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34篇).docx
《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3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34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34篇)2,完成“学案设计”案例集汇编3 .数学教研组活动,筹备“南京市数学校本教研现场会”4 .召开“南京市数学校本教研现场会”5 月份:1 .音乐教研活动,探讨生命化音乐课堂特征2 .出一期杏下花雨3 .召开生命化教育项目中心领导机构会议,各负责人汇报工作及研究进展4.指导撰写“生命化课堂”相关论文8月份:1.音乐、美术、体育教研组学期研究成果汇报2 .召开生命化教育项目中心领导机构会议,各负责人汇报工作及学期研究成果3 .学期结束相关研究工作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篇21一、指导思想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将继续以“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
2、效课堂,”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为本,依据学校实际,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品位”这一总体思路,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观念,使教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二、工作目标1.学校教研管理具有科学性、校本性和可操作性;2 .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师转变观念,打造高校课堂;3 .抓实课题实施过程,注重积累教科研成果;4 .教研常规工作有序有效,力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三、主要工作(一)强化研讨,切实贯彻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1 .加强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队伍建设。结合教师的
3、实际情况及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并精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活动着重于过程,力求做到:有主题、有纪要、有案例、有成果,学期结束组织检查评比,表彰先进。2 .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坚持开展每周教研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本土化、个性化、形式多样化。与区教研室安排的活动有机结合,重点进行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和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研讨活动。加强校内优质课评选,为市区级优质课评比做好阶梯工作。本学期教研课仍以每周一主题的形式来进行统一安排,采用个人申报,教科室统筹安排,实行同课(主题)异构的研讨和学科组赛课形式。涵盖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科学、音乐、体育、美术
4、、科学等。3 .关注教研实效。在教研周活动的基础上安排校内讲座、集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级教研活动,以学校教研、网络教研、活动教研相结合,走出去,带进来。教研活动有计划、有通知、有记载,将出席情况以及完成相关研究任务纳入教研能力考核。加强课堂观察和专业书籍阅读的引领工作。每个教研组都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集体备课,中层以上领导督导指引。4 .在教研实践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经验交流。撰写教学论文,以校内交流、各级评比、专业报刊发表等多种形式,推广自己的教学经验。组织老师积极参加省市教育学会活动,鼓励个人申请课题研究。争取在本学期将相关课题进行结题活动。(二)全面打造,综合提升教师专
5、业素养。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必须依托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应以“练内功,促提高”为动力,着力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1 .建立和完善教师的业务档案。认真组织教师制定研修计划,建立和完善好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本学期将结合主题月活动的,相关要求,安排多样教师基本功比赛,所有教师朗诵比赛、数学教师的解题能力比赛。强化考核,认真记载,留下教师一学期工作情况的原始资料,结合教研活动与常规巡查对教师的研修情况进行督查与考核,并把它作为期末绩效工资考评以及评先、评职的依据之一。2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课题研究为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在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有效
6、性方面做有益的探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电脑资源,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力求全体教师都创建“教师博客”,并且利用博客网站的分类、发表、更新、下载、互动、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信息资源,并与学校网站进行链接,形成一个论坛教研氛围,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课题研究,教科室将在课题研究的具体环节上进行有效的指导,并积极支持各级课题的申报、结题工作。3 .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随着青年老师的不断增加,我们将重点抓好教学常规要求和课改理念的运用,及时做好跟踪、培训、提高,使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7、,提高教学基本功的素养。坚持传艺树人并重,在师徒之间大力倡导和塑造互动意识、合作意识和共进意识,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4 .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要引导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带头读书学习,带头教学改革,带头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每学年要教好一门学科,带好一个新教师,上好一节课示范课,做好一次讲座。通过创设各种机制,为名师优师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创建舞台;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影响力,使之成为课改大潮中的排头兵,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师资队伍的提高。分阶梯地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并将其纳入教研考评。5 .全面训练教师达标项目,针对教学设计基本功、教学表达基本功、教学测评基本功、教学研究基
8、本功、教学专业技能基本功、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功六项要求,一一进行培训和考核。6 .不断坚持杨帆俱乐部“三字”练习,开展各种专题研究,举行才艺展示活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让一些老师脱颖而出。(三)加强教学科研日常化的意识抓常规管理一要科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五严”规定;三要细节,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做起;四要过程,立足于管好今天,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雷厉风行、追求完美的的工作作风。做到,每月不定期检查一至二次,加强随机检查,检查结果应及时进行反馈,要与教师年度绩效考评紧密挂钩。(四)努力提升教学科研的效率。要求教师把
