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15篇.docx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15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15篇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篇1一、活动目标:1、在熟悉的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小溪流的活泼与流畅。2、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熟悉游戏规则,按规则与同伴合作游戏。3、用匹配的原则找朋友,并感受一起穿越“障碍”流向“大海”的快乐。二、活动准备:1、幼儿已经会唱歌曲,并有用身体做障碍和穿越“障碍”的经验。2、将幼儿椅子围成圆形。3、“小溪流”颜色标记卡红、蓝、黄人手一个。三、活动过程:()复习歌曲导入: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一遍。(二)玩音乐游戏:小溪流1、教师扮演小溪流示范游戏,请幼儿观察,并讨论:老师在前奏部分做了什么?(在山头上等待)唱歌曲前两句时怎么做的?(绕椅子跑,然后跳
2、两次)说完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唱着这两句试着做一做。老师是在哪一句邀请的朋友?(流进河,流进江)邀请时怎么做的?(邀请手势)被邀请到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跑到小溪流身后继续游戏)最后怎么做的?(和找到的朋友抱一抱)教师总结游戏规则:一人当小溪流(邀请人),在音乐的前半部分绕椅子,唱到“流进河”和“流进江”时邀请一个朋友跟着一起游戏。2、找一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来玩游戏1次。(跟琴唱)(其他小朋友要一起演唱,谁唱的好,小溪流就就回找他做朋友了)3、找两名幼儿当小溪流(邀请人)玩游戏2次。(可以播放音乐)师:如出现两个人同时邀请一个人,该怎么办?(可以就近迅速换一个朋友邀请)(三)增加匹配规则,提
3、高游戏的趣味性1、出示标记卡,教师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匹配规则:师:“小溪流”去找“大海”的路上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朋友,有的却不是,哪谁才是“小溪流”的朋友呢?我这里有一个红色标记,把你们的标记从小椅子后面拿出来贴在手心上,藏起来,等领头的小溪流去邀请你的时候,你才可以拿出来看。现在看一看赵老师是怎么确定谁是我的朋友的?(示范游戏,引导幼儿发现有着相同颜色标记的才是好朋友)2、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同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一段歌曲)3、请2名幼儿当小溪流来玩游戏,其他幼儿各持不同颜色的标记卡等待被邀请。(两段歌曲)师:第一段结束后在间奏时请你做小溪流跳舞的动作,第二
4、段一开始唱歌词,就跟着你小溪流继续找朋友。(跳舞时注意不要和其他小溪发生碰撞)(四)创编“障碍”动作,并穿越“障碍进行游戏1、创编“障碍”动作和穿越“障碍的动作师:小溪流在找大海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你们想一想怎么用身体做出各种障碍?(和其他伙伴合作做障碍)2、遇到这些“障碍”,“小溪流”可以怎么过去?(绕,钻,跳)3、将全班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三名幼儿扮演小溪流;另一组幼儿作为被邀请的人;第三组六名幼儿用身体动作创造出各种障碍。4、评价及自我评价,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哪里还做的不够好,教师帮助总结经验,并再次进行游戏。5、完整的边唱歌曲边合作进行游戏。游戏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决定进行的3-4
5、次。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篇2教材分析:山这首歌抒情、优美,歌词生动、形象,表现出在四季中山上的不同美景。在设计时为了丰富演唱形式,更好地表达对四季的山的美好情感,在歌曲的每个句末的休止部分进行伴唱处理(啦啦啦),更好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歌唱的积极性。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的形象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图片感知,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活动目标:1、根据图片提示理解、记忆歌词,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并尝试用活泼、跳跃的声音唱出衬司O2
