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运行情况分析实施报告.doc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运行情况分析实施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运行情况分析实施报告.doc(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产运行情况分析报告质量控制科第一章、概述2007年生产运行稳定,无重大生产事故发生,2007年度运行时间为2006年12月16日0时到2007年12月15日0时,全年总运行时间为365天,除春季预防性试验停产半天以外,没有重大停产事故发生。全年累计处理水量24512275m3,全年累计去除COD为10578.4吨,BOD为6159.14吨,SS为5836.77吨。2007年全年共处理泥量97522 m3,平均含水率为95.9%,产生含水率为73.4的泥饼量为14569.59 m3,折合纯干泥为3762.76 m3,年消耗絮凝剂为11.584吨,单耗为3.21Kg/M3干泥;年耗电总量为57
2、40412KWh,其中动力耗电为5629696 KWh,照明耗电为188532 KWh,年吨水单耗为0.23 KWh吨。以上数据均为年平均值。2007年继续对多项设备进展了升级改造,细格栅加链条传动,主传动机构由中部改为放置一侧,防止主传动链锈蚀。刮泥机、刮吸泥机加清扫刷。鼓风机进风装置设置了滤尘装置,换滤布期由一延迟到二三个月。污泥提升泵房前进泥管加污泥破碎机一台,以利污泥处置前的破碎,减小了泥泵的堵塞。初沉池刮泥机运行改连续运行为连续运行,节能且降低轨道磨损。在多个设备上加装了变频节能系统,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处理本钱。2007年根据环保要求,公司新建了二氧化氯消毒系统,实现了污水消毒,
3、根据省疾控中心和市环保监测站的检测结果,粪大肠菌群指标到达了排放标准。2007年污泥车间的全部更新的污泥处置设备,虽然在不断的磨合,但是从总体来说,污泥车间实现了稳定运行,污泥产量创下了新高,大大减轻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排泥压力。 平安工作在2007年也得到了继续深入的开展,加大平安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平安措施,采取了多种平安管理手段,最终实现了全年生产平安无事故。2007年还进展了污泥减量化的探索试验,在曝气池投加了生物添加剂,在*些指标上出现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历。第二章、污水处理一、污水处理量2007年全年污水处理量为24512275M3,其中16月份为前流量计统计数值的98统计计算
4、,6月份以后流量计统计数值统计计算。平均日处理水量为68392m3,最大日处理量为97246m3,日变化系数Kd为1.42。公司通水运行以后,污水处理量逐年上升,从2003年开场运行以来,年度处理水量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污水处理量变化表 表1年度日处理水量m3年度处理水量(m3)年增长水量(m3)年增长率(%)200354701 19966015 200460004 21901325 1935310 9.69 200563142 23046839 1145514 5.23 20066714824508937 1462098 6.34 200768796 24512275 3338 0.01
5、公司处理水量从2003年开场每年的处理水量是一个逐年增长的趋势。公司污水处理水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有三个面,一是污水处理的效劳区域的人口自然增长所造成的排放污水总量的增长;二是公司部的处理设备、设施经过改造和升级逐步发挥设计能力带来的污水处理量的提升;三是人为因素,人为的进展水量控制也会较大程度影响水量。三者比较来说效劳区域的人口增长速率所带来的污水处理量的提升量比较小,而且比较稳定;处理设备和处理设施的改造升级对处理量的提升有明显的增长作用,但会随着改造后的能力最终到达设计能力而逐步下降;而人为控制对水量的增长的作用比较复杂,受政策和调控因素较多。从表1 的年增长率一栏可以看出,增长率从9降到6
6、,最终趋于一个平稳的状态,增长速率从在逐年下降并逐步趋于平缓,说明公司通过几年的升级改造,处理能力已经逐步到达设计能力,处理污水量受到自身工艺条件和设备的大幅度的提升影响开场减少,开场已不再受到公司部能力的提升的影响,逐步接近外管网的实际来水量,主要影响公司处理水量的因素从公司自身能力的提升转变为外管网的水量的自然增长和人为调控因素。2007年的日进水量的变化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冬季和春季的水量少,夏秋两季的水量大,这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特点经过20042007年的运行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表征,把20042007年的日处理水量综合做出图1可以看到,四年来曲线根本在通一个区域波动,对四年的每日的进水水
7、量进展平均值计算,做出图2 日平均处理水量的变化曲线,并设置15日移动平均线,可以看到四年来的全年水量的日变化趋势:冬春夏秋冬对全年的日期根据季节划分开,可以比较明显看到各个季节的变化情况,春季的处理水量较小,为60000m3左右稳定,而且变化幅度小,是一个平稳运行的情况,到了夏季,水量变化呈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上升的变化趋势,从60000 m3变化到70000 m3以上,到了秋季整个处理水量保持在70000 m3,和春季一样变化幅度不大,进入冬季以后,水量波动的频次增加,波动幅度加大。这说明处理水量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季节的变化对处理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雨水量的变化,居民生活用水习惯等。秋季明显高
