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脑实质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策略.docx
《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脑实质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脑实质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策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脑实质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策略缺血性卒中超早期主要治疗手段是溶栓,已有的随机对照研究主要是评估患者结局,并没有考虑病变部位,甚至也没有考虑血管闭塞是否存在、组织损伤程度、面临进一步损伤风险的可挽救的脑组织量。为了扩展溶栓治疗时间窗,改善有效性,减少并发症,使用影像学检查主要围绕以下4个待解决问题:是否存在出血;是否存在血管内血栓,可以使用溶栓治疗或血栓切除术;是否存在不可逆的梗死脑组织及其体积大小;是否存在低灌注脑组织,面临如果不恢复足够的血流灌注将会发展为梗死的风险。神经影像学可以根据评价目的分为3类,脑实质影像、脑血管影像、脑灌注影像。脑实质影像包括CT和MRI,急性
2、缺血性卒中时主要发挥3个作用:除外出血、检测缺血脑组织、除外与急性脑缺血相类似的疾病。检测急性缺血脑组织:DWI要远远优于CT和其他常规MRI序列,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除外出血:溶栓前必须进行NECT或MRl检查除外脑出血。虽然没有关于外科术或活检对照的A级研究证实,但是NECT用于发现脑出血的价值被临床公认。脑出血在MRI上的表现取决于血肿的发生时间和脉冲序列。磁敏感序列和T2*WI对于小量的脱氧血红蛋白非常敏感,但是对于含钙或铁的化合物也很敏感,对于发现急性脑出血,MRGRE至少和CT一样准确。对于亚急性、慢性出血,MRI优于CT。MRI比CT更容易发现出血转化和微出血,但是对于临床治疗方
3、案选择的影响有待于研究。CT和MRl的FLAIR序列可以用于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中的出血或炎性渗出物可以造成高信号。但是桥前池或基底池的脑脊液流动产生高信号伪像,造成假阳性。发现脑缺血和除外类似脑缺血的其他疾病(如肿瘤、硬膜下血肿等),MRI分辨率明显优于NECTo脑灌注成像研究表明,血管成功再通之后,预后与初始梗死核心的体积显著相关,100ml的初始中心体积(相当于MCA供血区1/3)是预后好坏的一个阈值,梗死体积等于或大于该阈值的患者,预后可能不好。初始梗死核心可以由DWLCTP-CBVxCTA-SLXECT及CBF82ml)、TTP明显延迟(4丈病灶体积(162ml)、小的不匹
4、配区,NlHSS评分19分等。有报道提出DWl病灶的扩展率(病灶体积/起病时间)来判断预后的敏感度接近100%o腔隙性脑梗死在发病6小时内临床诊断腔梗并不可靠,如果DWI上出现深部小病灶则提示很可能是单支穿通动脉闭塞,提高了早期诊断腔梗的准确率。如果出现多个DWI病灶和栓塞的临床过程,那么即便临床表现为腔梗综合征,也不能诊断为腔梗,而是诊断为栓塞病因的可能性很大。急性期腔梗的诊断对于治疗并无决定性的指导意义,NINDS的研究显示,在3小时内腔梗与其他卒中亚型接受溶栓治疗的获益并无区别,但这一研究仅是依据临床症状和CT诊断腔梗,结果并不十分可靠。由于腔梗的自发性恢复较好,并且存在小血管病变可能导
5、致颅内出血的危险增加通过MRI明确诊断腔梗,是否会改变既往对于腔梗患者溶栓治疗,重新评估腔梗患者的溶栓治疗风险和效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后循环卒中对于后颅窝(脑干和小脑)卒中,DWI的敏感性远高于CTo由于骨质伪影的干扰,CTP对于后循环卒中可能没有帮助。CTA或MRA和压脂T;WI在确认基底动脉闭塞、大动脉粥样硬化病或颅外动脉夹层方面很有价值,有助于指导治疗。由于基底动脉自然病程预后极差,溶栓时间窗在越早越好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延长甚至达24小时。已有小型研究采用多模式MRI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DW/PWI不匹配区指导发病7小时内静脉应用rt-PA溶栓,获益显著。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血管超声双
6、功能超声用于颈部血管筛查,尤其是颈动脉病变筛查。TCD和/或TCCS用于探查颅内脑底大血管和Willis环主要分支动脉,评估侧支循环开放。TCCS和TCD都受骨窗限制,TCCS较TCD更易于受骨窗限制。TCCS可以显示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近中段,但是对远段显示不佳。双功能超声对以下病变可能显示欠佳:颈动脉分叉过高者的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颈动脉远端病变、高度钙化影响观察、极重度狭窄(需与闭塞鉴别)。体胖颈项粗短者的颈内动脉显示欠佳,尤其是椎动脉由于位置较深在更易于影响显示,常见的椎动脉开口处病变也不能完全显示。当病变局部解剖结构显示不清时,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尤其重要,综合该支血管病变局部和远近端血流
7、变化、其他血管和侧支循环情况作出诊断。应该强调双功能超声和TCD/TCCS结合,全面评估颅内外血管,更为准确判断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但是血管超声检查对纤维帽完整性、斑块内炎症等病理特征的评价存在局限性。相对于双功能超声而言,TCD的准确性更易于受操作者经验和血管解剖走行的影响。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操作者之间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CTACTA是一种非侵入性、无创血管成像技术,经周围静脉团注法注入对比剂,在脑动脉对比剂充盈高峰期利用螺旋CT进行快速薄层容积扫描,采集数据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后获得三维立体的脑血管影像。常用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的成像方法有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
