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新时期中国“新舞蹈”运演的阅读笔记(乙编).docx
《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新时期中国“新舞蹈”运演的阅读笔记(乙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新时期中国“新舞蹈”运演的阅读笔记(乙编).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新时期中国“新舞蹈”运演的阅读笔记(乙编)ChineseModernDanceandModernChineseDance:ReportafterReadingMaterialsoftheAdvancementoftheNewDanceinNewPeriodinChina(三)作者:于平作者简介:于平(1954-),男,汉,江西南昌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博士,曾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文化部艺术司司长,现任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艺术百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
2、学兼职教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艺术史及其理论,文化政策理论研究。北京100020原文出处:艺术百家(南京)2015年第20154期第12-25,62页内容提要:吴晓邦先生认为,作为中国的新舞蹈艺术在创作上应把外来的东西和自己民族的审美要求融会贯通,要尊重中国传统的艺术习惯,把抽象的动作具象地化为情感的语言。郭明达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现代舞“新先锋派”的旨趣一一即舞蹈本身是一种自我完满的实体,不必亦步亦趋于文学、戏剧;舞蹈动作本
3、身就是目的,而不限于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中国现代舞探索”舞蹈本体的回归”,中国现代舞舞者的关注点,一是中国现实的感受,二是现实人物的内心,三是舞蹈本体的回归。创作了小舞剧天山深处和一条大河的前线歌曲团的苏时进代表“新舞蹈”的时代高度。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对于中国“新舞蹈”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新舞蹈”创作确实获得极佳的境遇,开始以“三部曲”或“小型作品组台”的方式凸现编导的个人风格,代表作品有觅光三部曲记忆的风帆悲鸣三部曲。身为吴晓邦先生的入室弟子,张华旗帜鲜明地指出,现代舞是独立人格创造出来的舞蹈,应该挑战经验舞蹈的习惯方式。Mr.Xiaobangstatestha
4、tincreatingnewdance,weshouldintegratesomethingforeignandexoticandsomethingnationalandlocal,andweshouldrespectthetraditionalChineseartcustomandconcretizetheabstractactionintoemotionallanguage.GuoMingdaagreesthatthepurportandinterestofnewavant-gardeschoolofmoderndanceliesinthatdanceitselfisaself-satis
5、factoryentity,thereforeitdoesnotneedtoblindlyfollowliteratureortheatre,sincedanceitselfisthegoal.ModernChinesedanceexplorestoregresstodance,andChinesedancerspaymuchattentiontosenseoftherealityandpeople,sinnermindinreallife,andaregressiontodanceitself.SuShijin,whocreated“DeepinMountTianshanandAGreatR
6、iver,representstheheightofnewdanceofthattime.AndthesecondNationalDanceCompetitionhasanimportantsignificancetoChinesenewdance.Since1980s,Chinesenewdancehasmetaveryniceopportunity,whichinspiredalotofworks.sMr.Xiaobang,sdisciple,Zhanghuastatesthatmoderndanceisakindofdancecreatedthroughindependentperson
