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MRI检查技术质量控制规范.docx
《吉林省MRI检查技术质量控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MRI检查技术质量控制规范.docx(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吉林省MRI检查技术质量控制规范各医院每台MR扫描仪应具有每年由各管辖市区计量检测部门出具的合格检测报告。第一部分MRI检查前准备一、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解剖部位和器官疾病的检查,应根据临床需要以及MRI在各解剖部位的应用特点选择。(二)禁忌证:1,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除外起搏器为新型MRl兼容性产品的情况;2.体内植入电子耳蜗、磁性金属药物灌注泵、神经刺激器等电子装置;3.妊娠3个月内;4.眼眶内有磁性金属异物。有下列情况者,需在做好风险评估、成像效果预估的前提下,权衡利弊后慎重考虑是否行MRl检查。1.体内有弱磁性置入物(如心脏金属瓣膜、血管金属支架、血管夹、螺旋圈
2、、滤器、封堵物等)时,一般建议在相关术后68周再进行检查,且最好采用1.5T以下场强设备;2.体内有金属弹片、金属人工关节、假肢、假体、固定钢板等时,视金属置入物距扫描区域(磁场中心)的距离,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慎重选择,且建议采用L5T以下场强设备;3,体内有骨关节固定钢钉、骨螺丝、固定假牙、避孕环等时,考虑产生的金属伪影是否影响检查目标;4,可短时去除生命监护设备(磁性金属类、电子类)的危重患者;5.癫痫发作、神经刺激症、幽闭恐怖症患者;6.高热患者;7.妊娠3个月及以上;8.体内有金属或电子装置植入物者,建议参照产品说明书上的MRI安全提示。二、MRl对比剂使用注意事项(一)核对受检者
3、基本信息及增强检查申请单要求,确认增强检查为必需检查。(二)评估对比剂使用禁忌证及风险,受检者签署对比剂使用风险及注意事项知情同意书。(三)按药品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对比剂。(四)增强检查结束后,受检者需留观1530min,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病情许可时,受检者应多饮水以利对比剂排泄。(五)孕妇一般不宜使用对比剂,除非已决定终止妊娠或权衡病情依据需要而定。(六)尽量避免大量、重复使用轧对比剂,尤其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减少发生迟发反应及肾源性系统纤维化的可能。(七)虽然轧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仍需慎重做好预防及处理措施。三、检查前准备(一)核对申请单,确认受检者信息、检查部位、目的和方案。
4、(二)确认有无MRl检查禁忌证。(三)对于有相对禁忌证及危重患者,做好急救准备。(四)告知受检者检查流程、注意事项及呼吸配合等。(五)受检者检查前更衣,确认无铁磁性金属物品(如推车、病床、轮椅、手机、手表、钥匙、首饰、硬币等)被带入扫描室。(六)婴幼儿、躁动等不合作患者检查前给予药物镇静。(七)做好增强检查前准备工作。(八)做好MRI检查意外救治准备工作。(九)根据具体检查项目做好相应检查前准备。各部位MRI检查技术根据MRI成像原理,MRI各序列成像参数具有一定特征,根据MRl机型及各参数间的关系适当调整,变动范围应在同类序列的图像对比特征内。一般情况下,T2Wl序列:TR2OOOms,TE
5、80130ms;SE或FSETlWI序列:TR300800ms,TE20000ms,TE30ms;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FLAIR)T2Wl(颅脑适用):TR800010000ms,TE80130ms,Tl20003000ms;FLAIRTlWi(颅脑适用):Tl600900ms,TR为Tl的2.53.0倍,TE三维T2Wl水成像、TlWL三维TlWl序列。扫描基线平行于视神经长轴并经过视神经,范围包含眼眶上、下壁。2.斜矢状面fs-T2WL扫描基线平行于受检侧视神经长轴,范围包含受检侧眼眶内外侧壁。3.冠状面T2WKTlWI,
