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19155-2017 高处作业吊篮.docx
ICS 53.020.99J 80G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1552017代替GB/T191552003高处作业吊篮Temporarilyinstalledsuspendedaccessequipmen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7-07-12发布2018-084)1实施GB/T191552017目次前言11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23符号、代号、缩略语、术语和定义24型式和主参数85一般技术要求116结构、稳定性与机械设计计算167平台298起升机构339悬挂装置3910电气系统4011控制系统4112试验方法4213检验规则4614标志4915随机文件50附录A(规范性附录)平台试验55附录B(规范性附录)起升机构与防坠落装置试验59附录C(规范性附录)悬挂装置试验63附录D(资料性附录)记录表64附录E(资料性附录)符号、代号、缩略语67本标准按照GB/T本标准代替GB/T前言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19155-2003高处作业吊篮,与GB/T19155-2003a)在“范围”中增加了本标准的假设条件等(见第1章);b)在“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非常设悬挂接近设备合格人员“操作者”等术语(见3.2);c)型式和主参数进行了以下变动(见第4章):D增加了滑梯式擦窗机的型式;2)主参数增加了“1500”“2000“3000”;3)增加了典型平台图示;4)特性代号增加了“夹钳式K”;d)吊篮的噪声修改为79ClB(八)(见5.3.3);e)修改了吊篮的可靠性分类(见5.3.4);f)增加了安全要求(见5.5);g)原标准结构安全系数要求、风载荷的设计要求等修改为:设备的结构、稳定性与机械设计要求,对原标准内容进行了以下变动(见第6章):D增加了概述;2)增加了许用应力的内容;3)增加了设计载荷与作用力的内容;4)增加了平台结构设计载荷的内容;5)增加了悬挂装置的计算的内容;6)增加了钢丝绳计算的内容;h)修改了悬挂平台的内容(见第7章);i)修改了起升机构的内容(见第8章);j)修改了悬挂机构的内容(见第9章);k)修改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内容(见第10章、第11章);D修改了试验方法的内容(见第12章);m)修改了检验规则的内容(见第13章);n)修改了标志的内容(见第14章);o)修改了检查、操作和维护的内容(见第15章);P)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E。高处作业吊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处作业吊篮(以下简称“吊篮”)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主参数、一般技术要求、结构、稳定性与机械设计计算、悬挂平台、起升机构、悬挂装置、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机文件等,本标准包括了吊篮施加到建筑结构上的相关载荷规定、吊篮的安装对建筑物和结构的安全要求。本标准包括了吊篮工作中存在的相关显著危险。本标准说明了消除或减少发生显著危险的适当技术措施。本标准涉及的吊篮和所包含的危险程度需在本标准的说明范围内。本标准假定条件如下:a)在特定的局部安装条件下和所期望的功能和要求上,制造商/供应商需与采购商/雇主进行协商;b)对吊篮整机的每个装配部件已做危险性分析,制定的规则以此假定为基础;c)本标准对部件提出的基本安全要求为: 根据现行工程实践的所有失效形式和计算规则来设计; 有可靠的机械与电气加工制造能力和手段; 有足够强度和适当的材料制造; 无视觉缺陷;d)不使用诸如石棉的有害材料;e)吊篮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f)任何经过良好加工和按照本标准生产的机械装置不会在无察觉的情况下损坏到产生危险的程度;g)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10°C+55°C;h)安装吊篮的建筑结构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预期的载荷。