9、教学研究工作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课题研究中努力做到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注重课题运作的规范性,克服功利主义,重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树立明确的课题研究意识,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时注意围绕课题研究进行,避免盲目开展。注重资料的积累,做好阶段总结。期末进行教学论文或者教学案例或者教学反思的汇编。并依循上级教师绩效工资专业要求部分,进行细则量化。使教育教学研究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篇22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积极营造教学即研究的科研氛围,遵循教科研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
10、生的原则,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归宿,围绕规范、有效、校本、特色四个关键词,以教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中心,努力追求教研形态的多元化,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二、工作目标1 .进一步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全员参加理论培训,在全校范围内继续开展有效备课和高效课堂专题研究,力争使研究成果校本化、信息化,能有效服务于教学。2 .加强课题实验的研究,加强课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模式语文本体改革小学数学案例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深入开展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剑桥英语及省十五课专题研究与推广工作,力争出成效。3 .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重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组
11、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力求做到每日学习一点、每周研究一点、每月体会一点、每学期总结一点,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4 .坚持两个立足点:立足课堂,立足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立足课堂即为研究始于课堂,教育科研作用之一在于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于改变教师职业倦怠和低水平重复,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立足师生、学校发展即为研究在于探索、归纳教育教学规律,提炼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带动学校整体质量提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学校办学特色提炼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5.以网络为平台,进一步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网络环境中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三、工作任务
12、及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1、加强校本培训。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将采取措施加强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指导:一是通过专家讲座、示范课、个别辅导,增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及教育教学水平;二是发挥学校教学骨干的引领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师徒结对的作用,从师德、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业务素养上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四是继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通过说课评课,开展教学沙龙,观看优秀课例等形式,从中汲取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五是尽力增加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2、以强化教学反思为主要抓手,推进行
13、动研究的创新。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高效途径,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有效方式。我校在本学期推进教学反思过程中,要引导教师体现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实践性、指导性、问题性特征,在理论学习、实践与写作三者结合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加强教学反思研究的指导与推广,使教科研与课堂教学一体化,通过校本研究制度建设催生教师即研究者的繁荣状态。(二)规范课题研究,强化过程管理。1、围绕课题抓科研。抓好现有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对学校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我们要继续以正在开展的课题为抓手,出成果、出影响。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组织课题承担者按实施方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
14、探索,并上升为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2、围绕教研抓科研。不断树立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主阵地的作用,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我们继续紧扣有效备课高效课堂踏实稳健地开展研究,把课题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并把科研工作与主体化校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提倡每位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凸显教、研、训一体化的科研理念。3、围绕推广抓科研。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学校对老师研究的科研成果或他人研究的有价值成果制定推广方案并认真实施,及时将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定期进行成果转化效益评价,使科研成果效益最大化。
15、(三)立足常规教学,促进课堂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师生应在课堂中成长。继续构建高效课堂是本学年教学教研工作的头等大事。1.围绕课堂建设抓管理。克服常规管理中只管不理的现象,探索常规管理的规律。以课堂为中心,抓住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置等关键环节进行督导。(1)对集体备课,要采用分管领导深入参与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提高实效。(2)课堂教学管理让看两课(推门课和先行课)成为习惯,动态和静态结合、互补开展工作。(3)对作业设置及批改的检查重分散抽查,轻突击检查。(4)加强对综合学科的教学管理。(5)科室和年级组整合,成立大教学处,条块结合实行团队管理。2.聚焦课堂关键做研究。
