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2016年1月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00号公布).docx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2016年1月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00号公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2016年1月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00号公布).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2016年1月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00号公布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充分调动广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社会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重庆市人民政府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是对我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第三条凡属重庆籍公民,在市内外、国内外的报刊和出版社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并对推动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促进我市社会科学事业繁荣等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均可申请参加评奖。前款所称社
2、会科学成果,包括以下三类:(一)著作类,包括社会科学专著、译著、教材、普及读物、工具书、古籍整理、地方志书等;(二)论文类;(三)研究报告类,包括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论证报告等。第四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原则;(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三)高标准、宁缺毋滥的原则。第五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坚持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奖励成果总数原则为150项,可根据评奖当年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原则上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占比分别为10%、30%和60%。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金为: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2.5万元,三等奖1万TLo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3、(以下简称市社科联)、市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社科评奖办)会同市财政、市人力社保部门根据社会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发展情况,可以对社会科学奖授奖成果总数以及市社会科学奖奖金总额进行调整,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第六条从2012年起,逢双年的3月份,由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社科联、市社科评奖办向社会发布开展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第七条申报参加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的作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在国内外出版发行的社会科学类著作;(二)在国内报刊或国外报刊上发表的社会科学类论文和研究报告等;(三)未公开发表的被省部级及以上国家机关采用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论证报告等。前款规定的
4、社会科学类成果,其参评时限以出版时间、刊载时间或结项通知时间为准。已获得相当于或高于本奖励级别成果奖的,不再纳入评选范围。第八条获奖的各类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专著。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在研究现实和理论问题上有创见,对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新贡献。(二)译著。译文准确规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深化学术研究有促进作用。(三)教材。内容有新意,能够反映当代最新科研成果,对科研、教学有重要应用价值。(四)普及读物。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普及社会科学基本知识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促
5、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文字通俗易懂,为公众喜闻乐见。(五)工具书。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对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六)古籍整理。翻译、注疏准确,完整保持原作内容,历史考证和研究富有新意,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七)地方志书。资料可靠、记述准确,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八)论文。选题有价值,论点新颖,论据可靠,具有创造性,对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有积极作用。(九)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论证报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材料翔实可靠,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被省部级及以上国家机关采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重庆市 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 奖励 办法 2016 人民政府 300 公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