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动力驱动或手动的各种型式的吊篮。本标准不适用于:a)苛刻和特殊工作条件(如苛刻环境条件、腐蚀性环境、强磁场环境);b)特定规则下工作(如在易爆燃性空气环境、带电工作);c)从一层向另一层运送人员;d)搬运可导致危险的物品(如熔化的金属、酸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易碎物品);e)悬吊在起重机上的平台;f)筒仓维护作业设备;g)使用链条直接悬吊平台的设备;h)使用纤维绳直接悬吊平台的设备;i)用于地下作业的设备;j)用于井道作业的设备;k)由内燃机直接驱动的设备。biaoGBA191552017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32部分:起重机械技术条件GB/T5972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GB/T8918重要用途钢丝绳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06标牌GB/T15706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GB/T16754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GB/T16855.1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T16855.2机械安全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第2部分:确认GB/T191542017擦窗机GB/T20062流动式起重机作业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24543坠落防护安全绳JB/T9005.1起重机用铸造滑轮绳槽断面3符,、献语、术鄙淀Aa符缩语符代号、缩I各语见附花。3.2*igW½54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2.1高处作业吊篮tporariIyinstalledsuspendedassequipmant;TSAE非常设悬挂接近设备temporarilyinstalledsuspendedaccessequipment;TSAE悬挂装置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起升机构通过钢丝绳驱动平台沿立面上下运行的一种非常设悬挂接近设备。注1:吊篮按其安装方式也可称为非常设悬挂接近设备。注2:吊篮通常由悬挂平台和工作前在现场组装的悬挂装置组成。在工作完成后,吊篮被拆卸从现场撤离,并可在其他地方重新安装和使用。3.2.2人员Ccnpetentperson经过培训,具有合格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接受过必要的指导,有能力并安全地完成所需工作的指定人员。3.2.3操作者operator经过高空作业培训,具有合格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接受过必要的指导,有能力安全操作吊篮的指定人员。3.2.4爬升式起升机构tracticnhoist依靠钢丝绳和驱动绳轮间的摩擦力驱动钢丝绳使平台上下运行的机构,钢丝绳尾端无作用力。3.2.5夹机tjewCPeratedtracticnhoist由两对夹钳组成牵引装置的起升机构。3.2.6卷场式起升机构drunhoist在卷筒上缠绕单层或多层钢丝绳,依靠卷筒驱动钢丝绳使平台上下运行的机构。3.2.7原primemover起升机构的动力源(如电动机、液压马达、气动马达和液压缸)。3.2.8S(i%Sratedspeed载有额定载重量的平台,施加额定动力,在行程大于5m的条件下所测量到的上升和下降的平均速度。3.2.9主制¾器brake-primary靠储存能量(如弹簧力)自动施加作用力,直至在操作者或自动控制下靠外部动力(通常是电磁力、液压力、气动力)使其释放的机械式制动器。3.2.10后seccndarydevice在紧急情况(如工作钢丝绳断裂或起升机失效)下停止平台下降的装置(例如防坠落装置、后备制动器等)。3.2.11防坠落装置fallarrestdevice安全锁safetylock直接作用在安全钢丝绳上,可自动停止和保持平台位置的装置。3.2.12后备制动器brake-secondary直接作用在卷筒或驱动盘、驱动轴端,可自动停止和保持平台位置的装置。