7、ality,anditisnecessarytochallengethecustomeofexperiencedance.期刊名称:复印期号:舞台艺术(音乐、舞蹈) 2016年02期关键词:舞蹈艺术/中国新舞蹈/现代舞/现代中国舞/独立人格/舞蹈仓IJ作/舞蹈理论/ChineSenewdance/SeIf-SatiSfaCtoryentity/independentPerSOnaIity/experiencedance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04(2015)04001214十九、把外来的东西和自己民族的审美要求融会贯通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之后,围绕着赵景参的文章从表
8、现人物内心出发到中国现代派舞蹈的复兴出现了一些讨论和争鸣。吴晓邦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发表了新情况、新问题一兼论现代舞对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影响。晓邦先生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长期间断了与欧美国家的艺术交流与联系,舞蹈方面对西方现代舞基本上持排斥态度。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不少舞蹈工作者在缺乏对外了解的情况下,对现代舞产生了一种谈虎色变的心理;因而使过去曾一度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舞蹈艺术也变得一筹莫展甚至受到歧视今天,由于美国现代舞比之过去有所发展,而且从和芭蕾舞势不两立的情况中又产生了相互融合的局面,这就使得中国观众认为它并不像以前宣传的那么可怕,从而改变了对现代舞的看法,一些青年舞蹈家对它还发生了浓
9、厚的兴趣但是,对于这一外来的舞蹈艺术形式究竟该不该向中国移植,以及提倡了现代舞会不会妨碍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都是摆在舞蹈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新问题实际也不新.在五四运动后,中国新舞蹈艺术逐渐萌芽。1936年我从日本学成芭蕾舞与现代舞归回祖国,不仅把这种新舞蹈艺术向中国人民做了介绍,并且新舞蹈活动也就此与中国人民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为中国人民服务了口吴晓邦先生认为:现代舞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各流派当中鱼龙混杂评价现代舞好与不好,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而论对待现代舞的态度,我同意有的同志所做的比喻:聪明的人重视现代舞,骄傲的人轻视现代舞,愚蠢的人照搬现代舞站在建设中国新舞蹈艺术视野的立场上去借鉴外来的舞
10、蹈艺术,照搬和轻视都是不对的。作为中国的新舞蹈艺术,毫无疑问首先就要有中国的气派和中国的民族特征,表现出中国人民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要求。因此在创作问题上,既要打破保守思想,亦要尊重中国传统的艺术习惯一中国传统的艺术习惯就是形神兼备这是一条普遍的法则,也是我们的舞蹈思想与美国现代舞中新的流派的区别。中国的新舞蹈艺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遵循着我国现实主义传统的艺术习惯;因此尽管借鉴和运用了美国前期现代舞的许多表现手法,但仍然是在中国传统的反映论这一基础上加以吸收,因此也摸索、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新舞蹈艺术风格如果把外来的东西和自己民族的审美要求融会贯通,新颖的、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优秀舞蹈作品就
11、不难产生。口二十、把抽象的动作具象地化为情感的语言吴晓邦先生认为,中国的新舞蹈艺术在创作上要尊重中国传统的艺术习惯,也即形神兼备。这使我想起了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被交口赞誉的独舞海浪。这个由贾作光创作的海浪,即便在今日看来也不逊于希望;它当时仅获三等奖这一事实使舞蹈界普遍为贾作光抱不平。这当然也看出给希望评二等奖有显示开放态度和开明主张的意图。贾作光曾以海的诗为题来谈海浪的创作。他说:我早就有用舞蹈来表现海的意图,以海来抒发时代的感情,来讴歌祖国和人民我要使人们在海燕矫健的飞翔中得到美的启示,在海浪的波涛起伏中得到奋进的力量,我力图用身体为时代、为青年唱出一首赞美诗”。贾作光说:”创作海浪,
12、我想破除一种习惯的、直观的、叙事性舞蹈的概念形式海浪不是一个情节舞,但它是有内容的它是舞蹈诗,我将哲理暗示在主题深邃的抽象之中,让人们去回味、联想我借用音乐的复调式手法来处理舞蹈内容,努力通过海浪和海燕两个具体的舞蹈形象的对映,勾勒人的性格,着意刻画细致入微的情绪,使舞蹈在变化中逐步突出、丰满起来我认为一个舞蹈编导只有掌握时代的脉搏和新的审美要求(其标准就是诗与情),才能开拓人们美的精神境界有人说海浪不是传统的舞蹈形式。从它运用的语言和手法看,不妨叫它现代新舞蹈。海浪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时代的诗情我从生活中捕捉舞蹈形象的同时,注入了民族优秀传统的滋养,所以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m2将海浪自称为现代新舞
