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 资源ID:600562       资源大小:82.64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苏政办发2022)2号)和连云港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连政办发(2022)74号)相关要求,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全区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区为目标,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统筹推进固体废物管理和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系统推进工业、生活、建筑和农业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精细化管理,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推动全区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二、建设目标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为重点,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低废”新兴产业,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通过建设完善固体废物收运体系和循环利用体系,补齐固体废物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探索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增强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培育固废市场、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环境监管、宣传“无废”文化,建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体系,助力实现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建医药行业生态健康“无废工厂“,高质量完成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和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形成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特色亮点模式。三、主要任务(一)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固废管理政策1 .高位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建立由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无废办”),设在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中进行实体化运行,统筹“无废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协作和调度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协同推进。2 .完善固废管理相关制度设计。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体系,完善与连云港市乡村清洁条例连云港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连云港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连云港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相配套制度的制定,加快推进其他固体废物领域专项规范性文件、规划或标准的制定。完善固体废物统计制度,探索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固体废物统计工作。3 .充分融合相关领域重点工作。围绕融合建设目标,融合工业绿色发展、碳达峰专项行动、园区循环化改造、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等方面改革试点经验以及建设目标、重大规划,探索建立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各环节碳减排核算体系。加强与市、区两级相关规划方案重点任务、考核指标的衔接,统筹推进,协作发展。(二)建立工业固废收处体系,筑牢综合利用处置能力4 .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重点,打造产业循环链,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企业、园区之间通过链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工厂、无废工厂”创建。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开展低碳产业、低碳企业试点。以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为契机,推广创新清洁生产模式,扩大清洁生产审核覆盖范围、受益行业和企业数量,推动开发区内主要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到2025年,评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的企业数量达到15家。5 .健全一般工业固废收运处体系。开展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单位摸底排查,建立开发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基础信息清单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利用、处置单位监管源清单,并实现动态更新。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所整治,对产生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工业副产石膏、中药渣、废玻璃钢边角料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按照“一厂一策”原则,分类制定整治方案,逐年减少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堆存总量。6 .提高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在产品质量与污染物排放达标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生产工艺及对原辅料品级的不同要求,鼓励实行梯级利用和交换使用,推动高值固体废物、水、气、电、热等物质在企业内、企业间循环利用。对脱硫石膏、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等产量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鼓励就近建材化利用。鼓励中复连众、康缘药业等产废大户纵深延展产业链,促进废物区内资源化利用。引导服务机构在项目设计阶段,推荐采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7 .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加强产生、转运和利用处置环节的电子台账管理,督促企业及时做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的申报登记工作。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重点环境管理风险物质的风险源为重点,建立健全固体废物重点环境风险源清单。8 .探索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将新污染物治理与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工作相结合,落实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制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污染物治理实施方案,以医药行业为重点,探索将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要求、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融入环境影响评价、“三线一单”管理和排污许可管理。开展新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重点化学物质生产使用信息调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对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或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新污染物的企业全面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创新环境风险源防控体系建设,落实连云港市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大浦工业园)建设,推动开展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健康风险评估、新污染物筛查、评估与环境监测。开展区内累积性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建立开发区高环境健康风险污染源清单及优控污染物名录。(三)强化全过程风险监管,落实危险废物全面系统治理9 .加强危险废物源头管控。严格项目审核和环境准入,严格审批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重金属和新污染物的项目。严格落实新建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要求,明确管理对象和产生源头,预防二次污染,防控环境风险。以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支持研发和推广废酸、废有机溶剂等工业危险废物源头减量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完善危险废物鉴别管理体系,建立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无废城市''建设期间,确保开发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所有经营单位全部纳入环保信用评价管理,所有经营单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10 .完善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建设。健全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教育科研、检测检验机构等实验室废物、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汽修行业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转运体系,推动社会源危险废物回收网络建设,对生活垃圾分出的危险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置,实现全区域覆盖、全种类收集、全流程监控。推动建设中华药港核心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点。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推动建设开发区医疗废物集中收集、中转设施。11 .提升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深入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废有机溶剂、废酸等高值固体废物在企业内部分质回用。探索引进飞灰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飞灰资源化利用水平,确保飞灰安全利用处置。探索“点对点”利用豁免管理,打通企业间资源化利用渠道。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资金补偿、产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开展纵向、横向补偿。到2025年,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o12 .加强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动态更新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和贮存设施清单,定期开展辖区内产废企业规范化管理年度考核,确保"十四五'期间每年市级以上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达标率达到95%以上。持续开展“清废行动”专项整治。