3.2.13锁绳速度Iodd咤n)pespeed防坠落装置开始锁住钢丝绳时,防坠落装置与钢丝绳之间的相对瞬时速度。3.2.14锁绳角度鸣mpeaie防坠落装置自动锁住安全钢丝绳使平台停止倾斜时的平台底面与水平面的纵向角度。注:规定沿平台宽度方向为横向(垂直立面方1砺台平台长度方向为纵向。bia3.2.15自由坠落锁绳距离lockingrcpedistsnceoffreefall平台从自由坠落开始到防坠落装置锁住钢丝绳时相对于钢丝绳的下降距离。3.2.16marklimiteffective规定的防坠落装置相邻两次标定的时间间隔。3.2.17防坠猫覆冲力forcefipactfcrfallarrestdevice平台自由坠落时防坠落装置瞬时锁住钢丝绳所承受的冲击力。3.2.18防解装置anti-tiltdevice检测并防止平台沿纵向倾斜超过预设角度的装置。3.2.19症&力下rrpcwerdescent动力驱动的平台在失电情况下,可控制平台手动下降的装置。3.2.20手杆/手切manualIeverZidieelZhandle起升机构中可使平台手动上升或下降的操作装置。3.2.21收绳器wire(rope)winder用于缠绕贮存钢丝绳的装置。3.2.22例蜷fcablereeler用于缠绕贮存电缆的卷筒。3.2.23起升机构工作循环(仅为试验目的)hoistoperationcycle(fortestpurposesonly)循环由上升和下降的垂直距离组成。此距离为下列所述之一:a)爬升式起升机构、夹钳式起升机构:钢丝绳通过所有相关部件及滑轮组和收绳器;b)卷扬式起升机构:钢丝绳经由密切相关的滑轮组后在卷筒上缠绕4圈。3.2.24平台内安装的起升机构PlatfOnIrfnOLntedhoist安装在平台内用于起升和下降平台的机构。此机构通常为爬升式起升机构、夹钳式起升机构。3.2.25悬安装的起升机构su瓯ensicnriguDuntedhoist安装在屋面悬挂装置(如台车)上用于起升和下降悬挂平台的机构。3.2.26物料(辅助)起机构materials(auxiliary)hoist独立于平台,安装在悬挂装置上用于起升和下降物料的机构。3.2.27置overloaddetecticndevice当悬挂在钢丝绳上的载荷达到运行限制值时,可检测和自动停止平台上升运动的装置。3.2.28运行限制trippinglimit导致超载检测装置动作的静载荷。bi3.2.29悬3F台su)endedplatfn悬吊平台通过钢丝绳悬挂于空中,四周装有护栏,用于搭载操作者、工具和材料的工作装置(以下简称平台或TSP)o3.2.30单吊点平台singlepointsuspendedplatform通过钢丝绳与一个悬挂点连接的平台(见图3)o3.2.31双吊点平台doublepointsuspendedplatfn通过钢丝绳与两个悬挂点连接的平台(见图2)。3.2.32多吊点平台ulti-poitsuspendedplatfan通过钢丝绳与3个或多个悬挂点连接的非较接式平台(见图7)。3.2.33平台hingedcontinuousplatform通过钢丝绳与多于两个悬挂点连接的长平台,设计有较接点以保证工作钢丝绳的作用力为正常受力状态(见图8)。3.2.34多层悬吊平台IDUIti-decksuspendedplatfon二层或二层以上垂直连接的平台(见图14)。3.2.35悬臂平台cantileveredplatfn底板延伸超出悬挂点的平台(见图6)。3.2.36悬吊座椅suspendedchair与一个悬挂点连接,用于单人作业的座椅。见图4和图15。3.2.37restraintsystem将平台与建筑物的竖向导轨或锚固约束点连接的系统,以限制平台在风力作用下的横向和纵向摆动。3.2.38suspendedwireroperestraintsystem安装在建筑物上一系列垂直排列的连接点,下降时与钢丝绳上的索环连接以引导平台,上升时解除连接(见GB/T191542017的7.5.3和图18)。3.2.39COmQctionpoint平台或悬吊座椅上与工作钢丝绳(和/或安全钢丝绳)的连接点。3.2.40手动滑降性能hand-operatedsiippingdropcharacter手动释放起升机构主制动器,依靠平台内的载荷及其自重,在可控速度下使平台匀速下降的功能。3.2.41EWFcradletripbar平台向下(或向上)运行,碰到障碍物时,能自动切断向下(或向上)运行动力的装置。bi3.2.42自然地平面.naturalgroundlevel确定平台作业高度或约束系统的基准平面。3.2.43作业高度workingheit平台作业的最高点与自然地平面的垂直距离。3.2.44总悬超谶荷totalsuspendedloadT施加在悬挂装置悬挂点的静载荷,由平台的额定载重量和平台、附属设备、钢丝绳和电缆的自重等组成。3.2.45<由制造商设计的平台能够承受的由操作者、工具和物料组成的最大工作载荷。