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中级风险管理-三色笔记.docx
《银行从业-中级风险管理-三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从业-中级风险管理-三色笔记.docx(7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级风险管理三色笔记目录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1第二章风险管理体系7第三章资本管理11第四章信用风险管理14第五章市场风险管理28第六章操作风险管理36第七章流动性风险管理44第八章国别风险管理51第九章声誉风险与战略风险管理53第十章其他风险管理58第十二章风险评估与资本评估68第十三章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70注:1 .红色表示重点知识点,为高频考点2 .篮色表示熟记知识点,为常考点3 .黑色为了解知识部分,只需了解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考点1、风险、收益与损失风险是指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如果某个事件的收益或损失是固定的并已经被事先确定下来,则不存在风险;若该事件的收益或损失存在变化的可
2、能,且这种变化过程事先无法确定,则存在风险。风险既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造成损失。风险造成的结果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一)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一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二)风险与损失的关系一风险中损失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而风险却是一个事前概念。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EL),非预期损失(UL)和灾难性损失(SL)三大类。(1)预期损失是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损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也采用中间值)。可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2)非预期损失是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内)计算出的对预期
3、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预见到的较大损失。可利用资本金来应对非预期损失;(3)灾难性损失是指超出非预期损失之外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重大损失。对于规模巨大的灾难性损失,如地震、火灾等,可购买商业保险来转移风险;对于因衍生产品交易等过度投机行为所造成的灾难性损失,则应当采取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的做法(过度投机行为)加以规避。考点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通常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以及战略风险八个主要类别。(一)信用风险(1)定义: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
4、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2)特征:A.对基础金融产品(如债券、贷款)而言,造成的损失是其债务的全部账面价值;B.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种类。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取,因此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存在于银行账户。(3)来源:表内:贷款、债券投资等。贷款是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来源。表外:信用担保、贷款承诺及衍生产品交易等。(4)特殊的信用风险:结算风险: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发生违约的风险。(二)市场风险1、定义:市场风险是指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波动给商业银行表内头寸
5、、表外头寸造成损失的风险。2、种类: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商品风险。3、特征:数据充分且易于计量,更适于采用量化技术加以控制,属于系统性风险,存在于交易账户。(三)操作风险1、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2、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3、操作风险可分为: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外部事件4、表现形式主要有:员工方面表现为职员欺诈、失职违规、违反用工法律等;内部流程方面表现为流程不健全、流程执行失败、控制和报告不力、文件或合同缺陷、担保品管理不当、产品服务缺陷、泄密、与客户纠纷等。系统方面表现为信息科技系统和一般配套设备不
6、完善;外部事件方面表现为外部欺诈、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外包商不履责等。(四)法律风险1、定义:商业银行因日常经营和业务活动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2、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3、种类:违规风险与监管风险。(五)流动性风险1、流动性定义: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能够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满足资产增长或履行到期债务的能力。2、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
7、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3、是银行所有风险中最具破坏力的风险。(六)国别风险1、定义: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2、国别风险可能由一国或地区经济状况恶化、政治和社会动荡、资产被国有化或被征用、政府拒付对外债务、外汇管制或货币贬值等情况引发。(七)声誉风险1、声誉是商业银行所有利益持有者基于持久努力、长期信任建立起来的无形资产。2、声誉风险是: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3
8、、商业银行通常将声誉风险看作是对其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八)战略风险1、定义: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因不适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或不利影响的风险。2、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二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经营策略存在缺陷;三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四是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考点3、系统性金融风险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特征(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的风险以及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负面效应的可能性。(二)特征复杂性;突发性;交叉传染性快,波及范围广;负外部性强。二、系统重要性银行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9、防范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负外部性问题,各国政府主要采取两种措施来解决。一是通过增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损失吸收能力来降低风险;二是通过建立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恢复和处置框架,来减少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破产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考点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一)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二)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也已60年代)(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四)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考点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商业银行通常运用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大致概括为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五种
10、策略。*、风险分散(1)含义: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应对措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应是全方位、多种类的,而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同一个借款人。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与其他商业银行组成银团贷款二、风险对冲(1)含义: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抵消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一边买一边卖,冲销潜在损失)。(2)种类自我对冲: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市场对冲: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
11、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3)对管理市场风险非常有效,也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领域。三、风险转移(1)含义: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移形大法、隔山打牛)。(2)种类保险转移某些衍生产品(期权合约)可看作特殊形式的保单。非保险转移:担保、备用信用证四、风险规避(1)含义: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2)策略:限制某些业务的经济资本配置。(3)原则: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4)局限性:消极,不宜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导策略。五、风险补偿(1)含义商业银
