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会礼仪培养手册p65.docx
《个人社会礼仪培养手册p6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社会礼仪培养手册p65.docx(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单元交往习惯1好借好还再借不难2接打电话要文明3就餐礼仪记心上4客人来访热情接待5路上行走互相礼让第二单元休闲习惯11参观游览长知识12多阅读,和书交朋友13正确利用电脑和电视第三单元学习习惯16掌握记忆小窍门17学习计划助成功18养成预习好习惯19专心听讲收获多20认真复习巧方法第四单元卫生习惯26保护牙齿助健康27与近视眼说byebye28小手干净不忘洗29一日三餐很重要30偏食挑食要不得礼6接受礼品要文明7握手一一无声的礼貌语8宽容让你快乐9同学间要以礼相待10学会尊重他人14音乐走进我生活15走出家门亲进大自然21认真书写获益匪浅22独立作业多动脑23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24勤学好问
2、长见识25有序整理效率高31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32站直坐正走得稳33物品整理有讲究34乱扔垃圾不文明35随地吐痰危害大41理财需要智慧帮42少买零食利健康43珍爱财物值得夸44用钱之前订计划45节俭美德要传扬49运动使我更健康50合理运动不逞强第五单元消费习惯36合理使用压岁钱37攀比心理要不得38“货比三家”好处多39理智消费要培养40正确消费是良行第六单元体锻习惯46天天锻炼身体好47制定计划利锻炼48晨练活力之源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故事阅读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学校开学了。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小动物们都低着头在做作业呢!咦,小猴怎么不写字呢?他忘记拿笔了,只听小猴对熊猫说:“喂,熊猫
3、,借支铅笔给我。“没等熊猫反应过来,小猴已把熊猫文具盒里的钢笔拿到自己的手中。见小猴如此冒失和没有礼貌,熊猫心里产生不快。他对小猴说:“小猴,你用的时候小心点,那是我妈妈给我新买的笔。“小猴头也不抬,不耐烦地说:“知道,真烦!”由于是新笔,老是出现断墨的现象,这让小猴很生气,于是他就拿笔帽不停的敲打课桌,嘴里不停地嚷道:“烂笔、烂笔熊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无奈地摇摇头。终于,小猴写完了作业,可他把及时归还钢笔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像平日对待自己的钢笔一样,笔帽也不盖,随手就把钢笔扔在课桌上,就跑出去玩了。看着小猴如此对待自己的钢笔,熊猫心里默默地说:“以后再也不借给他任何东西了生活导航常言道:“
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无还,再借就难J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但却透析了蕴含于借还之中的深刻道理。故事中的小猴向熊猫借笔,不但没有征得熊猫的同意,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敲打人家的笔,没有爱护所借的东西。照这样的情况,小猴下一次别想再借到别人的东西。一借一还的确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是在这借与还的关系之间,却能表现出你的礼貌修养和道德素养的高低,从而影响到别人下次还愿不愿意借给你东西,还愿不愿意继续与你交往,给予你必要的帮助。习惯指引1 .征得别人同意。当你向别人借东西时,首先应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礼貌的表现。2 .爱护自己所借的东西。对于所借的物品,因加倍呵护,这样才会给别人留
5、下好的印象,在你下次向别人借东西时,别人才乐意借给你。3 .及时归还。当你所借物品到了归还期时,一定要准时还给别人,如果有某些原因不能准时归还,应及时向别人说明,争取续借。4 .没借到东西也不能埋怨别人。当你向别人没借到东西时,不应该责骂别人,应该大度地对他说:“没关系,不打扰J5 .归还物品时,别忘记说“谢谢,当你向别人归还物品时,一定要真诚地对物品的主人道一声“谢谢”,并对他说,希望自己某天也能帮他的忙。智慧启迪借用东西要诚恳,礼貌用语记心上,小心使用爱护好,用完之后及时还,道声谢谢很重要。接打电话要文明故事阅读星期天,爸爸妈妈不在家。亮亮吃完晚饭,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了自己最喜欢的电视
6、。突然,电话嘟嘟地响了起来。响了很久,亮亮才匆匆地起来,跑到电话旁边,一把拿起话筒,大声说:“找谁呀?快说!我忙着呢,要看电视!”电话那头是亮亮爸爸的同事李叔叔。李叔叔听到是亮亮的声音,就说:“亮亮你好!我是李叔叔,找你爸爸有事。你可以帮我去叫你爸爸接电话吗?”亮亮直勾勾盯着电视机,过了好一会儿才回答说:“我爸还没回来呢!等我爸爸回来后我会告诉他!”说完,就猛地挂了电话,跑回电视前面。过了不久,亮亮爸爸回来了。亮亮还沉浸在电视节目中,早忘了李叔叔打电话的事。这时,电话又一次“嘟嘟”地响了起来,刚进门的爸爸一听到铃声,鞋都没换,一下子奔到电话旁边,轻轻地拿起话筒,有礼貌地说:“您好,这里是王刚家
7、,请问您找谁?”电话那头传来了李叔叔的声音,“老王,我是小李,明天的会议要提前半小时开J“噢,知道了。谢谢你通知了我,麻烦你了,再见!”然后轻轻地挂了电话。生活导航电话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通讯工具,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交往工具。很多时候,人们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电话完成的。这就要求人们在使用电话时要时刻注意电话礼仪。因为接打电话是一种看不见的交流,对方通常会根据你在电话里的表现来判断你的修养和性格。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人对此不重视,不考虑接打电话该注意些什么。故事中的亮亮在与李叔叔的电话交往中,没有注意电话礼仪。比如:不及时接听电话,通话时又没有注意礼貌用语,留给了李叔叔没有教养的印象。习惯指引1 .
