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疲软货币政策取向分化-2023.12.12.docx
《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疲软货币政策取向分化-2023.12.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疲软货币政策取向分化-2023.12.12.docx(5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青展在研究院BANKOFCHINA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4年年报(总第57期)报告日期:2023年12月120要点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回落,各国复苏分化,发达经济体增速明显放缓,新兴经济体整体表现稳定。全球贸易增长乏力,各国生产景气度逐渐回落,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欧美央行货币政策紧缩态势放缓,美元指数高位震荡后走弱,全球股市表现总体好于预期,但区域分化明显。高利率环境抑制债券融资需求,债券违约风险持续上升。 展望2024年,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将依旧疲软,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和货币政策走势将进一步分化。欧美央行大概率结束本轮紧缩货币周期,美元指数将逐步走弱,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跨
2、境资本将增加。国际原油市场短缺格局或延续,新能源发展成为重点。 海湾六国经济发展与投资前景、高利率和高债务对美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影响等热点问题值得关注。中国银行研究院全球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组长:陈卫东副组长:钟红廖淑萍成员:边卫红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2022D2023EB2024F主要经济体GDP增速变化趋势G)熊启跃王有鑫曹鸿宇李颖婷王宁远初晓章凯莉黄小军陆晓明黄承煜宋达志李振龙张传捷刘冰彦温颍坤张明捷王哲李(纽约)(纽约)(纽约)(伦敦)(伦敦)(伦敦)(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法兰克福)(东京)(香港)黎永康(香港)联系人:王有鑫电话:010-66594127邮件:wangyouxin
3、_hqbank-全球经济复苏疲软,货币政策取向分化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4年)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回落。分区域看,各国复苏存在较大差异,发达经济体增速明显放缓,新兴经济体增速与2022年大致持平。生产端,全球供应链持续恢复,但生产景气度逐渐回落。需求端,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各国国内投资和跨境投资均持续承压;全球货物贸易量指数和价格指数下行,主要经济体出口贸易同比增速下降。欧美央行货币政策延续收紧态势,但步伐整体放缓;金融体系短期资金运行发生结构性变化,“去存款化”特征突出。美元指数高位震荡后走弱,全球股市表现总体好于预期,但区域分化显著。高利率环境抑制债券融
4、资需求,债券违约风险持续上升,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引发市场关注。展望2024年,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将依旧疲软,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和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分化。欧美央行大概率结束本轮加息周期,日本央行可能退出负利率政策,跨境资本回流美国趋势将放缓,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资金将增加。美元指数将逐步走弱,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有望回升。国际原油市场短缺格局或延续,新能源发展成为重点。本期报告分别对海湾六国经济发展与投资前景、高利率和高债务对美国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影响两个专题展开分析。一、全球经济回顾与展望(一)全球经济将在波动分化中筑底复苏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回落,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下降。受地缘政治冲突
5、、高通胀、货币政策紧缩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计2023年全球GDP增速为2.7%(市场汇率法),较2022年下降0.3个百分点。图1:全球GDP增速()资料来源:IMF,中国银行研究院分区域看,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各国存在较大差异。发达经济体增速明显放缓,预计2023年增速较2022年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美国表现好于其他发达经济体。2023年三季度,欧元区和英国GDP环比增速均由之前的正增长转为负增长,分别下降0.1%和0.03%;美国GDP环比增长折年率为4.9%,比二季度增速高2.8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增速与2022年大致持平,预计2023年增
6、速比2022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东南亚等出口型经济体增长承压,拉美、非洲等大宗商品出口国增速放缓,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速加快(图2)o图2:主要经济体GDP增速变化趋势()注:东盟五国包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资料来源:IMF,中国银行研究院从生产端看,全球供应链持续恢复,但生产景气度逐渐回落。截至2023年10月底,纽约联储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降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荷兰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全球工业生产量于4月触及年内低位,5-8月逐月回升,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分化明显(图3)。其中,主要新兴经济体工业生产指数普遍走高,如俄罗斯、土耳其、南非等,而发达经济体中的美