重点督查危险废物网上申报和报告工作,严格落实医药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废反应基和废培养基等危险废物的收集、利用和处置过程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落实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通则(DB32"4370-2022)废无机酸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32"4371-2022)、含铜蚀刻废液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32/T4372-2022)等新出台标准,推动再生利用产物环境风险评估,明确再生产物中污染物含量、种类限值、定期监测等要求,探索“再生回用''或"定向利用”方式,降低固体废物再生利用产物环境风险。提高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水平,制定医疗机构废弃物分类收集、运送、贮存流程图,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备案要求。(四)健全农业固废收运体系,拓宽利用产品市场路径13 .推动现代农业生态低碳发展。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为重点,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技术,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推动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绿色新型健康养殖模式的应用。以现有农业产业为基础,促进特色产业生态化,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源头控制农膜市场准入,加快普及标准地膜,推广环境友好生物可降解地膜。14 .健全农业废弃物收储体系。推动建设秸秆收储运体系,并在合理范围内进一步简化秸秆收储场地审批流程,制定离田补贴标准,畅通秸秆离田通道,提高农户和企业秸秆收储、开发利用的积极性。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的通知(连政办发(2023)25号)要求,规范开发区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回收和处置,压实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责任,建立健全回收网络体系。到2025年,开发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覆盖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全面落实连云港市强制免疫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工作方案,推动开发区畜禽养殖户强制免疫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全覆盖。15 .推动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统筹水环境保护和部分替代原生资源需要,有序推动秸秆离田利用,近期仍以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为主,远期积极推动形成多元化利用、市场化运作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逐步提高离田综合利用率。推进畜禽养殖户标准化改造,逐步普及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开展畜禽养殖户常态化巡查指导,全面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掌握第一手畜禽粪污产排数据及处理现状。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果,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认定,动态更新及时掌握粪污收集利用状况。探索秸秆、畜禽粪污、水生植物协同厨余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城乡有机固废协同制备有机肥方式,推动循环农业发展。16 .加强综合利用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农业固体废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促进农业固体废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利用转变。探索农作物秸秆多元化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增加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多样性和附加值。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还田管理规范性,确保达到畜禽粪肥还田要求和标准。建立资源化产品体系,明确产品市场化应用方向,推进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制备的肥料、营养土和调理剂,分别用于还田施肥、市政绿化、改良土壤等。研究制定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补贴政策,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有机肥,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支持肥料还田和销售。(五)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提升资源利用水平17 .倡导绿色生活消费方式。加强绿色消费行为引导,完善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鼓励绿色出行,积极参与建设更高水平的“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到2025年,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70%。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有序减少宾馆酒店等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扩大可降解塑料产品应用范围,到2025年,开发区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和行业塑料污染治理,严格执行快递包装材料无害化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进快递包装循环使用。到2025年,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到60%以上。18 .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编制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设置方案,全面推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宾馆、商超等公共单位提升垃圾分类质量,完善居民小区再生资源回收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制定有害垃圾集中暂存、运输、处置管理规范,完善有害垃圾收运网络,提高有害垃圾收集率和收运效率,到2025年底,有害垃圾处置率为90%以上。完善厨余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提升生活垃圾中转站分拣能力,配套制定连云港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细则实施方案,严厉打击非法收运餐厨垃圾行为。参与建设“可回收物投放点-区级可回收物归集点-市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再生资源市场“四级“两网融合”体系,健全强制车辆报废制度和废旧家电、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探索低值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方式,推动报废机动车等产品类废物产生单位纳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19 .补齐生活源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短板。在保证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处置的前提下,推动晨兴环保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厨余垃圾,积极探索生活垃圾飞灰资源化利用。按照“分散为辅、集中为主”的原则,完善厨余(餐厨)垃圾“就地+就近+集中,处理模式,加快推进连云港市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工程(连云港金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全过程监管,督促污泥产生单位跟踪、记录污泥的流向、用途、用量等情况,严禁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等违法行为,保障市政污泥100%无害化处理。(六)完善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利用处置消纳20 .推广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落实连云港市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长效推进机制,制定配套实施方案。成立建筑业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落实连云港市建设试点装配式建筑实施意见,深入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行绿色施工、绿色装修,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稳定达到10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21 .强化分类收集和过程监管。制定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管理制度,按照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五大类别,完善全区建筑垃圾统计工作。在居民小区建设“装修垃圾分类投放点”试点,由物业公司或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延伸至小区服务,指导居民进行装修垃圾分类分区存放。探索建立智慧工地信息平台,着力推进工程渣土运输管理智能化,对运输车辆的许可证、运输线路等进行实时追踪,推动全区在建工地落实远程监控全覆盖,实现物联网技术在监控管理、节能减排和渣土运输中的应用。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打击各种违反规定的渣土运输、偷倒等行为。22 .提升建筑垃圾终端利用处置水平。根据连云港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连云港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等政策规划,制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等配套方案,规范开发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活动,建设满足自身要求的规范化的工程渣土消纳场所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积极探索建立建筑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制度,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优先使用政策。在市政道路建设及政府投资类项目中,大力推广应用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鼓励政府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七)强化市场技术监管,提升系统保障能力23 .打造先进技术体系。推进以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中药渣、废玻璃钢边角料等为重点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处置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鼓励核心企业纵深延展产业链,特别是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促进产业化发展;发挥核心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建立固体废物交换系统,促进产废企业之间以及产废企业与利废企业之间的交换利用。协调墙改专项基金、清洁生产、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产品应用开发推广、技术装备升级改造以及重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工程或基地项目建设。24 .建立活力市场体系。