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桌文档! | 帮助中心 课桌文档-建筑工程资料库
课桌文档
全部分类
  • 党建之窗>
  • 感悟体会>
  • 百家争鸣>
  • 教育整顿>
  • 文笔提升>
  • 热门分类>
  • 计划总结>
  • 致辞演讲>
  • 在线阅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桌文档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十五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1879196       资源大小:53.71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十五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更高水平富强建设,根据国家、省“十五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省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形势(一)发展基础L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365.7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6%。全社会货运量完成15804万吨,其中公路10829万吨、铁路996万吨、水路3979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3328620万吨公里、水路货物周转量54554万吨公里。全市邮政业务收入13.86亿元,快递业务量9693.39万件。铝矶土、煤炭、铁矿石、砂石建材、原油、原盐等大宗物资及铝材、化工、纺织、机械设备等工业品形成的物流需求占到全市物流总需求的70%以上。2 .市场主体日益增强。2020年,拥有各类规上物流企业138家,营运货运车辆13.6万辆,其中3A级以上物流企业6家、星级物流企业6家。京博物流市场规模和辐射带动力全面增强,成为全国5A级物流企业、全国公路运输甩挂试点单位、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作为“北粮南运”的重要节点城市,粮食仓储物流走在全国前列,发展大型粮食储备库16家,粮食和物资储备集团成为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和中粮“粮达网”首批指定交收仓库,粮食仓储经济园区是省十大粮食物流园区之一。以海王黄河医药物流、亿利源冷链物流等为代表的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发展迅速。3 .基础载体加快构建。“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加快布局。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2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73公里,铁路404公里;京沪高铁二通道、济滨高铁即将开工建设。“四港联动”加快推进,港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已建成生产性泊位37个,其中3万吨级泊位4个;小清河复航工程加快实施。大高机场开通3条短途运输航线,正在申请建设民用运输机场。建成管道547公里。京博物流园、西王物流园、内陆港、现代物流中心等一批特色鲜明、运转高效的园区初具规模。鲁港现代物流综合产业园、邹平铁路物流园、阳信陆港物流园、小清河物流园等正在加快推进。4 .网络体系持续优化。多层级、多节点的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拥有快递企业86家,顺丰、京东、申通、递速4家知名品牌设立区域分拨中心,乡镇快递网点实现全覆盖。建有邮政网点127处,其中农村邮政网点94处;建有县级邮政仓储7处、镇仓29处。博兴县、惠民县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惠民县“电子商务+乡村快递共配”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发展淘宝镇10个、淘宝村59个,淘宝村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实施智能快件箱进楼宇工程,布放智能快件箱900余组,多元化末端配送格局基本形成。“快递+冬枣”、“快递+老粗布”分获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和全省快递服务先进制造业金牌项目。5 .业态模式创新优化。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魏桥、亚光等企业不断创新物流外包管理模式应用,京博、香驰、西王、中裕、亿利源等企业加速产业供应链创新。内陆港建成运营,“滨新欧”“滨海欧”班列累计发运21349车,货运量128万吨。智慧物流加快发展,京博物流自主研发的“捷运互联”网络货运平台已整合社会车辆10.77万辆,“铝谷网”初步构建起涉铝产业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冷链物流、多式联运和“中央厨房”、网络货运、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二)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市物流业虽实现较快发展,但总体看,发展规模小、层次低、融合创新能力弱,与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不适应,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不适应,与更高水平富强建设的形势任务不适应。主要表现为:L市场主体发展滞后。物流“小、散、舌L”特征依然突出,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专业性不高,缺少在全省、全国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缺乏具有供应链整合和平台组织能力的链主型物流企业。在138家规上物流企业中,营业收入过亿的23家、过10亿的仅2家,5A级物流企业仅1家,市场主体升级改造的意识不强,供应链、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等业态发展缓慢。2 .物流产业规模小。202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6.5%,对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薄弱。市内物流企业服务带动能力不足,导致大型企业物流需求大多由市外承担。融合发展能力不够,一般性的运输、仓储服务多,涉及产业供应链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少。仓储、冷藏设施设备不完备,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的预冷保鲜率仅为10-20%。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城乡交通、电商、快递、供销等各类物流服务资源的协同程度不够。3 .多式联运水平低。国家、省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尚属空白。运输成本较高,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6%,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多式联运占比仅为15.1%,除魏桥外包专业第三方物流、京博自营物流外,大多企业运行组织效率较低。运输结构不够合理,铁路占比仅为6%,低于全省1个百分点。铁路、港口、航空、管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铁水管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亟待突破。物流园区支撑作用薄弱,目前产业融合度高、功能比较完善、带动作用较强的综合物流园区仅有京博1家。4 .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滞后。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智能化仓储设施少,自动分拣、智能叉车、堆垛机等智能化仓储设备应用较少。