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汉南区)“四水共治”二期工程市政排水管网修复管网修复工程施工方案.docx
《开发区(汉南区)“四水共治”二期工程市政排水管网修复管网修复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区(汉南区)“四水共治”二期工程市政排水管网修复管网修复工程施工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开发区(汉南区)“四水共治”二期工程市政排水管网修复改造三环线周边(南太子湖、北太子湖、三角湖)设计施工总承包(EPC)管网修复施工方案编制:审批:编制单位: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0年10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三、施工进度计划四、施工准备情况五、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七、质量保证措施八、主要机器械配备表和施工计划安排表一、工程概况1、项目总体概括.根据开发区(汉南区)“四水共治”二期工程市政排水管网修复改造工程的要求,对三环线周边(南太子湖、北太子湖、三角湖)(雨、污水)管道提出修复方案和施工标准。2、本次施工内容1、约3174处3级、4
2、级管道功能性缺陷,清淤长度约64km,清淤量约为9650m;2、约346处3级、4级管道结构性缺陷,修复长度约6km;二、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2、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20123、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210-20144、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8-20075、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版)8、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179、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
3、910、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三、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计划安排表。四、施工准备情况1、施工前期,对照甲方提供资料,实地堪测各管段的长度,确认检修井、及其它有关设备的数量。核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排查检测资料与设计图纸。2、施工前进行管网摸排,熟习现场情况及管网情况,堪测各管段的长度、检查井及现状管网的排水状况。3、施工中与外部协作,联系建设单位做好施工中发生的设计变更.隐蔽验收等经常性的工作。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执行协议,着重处理合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施工前安排安全及质量技术交底。5、按照施工总体计划,准备好机械、人员、材料。并在施工前对机器械进行检修。6、施工前期确定计划及人员,机械,材料
4、的安排,检查机械的运转能力,保证工作中不出差错。7、因施工现场无用电来源,故配备相应的发电机设备。8、进场施工前在路口安放施工告示牌。9、确定当日的工作计划及人员安排。施工前制定每日安全检查单,每日开始工作之前填写,一般检查单包括如下内容:人员;冲洗设备和维护情况;配件、软管、软冲洗枪、硬冲洗枪;喷嘴;作业场地。10、遵守设备厂家提供的配套保养、操作和制动说明书;在作业前检查软管的磨损程度并测试渗漏情况,破损的软管应该更换;在与污水或其它废水接触后,所有的设备应该进行清洗,确保污水或其他废水不会污染公共环境或供水环境。11、根据修复工程量,配备相应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因施工现场无用电来源,故
5、配备相应的发电机设备。五、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一)总体施工工艺流程1、管网清疏排查检测施工工艺流程:预排查一申请占道f围挡f封堵、抽水及调水f清疏一CCTV检测f拆堵f新增管网测量一清理现场一提交检测资料。2、管网新建、改建施工工艺流程:预排查申请占道、破路围挡一封堵、抽水及调水f破除路面一沟槽开挖一管道安装一沟槽回填一CCTV检测拆堵清理现场一提交资料。3、管网修复施工工艺流程:预排查一申请占道一围挡一封堵、抽水及调水一CCTV检测一预处理一CCTV检测f修复一CCTV检测一拆堵一清理现场f提交资料。(二)预排查1、开启检查井确保在作业时任何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检查井,对井盖周边采用水马围挡。移
