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x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现有基础与优势(一)行业背景及社会需求1、旅游业发展分析二战以来,全球旅游业以高于全球财富增长的速度增长,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强劲的朝阳产业之一。而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中国旅游业发展最为强劲,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广东是中国旅游强省,多年来,广东省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者人数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广东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
2、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学校所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多年来,学校所在城市广州市的旅游总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3位。特别是学校主校区所在地珠海市也是以高分进入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的城市,多年来,珠海市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收入居全国第5位(2005年后,其入境旅游收入居全国第6位)和广东省第3位,近年来,珠海市各年旅游收入占珠海市当年GDP比重达16%左右,珠海拥有的五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高尔夫球场的数量居全国前列,珠海城市旅游在全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长期以来,珠海市均将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珠海市
3、产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2008)将旅游业和会展业列为珠海市优先发展的10大产业之一;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做旺旅游会展业,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引进国际会展品牌,推进会展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十一五”期间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3%:2007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珠海市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珠海建设成为粤港澳地区重要游客集散地和主要旅游目的地;珠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提出:珠海从过境地特征明显向组合型旅游目的地发展,从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城市转变,打造成国内外著名的文化游乐、时尚休闲、会展度假旅游目的地;泛珠三角横
4、琴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对珠海横琴的产业定位是:以科技研发、高新产业、会议商展、旅游休闲为主导职能的区域性、国际化的高端服务中心和休闲旅游中心。随着港珠澳大桥的竣工修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将珠海定位为珠三角西部的核心,并规划珠海建成航空产业园区和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珠海市旅游业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2、旅游人才的需求分析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大量增加,按国家“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每年旅游新吸纳就业50万人,到2010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O万人。2008年,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关于大力发展旅游
5、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培养中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急需人才,壮大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加强旅游行政、企业、院校骨干人员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鼓励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建立教育基地,逐步形成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相结合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鼓励高等学校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方向,提高旅游教育培训的质量与针对性,培育一支多层次多专业的旅游人才队伍。2008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指出:加大旅游人才尤其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旅游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以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
6、基础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建设高等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中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随着珠海建设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区的发展,随着游客素质和维权意识的提高,珠海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珠海市旅游部门的从业人员素质不尽人意。根据珠海市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珠海旅游部门从业人员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2.8%,大专占10.4%,中专与高中的比例最大,占54.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也占32.3%。这充分反映了珠海旅游部门的人才队伍基本上以中专及高中学历为主,高层次的人才相对缺乏(表表1-2),导游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7、珠海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影响游客的重游率,另外高素质的会议策划人才和酒店专业管理人才也相对偏少。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也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造就旅游人才,特别是造就一批一批年富力强的旅游管理、旅游产品特别是休闲产品策划、大型会议策划、高素质导游等专业人才和旅游企业家队伍,乃珠海旅游业发展当务之急。表1-1珠海旅游部门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一览表初中及以下中专/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总计人数(八)4515761114493761713968比重(%)32.354.510.42.70.1100资料来源:珠海市第次经济普查汇总资料表
8、1-2珠海旅游部门从业人员技术职称一览表高级中级初级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总计人数(人)573885903466603141509比重(%)3.825.739.12.34.4420.7100资料来源:珠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汇总资料(二)专业定位1、培养目标以服务珠海市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面向旅游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较强外语交际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第一线服务、经营、管理的高技能人才。2、资格证书要求毕业前须获得中富级餐厅(前厅、客房)服务员、调酒师、茶艺师、导游资格证、会展员、策划员、营销
9、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3、对应的岗位群(1)旅行社岗位群:旅行社导游、计调、销售、会议等部门中高级服务员和经营管理人员;(2)酒店岗位群:前厅、客房、餐厅、销售、康体、会议等部门的中高级服务员和经营管理人员;(3)其它旅游企业岗位群:旅游车船公司、景区景点、度假区、会展公司及其它旅游相关企业的从事服务、策划、销售、经营管理的中高级服务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以上岗位中,中高级服务员为初级岗位(毕业1-2年内);经营管理人员中领班(毕业1-2年后)、助理销售或策划经理(毕业1-2后年)、中级导游(毕业2年后)、主管或一线经理(毕业2-4年后)等为发展岗位;经营管理人员中的高级策划人员、高级导游、部门副
10、经理及以上人员(毕业5年后)为高级岗位。(三)专业现状1、招生就业情况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共377人,已毕业学生102人。总体上说,旅游管理专业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报到率逐年提高,近三年来,每年报到率均超过94%o近两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大部分毕业生在珠海市和珠三角地区的高星级酒店和知名国际旅行社就业。2、课程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了实践课程的教学:将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去;增加英语口语课程,以充分利用外语教师优势,突出外语特色。现有导游英语、导游业务、餐饮管理等3门校级精品课程,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3、教学方法方式
11、改革专业课主要使用多媒体授课,广泛使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逐步改变了传统上“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口试和现场操作等形式的考试,部分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评定。部分课程教学在实训室或课堂外进行,融教、学、做为一体。4、师资队伍情况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与经济师3人,助教3人,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分别占40%、30%、30%;硕士以上学位8人,占80%,双师素质教师6人,占60%。另外,来自旅游企业的兼职教师8人。5、校企合作情况2005年成立了旅游管理专业建