8、接打电话的时间。打电话最好不要选在别人休息的时间,比如,上午7点之前、晚上10点以后,以及午休时。接电话一般应在铃声响三下。后拿起话筒。2 .接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通话后要进行礼貌交流。拿起电话可说“您好,这里是XXX家,请问您找谁?”等。如果对方说“你拨错了电话“,你应该向对方说“对不起,打扰了。”,然后再挂电话。3 .切忌煲“电话粥二在打电话中不能煲“电话粥”,这样不但会耽误双方的时问,还会给人留下婆婆妈妈的印象。4 .挂电话时,应恭恭敬敬地和对方说一句“再见”。5 .一般情况下,是打电话一方先挂。如果对方是自己的长辈,不管你是打电话的还是接电话的,都要让他们先挂。智慧启迪电话铃声响,铃声
9、不过三。拿起话筒后,应报自家门。交流要礼貌,内容要筒明。通话终止时,“再见”另忘记。就餐礼仪记心上故事阅读有一天,妈妈带着军军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刚一入座,军军便把身子倾向一边,双腿盘在椅子上。妈妈让他赶紧坐好,军军只当没听见。当看见自己喜欢吃的糖醋排骨端上桌后,他马上拿起筷子,伸长脖子,张开大嘴,伸着舌头,把好几块排骨一起放进自己的嘴中,然后肆无忌惮地“叭叭”地咬了起来。咬碎之后,还张着装满排骨的嘴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太好吃了!”这时,服务员又为桌上端来了一盘带汁的水煮鱼,他赶紧舀了满满的一勺汁直接往嘴里送,结果被烫得吐了出来,把汤汁洒得满桌都是。同桌的客人看见军军这个样子,纷纷笑了起来
10、。看着儿子如此的吃相,妈妈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又过了一会儿,军军想吃一点儿饭,服务员就为他盛了一小碗。可他并没有端起碗来吃,而是趴在桌子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饭粒掉得满桌都是。同桌的几位长辈看着军军如此表现,都微微地摇了摇头。生活导航餐桌礼仪是十分讲究的,餐桌上一些不应有的小动作需留心和注意,应尽量避免出现。好的吃想,是一个人有教养、懂礼貌的表现。不然的话,你就会被人视为一个粗俗、缺少修养的人。故事中的军军在餐桌上的一系列表现不仅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也让自己的妈妈感到难堪。军军的例子完全可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如果吃相不好的话,影响别人吃饭的情绪,让人感到不舒服。也就是说,在用餐的过程中
11、,我们可要避免他那样的小动作出现在自己的身上,那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习惯指引1 .吃饭时,应端起碗,用大拇指扣住碗口,无名指、中指、食指紧扣碗底,手心尽量空着。切不可伏在桌子上,用指对着碗吃饭,那样不但吃相不雅,而且会压迫胃部,影响消化,十分不利于健康。2 .吃东西时不能张大嘴巴咀嚼,或发出很大的声音。喝汤、喝饮料时也不要发出声音。3 .当你口含食物时,尽量避免与人交谈。如果确实有事需要,应该把自己口中的食物吃完后再与人交谈。4 .用餐时,不吃的残渣、鱼刺、骨头不能往桌上、地上乱吐,而应把它们轻轻取放在你食碟的前端。5 .与长辈同桌吃饭,应主动给长辈夹菜;当长辈给自己夹菜后,晚辈应马上对长辈说“
12、谢谢”。遇见自己爱吃的菜,不可猛吃一气,更不能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其他人。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智慧启迪吃饭勺子叮当响,发出声音可不好。吃饭讲话聊聊天,边吃边说不文明。端碗姿势要正确,多给长辈夹夹菜。就餐礼仪都遵守,人人都夸好好好!客人来访热情接待故事阅读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小华正和爸爸一起看动画片哆啦A梦。这时,门铃响了。在爸爸的再三催促下,小华才去开门。开门一看,是爸爸的同事林叔叔。小华没跟林叔叔打招呼,转身就进了客厅。爸爸一见林叔叔,马上起身和林叔叔握手,说:“这孩子,一点礼貌都没有,来人也不打招呼。小华,快叫林叔叔。小华不情愿地叫了一声:“林叔叔J爸爸说:“小华,到那