8、于春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降雨量的影响,冬季变化幅度较大,主要是受到居民生活用水和冬季取暖的影响。 从全年的日处理水量的变化情况来看,水量的季节性变化是主要特征,在今后的运行和方案中,对全年的水量的整体调控中应对这种明显的变化特征加以引用。同时工艺调整上也应当注意这种季节变化,合理调配开低负荷和高负荷之间的运行参数,注重冬季的水量负荷的频繁变化对生物处理的影响情况,提前做出应对措施,防止出现工艺不稳定。二、进出水水质1、 进水水质2007年继续对影响进水水质的工艺系统排泥做出有效管理,系统排泥避开了排水监测站取样时间,使排泥对进水水质的影响降到最小,进水水质全年变化比较稳定。进水COD年平均值为5
9、11.55mg/L,BOD年平均值为265.02mg/L,SS年平均值为238.08mg/L。 由于公司进水水质根本常年保持一致,利用2004年2007年的进水水质数据,对进水BOD和COD进展统计计算,利用Ademoroti的计算公式,一共分析平行样本1460组,最终可得出COD与BOD之间的关系公式为:COD1.70*BOD+50.77公式1可以看到数值比较接近2:1的数据关系,利用这个公式可根据进水的COD大致的推算出进水BOD值,从而更有效采取工艺调整措施,从而有效地进展工艺管理。公司进水水质数据是由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做出的,城市排水监测站的取样为一天一次的瞬时取样,而在取样期间的短时间
10、进水水质的突然恶化,会影响到全天的进水水质数据。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对进水水中COD超过1000的数值去除,去除以后计算平均值COD为442.43mg/L,对进水BOD超过500的数值去除,计算平均值为243.02mg/L,对进水COD超过1000的当天的SS数值去除以后,计算得出SS平均值为219.26mg/L。为了准确评估公司进水水质的变化情况,综合2004年2007年的进水水质数据分析,同样对进水水质COD超过1000的数值进展剔除,做出表2: 20042007年度进水COD取值情况表 表2年度2004200520062007平均进水COD超过1000天数441064817进水COD平均值
11、653.96833.30679.92511.55669.68去除进水COD1000后平均值445.68482.66461.38442.43458.041000以上值对平均值的影响46.7372.6547.3715.6246.21从表2中可以得出,进水COD超过1000的数值在2005年到达了最顶峰,到达了106天,对平均值的影响也最大,到达了72.65%,在2007年下降到了17天,对COD平均值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到达了15.62%。而COD在去除了1000以上的数值以后,根本上都保持了一个很平均的情况,都在450mg/L之间变化,年度平均值为458.04mg/L,与没有去除1000以上数值
12、的COD平均值之间相差了200mg/L。从年度的COD取值情况表可以看出,对工艺排泥的调整对进水水质的影响逐步降低,取样取值越来越接近真实进水水质,说明在对进水水质的影响程度上,工艺的调整逐年发挥了越来越好的效果。对20042007年的各年度的变化情况经过15天移动平均取值以后做出变化曲线图,如图3所示:从变化曲线来看,在去除了1000以上的COD数值以后,COD变化曲线比较集中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区域,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度的每日COD的变化,对2004年2007年的每日的COD进展平均,作年度日平均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对曲线进展季节划分,可以看出COD值变化的季节性变化也比较明显,春夏高,秋
13、季低,冬季变化大。结合年度处理水量变化曲线来看,秋季进水水量大,对进水COD有较大的稀释作用,春夏季节的COD较高,而冬季的变化幅度较大与进水的水量的变化情况一致。从这种情况来看,进水的COD浓度与进水量也有较大关系。 从图4的COD日平均值的年度变化曲线来看,年度的进水COD浓度的变化存在稳定的规律,在今后的运行当中可以应用工艺调整实时应对进水水质的变化,来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2007年度进水的BOD与COD的关系符合推算公式1,变化幅度和趋势根本一致,而SS根本与BOD一致,在这里不再进展详细分析。为了更好的分析公司的实际进水水质,对2004年2007年的BOD和SS进展无效值的剔除计算,
14、得出表3和表4: 20042007年的BOD去除计算 表3年度2004200520062007平均1000的天数112110612800的天数173816920500的天数3893502251未去除的平均值299.14408.95340.37265.02328.37去除500以上平均值254.77292.91256.41243.02261.78 去除COD1000以上的SS值计算 表4 年度2004200520062007平均原值383.01 514.41 321.29 238.08 364.20 去除COD1000以上214.18 195.48 179.41 219.26 202.08 其中
15、BOD为了更加准确的统计计算,对20042007年的BOD不同围的数值进展统计和剔除,共分了1000,800,500的三个区间,可以看到在500的区间根本和COD大于1000的区间一致,因此最终取500的区间为最终统计值。SS根本以剔除COD1000的当天的SS进展统计计算。通过这样的计算,可以得出,剔除了进水中的非正常值以后2007年的BOD和SS的年平均值为243.02mg/L和219.26m/L。 对20042007年的统计计算以后,最后得出年度平均进水值为:COD458.04mg/L,BOD261.78mg/L,SS202.08mg/L。这样的进水水质符合生活污水的进水水质,说明现阶段