3.2.46极限工作蝙workingloadlimitWa由制造商设计的其设备一部分允许承受的最大载荷。3.2.47工作系KIworkingcoefficient由制造商设计的设备或设备一部分允许承受的最大载荷与其标注的极限工作载荷的比值。3.2.48testcoefficient由制造商设计的设备或设备一部分承受的用于静载或动载试验的载荷与其标注的极限工作载荷的比值。3.2.49IB载i镰Statictest其试验过程为:检查设备或设备一部分,并在其上施加等于极限工作载荷乘以相应的静载试验系数的载荷,卸载后重新检查设备以确认有无发生损坏。3.2.50动载试验dynanictest其试验过程为:设备或设备一部分在极限工作载荷乘以相应的动载试验系数的载荷作用下,对所有可能的配置进行动载特性方面的操作观察,以检查设备和其安全装置是否正常。3.2.51JH5Fhoistingcycle当平台开始从地面起升(或屋面下降)再回到起始点的过程。3.2.52(钢safetycoefficient(ofsteelwirercpe)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与最大工作静拉力的比值。bia3.2.53(9蛭绳)最小破断拉力mininunbreakingload(ofsteelwirerope)制造商确认的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3.2.54工suspensionrope悬挂钢丝绳承担悬挂载荷的钢丝绳。3.2.55secondaryrope后备钢丝绳通常不承担悬挂载荷,装有防坠落装置的钢丝绳。3.2.56 56单作用singleactivsropeSUSPenSiCnsystems两根钢丝绳固定在同一悬挂位置,一根承担悬挂载荷,另一根为安全钢丝绳。注:平台内安装起刑购采用此悬挂系统。3.2.57 57双作用钢dodbleactivercpeSUSPenSiCnsystems两根钢丝绳固定在同一悬挂位置,每根承担部分悬挂载荷。注:悬挂装置上安装卷扬式起升机构采用此悬挂系统。3.2.58SUSPenSi6rigs作为吊篮的一部分用于悬挂平台的装置(不包括轨道系统)O3.2.59suspensipoint悬挂装置上用于独立固定钢丝绳、导向滑轮或起升机构的设定位置。3.2.60检惊pivotpoint双作用钢丝绳悬挂系统中使两根工作钢丝绳受力均分的支轴点。3.2.61支点fulcrum计算悬挂装置平衡力矩的点或线。3.2.62稳定系数stabilitycoefficient与倾覆力矩相乘的系数。3.2.63内侧部分inboardpcrticn悬挂装置从支点朝向建筑物内的部分。3.2.64夕HW部分Oirtboeiniportion悬挂装置从支点朝向建筑物外的部分。biaoh3.2.65SdKcunterweits安装在悬挂装置上以平衡倾覆力矩的重物。3.2.66CounterWei由tedsuspensionbeam由配重保证设备稳定性的静止悬挂支架(悬挂架或悬挂梁)O3.2.67机械锚固式悬mechanicallyanchoredsuspensionrig由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的机械式锚固装置保证设备稳定性的悬挂装置。3.2.68置Staticnarysuensirig在悬挂平台之前进行组装和定位的装置。3.2.69女卡钳perpetclap固定在屋面女儿墙或类似静止结构上用于保持悬挂装置稳定性的装置(见图11)。3.2.70JTlifting提升使平台向更高层面运动的操作。3.2.71下降Icwering使平台向更低层面运动的操作。3.2.72限位装置Over-Hindevice限制运动部件或装置超过预设极限位置的装置。3.2.73符½¾signconvention横截面轴的正方向如图1所示。图符号规约4型式和主套数4.1 型式吊篮按驱动方式分为手动、气动和电动。4.2 主参数及其系列吊篮的主参数用额定载重量表示,主参数系列见表1。单位为千克表1主弁数系列主参数主参数系列额定载重量120,150,200,250,300.400、500,630、800、1000、1250,1500,2000,30004.3 型号4.3.1吊篮型号由类、组、型代号、特性代号、主参数代号、悬吊平台结构层数和更新变型代号组成。IJJJ'1111I'i"t'a,t,1r,iu-rj更新变型代号:按汉语拼音字母(大写印别体)A、B、C-表示一主参数代号:额定载重量,单位为千克(kg)!