积极支持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服务平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支持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依法落实对生产和使用先进环保设备的企业实施减免税、低息贷款、折旧优惠等鼓励政策。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建立以资源环境绩效为导向的约束激励机制,依据工业企业资源环境绩效评价结果实行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落实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税收、价格、收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推广第三方治理模式,建立“政府补贴+第三方治理+税收优惠”联动的企业污染治理装备更新换代激励政策,推动各类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价费形成稳定机制。将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处置企业纳入信用评价体系。25 .健全固体废物监管体系。出台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规范性文件,梳理监管盲区,细化各类固体废物申报统计方式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各类固体废物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协调联动”,建立线上监管与线下现场执法协调机制,推动生态环境、公安、经发、住建、社会事业、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将固体废物日常检查列入污染源双随机检查工作中,持续开展“清废行动”专项整治,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行为。26 .创建“无废细胞”,弘扬“无废文化”。根据市级出台的的“无废细胞”建设标准,积极创建“无废机关”、“无废小区”、“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景区”、“无废工地”、“无废工厂”等城市“无废细胞”,促进形成“无废城市”创建氛围,培育“无废”理念和文化。力口强“无废文化”宣传,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无废”社会氛围,到2025年,开展“无废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不低于50个,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环境组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不低于95%o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定期调度和会商机制,定期组织专班讨论和培训,切实推进落实“无废城市”建设的组织、协调、调度、督察、考核等各项重点工作。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将“无废城市”建设目标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工程项目清单完成情况、建设成效纳入区无废办成员单位政绩考核。建立“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年度评估机制,每年12月底对建设总体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问题及建议等进行总结,形成年度总结报告,并于下一年度1月5日前报送区无废办。(二)加强技术指导,鼓励技术创新组建包括政府部门、技术单位和产业协会等专家在内的“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库,作为全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智囊团和指导员,强化技术交流,持续指导“无废城市”建设,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支持高校、研究机构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产学研政”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平台,针对焚烧处置残渣、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中药渣、废玻璃钢边角料等典型固体废物组织开展利用处置技术对接,促进先进适用技术转化落地,积极鼓励关键工艺开展示范应用。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定向引进固体废物专业人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保障“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三)加强资金保障,推进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领域的项目落地。引导支持财政、金融、税收、价格、投资、产业、土地等相关配套政策向“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领域聚集,保障“无废城市”相关示范项目的优先推进和落地见效。定期组织金融机构与列入实施方案项目清单的重点工程定向衔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项目发行绿色债券。鼓励支持引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推动项目落地。对实施方案项目清单的重点工程,积极组织争取国家、省、市相关补助资金的支持。(四)强化宣传引导,形成“无废”氛围开展全面立体的“无废城市”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报纸、电视和网站)、新媒体(公众号、自媒体等)、户外载体(显示屏、宣传牌、横幅)等多渠道多平台方式大力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宣传。积极创建“无废机关”、"无废小区”、"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景区”、“无废工地”、“无废工厂”等城市“无废细胞”,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创建“无废乡村”,促进形成“无废城市''创建氛围,培育“无废”理念和文化。通过举办,无废文化日”、"无废知识竞答”等活动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理念,动员全区上下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学学生的带动作用,开展“无废城市”理念教育;鼓励学生将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带入家庭、社区,带动家庭成员参与分类。及时公布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阶段性成效,宣传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的有益经验,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无废城市”建设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附件:L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2023-2025年)目标清单3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2023-2025年)任务清单4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2023-2025年)责任清单5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2023-2025年)项目清单6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详本)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孙爱华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副组长:王玉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成员:邵治翔区纪工委委员、审计督查局局长,新海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田义华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党组书记杨东文区科学技术局局长、党组书记韩艳区财政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局长(主任)、党组书记陈敬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殷振邦区社会事业局局长、党组书记李茂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大强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局长、党组书记朱刚峰朝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主持行政工作)尚衍磊中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修贺猴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局长、党总支书记仲崇秋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杨中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发区大队大队长魏东开发区税务局局长、党组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无废城市”创建的组织、协调、调度、督察、考核等工作。以上成员如有变动,由所在单位接任领导自然更替。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2023-2025年)目标清单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2022现状值2023目标值2024目标值2025目标值数据来源责任部门1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工业源头减量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业企业占比100%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经济发展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0.044吨/万元0.043吨/万元0.042吨/万元0.041吨/万元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经济发展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3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0.0175吨/万元0.016吨/万元0.015吨/万元0.013吨/万元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经济发展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4绿色矿山建成率0%0%0%现有矿山闭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5评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的企业数量11家12家14家15家区经济发展局区经济发展局6连云港经济开发区“无废工厂”建设数量0家0家0家1家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经济发展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7农业源头减量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71.77%72%73%80%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8建筑业源头减量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100%100%100%100%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9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40.7%42%45%50%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0生活领域源头减量生活垃圾清运量人均0.49公斤/(日人)人均0.48公斤/(日人)人均0.47公斤/(日人)人均产生量下降,保障及时清运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1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85.3%91.2%100%100%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2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37.5%38%38.