13、蹈”,体现出贾作光的创作追求。实际上,这也是他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他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现代舞一创作道路自析一文中谈到:现在很多人谈现代舞复兴。应该说,现代舞是一种舶来的舞蹈形式;有出息的艺术家要有勇福口胆识,使夕陵形式在中国人民火热的斗争中融化、吸收、为我所用,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现代舞。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自我表现、自我沉醉,是没有出息、也没有出路的。3贾作光认为:中国的现代舞,要有中国的精神气韵、深刻的意蕴内涵和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要善于把现代舞的表现技法与新时期人民的新生活、新风貌、新思想完美结合。我在1980年创作的任重道远,借助骆驼的形象,以比兴的手法赞美中华民族勤
14、奋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海浪则以同样的表现手法,通过搏击风暴的海燕和波涛汹涌中的浪花形象,展示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充满时代强者的博大情怀和昂奋风貌。这两个独舞既抽象又具象,在有限的舞台时空框架中,创造了无以制约的艺术时空;摆脱了传统舞蹈模式,把民族精神和思想感情融注于可视的舞蹈形象之中舞蹈创作中师法自然就是从生活中摄取元素,并把它们提纯、复现、个性化、形象化、韵律化;把抽象的动作又具象地化为情感的语言我在近期舞蹈创作中依然如是地孜孜以求1986年创作的表现运动员拼搏冲刺、力争夺冠的独舞希望在瞬间火的遐想以及1987年创作的女子群舞蓝天的诗,就是力图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现代舞.从将海浪自称为现
15、代新舞蹈”到力图创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现代舞,可以看到贾作光旗帜鲜明的创作追求:一是善于把现代舞的表现技法与新时期人民的新生活、新风貌、新思想完美结合;二是善于把抽象的动作又具象地化为情感的语言!二十一、舞蹈本身是一种自我完满的实体吴晓邦先生在新情况、新问题兼论现代舞对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影响一文中曾指出:其实除了现代舞,美国对舞蹈艺术的研究和舞蹈艺术教育的普及,是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美国的专业舞蹈艺术机构虽然不多,但美国各大专院校都设有舞蹈系。其中开设的项目,有从科学方面专门研究人体律动学的;也有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去研究人的动作规律的;还有专门研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运动的法
16、则的;不少大学教授还专门从民俗学和社会学上去考究各国的舞蹈艺术”口在新时期中国新舞蹈”的运演进程中,首先从舞蹈艺术教育方面予以关注是郭明达。他在现代舞蹈基训和创作问题漫谈一文中谈到:回顾古今中外的文艺运动,大多数通过时代脉搏鼓动起来我开训练班,便想针对解决便于反映现代题材内容的现代形式问题在舞蹈技巧和创作之间,须通过大量的即兴活动搭起一架长桥,才能把普遍的规律性东西,变成学员们各自掌握的独创性手段。4郭明达所说的“舞蹈技巧,指的是通过运动过程投射出来的质感”而非一套美丽的姿态展览4。这个质感的呈现,取决于对动作规律(动作元素理论和力度变化)的掌握、表演的纯熟程度、情绪的反应控制、人体的敏感度和
17、节奏性。在郭明达看来,现代舞蹈创作的训练首先要明白”技巧动作和创作动作的区别一技巧动作属于非戏剧性的陈述,而创作动作充满矛盾和戏剧意味。因为揭露矛盾正是现代舞蹈创作的“意趣”所在。在此基础上,郭明达提出了现代舞创作的结构八要素:一是动机,这是构造的基础和发展的根据;二是“重复,没有重复就没有动机”的记忆;三是变化和对比”,这是艺术结构的第一要义,追求“矛盾统一;四是高潮,目的在于使内容突显;五是比例和平衡,主要是处理好作品中各“动机”的关系;六是过渡动作”,目的在于加强作品片断之间的连贯性;七是逻辑发展,目的在于强调动机”之间过渡的清晰性;八是统一,这包括风格、动作色彩、明暗度、在空间的线条和
18、形式等。据此,郭明达认为当时中国舞蹈创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文字和戏剧观看舞蹈。这主要体现为:一、为使舞蹈情节看得懂而排斥其他表现手法,妨碍了舞蹈艺术的多样性(可参考无标题音乐);二、过于注重戏剧结构的细节,会妨碍对舞蹈动作的发挥;三、把基训动作当语汇直接搬上舞台,会使动作本身缺乏丰富的内容含义;四、舞蹈创作运用民间舞素材的工艺化(即几何图样的编织),缺乏激动人心的“表现性。此外,郭明达还认为舞台布景、服务应当简化,不能让静止的画面僵化动态的舞蹈;认为不应再把音乐当作舞蹈的灵魂,舞蹈形式不应像戴手套式地紧跟音乐结构。就某种意义而言,郭明达确实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现代舞新先锋派的旨趣一即舞蹈