16、(1)研究提高集体备课实效。通过调研,发现部分集体备课没有根本落到实处,有名无实,没能集集体之智慧,创备课之高效与实效。新的一学年要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管理办法,以典型课例的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的研究。(2)研究提升小组合作力。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小组建设中的合作假热闹、分组随意、无效合作、评价失衡、影响学习进度、组长作用发挥不到位、合作浅尝辄止、组员不愿意合作等问题会逐渐暴露。要加强小组建设研究,展示成功的小组建设、总结成功经验,开展小组建设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小组建设,提升小组的合作力。(3)研究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研究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形成方便大多数人稍作修
17、改就可以使用的导学案,开展优秀导学案的评比活动,提升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实效性。(4)研究如何掌控课堂流程。开展经典课例打造和案例研究活动,用经典课例引导教师掌握探究交流,当堂反馈课堂的操作流程。(5)创造而富有实效地开展好课内比教学工作,以此为载体,展示课堂,研究课堂,提升课堂。(6)加强阶段性成果的整理和推广。在课堂建设的活动过程中,注重积累优秀的案例,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加以推广。(7)完善校本资源平台建设,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高效率、高水平。设计、建设包括九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平台(包括九个学科1-12册教学设计、教学资料、作业设计、参考课件、单元把关题、期中期末试题、竞
18、赛试题、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等内容),形成系列与体系。四、活动安排九月份1.制定各项计划和实验方案;2 .常规教学检查、通报;3 .教研组长课题实验工作会议;4 .小学体育优质课竞赛;5 .随堂听课;教学视导;6 .有效备课、高效课堂专题研究会议。十月份1.论文、反思评比;7 .随堂听课;教学视导;8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9 .有效备课、高效课堂研讨展示活动;10 小学科学教学研讨及观摩活动;11 .小学语文教学视频案例评选;12 学生写字能力检测;13 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会议;14 常规教学检查及通报。H月份1 .横向联系;2 .第十五轮教学达标竞赛优质课展示活动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评
19、比;3 .期中调研考试及质量分析(语、数、英);4 .常规教学检查、通报;5 .有效备课、高效课堂研讨展示课活动。6 .学生计算能力检测;十二月份1 .随堂听课;教学视导;2 .常规教学检查及通报;3 .有效备课、高效课堂成果评比;4 .科技活动周;5 .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6 .学生阅读能力检测、数学应用能力检测。元月份1 .学生能力检测;2 .教科研工作资料整理归档。3 .各教研组整理子课题研究材料,上交子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4 .期末复习与考试;5 .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考核。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篇23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依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
20、,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和专业能力,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强教学研究,狠抓常规落实,细化习惯培养,进一步做好课改教材的梳理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工作如下:一、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夯实基础,提高教学效益。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标准,严格实施小学生常规教学管理规程,结合我校和班级实际情况,每位教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按其计划实施。2、依靠学科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学科上,以山东远程教
21、育网资源为主,同年级同学科同备一课。加强同科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改革教学方法,实施效能教学。同时,也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学科整合,整体提高教学效能。3、组织阶段性教学质量测评和试卷分析,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本学期我们继续坚持执行单元过关制度等。4、搞好教师教案的观摩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提高教师课前准备的业务能力;搞好学生作业的评比,提高教师课后反思的业务能力,要求教师每周至少一篇真情实感教学故事或反思,整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改革。把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同开发校本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严格按照新课
22、程标准要求安排课程,争取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同时尽可能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本学期仍然坚持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2、各学科继续利用课外学习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挥学生特长,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活动计划,有记录、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诗文朗诵、讲故事、歌咏比赛、书法比赛文艺节目形式活动,给学生锻炼和展示才能的机会与舞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深化校本研修,营造书香校园。1、完善教研组织和教研机制。严格要求各教研组按照学校教研计划认真实施,保证教研效果,使教师在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共享,在共享中发展。2、抓好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要求教师把
23、教育理论学习做为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组织教师有针对性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信息动态及教育教学形势分析,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增强教师科研兴校意识。本学期计划每隔周进行一次教师集体学习,其它不定期学习;要求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致少一万字以上。3、增强教师网络研修意识,要求有潜力教师建立博客,把有关教学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写进博客,增强教师间交流与研讨,提高自身素质;要求教师学习网上先进经验和方法,本学期教师网上听课致少五节以上。4、开展听、评、说课等即时教研,搞好课例研讨,开展主题研讨。按照区教研室课例研讨十步曲要求进行研讨,主题研讨还要做到六定: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教科研 工作计划 3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7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