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
《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l-Z-fc-刖g南昌九龙湖位于南昌市新建区西南部,紧邻赣江西南岸,是南昌红谷滩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红谷滩中心区、红角洲、凤凰洲、生米构成五大片区。是红谷滩新区向南延伸扩展的重要区域,是集商贸物流、文化体育、生态科技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红谷滩新区将投入300亿元加快建设南昌九龙湖片区,将其建成一个4050万人口的城市新城;同时大力推进新区周边路网、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预备掀起红谷滩新区“二次开发的新热潮。而九龙湖依偎赣江、紧临红谷滩红角洲片区,无论从空间大小、地理位置,均可有发展空间。在南昌市关于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九龙湖片区,力争用
2、5年时间,基本形成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容纳50万人口的新城框架。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的建设将方便该区域患者就近就医,减少对危重患者及时救助的延误,同时也给第一医院带来了更多的效益。为了更好地发挥第一医院雄厚的医疗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要求,建设九龙湖分院是必须的。综上所述,九龙湖新城已成为南昌新城建设的标杆,成为整个南昌乃至全省发展的热点。该片区卫生设施基础较差,目前没有大型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施较为落后,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一所上规模、上档次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
3、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南昌市环保局的具体要求,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建设工程应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对国家产业政策、相关标准、企业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展开现场踏勘、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监测、公众参与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现呈报南昌市环保局审查。工程将配置一些放射性设备,本次评价对象为除放射性设备以外的建设内容,针对于放射性设备设施,建设单位将另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价。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南昌市环境保护局、南昌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指导和支持,同
4、时还得到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及建设单位的密切配合与协作,谨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目录1. 51.1. 评价目的51.2. 编制依据51.3. 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确定71.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81.5. 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111.6.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131.7.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4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5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52.2. 建设内容152.3. 公用工程202.4. 总平面布置222.5. 工程分析23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91 .1.自然环境概况3932 社会环境概况4133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概要4234
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4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484.1. 车辆和施工噪声484.2. 施工扬尘494.3. 水土流失514.4. 施工固废555.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65.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65.2. 大气影响预测及评价575.3. 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58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635.5. 地下水预测与评价635.6. 社会影响评价636. 环境风险评价716.1. 风险识别716.2. 风险危害726.3. 风险防范措施746.4. 应急措施776.5. 应急预案796.6. 风险评价结论807.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817.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8
6、17.2. 运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837.3. 营运期废气污染防治对策857.4. 营运期噪声治理措施857.5. 营运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867.6. 地下水防治措施868. 总量控制87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889.1. 环境管理889.2. 环境监测计划899.3. 排污口规范化设置909.4.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建议91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9310.1. 环保投资估算9310.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410.3. 小结9411. 环境可行性论证9511.1. 产业政策相容性分析9511.2. 与规划相容性分析9511.3. 选址合理性分析9511.4. 总平面布置合理
7、性分析9612. 结论9812.1. 建设项目概况9812.2. 环境质量现状9812.3. 选址与平面布局合理性9812.4. 营运期主要污染及其防治措施9912.5. 其他10112.6. 结论10112.7. 建议101专题地下水专题附图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及大气、噪声监测布点图附图二:项目平面布置及环保设施布置图附图三: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四:地表水监测布点图附图五:纳污范围图附图六:水功能区划图附图七: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附图八:环评工程师现场踏勘图附图九:地下室平面布置图附件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项目立项文件附件三:标准确认表附件四:项目规划意见书及其附件附件五:项目国土文件附件六:监
8、测报告附件七:医疗机构批准书附件八:专家意见及修改清单附件九:评估报告附件十:总量控制指标确认书附表附表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登记表1.总论1.L评价目的评价目的(1)通过工程分析,识别污染因子和环境影响要素,并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2)论证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对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3)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项目决策、优化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以利于该区域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L2.指导思想(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及国家、江西省及南昌市的
9、环保法规和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2)将“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于整个环评工作的始终,各专题的工作以此为基本原则并加以落实。(3)力争做到评价工作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真实客观,从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使工程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2. 1.2.编制依据1.3. 1.相关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
10、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口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施行);(IO)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施行);(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12月1日施行);(12)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9月17日修正);(13)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9年1月1日施行
11、)。1.2.2.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4)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5号);(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令第1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7)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8)关于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赣环督字2(X)7189号);(9)关于在我省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通
12、知(赣环评字2012252号);(10)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赣环评字2014145号);(Il)江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07年5月);(1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9月10日);(13)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卫医发200引287号);(14)关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1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17)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6号);(1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注标准(HJ421-2008)。1.2.3.技
13、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HJ2.3-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l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9)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10)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
14、24-2013);(三)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12)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13)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14)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GB19217-2003);(1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卫医发2000431号;(16)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3197号。1.2.4.建设项目相关资料(1)项目委托书;(2)南昌市红谷滩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确认表;(3)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1.4. .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确定13.1.环境要素识别根
15、据项目特点,结合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特征,判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见表1.3-1表1.34环境影响因素判别表工程组成环境资源营运期医院服务废气排放噪声固体废物废水排放风险事故社会发展就业劳务经济发展n土地利用自然资源地表水体植被生态自然景观生活质量空气质量声学环境地表水质量居住条件注:口/-长期/短期影响;黑/白一不利/有利影响;空白一无明显影响。由上表可知:1)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是在运行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噪声的排放及固废处置;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污水处理系统事故排放等风险影响。2)随着医院的建成,将有利于提高当地社会生活水平,有利于人民群众就医环境的改善。1.32评价因子判定根据识别的环境要素以及
16、常规医院项目的污染因子,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确定评价因子见表1.3-2。表1.3-2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lO、H2S.NH3影响评价因子H2SNH3噪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连续等效A声级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CODcrs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等影响评价因子CODcrNH3-N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因子/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见地下水评价专题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1.4.L环境功能区划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项目入赣江北支排放口(铁路桥下游Ikm.西河段)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7、IV类水质标准,赣江北支(西河-樵舍镇段)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要求。项目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位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项目各厂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1.4.2.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南昌市红谷滩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确认表,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标准如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和HzS环境质量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各评价因子标准限值见表14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昌市 第一 医院 九龙 分院 建设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0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