特性代号:奥升式P,卷扬式-一J,夹钳式-K一型式代号:手动S,气动Q,电动一D可省略)组代号:吊篮-L4.3.2标记示例示例1:额定载重量50Okg电动、单层爬升式高处作业吊篮,标记为:高处作业吊篮ZLP500GB/T19155示例2:额定载重量&X)kg电动、双层爬升式高处作业吊篮第一次变型产品,标记为:高处作业吊篮2ZLP800AGB/T19155示例3:额定载重量30Okg手动、单层爬升式高处作业吊篮,标记为:高处作业吊篮ZLSP300GB/T19155示例4:额定载重量50Okg气动、单层爬升式高处作业吊篮,标记为:高处作业吊篮ZLQP500GB/T19155示例5:额定载重量30Okg电动、夹钳式高处作业吊篮,标记为;高处作业吊篮ZLK300GB/T191554.4典型平台示例典型平台示例见图2图4。选明:1 =安装架:2-护栏横粱:3一一前部护栏:4 后部护栏;9-二靠堵轮:10- 踢脚板:11垂直构件:.12底板。5 -工作钢丝绳;6 安全钢丝绳:7防坠落装置:8爬升式起升机构:图2双吊点平台图2双吊点平台说明:1防撞杆:2 整墙轮:3 -收绳器:4电气控制系统;9电缆箱;10-防坠落装置:11 -爬升式起升机构12脚轮。5一终端极限限位开关;6安全钢丝绳;7-工作钢丝绳8一顶部限位开关;a图3单吊点平台4-钢丝绳;6滑轮架;5-吊架;7一顶部限位开关,图4悬吊座椅5一般技术要求5.1 基本要求5.2 基本要求5.2.1 标准件、配套件、外购件、外协件应有合格证方可使用;自制零部件均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5.1.2各类型号吊篮的通用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5.1.3 原材料应有合格证,并符合产品图样规定,否则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5.1.4 所有零部件的安装应正确、完整,连接牢固可靠。5.1.5 焊接质量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重要部件应进行探伤检查。1.1.1 6结构件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5.1.7 吊篮在下述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10C+55°C;b)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C);c)电源电压偏离额定值±5%;d)工作处阵风风速不大于8.3m/s(相当于5级风力)。5.1.8 吊篮的设计载荷包括吊篮自重、额定载重量和风载荷。5.2对安装吊篮的建筑物要求5 .2.1建筑物结构应能承受吊篮工作时对结构施加的最大作用力。6 .2.2楼面上设置安全锚固环和/或安装吊篮用的预埋螺栓公称直径应不小于16mu5.2.3在建筑物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供吊篮使用的电源配电箱。该配电箱应防雨、安全、可靠,在紧急情况时能方便切断电源。5.3技术性能要求5.3.1吊篮的各机构作业时应保证:a)电气系统与控制系统功能正常,动作灵敏、可靠;b)安全保护装置与限位装置动作准确,安全可靠;c)各传动机构运转平稳,不得有过热、异常声响或振动,起升机构等无渗漏油现象。5.3.2平台升降速度应不大于18mmin,其误差不大于设计值的士5机5. 3.3吊篮在额定载重量工作时,在距离噪声源Iln处的噪声值应不大于79dB(八)06. 3.4可靠性要求如下:a)手动起升机构的可靠度应为100%,b)动力起升机构: 重型动力起升机构: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为0.3t,且工作循环次数不低于3000次;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0.2t。,且工作循环次数不低于1800次。可靠度不低于92%。 轻型动力起升机构: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为0.8t,且工作循环次数不低于3000次;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0.5t。,且工作循环次数不低于2000次。可靠度不低于92%。注:t°为累计工作时间。5.4结构件的报废1.1.1 4.1吊篮主要结构件由于腐蚀、磨损等原因不能符合7.9或9.5的要求时应进行修复和加强,否则应予报废。1.1.2 主要受力构件产生永久变形而又不能修复时,应予报废。1.1.3 悬挂装置等整体失稳后不得修复,应予报废。5.4.4当结构件及其焊缝出现裂纹时,应分析原因,根据受力和裂纹情况采取加强措施。应达到原设计要求并符合7.9或9.5的要求才能继续使用,否则应予报废。5.5安全要求5.5.1 酬吊篮应符合第5章第15章的安全要求。本标准未包含的机械方面的要求应符合GB/T15706的规定。