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勿忘国耻.年月0第一周星期总第23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 .知道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是14年抗日战争的开端,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2 .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悲惨境遇与国土惨遭蹂躅的历史事实,感受日军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黑暗、悲惨境遇,民族经历的耻辱历史。3 .增强学生民族身份认同感,产生国家认同。懂得当下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懂得“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意义,树立远大报国理想。教学重难点:重点:增强学生民族身份认同感,产生国家认同。懂得当下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懂得“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意义,树立远大报国理想。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
2、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智能化教学手段: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入新课1 .图片学习:(1)幸福记忆的时刻一一过生日(2)幸福记忆的时刻一一庆祝国庆节(3)幸福记忆的时刻一一春节2 .小结并板书课题:勿忘国耻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一:九一八事变1 .文本学习: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2 .图片+文本学习(活动园):九一八事变残历碑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
3、,人民奋起抗争3 .图片+文本学习: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4 .播放视频素材:九一八事变9185 .图片+文本学习:建此碑目的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不忘国耻。此碑于1991年
4、9月18日落成。碑高18米,由混凝土灌铸,花岗石贴面,外形呈一部翻开的残破台历形,其左侧深深地刻着事变发生的简要经过,右侧是事变发生的年月日和累累弹痕构成的骷髅。下方呈空心,辟为纪念馆,展室陈列着有关事变的历史资料和文物600多件。6 .文本学习:“九一八”事变后,有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广为传唱。找到这首歌,听一听,唱一唱,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7 .文本学习: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汪匕一那泄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I司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手,抛弃那无尽的宝璇,流浪!流浪!瘫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
5、,才能够回到我那UT爱的故多?哪年,哪月,才自总够收回那无尽的宝敝?笨娘啊,爹姬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8 .图片+文本学习:松花江上创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在西安,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松花江上描写了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家破人亡、到处流浪的情景,也表达了东北人民渴望早日回到故土、打
6、回东北老家的强烈愿望,被称为流亡三部曲之一。9 .播放视频素材:松花江上歌曲王宏伟教学环节二:七七事变1.文本学习(阅读角):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勇反抗,这是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它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10 图片+文本学习:七七事变一一全面侵华、全面抗战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先侵占我国东北地带后,继续向南前进,企图占领华北。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
7、,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实际上那名士兵是去上厕所了并在随后不久归队),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就是宸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这便掀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11 图片+文本学习:卢沟桥卢沟桥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桦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看晓月要在黎明时分,站在古桥上,凭栏远眺,西山叠翠,月色妩媚。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年级 下册 道德 法治 10 夺取 抗日战争 人民 解放战争 胜利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