6、开的检查井井盖应该放置于合适的地方,不会妨碍到任何工作人员和其它人员。开启后应让井内自然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采用气体检测仪检测井内气体是否超标,如有害气体仍超标,应用采鼓风机送风入井内,待井内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排查作业。2、QV检测施工人员采用QV设备检查井内、管道内基本情况,包含井室是否有病害淤积、管内水位、淤积等基本情况。管道QV采用的是具有自动除雾功能的高清摄像机模组并且带有高亮LED灯为镜头提供充足光源。清洁之前乙方应借助录相技术(Qv相机,至少30倍光学变焦),确定各管段结构状况以及沉积程度。QV预检测后,根据管道内情况选择合适的喷嘴:看不到结构缺陷:喷嘴压力W120bar能
7、看到结构缺陷:喷嘴压力(80bar3、CCTV检测管道清洗完成后,应采用CCTV对需要修复的管段复查检测,复查内容包括病害缺陷是否有增加、原有病害缺陷是否有变化、分析设计图纸修复方法是否适合实际病害缺陷的修复、判断点状修复环数是否足够及判断紫外光固化是否要进行预处理等。(三)申请占道、破路及拆除等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踏勘结果,向监理及建设单位申报相应的破路占道、及需拆除的构筑物。由建设单位向相关单位报批手续。申报内容应绘制各管段占道围挡、破路等平面图。1、清疏检测、修复施工围挡:围挡范围为需修复的两个井位各个方向偏移3米,施工人员及施工车辆均在两个检查井的围挡内。-检老井XXXX 路清疏检测、修
8、复围挡示意图3、新建、改建施工围挡:围挡范围为需开挖的两个井位横向各偏移3米,纵向一侧偏移3米、一侧偏移6米,施工人员及施工车辆均在两个检查井的围挡内,6米一侧用于渣土运输车辆通行。-e-e-25/1/1A国挡检杳井XXXX 路新建、改建围挡示意图3、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破路宽度、长度和需要拆除的构筑物绘制示意图,提交申请材料。(四)测量放样、围挡1、根据审批后的围挡平面图,采用L25米高的水马进行临时围挡。并放置公告牌、警示标识、导向牌等,夜间施工还应按要求放置警示灯。如果单个工作面工期超过15天或特殊施工位置需要采用2.5米高固围挡加喷淋的,需另外申报围挡、交通导改方案。新建、改建管网根据审
9、批后的占道、破路平面图,测放出相应管段需破除路面的边缘线,并采用墨斗弹出边缘线。(五)封堵、导流在管段修复施工中,必须对管道做到安全封堵。封堵前应派潜水员下井对井室内及管口的淤积、垃圾、石块杂物进行水下清掏,再进行封堵,封堵方法采用气囊封堵法、墙体封堵法。1 、气囊封堵法气囊封堵法适用于小管径、施工工期短的情况,一般管径不大于600、施工工期小于10天的管段。在施工管段上游下游各采用气囊进行封堵,截断所有进水源,控制相应水位,降低气囊压力,提高作业安全性。气囊封堵工序需注意,封堵位置在需施工管段上游上一个井口的正口处封堵1个气囊,下游下一个井口的反口处封堵1个气囊,并且在施工管段两边增加不锈钢
10、挡板墙对封堵气囊支撑。如果上、下游流量超过半管,考虑施工安全因素,应进行二道气囊封堵,即在上游再上一口井正口处及下游再下一口井反口处设置第二道气囊封堵。在封堵期间需专人看管,定时检查气囊压力表及管道内水位情况,是否有泄压情况并及时补压。施工照片检杳井施工管管段检杳井上游正堵二道气囊上游正堵气囊水流方向管网封堵、抽调水纵断面示意图采用污水泵将管内枳水抽排至下游井检杳井下游反堵气囊下游反堵二道气囊2、抽水、调水施工管段封堵完成后,需将施工管段内的污水抽排干净,方可进行改建或修复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上游污水调排至下游污水管网,并保持在较低水位状态,以达到施工安全及污水的正常排除。在进行抽水、导流
11、施工前对导流井进行毒气检测,夜间要设置警示灯和照明设施。下井施工严格按有限空间作业要求进行。采取抽水、调水方法如下:抽水:采用污水泵将需施工的管段内污水抽排至下游下一口已封堵的井内排除。污水泵、发电机配置及使用台班如下表:序号管径IlOmm污水泵(台班)30KW以内发电机(台班)备注1DN30021配2台水泵1台发电机2DN40021配2台水泵1台发电机3DN50031配3台水泵1台发电机4DN60031配3台水泵1台发电机5DN80041配4台水泵2台发电机6DNlOOO41配4台水泵2台发电机7DN1200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设备调水:从上游井内采用污水泵或其它设备将水调至至下游下一口已封堵的
12、井内。污水泵、发电机配置及使用台班如下表:序号管径IlOmm污水泵(台班)30KW以内发电机(台班)备注清疏检测修复新建改建清疏检测修复新建改建1DN300224112配2台水泵1台发电机2DN400224112配2台水泵1台发电机3DN500336112配3台水泵1台发电机4DN600336112配3台水泵1台发电机5DN800448114配4台水泵2台发电机6DNlOOO448114配4台水泵2台发电机72DN1200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设备施工过程中因管道封堵后,管道内水位升高,需安排专人进行看管抽、调水设备,当水量增加时,需同步增加抽、调水设备。以保证管道施工的安全性(导流示意图详本节第1