5.5.2 吊篮操作的应急救援5.5.2.1在吊篮操作之前,应有适当的应急救援措施。平台内仅有一人操作时,另一操作者(监护人员)应通过定时联络,关注平台操作者的状况与健康。5.5.2.2当单人平台或悬吊座椅的操作者出现不适情况或平台出现机械或电气故障时,监护人员应启动预定的应急救援方案,包含但不限于下列措施:a)使用特殊远程控制或其他装置;b)与紧急服务单位联系;C)使用绳索接近技术;d)使用后备悬挂平台。5.6危险和预防措施根据对吊篮的危险程度,表2列举了危险和危险状况、消除和减小此风险应采取的措施涉及的有关条款。表2中表示:危险与之无关(NR)、无显著关联(NS)或不涉及本标准(ND)。表2危险列表序号危险标准的有关条款1机械危险1,1由机械零部件或工件产生的下列原因1.1.1形状9.1.11.1.2质量和稳定性(在重力作用下可能移动元件的潜在能量)见本表27.1.11.1.3机械强度不够见本表27.41.2由机械内部能量积累引起的下列原因1.2.1弹性元件(例如弹簧式电缆卷筒)15.2.8e)1.2.2受压液体和气体NR1.3机械危险的基本形式1.3.1由于间隙不够造成的挤压危险15.2.5j)1.3.2剪切危险8.1.4、8.9.61.3.3切割或切断危险8.1.4,8.9.61.3.4缠结危险8.1.41.3.5受困危险8.3.4.51.3.6平台横向、纵向摆动的冲击危险7.71.3.7穿剌危险NS1.3.8摩擦或磨损危险NS1.3.9高压液体喷射危险NR2电气危险2.1人员与带电部件接触(直接接触)应认为与防护等级有关10.42.2人员与带电故障部件接触(非直接接触)应认为与下列有关:-主电源保护一保护连接电路的连续性10.315.2.5IT2.3在高压下接近带电部件ND2.4静电现象NR2.5热辐射或其他现象,例如由短路、过我等造成的熔化微粒喷射和化学反应NS3人员可能与燃烧物接触产生的热危险NS4噪声危险5.3.35振动危险NS6辐射危险ND7材料与物质导致的危险ND8机械设计中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导致的危险bi。标准下载网表2(续)序号危险标准的有关条款8.1不健康的姿势或过度用力:一最小自由高度-施加在曲柄或手柄上的最大作用力一一可携带部件的最大重量7.28.2.2,8.2.39.28.2平台的尺寸对手一臂或足一腿关系从运动空间上考虑不周7.18.3忽略人员防护装备的使用15.2.78.4局部照明不足15.2.78.5超载和钢丝绳松弛15,2.78.6人为错误,人类习性操作者无意识的指令对标准组合式平台的组装未采用防错连接措施11.111.2、11.37.3.19组合危险ND10意外开机、意外超限/超速10.1控制系统的失效/故障可能导致;一一困在平台上一一异常运动11.311.310.2动力源中断后的恢复11.310.3外界对电气设备的影响10.4、11.310.4其他外部影响15.2.710.5软件错误11.310.6操作者操作错误NR11不能在安全条件下停止设备工作5.5,2、8.1,6、8.3.2、11.215.2.712工具的转速变化NR13动力源失效8.3.414控制电路失效11.315装配错误7.3.1、15.2.516操作中发生故障11.3、15.2.717物体或液体坠落或喷射7.1.918机械失稳/倾覆见本表27.L119人员滑倒、绊倒和坠落见本表27.2由于运动附加的危险和危险场合20与行走功能有关20.1设备行走速度超过屋面上人员行走速度NR20.2行走时平台过度摆动NR20.3机械减速、制动和保持稳定的功能不够8.1.6,8.3.2,8.3.3bi«2(续)序号危险标准的有关条款21与工作位置有关21.1接近工作位置时人员的坠落121.2在工作位置的机械危险:一与行走轮接触-人员与机械接触一一屋面上人员操作机械NR21.3工作位置上能见度不足ND21.4座椅不适7.622控制系统原因22.1控制/控制装置空间不够/控制装置空间不够11.323操作机械缺乏稳定性15.2.424由于动力源和动力传递的原因24.1电池危险NR25来自/对于其他人25.1未经允许启动/使用11.3、15.2.725.2缺少足够的视觉和听觉警报措施1426未对操作者做充分指导15.2.7起升时的附加危险和危险场合27机械危险和危险场合27.1引起坠落危险的原因缺少稳定性是由于;超过悬挂能力配倒不足14.527.1.1配就位置与固定不适当6.5.49.3建筑物结构强度不够5.2.1、15.2.527.1.2不可控制装载-超载-倾翻力矩超限是由于:载荷重显未知 平台被刮住平台上承受不同载荷的两个或多个起升机构相互作用 