16、公司进水的进水水质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B/C值为0.57,适合于污水的活性污泥法处理。 2007年度进水水中的其他化验分析工程,主要包括分析工程和月分析工程,由于公司进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例如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氟化物等的含量极低,根本上在0.1mg/L以下,而且全年的含量根本没有大的浮动变化情况,因此在这里不做分析。主要对现阶段环保提出的氨氮、总氮、总磷工程进展分析,为今后的除磷脱氮运行建立相关的数据资料。 由于公司现阶段的运行工艺为传统活性污泥法,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中,没有缺氧段,不能完成完整的脱氮工艺,因此对氨氮和总氮没有去除效果。根据20042007年进水的氨氮和总
17、氮变化情况,做出年度变化曲线来看进水氨氮和总氮的趋势,为今后的升级改造运行积累运行数据。 20042007年氨氮与总氮平均值mg/L 表5年度2004200520062007平均NH3-N34.00 33.72 47.59 45.31 40.16 TN49.07 54.03 66.67 60.42 57.55 对20042007年的年度进水的氨氮和总氮平均值进展列表统计,可最终得到的年度平均值为氨氮为40.16mg/L,总氮为57.55mg/L,年度平均值变化曲线见图5:从进水的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值变化曲线来看,进水的总氮根本在60mg/L上下变化,进水氨氮在40mg/L上下变化,在总氮和氨氮之
18、间的20mg/L之间的差距主要是NO3-N和NO2-N以及有机氮,其中有机氮可以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处理及转化为微生物的自身的营养物质。总氮中的氨氮局部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无法被去除,而氨氮在总氮所占的比例为70,因此在升级改造当中为了总氮达标,应该着重考虑对氨氮的去除。而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当中的氮所占的比例较小,在这里不做分析。 磷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活性污泥法当中的聚磷菌对进水当中的磷起到了强烈的聚集作用,进水的碳磷比BOD5/TP从20042007年的比照表表6中可以看到: 年度进水TP比照表 表6年度2004200520062007平均进水BOD年平均值299.14408.
19、95340.37265.02328.37进水TP年平均值8.3115.5013.067.0110.97BOD5/TP35.9826.3826.0637.8029.93出水TP年度平均值2.602.761.790.982.03 从比照表可以看到,进水TP年平均值在20052006年较高,大于10mg/L,结合20052006年的工艺运行情况分析,在此期间,公司排泥主要通过进水系统排出,对进水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进水TP偏高。在生物除磷系统中,BOD/TP是影响去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比值过低,污泥中的积磷微生物在好氧池中吸磷缺乏,从而使出水总磷升高。从经历数值来说,进水水质的BOD/
20、TP的值应大于20,才能保证出水TP在1mg/L左右。通过20042007年的TP变化情况来看,进水BOD/TP的比值在30左右,符合这个经历数值,说明在二期工艺升级改造以后,仅靠生物除磷工艺就可以稳定去除进水中的TP。2、出水水质2007年公司生产工艺运行稳定,经过处理后排放水的三项主要指标COD,BOD,SS根本都在二级排放标准之,全年出水的各项指标情况列表如下:2007年出水水质指标表(mg/L) 表7 指标CODBODSS平均值38.8216.854.3最大值29418最小值124.992从列表可以看到平均值均在GB189182002的标准当中的一级B标准,而最小值均在一级A标准之,说
21、明全年运行情况良好,工艺调整较好,出水水质保持了较好的状态。而最大值当中COD和BOD均超过了二级标准,而且最大值出现在5月9日一天,但是从5月9日前后的出水水质来看,出水水质都保持了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5月9日这一天的出水水质属于一次独立的数据,孤立的数据不能反映出实际的运行情况,分析原因可能属于取样时取到了出水中的污物的或者水样受到污染等原因造成的,通过取移动平均以后,消除这个数据以后,绘制了出水COD、BOD、SS的变化曲线,如图6图8所示: 从2007年的出水水质的变化情况来看,出水水质的COD在40mg/L上下变化,变化幅度在20mg/L之间,出水水质的变化受到进水水量、进水水质,工
22、艺调控几面的影响,根据前面的分析,进水水量、水质受季节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而从出水COD的移动平均值的变化情况来看,受季节的影响程度不是很大,说明工艺调控是出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在消毒系统运行以后,出水中投加的二氧化氯也对COD出水的稳定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二氧化氯还在一个试运行阶段,没有一个比较完整运行统计数据,在今后的运行当中要逐步收集并整理,逐渐得出消毒系统的运行对出水COD的消减情况,为更有效地控制出水做出数据保证。从全年的变化情况来看,主要的波动出现在冬季,结合冬季进水水质的变化,说明在2007年的冬季期间的工艺调控未能及时消除进水水质变化带来的影响,在今后冬季的运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工艺 设计 运行 情况 分析 实施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