6、扫描基线垂直于颅脑矢状面,范围包含眼睑前缘至蝶鞍后床突。增强扫描序列:轴面、斜矢状面及冠状面fs-T1Wl,也可采用二维或三维快速梯度回波fs-T1Wl序列行动态增强扫描,以便获得更丰富的血液动力学信息。(四)技术参数:以薄层、高分辨率扫描为原则。二维序列层厚3.0mm,层间隔0.5mm,FOV(180200)mm(180200)mm;三维序列层厚0.3Lomm,空间分辨率像素值1.0mm1.0mmo按照常规剂量和流率静脉注射轧对比剂。(五)图像要求:L清晰显示两侧眼眶、视神经、眼球、眼外肌、眶周结构等;2.无明显运动伪影,磁敏感伪影及血管搏动伪影不影响眼眶观察和诊断。二、耳部MRI技术要点及
7、要求(一)线圈:头线圈、头颈联合线圈、3in(1in=2.54cm)环形线圈。(二)体位:仰卧位,头先进。线圈中心及定位中心对准眉间。(三)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包括:L以轴面为主,扫描T2WI、T1WL三维T2Wl水成像、三维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水成像序列。扫描基线平行于AC-PC连线。2.斜矢状面T2Wl序列:扫描基线垂直于受检侧面听神经干长轴,范围包含受检侧颈岩骨外侧缘至面听神经干延髓端。增强扫描序列: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fsTlWI、三维fs-TIWI。(四)技术参数:二维序列层厚2.03.0mm,层间隔层厚XI0%,三维序列层厚0.3LOmm,FOV(200240)mm(200240)m
8、m,空间分辨率像素值1.0mml.0mm。按照常规剂量和流率静脉注射轧对比剂。(五)图像要求:L两侧对称显示乳突、面听神经、耳蜗、听小骨等结构;2.无明显运动伪影,磁敏感伪影、血管搏动伪影不影响观察内听道;3.三维T2Wl水成像序列需提供半规管等内耳结构的MIP和MPR后处理图像。三、鼻及鼻窦MRl技术要点及要求(一)线圈:头线圈、头颈联合线圈。(二)体位:仰卧位,头先进。线圈中心及定位中心对准鼻尖与鼻根连线中点。(三)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至少在同一方位上扫描T2WLfs-T2Wl和TlWL并加扫其他1个或2个方位的T2WLT1Wlo扫描基线:轴面:平行于硬腭,范围上至前颅底窝上缘,下至软腭
9、下缘;矢状面:平行于颌面部正中矢状线,范围包含两侧上颌窦外侧壁;冠状面或斜冠状面:平行于颌面部冠状线或平行于鼻尖与鼻根连线的冠状线,范围包含鼻尖软组织前缘至鼻咽后壁。增强扫描序列:轴面、矢状面、冠状面(或斜冠状面)fs-TIWI均需扫描。(四)技术参数:二维序列层厚4.050mm,层间隔0.5mm,FOV(200240)mm(200240)mm,矩阵256224按照常规剂量和流率静脉注射轧对比剂。(五)图像要求:L显示鼻腔和副鼻窦骨性及软组织结构,两侧对称显示;2.无明显运动伪影,磁敏感伪影、血管搏动伪影不影响鼻及鼻窦的观察。四、鼻咽部、口咽部MRI技术要点及要求(一)线圈:头线圈、头颈联合线
10、圈。(二)体位:仰卧位,头先进。线圈中心及定位中心对准硬腭水平。(三)方位及序列: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均需扫描。平扫序列:以轴面为主,扫描T2WI、fs-T2WI和TlWl序列,并加扫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2WLT1Wlo扫描基线:轴面:平行于硬腭,鼻咽部扫描范围从前颅底窝至喉腔上界,口咽部从硬腭至舌骨;矢状面:平行于颌面部正中矢状线,范围包含两侧乳突外缘;冠状面:平行于鼻咽部后壁,范围从鼻尖后到第二颈椎体后缘。观察鼻咽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扫描范围覆盖锁骨上窝和胸锁乳突肌后方。增强扫描序列:轴面、矢状面、冠状面fsTlWI均需扫描。(四)技术参数:二维序列层厚4.05.0mm,层间隔层厚
11、20%,FOV(200240)mm(200240)mm,矩阵2562240按照常规剂量和流率静脉注射轧对比剂。(五)图像要求:L显示鼻咽部、口咽腔、喉腔上部、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颈部两侧淋巴结等结构,两侧结构对称显示;2.无明显运动伪影,磁敏感伪影、血管搏动伪影不影响影像的观察。五、颌面部MRI技术要点及要求(一)线圈:头线圈、头颈联合线圈。(二)体位:仰卧位,头先进。线圈中心及定位中心对准硬腭水平。(三)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至少在同一个方位(以轴面为主)扫描T2WI、fs-T2Wl和TlWI,并加扫其他1个或2个方位的T2WI、TlWI。扫描基线:轴面:平行于硬腭,扫描范围上至前额,