快速切换上升/下降开关造成冲击载荷6.5.2、8.3.58.3.9,11.38.3.51127.1.3运动幅度不可控制6.7、8.3.1027.1.4载荷的意外运动/非正常操作6.5.227.1.5装置/附件功能失效6.5.2、8.1.6、8.3.2、8.3.327.2人员升降过程中,坠落的危险与下列有关:27.2.1平台的底板、护栏和踢脚板7.1,7.4«2(续)序号危险标准的有关条款27.2.2平台的水平控制8.3.827.2.3设备的安全接近7.427.2.4钢丝绳悬挂点的安全接近15.2.527.2.5从平台坠落的物体7.1、7.3.327.2.6坠落到平台上的物体7.1.927.3出轨NR27.4部件的机械强度不够627.5滑轮和起升机构等设计不完善827.6链条、钢丝绳和附件的选择与装配不适当8,927.7用摩擦制动器降落载荷8.1.627.8非正常条件下的组装/试运行/维护,或错用不适当的部件15.227.9载荷一人员相互作用(载荷配重的冲击)6.5.2、8.1.2、9.328电气危险28.1照明15.229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导致的危险见本表8.129.1操作者能见度不足NS6结构、稳定性与机械设计计算6.1 概述6.1.1 吊篮的设计计算应符合本标准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本章规定的各项计算内容均限于在材料弹性范围内。应考虑材料所有的失效形式,包括疲劳和磨损。6.1.2 在缺少相应的标准时,计算方法应符合GB/T3811的规定。6.1.3设计计算可根据许用应力法进行。6.1.4当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了较大变形,以致内力与载荷呈非线性关系时,宜采用极限状态法,其计算方法应符合GB/T3811的规定。6.2许用应力6.2.1结构件的许用应力和疲劳检查6.2.1.1根据表3、表4定义的3种载荷工况条件及表5疲劳检查参数,考虑到临界应力的安全系数,按下列失效形式确定不同的计算规则:a)超过屈服强度;b)超过屈曲临界载荷;c)超过疲劳极限。6.2.1.2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a)碳素钢和不锈钢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按表3选取。b)铝材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按表4选取。C)计算应力不应超过根据表3或表4载荷工况的许用应力。.d)载荷工况:载荷工况1:正常工作(例如额定载重量下,允许风速);载荷工况2a:偶然发生情况(例如静载和动载试验,超载检测装置动作);载荷工况2b:偶然发生情况(例如暴风);载荷工况3:极限情况(例如后备装置动作)°许用应力。按下列公式计算:7时,许用应力值按式(1)计算:当一VS外奠田.7时,许用应力按式(2)计算:SjJ"''*7U铝材的许用应力按式(3)计算:圜二野或,今式中:a-许用应力,单位为牛每平方亳米(Nmm2);。一一材料屈服强度,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S材料抗拉强度,单位为牛每平方亳米(Nmm2);n-安全系数。表3安全系数n和许用应力。(碳素钢和不锈钢)载荷工况载荷工况1载荷工况2a和2b载荷工况3安全系数1.51.331.1许用应力a/(Nm3)a,/1.5a,/1.33o,l.1O.Sg+O.3>Qn1.330t.+0.3Sg,1I表4安全系数n和许用应力:。(铝材)载荷工况载荷工况1载荷工况2a和2b载荷工况3安全系数n1.65/2.2L46/21.15/1.5许用应力。(Nm3)a,/1.65o1.46a,/1,15ag2.2*ag/2ol.5挤压铝材的强度极限一般近似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且两个条件都应满足,6.2.1.3结构件疲劳检查:a)吊篮的结构件如果会产生疲劳,应按表5考虑吊篮的载荷状态级别、使用等级、循环次数;b)吊篮疲劳检查应符合GB/T3811的规定。表5疲劳检查参数载荷状态级别使用等级起升总工作循环次数Q3轻型20000Q4重型600006.2 2机构零部件许用应力当,ax<0.7时,许用应力按式计算。当。a0.7时,应按表6计算抗拉强度,计算应力应不超过表6的许用应力。表6安全系数n值和许用应力。(机构零部件)载荷工况载荷工况1载荷工况2载荷工况3n值42.21.5许用应力a(Nun3)au/4/2.2/1.56.2.3机构零部件疲劳与磨损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a)部件的疲劳与磨损检查按表7确定的载荷状态级别和工作时间进行;b)应符合GB/T3811的规定。«7疲劳与磨损检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