13、边坐,让林叔叔坐这儿。”小华说:“凭什么啊?我还要看动画片呢!”这时,爸爸给林叔叔倒了杯茶,开始和林叔叔谈工作上的事情。小华继续看哆啦A梦,看到关键处,小华哈哈大笑起来。爸爸在一旁说:“把电视关小声点儿J小华不开心地说:“这么轻,我还怎么看啊?”爸爸摇摇头说:“这孩子都让我给惯坏了。”林叔叔说:“没关系,小孩子都这样。事情谈完了,我也该回去了J爸爸忙说:“小华,快跟叔叔说再见。”小华不耐烦地说了声:“林叔叔再见。”眼睛依然盯着电视机。生活导航待客是社交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礼仪活动。日常的待客之礼包括请客人进门、向客人问好、请客人就坐、为客人倒茶、有礼貌地与客人交谈、不打扰家中大人与客人的谈话、
14、客人走时送客人出门并说“再见”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细节,小朋友才算学会了待客礼仪,才能成为有礼貌的孩子。故事中的小华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没礼貌。他不懂得待客之礼,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不礼貌的行为,被人笑话。所以,在待客过程中,小朋友们要以诚相待,热情好客,让客人有到家的感觉。尤其是当父母不在家时,小朋友就要以主人的身份待客。习惯指引1 .客人来访,事先要有准备,把房间收拾干净。2 .无论亲戚、朋友或同学来访,进家门都要热情迎接,主动称呼。如客人提重物或雨伞,应主动帮助接提。3 .如是长辈亲戚来找父母的,要帮助父母安排就坐、递茶后才能告辞离开,如“叔叔,我去做作业了,你和爸爸慢慢聊。”待父母送客时,应与
15、客人说“再见,如果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4 .如果是平辈亲戚或是自己的同学、朋友来玩,就应以小主人的姿态来接待,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并以糖果、玩具、图书等来招待小客人。如果自己的朋友是初次来访,就应给父母逐个介绍。5 .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请他一起用餐;如果客人已吃过,先安排他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6 .送客人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等客人走远了才能轻轻关门。智慧启迪客人来访先请进,热情接待又端茶。客人问话礼貌答,大人谈话不打扰。客人出门说再见,邀请客人再次来。路上行走互相礼让寒假的一天,东东和同学约好了去学校踢足球。刚吃完午饭,他就往学校里走
16、去。这时,他一看时间快来不及了,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由于街道路面狭窄,东东的心里又只想着足球,一不小心一脚踩在了旁边一位阿姨的脚上。可是东东依旧自顾自地往前走,也没说“对不起”。那位被踩的阿姨对他说道:“小朋友,你是怎么走路的啊?”东东回答道:“你真是奇怪,我怎么走路你管得着吗?那位阿姨一听这话,火气就更大了,说道:“我当然管得着,因为你踩了我的脚。”东东说;“我又不是故意的J那位阿姨说道:“难道你就不会说一声对不起吗?”东东双手插腰仍旧一声不吭,最后那位阿姨无奈地说道:“小朋友,不是阿姨跟你计较,你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打扰了别人,都应该向别人道歉,这是做人最起码的礼貌。”说完,那位阿姨便走了
17、。看见这位阿姨离开后,东东冲着她的背影做了一个鬼脸,又向学校走去了。生活导航礼让是一种礼仪行为。懂得这种礼仪的人,在为人处世中就会因为自己的大度、谦虚而受到别人的欢迎与赞美;而不懂礼仪的人,他们时时处处只会想到自己,哪怕是像走路这样的事,他们也会处处争先,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当然只会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成为人们讨厌的对象。故事中的东东为了早点到学校和同学一起去踢足球,在行走时没有注意到一些基本礼仪,踩了阿姨的脚还不知道向阿姨道歉。虽然阿姨一再提醒,可他还理直气壮。小朋友,你们不管什么时候打扰了别人,都应该向别人道歉,这是做人最起码的礼貌,尤其是路上行走,更要懂得互相礼让。习惯指引1 .在行走的