8、yprojectionzMIP)s容积再现(VOIUmerendertechnique,VRT),表面遮蔽显示(ShadedsurfacedisplayzSSD)、多平面重组(multipleplanereconstructionzMPR)s曲面重建法(CUrVedplanarreconstructionxCPR)等。CTA的空间分辨率受机器硬件条件如探测器排数的影响,总体而言,CTA的空间分辨率为MRA的两倍,但是仅为DSA的一半。但是随着探测器数目增加CTA的空间分辨率将持续提高并接近DSA的空间分辨率。已有学者建议将CTA作为疑诊卒中GA患者的首选血管影像学检查。CTA主要用于评价主干血
9、管的狭窄和闭塞,包括颅外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全程、颅内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评价狭窄程度、部位和侧支循环,CTA可以显示到颅内动脉的第3级分支。对于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CTA可以准确诊断程度50%的狭窄。两项荟萃分析显示龙t于颈动脉和椎动脉70%99%狭窄,CTA的敏感性为85%91.5%,特异性为93%97.4%除诊断管腔狭窄之外,CTA还可以对管壁成像,识别颈动脉斑块形态,如斑块大小(面积或体积)、形态、溃疡、密度等,清楚地显示钙化,但是对溃疡斑块的敏感性只有60%o对于诊断颅内动脉闭塞,CTA的敏感性为92%100%,特异性为82%100%,阳性预测值91%100%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探测能
10、力略低于闭塞,敏感性为78%100%,特异性为82%100%,阳性预测值93%o尤其对于急性卒中患者,CTA诊断急性动脉内血栓的准确性接近DSAoCTA能很好地诊断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和闭塞。CTA的优点在于:无创、快速,不需要动脉插管;获得能够旋转任意角度进行观察的立体图像;可以同时显示双侧颈动脉、椎基底动脉、Willis环,利于观察颅内动脉供血全貌并进行双侧对比,这是DSA难以做到的;CTA显影不受局部血流状态(如涡流)、钙化、血栓形成的影响,亦是优于MRAsDSA之处;能够对血管腔和管壁进行成像。结合原始图像可以观察血管腔外结构,显示血管和邻近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是唯一能同时显示血管与周
11、围骨性结构关系的检查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仔细分析原始图像要比重建后的血管图像更为可靠。CTA的局限性在于:需要碘对比剂,有肾毒性和过敏风险,同时有放射线暴露;需要有经验的技师才能进行去除骨伪影的后处理操作,这是常规CTA技术最大的局限性。在血管壁严重钙化时会影响其狭窄程度判断的准确性;空间分辨率不及DSA,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对小血管分辨率差(直径1mm的正常血管)或病变显示不清。因CT阈值的限制,与颅骨贴近的血管病变(如床突上段颈内动脉)有时难以区分;仅能显示脑血管病解剖方面的信息,只能获得某时相的血管影像,不能提供血液循环动态变化过程等血流动力学信息。传统的CTA不能提供脑血流动力学信息,
12、但是动态3D-CTA(dynamic3D-CTangiogr叩hy,d3D-CTA)技术既可以提供脑组织病变和脑血管病变的形态结构,又可以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和脑灌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igitalSubtractionCTangiogr叩hy,DSCTA)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骨伪影的影响,其图像采集与DSA相似,固定头位不动,通过软件处理对比注射对比剂前后图像获得血管影像,其成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CTA,俄梢除了骨伪影的影响而且后处理操作比常规CTA节省时间,低年资技师也可正确操作。多层螺旋CT的应用部分克服了CTA的局限性,应用伪彩色成像技术使具有不同CT值的组织以不同颜色显示,在
13、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靠近颅骨血管的显示问题。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包括时间飞跃法(timeOfflight,TOF)、相位对比法(PhaSeCOntraSt,PC)和增强MRA(CE-MRA)。TOF序列基于血液流入增强效应,通过流动的血液与静止脑组织间的对比来获取图像,不需要使用对比剂,包括2DTOF或3DTOF,颅内脑血管成像常用3DTOF序列。CE-MRA是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使血液增强获得血管成像,主要用于颈部血管成像。MRA对脑动脉狭窄显示直观,与DSA的相关性较好。与DSA相比较,MRA对于颈部和颅内血管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达到70%100%o与DSAxCTA对比研
14、究显示,MRA对于颅内血管一、二级分支及各主要静脉窦显示清楚,可以确定急性大血管近端闭塞,但于远端和分支闭塞判断不可靠,对前、后交通动脉显示的敏感性、特异性较低,对于病变的某些细节显示不如DSAoMRA的优点在于:无创、安全、简单、快速;患者易于配合;急性期检查不会引起脑出血或血管痉挛等并发症;适用于随访检查;颅内血管成像不需要注射对比剂。与CTA相比,MRA无放射线暴露,无需用肾毒性的碘对比剂,病变显示不受颅骨影响。因而MRA对常见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显示、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观察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越来越多的作为无创性颅内外血管病变的筛查和诊断手段。MRA的局限性在于空间分辨率和血管显示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急性 缺血性 中的 实质 脑血管 影像 检查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