12、设指导委员会,半数以上成员来自珠三角高星级酒店和知名旅行社的高层管理者。每年召开1-2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均邀请旅游行业专家参加。本专业聘请了8名来自旅游企业的兼职教师,餐饮服务技能实训、前厅与客房服务技能实训等多门实训课程由兼职教师担任。校企合作举办了多次导游技能大赛等赛事活动,并由旅游企业提供赞助。本专业较早实践“2+1”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办“海湾班”,为珠海市海湾大酒店(珠海老牌五星级酒店)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初步探索出了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6、实训实习基地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已建立了设施先进的校内实训室和条件良好校外实习基地,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已建
13、立的校内实训室的数量、面积和设施功能可基本满足实训课的需要,并且前厅实训室配有酒店管理教学软件。校外实习基地也得到不断的开拓,旅游管理专业与校外旅游企业的合作更加深入。校内实训室主要有:多媒体数字语音室、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广交会、广州市中国市长大厦、东莞丰泰花园酒店、珠海市海湾大酒店、珠海市星城酒店、珠海市海天国际旅行社、珠海武林源主题公园、珠海海泉湾度假城等14家。7、人才培养成果本专业学生在每次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通过率均超过60%,远远高于珠海市和广东省的平均通过率。在珠海市导游技能大赛和广东省酒店技能大赛等各种大赛中多次获奖。另
14、外,本专业学生在导游兼职、实习和毕业后在知名旅游企业工作有着良好表现,使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珠三角,特别在珠海市的旅游行业、企业和高职旅游教育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形成了良好口碑。8、社会服务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开展了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会展员考试的培训工作;部分教师作为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现场考评员:开展旅游应用研究,本专业教师向珠海市政府提交的有关珠港澳旅游业合作发展的咨询报告已成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得到了珠海市旅游局等部门的百度评价。(四)专业优势及特色1、立足区域旅游优势,走校企紧密合作之路本专业利用珠海及珠三角旅游业发达和旅游企业密集的得天独厚条件,积极与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合作。从2004年起,先
15、后与本专业合作的旅游企业有珠海御温泉度假村、番禺科尔海悦酒店、广州市场大厦、东莞丰泰花园酒店、珠海海湾大酒店、广东省拱北口岸中国旅行社集团等14家知名景区、酒店和旅行社。合作的方式主要有:旅游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担任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和考核;聘请了8位旅游企业业务骨干为旅游管理专业兼职教师,承担了餐饮服务技能实训、前厅与客房服务技能实训等实训课程;部分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赞助和支持校内实训室建设与导游技能大赛活动;本专业为旅游企业订单培养人才等。多年来,校企合作程度逐渐深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效果愈益明
16、显。2、积极探索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与珠海市海湾大酒店在共建实习基地基础上,2006年达成了联合培养的协议,组建了“海湾班”,为海湾大酒店订单培养人才,并初步探索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实现了校企生多赢。3、不断加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教育由于旅游职业工作主要是直接为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和不同阶层客人提供面对面服务的工作,对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观念、服务态度、服务技能、仪容仪表和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对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本专业通过入学教育、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如导游技能大赛、宴会设计大赛、英语角等)、岗位实践等多形式多渠道渗透旅游职业
17、素养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本专业学生在珠海市导游技能大赛、广东省高职高专酒店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口试中有着良好的表现,学生做兼职导游、实习和毕业后工作得到了旅游企业的广泛认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专业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成效。4、教学团队建设初见成效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高职职称比例、硕士学位比例在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专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行业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来自旅游企业的兼职教师数量较为充足。5、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本专业部分教师承担了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会展员考试的培训工作,每年培训人数达400人次以上;3位教师作为全
18、国导游资格考试的现场考评员;部分教师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开展旅游应用研究,本专业教师向珠海市政府提交的有关珠港澳旅游业合作发展的咨询报告已成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得到了珠海市旅游局等部门的高度评价。(五)专业群情况目前.,国际旅游商务专业群(大旅游专业群)有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群。(六)问题与不足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尚需完善。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有待重构。3、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不能满足需要。4、专任教师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5、开展针对企业的技术服务较为缺乏。6、专业群中专业数量还不能适应珠海建设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的需要。二、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
19、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建设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精神,主动适应广东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以及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的需要,主动适应珠海市建设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和航空城以及粤港澳地区重要游客集散地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需要,加强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增强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立足珠海市和珠三角旅游业得天独厚优势,适应珠海市建设国际商
20、务休闲旅游度假区以及广东省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和旅游强省的需要,与旅游企业全面深入合作,完善“两教贯穿,两实对接,轮定结合,全程交融,灵活订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5门优质核心课程:打造一支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突出、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过硬、专兼结合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满足实践教学和课程改革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到2011年,把本专业建成在省内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专业,辐射带动全省同类专业发展。2、分项目标(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两教贯穿,两实对接,轮定结合,全程交融,灵活订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管理机制,明显提高学生的旅游职业能力和综合
21、素质。(2)人才培养规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有熟练的旅游服务操作技能、较强的旅游经营管理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导游资格证书、酒店英语证书、高级前厅(餐厅、客房)服务员资格证书、会展员证书、营销员证书等。(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构建基于旅游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5门优质核心课程、1门国家级、1门省级和3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合作编写5本实践性强的特色教材。(4)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设餐厅、酒吧、前厅
22、、客房、旅行社门店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占整个教学时数的60%,其中,生产性实训和实习课时占实践课时的比重达90%o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兼有实训、生产(提供服务)、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等多种功能。(5)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建14家稳定、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包括新增四星级以上酒店4家、国际旅行社6家,3A级以上旅游景点4家。3年后,旅游管理专业的优质校外实习基地达到28家,充分满足顶岗实习和订单式培养的需要。(6)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重点专业带头人各1名,其中,引进者为中级职称以上、担任过3年以上知名旅游企业副总经理以上人员: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6名,其中,引进者2名,为中级职称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管理 专业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3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