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读后感.docx
《《中国道路》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道路》读后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道路读后感何林晓11工商1班11007011189排3列经过多方面的思考,我阅读了中国道路这本书,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思想历程,向人们展示了这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是如何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如何孕育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如何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如何孕育了中华名族的复兴之路。初期,我们的党遇到很多问题,对于中国要走何种道路依然是“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民族复兴的历程异常艰辛。当时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找不到出路的无头苍蝇似得在哪里乱撞,并且,他们是一撞就败,丝毫不见成效,所以也便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等民族资产阶级派登上舞台,他们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式
2、国家;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然而,前者因其想跪着造反失败,后者以其软弱,妥协,更兼依赖性而失败。而后的十几年,中国在黑暗中徘徊,直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声炮响,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党依然坚持探索,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且确定了“探讨中国道路,离开马克思主义是不现实的的确,马克思也并如期的为中国带来了希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再一直经历着开辟一突破一发展的道路,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发展,所以中国更要把马克思用好且要用的恰到好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改造世界,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即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我们觉得这个思想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要在科学实践的基
3、础上,不断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当然,信仰不等于实践,实践不等于成功,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实情出发,实事求是”,其中,“实事求是”被毛泽东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即“不迷信任何教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成为了一切理论创新的依据。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看,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挫折。从这个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不同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收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只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道路 中国 道路 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