5%40%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3生活领域源头减量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40%45%50%60%连云邮政管理局连云邮政管理局14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3%91.5%92%93%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经济发展局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2022现状值2023目标值2024目标值2025目标值数据来源责任部门15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32.12%32.4%34%4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16石膏类废物综合利用率100%1%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17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100%1%100%100%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1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100%1%100%100%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19废旧农膜回收率未统计95%95%>95%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2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覆盖率100%100%100%100%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21秸秆离田率0%0%10%22%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2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8%69%69.5%70%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23工程渣土消纳场所规范设置率0%100%100%100%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4生活领域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0%31%33%35%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5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100%100%100%100%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26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利用处置率100%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7报废机动车回收体系覆盖率100%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经济发展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经济发展局28固体废物最终处置危险废物处置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100%100%100%100%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2022现状值2023目标值2024目标值2025目标值数据来源责任部门29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较2021年增加6.3%零增长零增长>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30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落实连云港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方案完善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社会事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社会事业局31化工废盐利用处置率100%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32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100%1%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3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下降幅度较2021年增加零增长零增长>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34工业污泥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35农业领域固体废物处置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00%100%区社会事业局区社会事业局36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100%100%100%适度富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37有害垃圾处置率0%20%50%90%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38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1%100%100%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39保障能力制度体系建设“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或政策性文件及有关规划制定/按照上级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上级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上级方案制定实施方案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2022现状值2023目标值2024目标值2025目标值数据来源责任部门40“无废城市”建设协调机制/建立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建立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建立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运行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41“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区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纳入区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纳入区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纳入区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42开展“无废细胞”建设的单位数量(机关、小区、学校、医院、景区、工地、工厂)0个5个20个50个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43市场体系建设“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总额/4亿5亿5.4亿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44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范围的固体废物相关企业数量占比100%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45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46技术体系建设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关键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及成果转化已印发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加强扶持办法推广应用加强扶持办法推广应用加强扶持办法推广应用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2022现状值2023目标值2024目标值2025目标值数据来源责任部门47监管体系建设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监管情况/配合市级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配合市级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配合市级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48纳入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的重点涉废企业视频联网率100%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49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率100%100%100%100%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50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100%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51涉固体废物信访、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100%1%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52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覆盖率100%100%100%100%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53群众获得感群众获得感公众时“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90%第三方调查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54“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培训普及率/95%第三方调查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2022现状值2023目标值2024目标值2025目标值数据来源责任部门55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环境组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程度/95%第三方调查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注:序号3、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1)2022年,晨兴环保共焚烧垃圾37.8万吨,其中开发区45418.67吨;全年产生焚烧飞灰30391.565吨,则折焚烧开发区生活垃圾飞灰产生量为365L7吨;(2)2022年,开发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61456.7264吨,若仅考虑晨兴焚烧开发区生活垃圾产生的飞灰,则开发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34716.86吨。序号15、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1)若仅考虑晨兴焚烧开发区生活垃圾产生的飞灰,则开发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34716.86吨。(2)2022年,开发区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9737.87吨。(3)则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6.85%;序号29、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下降幅度:若仅考虑晨兴焚烧开发区生活垃圾产生的飞灰,工业危险废物填埋量趋零增长压力会减少。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2023-2025年)任务清单序号领域任务清单牵头单位配合单位时间

    注意事项

    本文(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