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解析版).docx
《专题04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04碳和碳的化合物(试题分值:50分测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金刚石、石墨和Ceo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答案】B【解析】A、金刚石为无色透明,该选项叙述不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叙述正确:C、三种物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该选项叙述不正确;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该选项叙述不正确。故选B。2、【原创题】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所有小球均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刚石石墨石墨烯A.常温常压下,三种物质均为黑色固体B.三种物质都不能在氧气中燃烧C.Ig金刚石和I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D.通过物理变化将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答案】C【解析】A、金刚石为无色透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稀均为碳单质,则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于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则Ig金刚石和I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D、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o3、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不能溶于水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A叙述不正确;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B叙述正确;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故C叙述正确;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D叙述正确;故选:Ao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解析】A、该实验不能证明CCh显酸性,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石蕊纸花变红,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图示中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应伸
4、入集气瓶底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是可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中,蜡烛接触到二氧化碳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药品为大理石和稀盐酸B.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C.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药品时,先加入大理石,后加入稀盐酸【答案】B【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稀盐酸,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漏气,故选项正确;D、加药品时,先加入大理石到锥
5、形瓶或试管,但要开始制取气体时,再加入稀盐酸,故选项正确。故选:B06、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高钵酸钾制取氧气氯气验满【解析】A、此图是加热高锌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图,注意试管口略向卜倾斜,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锌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此装置图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收集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注意导管要伸入到集气瓶底,此图中导管未伸入到集气瓶底部,故B不符合题意;C、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应使用的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Ll,此图中小木条伸入到了集气瓶内部,故C不符合题意;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注意要预先在瓶内放少许水或在瓶底铺上些细沙
6、,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瓶底炸裂,此图中瓶底无细沙或水,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7、【新考法】与体育赛事结合2026年世界杯足球预选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化学中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B.重要档案用碳素墨水书写只利用了碳的物理性质C.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D.由于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石墨可用于制高铁的电刷【答案】D【解析】A.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此选项错误;B.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笔,是因为碳
7、素墨水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选项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原子构成,C60是由C60分子构成,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构成它们的碳原子都相同,此选项错误;D.由于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石墨电刷通过电网给高铁供电,此选项正确;故选D8、【原创题】甲、乙、丙是某同学设计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三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一粗铜丝(可以上下移动;一穿孔的塑料小药瓶甲7丙A.甲装置此时容器内右侧大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B.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打开状态C.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D.丙装置具有可控制
8、反应进行或停止的功能【答案】B【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说明右侧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正确;B、此时甲装置中固体与液体分离,说明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故不正确:C、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具有甲装置具有的功能,关闭止水夹装置内压强增大,固液分离,能使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正确;D、丙装置可以通过粗铜丝控制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或脱离,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正确;故选B。9、【新考法】化学实验与平面坐标系结合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f固体的总质量gOti上
9、 反应时间minB. 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C.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bgD.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答案】C【分析】CuO与C在高温下可以反应生成Cu与CO2o【解析】A、图中的M点对应的时刻反应正在持续发生,则固体的为CuO、C、CU三种物质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N点对应的时刻为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则剩余的固体为Cu,CU为红色的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CUO与C完全反应后生成COz与Cu,则剩余的固体为Cu,根据图示可知CU的质量为bg,故选项说法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反应生成的COz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小,反应中铜元素的质量
10、不发生变化,则反应过程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o10、【新考法】与环保和重大事件结合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B.臭氧C.细颗粒物D.稀有气体【答案】D【解答】解: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故选项错误。B、臭氧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故选项错误。C、细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故选项正确。故选:D,11、以化合价为
11、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表示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B.B表示的物质有毒C.C表示的物质可以灭火D.D对应的物质可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答案】A【解析】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A点所属物质的类别为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题意;B、B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为一氧化碳,B表示的物质有毒;不符合题意;C、C点对应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为二氧化碳,C表示的物质可以灭火;不符合题意;D、D对应的物质中碳元素显+4价,可能是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D对应的物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04 化合物 测试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