12、行在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之前,对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知道风险高,报个高价不赔本)。(2)策略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风险溢价。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客户:优惠利率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调高利率考点6、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作用1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2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1)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2)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3)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4)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金融资产和业务组
13、合。(5)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两大因素决定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资本充足率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考点7、风险管理常用的数理知识一、概率及概率分布(一)随机事件与概率(1)随机事件:在每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有可能不出现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2)概率:是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描述的最有效的数学工具,是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种度量。(3)基本事件:在每次随机试验中至少发生一次,也仅发生一次的事件。是随机试验中不能再分解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二)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 .离散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值只有有限多个或可列多个(列举法或表格法)某地区某年人口的出生数、死亡数,
14、某药治疗某病病人的有效数、无效数等。2 .连续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值由一个或若干个(有限或无限)实数轴上的区间组成。一批电子元件的寿命、实际中常遇到的测量误差等。(三)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和协方差1.期望期望是随机变量的概率加权和。随机变量的方差描述了随机变量偏离其期望值的程度。当一个随机变量以很大的可能性偏离其期望值,或出现随机变量取值远离期望值的可能性比较大,则其方差就比较大;反之方差较小。因此,方差是随机变量取值偏离期望值的概率加权和。3 .标准差(或称为波动率)标准差是随机变量方差的平方根。随机变量的方差和标准差均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量纲不同。随机变量
15、的标准差是对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程度进行刻画的一种常用指标。在风险管理中,标准差或波动率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风险度量的代名词。4 .线性变换风险管理中通常需要关注多个变量的线性组合。例如,分析投资组合的期望、方差等统计规律时,需要对变量进行线性变换后再计算期望和方差。5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协方差可以用来度量不同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例如,在资产配置时,协方差可以用于了解X和Y两种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率的相关关系。(四)一些重要的概率分布1.二项分布二项分布是描述只有两种可能结果的多次重复事件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例如,贷款是否发生违约就只有两种可能结果。对病人治疗结果的有效与无效,某种化验结果的阳
16、性与阴性。6 .泊松分布泊松分布是一种常见的离散分布,通常用来描述独立单位时间内(也可以是单位面积、单位产品)某一事件成功次数所对应的概率。例如,单位时间内某商业银行接待客户的数量、单位时间内客服接到的电话数量等。7 .均匀分布如果连续型随机变量X在一个区间a,b里以相等的可能性取a,b中的任何一个实数值,则称X在区间a,b上服从均匀分布。8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一种重要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口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决定了分布的幅度。正态分布曲线具有如下重要性质:(1)关于X=U对称,在X=U处曲线最高,在X二U。处各有一个拐点:(2)若固定。,随口值
17、不同,曲线位置不同,故也称U为位置参数;(3)若固定U,随。值不同,曲线肥瘦不同,故也称。为形状参数;(4)整个曲线下面积为1;(5)正态随机变量X落在距均值1倍、2倍、2.5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分别如下:P(Ii-OX+。)%68%P(-2oVXVH+2。)95%P(-2.5Xl时,为多元回归。(一)模型的假定(1)Y与解释变量兄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2)解释变量Xi之间互不相关,即不存在多重共线性;(3)误差项的期望值为零;(4)对不同的观察值,E的方差不变,即不存在异方差;(5)误差项满足正态分布。(二)建立模型(三)评估模型的性能一般来说,可以用残差图、均方误差(MSE)、拟合优度(R
18、?)、模型拟合优良性评价准则等来评价一个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3)拟合优度。可解释的波动与总波动之比,反映了Y的波动有多少百分比能被X的波动所描述。(4)模型拟合优良性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包括ATC准则(赤池信息准则)、BIC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考点9、收益和风险的度量一、收益的度量1 .绝对收益是对投资成果的直接衡量,反映投资行为得到的增值部分的绝对量。绝对收益二P-P尸期末的资产价值总额-期初投入的资金总额2 .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是当期资产总价值的变化及其现金收益占期初投资额的百分比。持有期收益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是最常用的评价投资收益的方式。持有期收益率=(P1+D-P0)/Px
19、lOO%3 .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即将不确定性收益的所有可能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的平均值,而权数是每种收益结果发生的概率。E(R)=p1r+p2r2+pnrn二、方差和标准差(理解定义)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就是风险的集中体现,而风险的大小可以由未来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来反映。假设资产的未来收益率有n种可能的取值r1,,rn,每种收益率对应出现的概率为P,收益率r的第i个取值的偏离程度用rt(R)2来计量,则资产的方差Var(R)为:Var(R)=P1r1-E(R)l2Pjr2-E(R)2+Pnrn-E(R)2方差的平方根称为标准差,用。表示。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通常将标准差作为刻画风险
20、的重要指标。资产收益率标准差越大,表明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越大。当标准差很小或接近于零时,资产的收益率基本稳定在预期收益水平,出现的不确定性程度逐渐减小。三、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原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研究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将可供投资的资金分配于更多的资产上,以寻求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最适当的资产组合方式。(1)当两种资产之间的收益率变化不完全正相关(pl)时,该资产组合的整体风险小于各项资产风险的加权之和。(2)当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为正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差:相关系数为负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好。(3)当相关系数为零时,即不存在线性相关性,也能分散风险。【提示】资产组
21、合可以消除非系统风险,但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第二章风险管理体系考点1、商业银行风险治理风险治理是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业务条线、风险管理部门之间在风险管理职责方面的监督和制衡机制。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存在的四个问题:(I)董事会未有效履行风险管理职责:(2)风险治理能力薄弱;(3)薪酬和激励机制不合理;(4)组织架构过于复杂和不透明。考点2、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1 .董事会的性质(1)董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是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2)董事会对银行风险管理承担最终责任。2 .董事会的职责(1)负责建立风险文化,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设定风险偏好和确保风险限额的设立;(2)审批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从业 中级 风险 管理 三色 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5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