6、、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活动准备:小图片若干幅。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二、借助图片理解歌词1、(出示“山”)一一在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山上的景色会有什么变化呢?春天的山是什么样的?春天的山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真像一个花篮呀!出示图片,引出歌词:春天的山呀是花篮。2、一一夏天的山是什么样的?夏天的山是一只什么篮呢?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夏天的山呀是果篮。3、一一春天的山呀是花篮,夏天的山呀是果篮。哎!那么秋天的山呢?会是什么样的?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秋天,山上的树叶都变成金黄色的了,远远看去,真像一只金篮呀!出示图片,引出歌词
7、:秋天的山呀是金篮。4、一一冬天的山像是什么篮?为什么?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冬天的山呀是银篮。5、一一又有花又有果,又有金又有银,家乡的山上装了这么多的宝贝呀!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家乡的山呀是宝篮。6、完整念歌词。(1)家乡的山美不美呀?我们一起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家乡的山吧!(加入旋律)(2)我们一起来夸夸家乡的山!(加入旋律)三、熟悉旋律,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吴老师不仅能说着夸家乡的山,我还能唱着夸一夸呢!(加入伴奏)出示图片“啊”,这张图片表示什么呢?应该放在哪里?3、幼儿学唱你们会不会像老师一样把家乡的山夸一夸?我们看着小图片一起来唱一唱!4、加入衬词演唱(1)幼儿唱歌曲
8、,师唱衬词。家乡的山有这么多地宝贝,这么美!我们多自豪呀!这一次我们用自豪地声音唱一唱。(师加入衬词“啦二你们唱得这么好听,老师也忍不住跟你们唱了起来。唉!我刚才唱了什么呀?在什么地方唱了“啦”呢?请你们再听一听。你们帮吴老师唱歌曲,好吗?出示“啦啦啦,谁来帮老师放一下这个图片?(2)师唱歌曲,幼儿唱衬词。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老师唱歌曲,你们来唱“啦”,好吗?最后一句我们一起唱。怎么样唱这个“啦”才好听呢?用轻快的声音来唱。我们再来试一试,用轻快的声音来唱“啦二(3)分组演唱。现在,这边的小朋友来唱歌曲,另一边的小朋友唱“啦二我们交换一下。(4)让我们把这首好听曲子唱给客人老师听。幼儿园大班
9、音乐课教案精选篇3活动目标1、熟悉曲子,掌握曲子优美、饱含深情的基调。2、了解和熟悉曲子中的后十六分音符和倚音,能跟着旋律基本找到曲子中的每个音。活动准备:笛子、曲谱、图片、音乐录音。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幼儿情感。I、师:你晚上有出去赏月吗?为看到了什么?2、示图片:图片上画的是什么情景?你觉得美吗?二、欣赏音乐。提问:你听了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3、再次欣赏音乐录音,引导幼儿从欣赏中感受曲子优美、饱含深情的基调。三、学习曲子1、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好听吗?听上去是怎么样的?它的名字叫彩云,如果我们能用笛子吹出来,会更好听的!2、播放音乐录音,教师跟着音乐将曲子完整地吹一遍,请幼
10、儿再欣赏。3、出示曲谱,引导幼儿学唱曲子。(1)教师完整地弹唱一遍。(2)教师弹琴,幼儿轻声跟唱。(3)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唱两遍。4、引导幼儿进行找音练习。教师弹琴,请幼儿在笛子上找出每个音。5、教师重点讲解曲子中比较多的后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倚音,教师示范吹给幼儿听一听。6、教师再次完整吹一遍,请幼儿欣赏。四、听音乐幼儿有秩序地放笛子。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篇41、能用分组接唱、加衬词不同的手法来演唱戏说脸谱。2、通过在看、学、唱中进行趣味创编,鼓励幼儿大胆演唱。3、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多媒体课件,磁带。一、幼儿听音乐走台步上场、亮相。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上场的?幼儿讨论。教
11、师小结:京剧里的台步和亮相。二、复习京歌1、幼儿演唱戏说脸谱。2、教师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或表情演唱京歌。(“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稍用力;“花脸的孙猴”神气;“白脸的曹操”奸诈;“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最响亮。)3、引导幼儿在适当的乐句后“叫好二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课上,我一开始出示了许多脸谱,使幼儿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对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姓名也利用了故事的形式作了简单的介绍,为学习歌词作了铺垫,接着用儿歌的形式将歌词内容朗诵给幼儿听,并鼓励大家一起朗诵加深了对歌词的熟悉。接着老师就播放唱段戏说脸谱,让小朋友说说与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活动中的难点唱句进行了模仿练习,通
