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专项练习——概括文章要点.docx
《记叙文专项练习——概括文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专项练习——概括文章要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记叙文专项练习一一概括文章要点ffEEJ随El角度I:整体概括1.(2021上海17题4分)概括朱伯修复小熊的经过。缝合府膊!Tl清洗吹干(风干)梳理绒毛2(2020上海20题6分)阅读第段,完成下面的填空C山区孩子艰辛孩子们上学之路道阻且艰j1(2)孩子们的午餐缺油少荤,十分单调”“会浪漫:孩子们讲述流传在山间的奇特故事这种生活状态造就了孩子们(3)坚忍,(4)姓,朴(或乐观)的性格3.(2017上海21题4分)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方框里填写恰当的内容母亲购买旧车TI父亲生气砸车ITl刘伟挣钱买车IT父子骑车看病4 .(2016上海2I题6分)文中国烧爸爸教我债中国出,尼叙r
2、“1小M概括(1)孩丁片.田舌以向己*#种岭速做我记(tt游的四1(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3)上学后,芒我我爽我11前诗中名念其人种由情5 (25上海18题6分)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I)小学三年级时.“城.”因认读老蟀的评语受到蚊励,不斯址步,一学期后将了4相;(2)十多年后.“我“当了老算.用评语M勘学生,也珍视学生给“我”城评将。6.(2014上海20题4分)细读第段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未能如愿,请把“我”遇挫后的反应.埴写在下列横线上.第一次:失望;第二次:苦笑;第三次:尴尬:第四次,呆滞。7.(2013上海24题8分)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I
3、过招时“老妈的表现过招时.我”的表现外在表现内心感受第一次过招(I)后)盾坐在电脑前琢磨(2)第二次正招反宏问一个问题(3)哈啥大笑(4)c第三次过招(5)一大痞情(6)接、呆想足愧8.(2012上海24题6分)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我。比较点事件一事件二具体内容(】)“我”为女主人喝册“同桌”为“我”喝彩祓喝彩者当时的反应吃惊(2)被喝彩者事后的反应(3)退“我一束黄玫瑰花继续写作,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喝彩的价值(4)这样不仅使对方支得充美,生活充满立也使我们的心灵变洋愫大因为只有法实而有热忱的人,才会山哀地为别人喝起(用原文语句回答)角度2:局部概括(2019上海19题3分)根据上下文,在文中医
4、亘国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概括文 童要点同I EH 陶I1. (2021浙江宁波)选文的故事情节7j因果联系。阅读选文,完成填空。(4分)2. (2021浙江温州)阅读文章,从小嗅嗅或小爬虫的角度概述故事情节。(3分)3. (2021河南)本文情节波澜起伏,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空缺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一 、通读题干.审清要求,分析题干有无姿求从某个角度(如“文章爱索 时同顺序.具 d审读题干卜岁事件、具表现”等港答理清零件卜根据题干巳明确冬题方向,找与其相关的关址词句旧情句 议轮句 中7句及袅述 知信息,找!事件、情感的关幢词)关城词句 1四种概括方法要素串联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5、经1.若英:2埴录句 段法:直接引用或梢加整理;段意合并法:把与JZ大学转分、三:4 ;关联法:联系上下文,补充合适的语境词句整合表述h根据题干已给的提示,仿照示例,整合答案,注意字敢一致洼训练(一)向西瓜磕头 你可曾知道,一个西瓜从下种到成熟后摆到餐桌上享用,种瓜的人要磕几个头? 盛夏,西瓜上市。每天早晚上下班的路上,在每个必经的路口,小区的门口,我总会遇见好几拨卖西瓜的瓜农,他们将农用三轮车停在路口,敞开车厢,在车厢旁边用一块简易的纸板上,用粉笔歪歪斜斜地写着:农场西瓜,每斤五角,保熟保甜,不甜不要钱。为了证明西瓜的品质,有的瓜农还把西瓜切成两半,鲜红的瓜瓢,似乎咧嘴在笑,(),把瓜农的期
6、待兑换成对幸福生活的召唤。碧绿的西瓜似苍穹,黝黑的瓜子如同漫天的繁星,从春到夏,吸纳雨水阳光,将它们酝酿成解渴后人们嘴边的一个感叹,这是诗意的,也是沉重的。 每天下午下班,我都要在小区固定的瓜摊买一个瓜回家。时间长了就和瓜农混熟了,他告诉我他来自离城市40多公里的乡下,每天下午乘着黄昏摘瓜,晚上后半夜三点多的时候开着农用车往城里赶,早饭也顾不上吃。我问,你们起那么早干吗?他说,兄弟你不知道,如果晚了就进不了城市,农用车在规定时间之外不容许进城,如果被交警察抓到了就要罚款。到了城市里,如果不选择一个有利的地形就会被城管人员发现后赶走,运气不好还要缴费。所以我们赶个早,和交警、城管打游击,捉迷藏,
7、就能省掉一笔不必要的开支费用。天气热,运气好,我们就能卖个好价钱,如果连续下雨,西瓜就会跌价,甚至烂掉。听了他的话,我说,你们确实很辛苦,不容易啊。他接着说,这不算什么,我问你个问题,你知道我们种瓜收瓜要磕多少个头吗? 我很吃惊,问,磕头?给谁磕头?他回答到,当然是给土地和西瓜了。每个瓜从下种到成熟都要磕近30个头:早春打西瓜钵子要跪,钵子下地要跪,西瓜下种要跪,选苗要跪,盖地膜要跪,除草要跪,清藤要跪,施肥要跪,授粉要跪,防虫要跪,下雨刮风了要跪,最后瓜长大了自己舍不得尝,跪着捧出地,如果天气不好卖不出去,恨不得跪下来 他一口气一连串说了很多“跪”,瓜的一生在他们心中如同自己的儿女一样早已烂
8、熟于心。没想到一个廉价的瓜竟蕴含着这么多的程序和艰辛。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这些向西瓜磕头的人们,把种西瓜,当作一项事业来对待,把农业和土地当作一种宗教来膜拜。而我看见许多城里人,浅薄地享用他们的汗水,bIyf地给他们较蔑的眼神,精明地为几毛钱和他们计较,有谁想过他们为了不多的所得姑过多少头?心安理得地享用,无比挑剔她评论,烦躁不安地埋怨,这是生活在城市的一部分人的通病。感恩越来越缺失,良知被金钱不断杀伤泯灭,我们不光要善待自己,更重要的是善待劳动,善待周围的世界。在享受的同时.我们要扪心自问,谁在为我们盘中的粮食蔬菜不断磕头?在与瓜农的接触中,“我”对瓜农的情感发生着变化,请完成表格:(6分