19、本身是一种自我完满的实体,不必亦步亦趋于文学、戏剧;舞蹈动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限于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二十二、中国现代舞探索舞蹈本体的回归由郭明达关于现代舞的基训和创作”的主张,我们会想到华超的希望。事实上,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在第一、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的辉煌战绩,最初的确受到郭明达的影响。该团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1980年)中有双人舞再见吧!妈妈和独舞希望分获一、二等奖;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Q986年)中则有两个作品获一等奖一群舞黄河魂和双人舞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有意思的是,以独舞希望的创、演扬名舞坛的华超,自那个抽象的表现”后却沉下来创编“舞剧”了。1982年,华超与胡霞菲一道,将曹禺
20、的雷雨改编为舞剧繁漪。对此,苏祖谦、熊明清在前线歌舞团新作鉴赏中写到:舞剧是选取了藜漪为中心人物而展开的(华超扮演周萍),由引子、开端、发展、结局四段组成,像一首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在引子里,介绍了舞剧的全部人物繁漪、周萍、周朴园、四凤、侍萍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与矛盾繁漪处在舞台正中,直立着,双手无力地下垂,两眼凝视前方;舞台一侧的两个造型是侍萍痛苦深情地怀抱着女儿四凤,四凤跪在母亲前的舞姿,明以请求她的宽恕;舞台的另一侧,周朴园以手的姿态正逼问儿子周萍,周萍恐慌后退刹时禁漪抬头转动,这些人物在她身旁也急促地流动、飞奔起舞;在这流动的人群中,紫漪看到周萍与四凤相聚起舞,又突然碰到周朴园与侍萍的惊慌相
21、遇.在聚拢、分散、变奏式的舞蹈穿插往复中,表现着一种动乱和危机四伏的情状,把沉闷、压抑和窒息、紧张的气氛传递给了观众,把繁漪思想的疯狂面也表现得很生动其后的三个段落都围绕着繁漪的心境和体验展开,所有的事件都与紫漪胶结着、牵扯着”5用华超的话来说:在结构这部舞剧时,我们紧紧抓住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大量地吸收电影艺术里的意识流动,开创人物的心理空间,处理人物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关于舞剧繁漪,赵国政写过动人的舞蹈交响诗一评舞剧繁漪7的评论,很值得一读。不久后(1984年),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成立了以华超为主的舞蹈实验小队”。与华超合作创作舞剧繁漪的胡霞菲,留下了一篇实验小队一年探索之我见,文中说,“建
22、队宗旨,一是探索中国式现代舞风格和流派,二是试验舞蹈艺术创作、训练、表演的合一。前线歌舞团从1980年的希望再见吧!妈妈,到1982年的繁漪天山深处,1984年的红旗颂黄河魂,都是在1979年郭明达老师来我团讲学、使我们较系统地学习了现代舞理论,以及后来不断借鉴吸收外来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产生的成果目前我们小队的编、教、演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华超身上;小队的风格,主要是华超现代舞的风格一我只是协助华超共同探索中国式现代舞的风格和流派,能否形成流派,还有待今后的实践8虽然1985年华超取材姚雪垠的李自成创作了舞剧慧梅之死,但他的再一次被关注,是1988中国舞剧观摩研讨”期间推出的曹禺作品印象,印象除
23、原有的壑漪外,还有日出和原野。此时与华超合作的王慧增,在编舞断想舞剧曹禺作品印象创作札记一文中写到:话剧曹禺到舞剧繁漪,由揭露一个家族的罪恶滤纯为一个不幸女人悲愤的抗争;话剧日出到舞剧日出,由呼唤新旧社会更始的感召折射变形为一个善良女人无哀的悲歌;话剧原野到舞剧原野,由受宿命观束缚的反抗者之悲剧化合变质为一个倔强女人向往的破灭面对一些舞剧里豪华的舞美装置,昂贵的服装道具,情节事件的繁复,人物脉络的冗杂,费解的交代说明,难耐的哑剧表演,阔绰的人海战术;而舞蹈却是贫乏的,感情是苍白的历史的原因我们受外来模式的影响,多年样板的束缚,因袭了戏剧一般创作规律;是否对僵化的舞剧形式构建,仍处于某种集体无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现代舞 现代 新时期 舞蹈 阅读 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