7、国和韩国回升,英国、德国、意大利下行,日本波动较大,整体趋于平稳。全球融资环境收紧和经济下行压力对工业生产前景带来较大影响,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明显回落,从2月的49.9%降至10月的48.8%o图3:部分经济体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2010年=IOo)全球=发达经济体-一新兴经济体资料来源:荷兰经济分析局,中国银行研究院从需求端看,内需是支撑发达经济体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美国消费未受加息明显影响,私人消费维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4.4%;8-9月,美国零售和食品销售额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速保持在0.7%以上,高于市场预期,但10月增速大幅回落至欧
8、洲各国消费指数整体维持稳定(图4),是上半年免于陷入衰退的主要动力。但随着高利率和高通胀持续,对消费的影响逐渐释放,内需增长动力逐渐弱化,全球服务业PMl指数从二季度开始明显回落,从5月的55.5%降至10月的50.4%,连续5个月下行;OECD消费者信心指数从7月开始连续3个月回落。图4:部分欧洲国家零售销售指数注:除英国是以2019年为基年外,其他经济体均为2015年为基年。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发达经济体投资受加息政策影响较大,国内投资和跨境投资均持续承压。美国私人投资在2023年一季度触底后逐渐反弹,三季度存货及住宅投资恢复增长,带动私人投资增速提升至8.4%(经季调后环比
9、折年率),但制造业和设备投资均放缓,环比增长折年率分别降低0l%和3.8%o欧盟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减少。2023年二季度,欧元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环比增长0.1%,比一季度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房地产对GDP环比增长拉动率转为负值。在紧缩货币政策影响下,发达经济体企业部门宏观杠杆率下降,企业加杠杆或负债投资意愿不足。同2022年底相比,2023年二季度,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率分别下降了2.4个、3.4个、4.0个、3.0个和1.3个百分点(图5)oIMF预测2023年全球投资率(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下降IO个百分点至26.4%(图6),其中,欧盟将下降1.1
10、个百分点,比发达经济体平均降幅高0.2个百分点。从跨境投资角度看,受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金融领域动荡加剧、高利率和投资审查趋严等影响,并购交易仍然疲软,而在全球产业链重塑背景下,东南亚等区域绿地投资恢复增长。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23年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将继续下行,但降幅较2022年收窄。图5:部分发达国家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18060 -160-140-120-100-80-40 .Iiiiiiiiii2007Q1 2008Q3 201001 2011Q3 2013Q1 201403 201601 2017Q3 201901 2020Q3 2022Q1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英国资料来源:11F
11、,中国银行研究院图6:全球投资率变化趋势()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2022 2024F全球发达经济体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资料来源:IMF,中国银行研究院从国际贸易角度看,全球货物贸易量和价格指数均承压下行,主要经济体出口贸易同比增速下降。荷兰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2023年1-8月,全球货物贸易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均震荡下行,8月数值比1月分别下降0.9个和4.3个点(图7)。10月,世贸组织将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测值下调0.9个百分点至0.8%,2023年国际贸易增长或为近几年最低水平。但近期东亚、东南亚
12、等主要经济体出口下行趋势收窄,贸易呈现企稳迹象。9-10月,越南出口结束连续10个月的负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5.0%和6.7%。10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长5.1%,是自2022年10月以来首次正增长。图7:全球货物贸易量指数和货物贸易价格指数(2010年=100)资料来源:荷兰经济分析局,中国银行研究院展望2024年,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将依旧疲软,且分化可能加剧。一是发达经济体面临的“遏通胀和稳增长”两难问题更加突出,货币政策走势将分化。疫后服务业复苏加快、劳动力市场紧平衡、地缘冲突加剧等因素导致发达经济体核心通胀黏性较强,通胀回落速度较慢。2023年10月,IMF将2024年全球通胀预测值由7