18、过程中,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别人,应该及时向人道歉。2 .如果有急事要超行,应从旁边绕主,或是轻声招呼别人一声,比如,你可以说:“对不起,借过一下。”切不可强行硬闯。3 .行走时,不要与人抢道,因为那是非常不礼貌的,也是非常危险的。4 .当你在行走途中遇见老弱病残或是比自己还小的人时,应该主动让出通道,礼让他们先行,不能跟他们争着向前;5 .当与长辈同行时,你应主动走在靠马路车辆来往的一面,让长辈走在道路的里面。6 .当你与人同行在比较狭窄的道路上时,不要并肩而行,而应单独行走,主动给行走有困难的人或是推着婴儿车的人让道。智慧启迪小朋友,要注意,路上行走要礼让,通过窄道不要急,不抢道,不硬闯,懂尊
19、老,能让小,行路礼仪记心上。接受礼品要文明故事阅读星期天,苗苗跟着妈妈去姑妈家做客。在离开姑妈家的时候,姑妈拿出一个包装好的文具盒送给苗苗。在没有征询妈妈意见的情况下,苗苗便伸出一只手,从姑妈手里接过了礼品,随即双眼紧盯着礼品,头也不抬地说了一句:“谢谢姑妈。看着苗苗如此专注的样子,姑妈笑着说:“苗苗,快打开看一下,喜欢不?”姑妈的话正合苗苗的心意,于是她很快便打开了包装。结果打开后,看见是她最不喜欢的紫色,苗苗顿时满脸不高兴,对姑妈说:“你买的什么呀?我一点儿都不喜欢,还给你,我不要J姑妈没想到苗苗会如此无理,尴尬得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妈妈见此情景,十分生气,大声地对苗苗说:“苗苗,你怎么这
20、么没礼貌,还不快收好姑妈给你的礼物,对姑妈说谢谢。苗苗胡乱地把包装纸揉成一团,随手丢在了门口的垃圾箱里,把文具盒放在妈妈的包里,便吵着要妈妈带她回家。生活导航“礼”不仅是礼貌,更是表情达意的最佳沟通方式。与送礼相对应的受礼,同样是一种物质表达形式,它还具有敬意、祝贺、友情和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内涵。所以,对受礼者来说,决不能只重物质而轻视精神,对精神方面的“礼”不屑一顾。故事中的苗苗不但没征求妈妈的同意就收下了礼物,并在看到是自己不喜欢的颜色后就要退还,这些都是在与人交往中不文明的行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都会收到别人送给我们的小礼物,虽然价值不大,但是这小小的礼品却包含了别人对我们的感
21、情与尊重。如果你对别人所赠之物,大大咧咧,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仅会伤害别人的自尊,更会让你失去朋友。习惯指引1 .礼貌接受。当你与父母一起去别冬家做客、接受他人送给你礼物时,你应先征询父母的意见,在他们同意后,方可接受别人的馈赠。尤其是长辈递给你时,不管你在干什么,都应立即停下,起身站立,面带微笑,双目注视对方。伸出双手,恭敬地接过,然后对他们说声“谢谢”。切记,不可坐着或是单手接受。2 .赞美、欣赏礼品。当你打开礼品后不仅要看一遍,还应及时地加以赞赏,不然别人就会认为你根本不喜欢这件礼物或是想拒绝这件礼品。3 .表示谢意。当你接受别人比较贵重的礼品后,除了必要的口头感谢,还应给别人打电话
22、或者写信,再次表现自己的感谢之情。同时,你也可以给别人回赠一些小的礼物;当你不喜欢别人馈赠的礼品时,也应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谢。智慧启迪接受礼品要文明,面带微笑双手接。不嫌礼品“轻”与“重”,恭敬接受连声谢。握手无声的礼貌语故事阅读星期天,小军和爸爸到花鸟市场。路上,爸爸遇到了他的朋友王叔叔,他们相互打招呼、握手。王叔叔笑着问小军的爸爸:老张,孩子都长这么高了,叫什么名字?”小军抢着说道:“叔叔,你好,我叫张军。”王叔叔点了点头,然后说:“小军好,真有礼貌!”说完,又伸出右手说道:“小军,来跟王叔叔握个手吧。”看见王叔叔伸出的右手,小军一时不知自己该伸出哪只手,情急之中,他便用双手紧紧握住王叔叔
23、的手,并不停地上下抖动,低着头连连说道:“王叔叔好,王叔叔好。”握了大约有十秒钟的时间,小军还没有一点松开的意思。爸爸见状,笑着对小军说道:“小军,你这是在干嘛啊?”一听这话,小军这才知道自己忘了松手,于是他使劲一甩王叔叔的手,然后快步退到了后面。看着小军的这些动作,爸爸和王叔叔禁不住笑了起来,随后爸爸说道:“看来真得教教小军与人握手的礼仪了生活导航握手是日常交往中最常用的礼节,是世界通用的礼节。常常用在见面时、告别时、祝愿时、致谢时等场合。握手虽然看似平常,但在轻轻一握中,可以传达出热情的问候、真诚的祝愿、殷切的期望、由衷的感谢等。握手的力量、姿势和时间的长短也能够表达出自己对别人的态度,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 社会 礼仪 培养 手册 p6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