12、过个别唱,小组唱,集体唱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歌曲。再观看老师地表演,到尝试用声音动作表现歌曲,到最后带上脸谱面具边唱边表演。活动中虽然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对重点唱句的掌握和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用动作表现不同人物性格方面不是很理想。活动后我进行了反思,幼儿对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把握应利用简单的图谱来提示幼儿回忆歌词,让幼儿通过看节奏图谱和听老师的示范演唱学会演唱。活动中幼儿用动作进行表演,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有代表性的京剧图片,鼓励幼儿自己探索模仿;在集中进行创编展示中,老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动作。这样,能充分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使难点在幼儿的自主学习中得到了把握,
13、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教师的动作,更尊重幼儿,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篇51、初步了解“上海说唱”的特点,学习用“上海说唱”的表演形式有节奏地夸夸上海美景,体验“上海说唱”的独特韵味。2、运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感受合作带来成功的喜悦。重点:学习用“上海说唱”的表演形式有节奏地夸夸上海美景,体验“上海说唱”的独特韵味。难点:把对上海旅游景点的已有经验,用简洁的语句编到相应的节奏型里。材料准备:1、上海风景图片、上海各处的名称、编写谱、记号笔、固体胶、剪刀等;响板、双响鼓;2、“路边童谣”音乐、“猜冬猜”的伴奏。经验准备:幼儿已积累了对上海著名建筑和旅游景点的粗浅经验,并已
14、经接触到一些简单的节奏。一、唱唱说说一一体验上海方言的韵味(一)唱唱“路边童谣”1、在我们上海有很多好听的童谣,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起快乐的“路边童谣”吧。(歌表演:路边童谣)2、提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语言表演“路边童谣”?(引出上海方言)(二)说说“上海美景”如今说上海话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谁会说上海方言?那你们能不能用上海方言夸夸我们上海的美丽?(个别幼儿尝试用上海话说上海美景,体验上海方言的哮、糯等韵味。)二、听听学学一一感受上海说唱的特色1、大家都很喜欢上海,为自己生活在上海,是个上海人而感到骄傲。我和你们一样,所以我也想来夸夸我们的上海城,你们可要听仔细了!(教师用“上海说唱”的形式夸
15、上海城)。2、提问:我夸上海的方式与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有唱、有说、还用响板来打节奏等)3、什么时候是唱的?什么时候说的?4、小结:这种头尾演唱、中间说白的又说又唱的表演形式是上海的一种特色剧种,叫“上海说唱二三、编编练练一一探索创编上海说唱的规律1、老师都夸到了上海的哪些地方?一起学学上海说唱。(学学上海说唱中有节奏夸上海的语句)2、在刚才的上海说唱中,上海还有很多好地方没夸到,我们也来尝试用“上海说唱”的表演形式来夸夸我们的上海,那该怎么夸呢?(出示节奏型:X,幼儿观察讨论)一颗星节奏型是怎么样的呢?(幼儿拍手打节奏感受节奏型。)试着把夸上海的话编到这个节奏型里去。(例如卢浦大桥像彩虹)
16、这条两颗星的节奏型,该怎样打节奏?再编一句夸上海的话到这个节奏型里去。3、尝试4个人一组编一段“上海说唱力说说4个人创编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根据幼儿的讨论得出几个创编要素)要确定统一的节奏型,并粘贴上;每个人编一句可以加快速度;为了防止忘记以及共同练习的方便,在节奏型的下面贴上创编的图片或文字,也可以画画或用汉字表示;编好之后马上练习,还可以适当配上一定的乐器伴奏。4、幼儿创编,编好后要用小乐器辅助练习。四、交流分享一一体验创编上海说唱的快乐(一)各组展示创编成果,说说你们成功或者没有完成的原因。(二)除了童谣、上海说唱,我们上海弄堂游戏也很有趣哦,让我们一起玩一个有趣的弄堂游戏吧!(幼儿表演
17、“猜冬猜”。)附录:童谣:上海说唱说上海,唱上海,上海城,真正美,看看看,快来看,金茂大厦层层高,浦江游览景色美,城隍庙里九曲桥,世纪广场放风筝。上海上海天天变,变得越来越美好,越美好!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篇6目标学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火箭上升的状态。把自己想像为火箭,感受飞向太空的快乐。准备活动前,幼儿已经积累有关火箭、卫星等航天器发射上天的经验。背景图三张,分别是地面场景(地面、树木、房屋等景象)、蓝天白云场景(天蓝色的天空上,白云朵朵)、宇宙星空场景(纸上涂蓝色或黑色背景,上面画金黄色、银色的星星、星球等)。将三张背景图依次夹在活动黑板上,根据乐曲和情景变化的需要来翻页,以象征