13、月的5.2%上调至5.8%,并预测到2025年前大多数国家的通胀率都将高于央行目标。通胀反复风险使当前各主要央行对通胀走势保持警惕,预计在一段时间内政策利率将继续维持在高位。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走势将逐渐分化。截至11月中旬,在MaCrobOnd跟踪的79家央行中,近1/5正处于降息周期。预计美联储大概率在2024年上半年停止加息,日本央行在通胀压力下可能于2024年年初退出负利中国银行研究院72024年率政策。二是各国经济走势将进一步分化。相较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面临更大的经济增长压力。受就业市场韧性消退、内外部需求回落、通胀和利率水平高企、地缘冲突
14、余波未散等因素影响,欧元区和英国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经济表现将弱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不过随着增长压力加大,货币政策可能将在2024年上半年率先转向,经济表现虽疲弱但可能会好于2023年。美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2024年经济“软着陆”和衰退风险同时存在,但目前来看,经济实现“软着陆”概率更大。中国和其他亚太经济体经济走势有望逐渐企稳,将成为稳定全球经济的重要力量。三是需求端下行压力可能大于生产端。2023年全球工业生产在触底后缓慢回升,自4月起全球工业生产指数整体呈增长趋势,随着疫情引致的供给侧冲击进一步消退,预计2024年全球供应链和工业生产将继续在波动中复苏。但在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背景
15、下,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状况将逐渐变差,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需求端的滞后影响将逐步显现,支撑2023年经济增长的需求端因素可能在2024年面临加速回落的压力。与此同时,一些稳定因素将逐渐显现,对经济形成托底,减缓经济下行幅度。整体上看,随着供应链和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正常,全球供求形势将得到持续改善,通胀虽然顽固但整体回落趋势不会逆转Q主要经济体的加息周期将逐渐停止甚至开始转向,全球流动性紧缩情况预计将逐步缓解。结合全球产业链重组背景,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跨境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预计将有所回升。分区域看,中国经济复苏动力逐渐增强,亚太等出口型经济体增长逐渐企稳,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支撑。随着宏观政策效应逐
16、步释放,中国经济呈稳定复苏态势,带动相关经贸伙伴贸易回暖,叠加半导体产业步入复苏周期,韩国、越南等亚太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表现将有所好转。综合上述因素,“复苏十分化”将成为2024年全球经济主线逻辑,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在2.5%左右,增速比2023年低0.2个百分点。(二)重点国别/地区经济形势研判1.美国经济增速将回落,高利率对经济的滞后影响将逐步显现2023年前三季度美国经济未受加息明显冲击,出现超预期增长。一、二季度GDP环比增长折年率分别为2.2%和2.1%,处于潜在增速附近,三季度大幅提高至4.9%,为2022年以来最好季度表现(图8)。其中,私人消费和政府财政支出是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
17、重要驱动力,前三季度上述两分项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4%和23.5%o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在服务领域的压抑需求得到释放。服务支出成为消费者支出领域中最稳定和增幅最大的板块,前三季度服务消费贡献了私人消费增长的58.7%o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就业市场的稳健,1-10月非农就业人数均值远高于历史水平,失业率平均值为3.6%,低于2022年同期和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的非周期性失业率水平。美国劳动者实际收入保持增长,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月同比增速均值达4.2%,家庭财务状况良好,家庭财富对个人支出的正面效应高于历史水平。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上升。2023年美国政府推进实施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
18、法案,加大对清洁能源、半导体等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前三季度政府支出平均每季度拉动GDP环比增长折年率0.7个百分点,而2022年该数值为-0.1。私人投资触底反弹,对经济的提振作用逐渐增强。受美国积极的产业政策和产业链回流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在二季度之前保持稳定增长,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利率抬升对美国房地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弱化了加息对私人投资的冲击。三季度虽然制造业投资开始转弱,但房地产投资的快速恢复又再度稳定了私人投资形势。前三季度私人投资对美国GDP环比增长折年率的季度拉动率均值为0.2%,高于上年同期的-08%净出口对美国经济的拖累效应减弱。2023年美元维持强势表现,前三季度货物进口支出
19、下降6.0%,而全球需求疲软导致美国货物出口规中国银行研究院92024年模下降2.5%,进口降幅大于出口,带动贸易赤字收窄12.1%o图8:各分项对美国GDP环比增长折年率的季度拉动率变化趋势()10-42021-032021-092022-032022-092023-032023-09个人消费支出第私人投资商品和服务净出口、政府洸费支出和投资GDP环比增长折年率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2023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回落,更多领域的负面因素开始凸显,不同部门表现分化。一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私人消费表现疲软。消费者支出增幅有所放缓,10月零售和食品销售环比增速由之前两个月的0.