13、及第2点附图)。(六)清疏1、管道清疏根据管径和淤积情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序号管径淤积量施工方法备注160050%1、采用联合吸污车吸淤并弃运;2、后采用高冲洗车将管道内未吸除的砂子、杂物冲洗干净至检查井;3、井内人工清掏上井并弃运。4、如果有硬质沉积或结垢等无法清洗干净的,应采用拉牛或铳刀机器人等方法清除。50%1、采用联合吸污车吸淤并弃运,因淤积需高压冲洗车配合冲洗;2、后采用高冲洗车将管道内未吸除的砂子、杂物冲洗干净至检查井;3、井内人工清掏上井并弃运。4、如果有硬质沉积或结垢等无法清洗干净的,应采用拉牛或铳刀机器人等方法清除。2280050%1、采用联合吸污车吸淤并弃运;2、后采用高冲
14、洗车将管道内未吸除的砂子、杂物冲洗干净至检查井;3、井内人工清掏上井并弃运。4、如果有硬质沉积或结垢等无法清洗干净的,应采用人工进管道内清除。50%1、采用联合吸污车吸淤并弃运,因淤积需高压冲洗车配合冲洗;2、后采用高冲洗车将管道内未吸除的砂子、杂物冲洗干净至检查井;3、井内人工清掏上井并弃运。4、如果有硬质沉积或结垢等无法清洗干净的,应采用人工进管道内清除。(七)CCTV检测01)管道清洗完毕后,检测人员应立即对管段进行CCTV检测。进一步了解管道整体情况及缺陷分布情况,认真记录,核对设计图纸,针对修复方法分析是否可实施。依据CCTV检测报告提交预处理方案(预处理完成后,需再次进行CCTV检
15、测)及修复方案(修复完成后,需再次进行CCTV检测本项目的检测流程按如下流程图进行。2 .检测通用要求排水管网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内容通过对排水管道进行现场检测与评估获得,严格按照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210-2014的规定执行。现场作业要求设立施工围护和安全标志(具体施工围挡布置图附后);检测前应对管道进行预处理,如堵水、吸污、清洗、抽水等;仪器设备自检;管道检测与初步判读;若发现重大缺陷问题,应当场及时报知现场监督人员;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保养设备。CCTV作业CCTV作业应采取以下措施:CCTV检测作业时,应当采取降低水位措施,使管道内水位高不大于管道直径
16、的20%o爬行器的行进方向宜与水流方向一致。管径750Omm时,直视摄影的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5ms.检测摄像镜头移动轨迹应在管道中轴线上,偏离应不大于管径的10%。特殊形状的管道应适当调整摄像镜头移动轨迹,得到最佳图像。将载有镜头的爬行器安放在检测起始位置后,再开始检测每一管段检测完成后,应根据电缆上的标记长度对计数器显示数值进行修正。直视摄影过程中,图像应保持正向水平。在爬行器行进过程中,当使用变焦功能时,爬行器应保持在静止状态。需要爬行器继续行进时,应先将镜头的焦距恢复到最短焦距位置。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存在缺陷时,应将爬行器停在完全能够解析缺陷的位置,确保所拍摄的缺陷图像的完整性。对各种
17、缺陷、特殊结构和检测状况应作详细判读和量测,填写现场记录表。(九)预处理、破路及管综核验1、铳刀机器人清除异物铳刀机器人适用于管道内部异物的切割清除,可切割钢筋、去除结垢、破碎大障碍物等,已应用在非开挖管道修复行业。针对现有管道状况,采用铳刀机器人对结垢的水泥砂浆、裸露钢筋、其他异物进行清除,在切除异物期间需使用CCTV检测进行同步监控。2、修复前高压冲洗及淤积物清理。铳刀机器人针对缺陷进行切割处理后,由高压清洗车再次进行管道清洗,冲洗时合理选择高压喷头及水压,避免对管道造成二次伤害。再由吸污车将高压冲洗出来的淤积物吸到罐体内。4、根据测量放样的破路边缘线,采用切割机沿边缘线切割路面后用破碎锤
18、将路面结构层破除,破除后的渣土挖掘机装车后运弃至建设单位指定的弃土场地。道路结构层厚度暂按面层15Cnl厚沥青、中层24CnI混凝土、底层30Cnl厚水稳层计。5、道路结构层挖除后,需对开挖管段内的综合管线进行核验,核验方法为在综合管线相应位置人工开挖60cm宽沟槽,沟槽长度应为综合管线与开挖管段相交处沿开挖管段方向各延伸1米,找到设计图纸中标明的所有综合管线。如个别管线未找到应及时上报监理、设计及建设单位是否继续人工刨验。(十)修复管道1、修复管道紫外线固化法CIPP具体工艺如下:根据综合比较后,建议使用紫外光内衬固化技术对现有污水管道进行修复,紫外光内衬固化技术固化后可对原有管道结构进行修
19、复补强,且将原管道与污水产生的腐蚀性气体进行隔离,避免了管道继续腐蚀,内衬是用高质量的玻璃纤维和聚酯、亚乙烯基、或环氧树脂制成:抗磨损,防腐蚀,内衬里侧覆盖了一层富含树脂面层:光滑、玻璃般硬的表面,光滑的内衬管道还能有效提高过水能力,且不必开挖对路面设施与交通的影响较小。已修复管道一充气管光固化(紫外线)修复专用工具车UV紫外线内衬固化施工流程如下:拉入塑料底膜铺设垫层玻纤软管放入待修管道玻纤软管端口安装固定装置(扎头)安装气管-r压缩空气给玻纤软管充气紫外线灯架放入玻纤软管中平均以T米/分钟的巡航速度固化固化后管端口处理除去内膜,随后进行水密性检查打开进水口,管道可运行现场施工案例图片(拉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发区 南区 四水共治 二期工程 市政 排水 管网 修复 工程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1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