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docx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以职称制度改革为重点,持续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强科学谋划,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为落实中央要求,我们注重从三个方面谋划推进改革。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委对人才评价工作的统一领导。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二是遵循科学评价规律。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适应不同职业、岗位、层次人才的实际,
2、在评价标准、方式等方面分类施策,增强人才评价的科学性、精准性。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人才评价中的突出问题,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比如,针对职称标准中最受关注的“唯论文”和外语条件等问题,明确不能不加区别地提出论文和外语要求,不能成为一票否决的“硬杠杠”。围绕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我们针对制度体系、评价机制、管理服务等15个重点问题,形成28个、共57万多字课题研究报告。同时,积极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共分七批取消434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研究制定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分类建立符合不同人才成长规律和实际特点的评价机制,正在报党中央、国务院审议。聚焦关键环节,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3、把解决“三唯”(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问题作为突破口,提出一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一是突出品德、能力的业绩评价。坚持德才兼备,把职业操守放在首位;突出创新能力,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加大专利发明、教案、病例等成果评价权重;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二是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职称系列改革横向上取消个别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增设新兴领域职称系列;纵向上将现有11个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比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已有近3000名中小学教师晋升正高级,拥有了和教授同样的职业地位。三是加大基层一线和非公领域人才
4、倾斜支持力度。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评价标准上加大工作实绩、工作年限、爱岗敬业等评价权重;评价方式上支持基层人才单独分组、评审、确定通过率,鼓励各地探索基层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评价范围上进一步破除体制壁垒和身份障碍,畅通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人才申报渠道。四是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按照“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要求,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等人才评价权限。政府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宏观管理、公共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减少审批事项和微观管理,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充分调动用人主体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公共
5、服务体系,简化优化评价条件程序,让人才少跑路、少填表、少准备资料,有更多时间深耕专业、多出成果。狠抓贯彻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一是及时动员部署。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我部立即对政策进行全面解读,对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重点改革任务路线图、时间表,压实主体责任。二是分类推进改革。按照统一部署,中小学教师和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改革已先期完成,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已征求意见,会计、农业、卫生等系列改革意见已成稿。同时,部分系列增设正高级职称过渡性办法、评审办法、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等配套文件也正抓紧制定。三是加强督促指导。鼓励支持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
6、新的同时,对一些重大改革事项和敏感复杂问题,加强分类指导,确保不跑偏、不走样,各项改革举措真正落地见效,切实增强人才的获得感。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科技部党组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完善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潜能和活力的制度体系。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达381万人,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支出15440亿元,占GDP比重达2.1%;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上升到第17位。推动落实科技创新分配激励机制,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一是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
7、策。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统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统筹创新链各环节,构建”稳定提高基本工资收入、强化科研任务绩效激励、放活成果转化奖励的科技人员三元收入分配机制。二是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推动修订完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目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三权已完全下放给单位,对科技人员的奖励比例从不低于20%大幅提高到不低于50%且不受绩效工资总额限制,全面推行了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技术入股从确权和行权两步纳税改为一步纳税并大幅降低税率。三是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将申报制改为提名制、申报者答辩改为提名者答辩,进一步强化科技奖励的学术性、导向
8、性和公信力,更加突出对青年人才和优秀团队的奖励。2016年,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等国家三大奖中最年轻第一完成人年龄已降至38岁、36岁和39岁。深化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资金管理改革,为科技人员松绑减负。一是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将分散在40多个部门近百项科技计划优化整合为新的五类计划体系,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实行一个平台申报、专业机构管理、全程信息化服务,科技人员长期反映的项目分散重复、多头申请、评审负担沉重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会同财政部改进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解决对科研经费简单套用行政预算管理规定、管得过死过细的问题。二是强化人才、项目、基地结合。结合科技计划管
9、理改革,加大重大科研任务对人才的培养支持。优化科技人才专项,建立布局合理的国家科技人才支撑体系。支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国家实验室,为高层次人才发展搭建更大舞台。三是深入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改革。大幅减少评审数量,简化评审环节,减轻人员负担。目前三评”项目数量已减少29%,全年评审时间从6个月下降到4个月且相对固定,评审工作量减至改革前的1/4甚至l5四是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在4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扩大自主权改革试点,积极下放选人用人、成果处置、编制管理、职称评审、薪酬分配、设备采购、基建审批等方面权限。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
10、人员管理制度。一是推进院士制度改革。会同中科院、工程院、人社部等部门,将原有125个推荐渠道缩减为院士推荐为主及中国科协补充推荐2个渠道,将学部投票制改为全体院士终选投票制,实行院士兼职报备制度和退休退出机制,形成了覆盖院士进、管、出等关键环节的新的制度体系。二是推动建立有别于党政干部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在中央纪委、中组部等的牵头协调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原则,出台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对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学术交流不作批次限量管理、出国经费不纳入三公经费统计,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领导人员在科技社团、基金会、成果转化企业等适度兼职,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岗位任职不简单套用“裸官
11、管理。三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诚信环境。发挥科研诚信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包容审慎、全程嵌入的科技监督评估机制,实现科研领域与其他社会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奖惩,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学术造假、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立足标本兼治,联合卫生计生委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职称改革试点,推进三评改革,树立正确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坚持全球视野、开放理念、市场导向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基础上的人才高峰建设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以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基础上的人才高峰建设为牵引,把“放权松绑”贯穿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过程,努力使上海成为国际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人才 评价 机制 充分发挥 指挥棒 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1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