18、场景的变化。黄色、红色皱纸带分筐放置过程我是火箭你在电视里看到过火箭上天吗?火箭是怎么上天的?请幼儿想像自己的身体是一艘火箭,正在向太空发射,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火箭上升的.状态,如手臂向上伸,成三角状,踮起脚等。每个幼儿都是火箭,在“发射“口令”10、9、8、72、1,点火发射”下达后,幼儿扮演火箭一同升空”。火箭之歌模拟“火箭”发射状态后,幼儿跟随老师学唱歌曲第一段,强调火箭正在冲天升空,帮助幼儿记忆第一段歌词。火箭飞到了蓝天中,火力继续加大。教师变换背景图,幼儿跟学第二段歌词。火箭终于穿过云彩,穿过天空,飞到太空中了。教师变换背景图,幼儿学唱第三段。跟随教师完整地哼唱整首歌曲。乘火箭上
19、天幼儿在身后衣服边上用回形针别上红黄皱纸的”火箭焰火”,蹲在地上做好发射的准备。火箭们准备好发射了吗?大家一起倒计时,10、9、82、1!嗖!嗖!教师弹奏音乐,幼儿边唱火箭之歌,边表演火箭升空情形。唱到第二段时,教师更换背景图,火箭飞上天空,幼儿表演火箭正在加大火力的情形。唱第三段时,继续更换背景图,幼儿放慢运动速度,蹲下,仿佛火箭飞入太空,最后降落到月球上重复游戏数次。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篇7一、预设目标1、继续欣赏乐曲,体会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3、感受集体合作演奏的快乐。二、活动准备(一)知识准备:1、幼儿已经有了牧羊的概念,
20、了解牧羊人。2、幼儿已经熟悉这首乐曲的旋律。(二)物质准备:1、音乐孤独的牧羊人。2、自制打击乐图谱、乐器标记图。3、打击乐器若干(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三、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完整的欣赏乐曲孤独的牧羊人一遍。提问:1、前两天我们一起听了一首曲子,谁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孤独的牧羊人。2、孤独的牧羊人在放牧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羊群里有大羊有小羊,刚到山坡下,他的羊看到青草一下子都跑了,大羊跑,小羊追,牧羊人这下可着了急,为什么呢?他怕羊跑丢了,于是他拿着牧羊鞭连忙追过去,你们猜他追上了没有?)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二)、看图谱学习节奏儿歌,并分组通过肢体动
21、作练习节奏型。1、看图谱,读儿歌熟悉节奏型。、教师示范看图谱读节奏儿歌。前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A段:(重复1遍)大羊大羊I向前奔跑I小羊小羊小羊小羊【快快追OI大羊大羊I向前奔跑I小羊小羊小羊小羊I追OOIB段:我是I牧羊人呀I挥起I小皮鞭Ol我是I牧羊人呀I挥起小皮I鞭。Ol间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A段:(重复1遍)大羊大羊I向前奔跑小羊小羊小羊小羊快快追OI大羊大羊I向前奔跑I追呀追呀追上I了OOI、看图谱练习读节奏儿歌。师:我知道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小朋友,那你们可以帮他一起追他跑掉的羊吗。牧羊人说了,只有学会了这首儿歌,才可以啊。你们有没有
22、信心把儿歌用最快的时间学会。我们来试一试。、听音乐练习读节奏儿歌。师:加上音乐来一次好不好?2、分组练习用肢体动作打节奏。、一起确定4种角色的身体动作。师:我来看一看图谱上有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皮鞭,现在我们要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大羊,小羊,牧羊人和皮鞭,比如大羊可以用拍腿动作来表现,谁来说一说小羊用什么动作?牧羊人用什么动作?挥皮鞭用什么动作?好的我们一起说着儿歌试一试。、分组尝试边听音乐边打节奏。师:好我们现在分成四组,大羊组,小羊组,牧羊人组和挥鞭组,到谁的时候谁做动作。(三)、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并分组进行演奏1、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师:终于追上了,牧羊人要庆祝一下,你们瞧他还带来了乐
23、器呢,看看都有什么?(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师:大羊,小羊,牧羊人和挥鞭分别应该用哪种乐器演奏呢?谁来说一说?(教师综合幼儿建议在图谱上贴上相应的乐器图片,并一起尝试。)2、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练习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分组练习运用乐器看图谱练习演奏。3、尝试看指挥分组演奏乐曲教师跟随音乐指挥,幼儿看指挥集体演奏。活动延伸:师:牧羊人说今天他一点也不孤独因为有小朋友们为他演奏,他的大羊和小羊也为他跳舞呢,他还说演奏时再可加入一种乐器会更好听,你们猜猜是什么乐器,好的,下一次我就把它带来跟小朋友一起演奏好不好?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精选篇8设计意图:打击乐是幼儿平时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利用各种乐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大班 音乐课 教案 1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0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