20、7%以上降至-0.1%,私人消费对经济支撑作用减弱。二是制造业投资和工业产出处于疲弱状态。三季度企业制造业投资在连续7个季度增长后转为下降,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回落。ISM制造业PMl指数长期处于萎缩区间,10月数值较上个月大幅下降2.3个百分点。三是美国就业市场也逐渐降温,10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较年内月度均值大幅减少,失业率提高至3.9%,工资增速放缓,在通胀高企背景下,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逐渐承压Q四季度美国GDP环比增长折年率可能会回落至2%左右。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软着陆”和衰退的可能性同时存在,但从目前情况看,“软着陆”发生的可能性要高于衰退。货币政策是影响2024年
21、美国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2023年美国通胀已明显放缓,受基期效应减弱、住宅成本居高不下、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可能导致食品与能源价格反弹等因素影响,2024年美国通胀进一步回落至2%目标将遇到一定阻力,后续下行难度增大且具有反弹风险。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路线尚不清晰,但市场基本达成几点共识:第一,当前的货币政策已经达到“限制性”水平;第二,美联储加息周期已临近尾声,大概率在2024年调整货币政策;第三,若无特殊风险事件发生,美联储可能在2024年维持当前缩表(QT)节奏。目前不确定的是高利率的持续时间与首次降息时点,以及潜在的货币政策“滞后效应”可能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对于私人消费来说,高利率对消
22、费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2023年利率上升增加了美国家庭债务负担,家庭债务支出/可支配收入虽低于历史水平,但呈现上升态势。美国家庭债务余额拖欠率回升至3%,消费者借贷能力和意愿将有所下降,债务融资在消费者支出来源中的权重上升。叠加学生贷款暂停还款阶段结束以及疫情时期放宽福利资格计划结束,将使得消费者财务状况恶化并影响消费支出的可持续性。2024年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状况缓解,其对冲加息负面影响的调节效应将逐渐减弱。具有先导性的首次失业保险申请人数缓慢回升,就业增长可能进一步减速。堪萨斯联储劳工市场状态指数中的动能指数低于历史平均值,反映未来增长的乏力状态。未来劳动者收入增幅可能下降,收入对支
23、出的支撑作用可能减弱。对于私人投资来说,金融条件虽仍相对宽松,但信贷条件逐渐收紧,银行业普遍提高了对各种规模企业的信贷标准,NFIB小企业乐观指数显示小企业信心仍然疲软。此外,耐用品订单持续疲弱,长期高利率和紧缩的金融条件迫使企业缩减投资。9月美国二手房销售额跌至十年来最低水平,未来在价格持续上升、房贷利率维持高位的背景下,住房负担能力将继续处于历史低位,销售预期可能持续遇冷。但另一方面,房屋供应量保持低位,可能促使建筑相关投资支出和商业活动复苏。综合来看,美国私人投资将继续呈现分化状态,企业投资可能持续疲软,房地产投资将从低位波动反弹。财政支出方面,美国2023财年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银行 全球经济 金融 展望 报告 2024 复苏 疲软 货币政策 取向 分化 2023.12 12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