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9.4%、9.5%和9.4%,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图1:GDP季度值余额(单位:亿元)03年Ql03年Q203年Q303年Q404年Ql04年Q204年Q304年Q405年Ql05年Q205年Q3数据来源:亚博数据库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4%,比去年同期水平下降0.1%,比今年上半
18、年增幅同样下降0.1%。总体看前三季度增幅略高出此前主流预期,但考虑到第三季度单季增速为9.4%,去年第三季度在宏观调控影响下单季增长曾回落至9.1%,因此剔除以上因基数降低产生的“虚增”因素后,今年第三季度增长的可比增幅应较9%高出有限,前三季度实际可比增幅也应低出目前公布的9.4%水平。以总量视之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在较快经济增长背景下既无明显加速膨胀的苗头,也无周期转折导致硬性着陆的迹象。1.1、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加剧,宏观调控任务艰巨持续快速增长的投资、强劲的出口以及平稳增长的消费,是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虽然政府今年一直强调宏观调控,控制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固定
19、资产投资增速,但从目前看,投资依旧居高不下,尤其民间和社会自发的投资力量日渐强大,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不过这部分的投资是政府难以用行政的手段进行控制的,因而显示宏观调控的任务依然艰巨。目前经济的结构持续在恶化,这反映在内部,在于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尽管消费增长较快,但是由于居民储蓄增长迅猛,此导致未来消费形势仍不明朗,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在外部,经济的结构失衡反映在贸易顺差对于经济的贡献率增长过快,内需增长严重不足,此带来外汇收支不平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通货紧缩压力增加。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达到769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5
20、91亿美兀O另外统计显示,目前全社会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持续增长到历史最高水平,直逼55%,而消费所占的比重却达到今年新低。在第一、第三产业的增幅远低于第二产业时,第一产业(农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历史新低,分别只有12.7%、30%o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55%0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分析报告指出,预计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超过55%,2006年将可能进一步接近60%,“这是一个必须立即引起我们十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的问题。”而“外贸顺差的激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需减弱的问题。”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还在加重,此非单纯的宏观调
21、控手段所能解决。而在10月18日公布的温家宝总理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以下简称十一五说明)中,可以看到,中国正准备通过体制、机制、制度、增长方式的改变来解决此问题。预计,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里,CPI虽有可能小幅回升,但年内物价回落已成定局。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价格传导,基本面则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格局。2、工业增加值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1-9月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0450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9月份完成增加值6275亿元,增长16.5%。工业
22、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86%,与去年同期持平。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3724亿元,同比增长28.6%。图2:2005年9月工业增加值及增速2005年9月工业增加值及增速62005700520()470042003700320027002200IM5%0%当月工业增加值(亿元) 一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04-504-704-904-1105-105-305-505-705-9数据来源:亚博数据库从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速度较高,分别
23、增长18.7%-26.9%o从主要产品看,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0.2%;天然原油增长4.2%,发电量增长13.4%,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增长31%、27.4%和25.8%,水泥增长10.6%,汽车增长10%,其中轿车增长17.7%。图3:2005年9月各产品产量增长率2005年9月份各产品产量增长率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数据来源:亚博数据库2.1、 工业生产支持GDP走高5月份以来,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保持在16.3%到16.4%的狭小空间内波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相当持续性,这也是支持GDP走高的主要因素。不过,反映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年 秋季 汽车行业 运行 监测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2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