12、下至下颌软组织下缘;矢状面:平行于颌面部正中矢状线,范围包含颌面部两侧外缘;冠状面:垂直于颌面部正中矢状线,范围从鼻尖到下颌骨后缘。增强扫描序列:轴面、矢状面、冠状面fs-TlWl均需扫描。(四)技术参数:层厚5.06.0mm,层间隔层厚l%,FOV(200240)mm(200240)mm,矩阵256224按照常规剂量和流率静脉注射轧对比剂。(五)图像要求:L显示颌面部软组织及骨性结构,两侧对称显示;2.无明显运动伪影,磁敏感伪影及血管搏动伪影不影响颌面部结构观察。第四部分颈部一、喉部、甲状腺、甲状旁腺MRI技术要点及要求(一)线圈:颈线圈、头颈联合线圈、脊柱相控阵线圈。(二)体位:仰卧位,头
13、先进。定位中心及线圈中心对准喉结。(三)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以轴面为主,扫描T2WI、fs-T2Wl短时间反转恢复(shorttimeinversionrecovery,STIR)序列或水脂分离和T1Wl序列,辅以矢状面T2Wl和TlWl及冠状面fs-T2Wl(STIR或水脂分离)。扫描基线:轴面:垂直于喉腔长轴,范围上含会厌上缘,下至第六颈椎体下缘水平;矢状面:平行于喉咽腔正中矢状线,范围包含喉部两侧软组织外缘;冠状面:平行于喉咽腔长轴,范围覆盖喉结至乳突后。增强扫描序列: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fs-TIWI均需扫描。(四)技术参数:基本原则为适当提高空间分辨率。层厚3.0mm,层间隔层厚X
14、1O%,FOV(200230)mm(200230)mm,矩阵256224o按照常规剂量和流率静脉注射轧对比剂。(五)图像要求:L显示喉部、甲状腺、甲状旁腺细微解剖结构,两侧对称显示;2.颈部淋巴结的观察应加大扫描范围,显示颈部淋巴结;3.无明显吞咽运动及血管搏动伪影,伪影不影响靶区结构的影像诊断。二、颈部软组织MRl技术要点及要求(一)线圈:颈线圈、头颈联合线圈、脊柱线圈。(二)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定位中心及线圈中心对准喉结。(三)方位及序列:平扫序列:以轴面为主,扫描T2WI、fs-T2WI(STIR),fs-TIWI序列,辅以矢状面T2Wl和TlWl以及冠状面fs-T2Wl(STIR或水
15、脂分离)。扫描基线:轴面:垂直于颈部长轴,范围上至硬颗,下至胸骨切迹或覆盖病变ROI;矢状面:与颈部正中矢状线平行,范围包含颈部两侧软组织或病变R0I;冠状面:平行于颈部上下长轴,方位覆盖喉结至乳突后。增强扫描: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fsTlWl均需扫描。(四)技术参数:层厚5.06.0mm,层间隔层厚20%,FOV(200260)mm(200-260)mm,矩阵2562240按照常规剂量和流率静脉注射轧对比剂。(五)图像要求:L显示颈部软组织解剖结构,两侧对称显示;2.无明显吞咽运动及血管搏动伪影。三、颈部血管MRA的技术要点及要求(一)线圈:颈线圈、头颈联合线圈、脊柱线圈。(二)体位:仰卧位
16、,头先进。定位中心及线圈中心对准两侧下颌角连线水平。(三)方位及序列:1.三维PC-MRA:冠状面扫描,包括全部颈部血管,上至基底动脉,下至主动脉弓。设定相应快流速编码(50120cms)约为目标血管最大流速的120%,获取颈部动脉像,设定慢流速(1530cms)获取颈部静脉及动脉像。2,三维ToF-MRA:轴面扫描,垂直颈部血管,范围上至基底动脉,下至主动脉弓,获取颈部动脉像。3,二维TOF-MRA:轴面扫描,垂直颈部血管,获取颈部静脉像。4.三维对比增强MRA:冠状面扫描,包括全部颈部血管,上至基底动脉,下至主动脉弓。(四)技术参数:L二维TOF.MRA:在扫描范围下游放置空间饱和带,TR
17、、TE均为最短。2.三维对比增强MRA:单期扫描时间20s,静脉注射轧对比剂,流率2mls,剂量0.10.2mmolkg,然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扫描注射对比剂前蒙片,注射对比剂后扫描至少2个时相(动脉像及静脉像)。(五)图像要求:L提供MIP重组三维血管像;2.PC法序列分别显示相应颈部动脉像或静脉像;3.三维TOF-MRA序列应显示颈部动脉像;4.二维TOF-MRA序列显示颈部静脉像;5.三维对比增强MRA分别显示动脉像和静脉像,动脉像尽量减少静脉像的污染;6.非对比剂法大部分血管段能显示;7.血管边缘清晰锐利,无运动模糊,无明显背景软组织影,无其他伪影影响诊断。第五部分胸部一、肺、纵隔M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MRI 检查 技术 质量 控制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0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