9、)事件情感(1)同情、可怜(2)吃惊、疑惑瓜农说明了向西瓜磕头的真相(3)(二)理发记北京人怀念消失了的故都风俗,爱看描绘旧时街头平民生活的图画,其中总少不了路边的那些剃头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理发店少,理发和洗澡是生活中的两大难题,我一个月只洗一次澡理一次发,因每次理发和洗澡要排队等候一个多小时。有时先拿了号,再去办些事回来,还没轮到号;如已过了号,要追挤进去,便有一番争吵,似乎同去医院候诊一般紧张。 今日的北京发廊林立,就我住所附近,每一条小街都点缀着多家理发店,店里的理发姑娘口红擦得绯红绯红、眉毛描得炭黑炭黑,案上那些花里胡哨的瓶子里盛着各式各样的液体,经过玻璃的橇光、镜子的反射,
10、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我似乎感到面对什么陷阱,不敢进去。 暮年,是时间的穷人,我吝啬,每付出一时半刻都得计算计算,不肯在理发上抛掷光阴,往往很久不理发。近年在住宅区附近的树荫下、马路边又出现了剃头抻,剃头的为挣钱,被剃头的为省钱,无意间合作重绘了故都风光 有一回我陪老伴散步,她走累了,就在路边树荫下歇脚。恰好旁边一个妇女在给人理发,理发的和被理发的彼此还聊天。理发的妇女说她是到了年龄不得不退下来,她理了一辈子发,如今闲着没事,舍不得放下刀剪,挣钱倒是其次。她于是津津有味地谈理发的技巧,谈发型如何适应脸型。被理发的谈儿子、媳妇、孙子、柴米油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的对话吸引我一直听下去,仿佛读
11、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因一页页都呈现了生活的其实与其情。理完发.理发的妇人和被理发的老头注意到了我们,都友好地向我们打招呼。老头缓步远去了,老伴对我说,你的头发早该理了,就在这儿理吧。我点头同意。理发的妇人发现我的头发理得极难看,她说已理得这么糟,一次还纠正不过来,要再过一个月第二次理时才能完全表达她的操作要求。我平时不照镜子,不看自己的面貌,更不注意什么发型。等她理毕,老伴一看,说的确理得不错,比店里理得好多了。更意外的是,她只收3元理发费,我们过意不去,想多付些,她坚决不收。 过了一个月,又该理发了,我真的又去找她理,她也清清楚楚记得我上次由她理的情况,大概对她的顾客她都心中有数,谁什么时候又
12、该来了,像医生熟悉他的病人该服药的时间。此后她成了我的固定理发师,我理发必定去找她。最近我又去,一面被理发,一面听她谈市民生活的琐事。我说琐事,其实是人们的大事。理完发我站起身离去,见她将地上的散发扫成了堆,是一堆灰白色的发。文章介绍了三个不同时期以及地点的理发场所,作者因此的态度与表现也不同。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6分)时期与地点态度与表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理发店今日发廊林立的北京发廊想理发一定去(三)看自行车的女人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
13、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崎上自己的自行车,带
14、着装有一杷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
15、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竞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
16、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极塑料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
17、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作者:梁晓声。有删改)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6分)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四)一颗小桃树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du6suoo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
18、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士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竞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委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
19、真了,人世原来有入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大家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如今,它虽然长得
20、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竞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案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儿!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鸠,眼睁睁地羽毛剥脱。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
21、,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五)母亲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辟落后的乡村。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
22、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
23、、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叙文 专项 练习 概括 文章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5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