企业物流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不足,使用专业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智能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经营的企业较少。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共用、互联互通等方面存在短板。5 .重视程度不高。对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联动推进力度不大,扶持政策较少,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开发滞后。部分企业认识程度不高,就运输抓运输、重建设轻运营、重引进轻培育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三)有利条件新发展格局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加速布局,国家和省围绕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走向成熟,推动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加快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从我市看,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内生动力充足。1.雄厚的产业基础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市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物流需求空间大,形成了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强“战新”产业和优势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超7400亿元,位列全省第4位,煤炭、铝矶土、原油、其他液体化工运输需求总量约Ll亿吨。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需求仍达到约1.5亿吨,预计2030年达到2.8亿吨,庞大的物流需求为发展物流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机遇。2 .日臻完善的交通优势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构筑了坚实的载体支撑。省“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打造“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而位于鲁北通道、沿海通道、京沪辅助通道、滨临通道、济青通道以及沿黄达海通道六大通道的交汇处,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当前我市加快推进“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四港联动”,必将加快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组织协同优化,加速物流业转型升级步伐,强化物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3 .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了强大活力。市沿黄达海区位优势明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重大机遇优势明显。物流业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为发挥比较优势,放大国家战略的辐射带动、集成叠加效应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深入落实“1+11868”工作体系,以提质、增效、降本为总目标,以“智慧、绿色、联动、集约”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高效畅通的集疏运体系为支撑,以产业供应链物流为重点,整合优质资源、功能、空间,培育示范龙头企业和园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和对经济社会带动水平,加快构建畅通高效、智能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努力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战略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国家主干道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鲁北综合物流中心和黄河三角洲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助力更高水平富强建设。(二)基本原则L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发挥好政府在组织、协调、规划、政策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坚持市场在物流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注重龙头物流企业和骨干物流园区培育,努力形成统筹发展合力。2 .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发挥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示范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强强联合与上下游整合,推动开展一批示范工程或示范项目,形成示范效应;全局性谋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产业供应链物流、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等领域取得突破发展。3 .产业联动,融合高效。坚持物流业和三次产业联动,大力发展以物流为核心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推动现代物流有机嵌入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流通、特色农业、金融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物流要素与经济要素、产业要素协同融合。打破城乡区划限制,引导物流载体集聚集约发展。4 .创新驱动,智慧发展。推动传统物流业改造升级,大力培育跨境电商、新零售、共同配送等新业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牵引,加大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5 .绿色低碳,安全有序。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物流体系,积极推动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逆向物流等模式创新发展,支持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应急物流体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三)发展目标到2030年,着力构建陆海空联动、多层级畅通、一体化协同的物流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一批综合实力雄厚、专业特色突出的物流企业和产业融合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园区、平台载体,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彰显。具体体现在:1 .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全市物流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运输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运输货运量明显增加,区域集聚集散能力进一步提升,优势产业链物流、大宗商品供应链、农副产品产业链等重点领域物流规模实力不断壮大,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到2030年,全市货运总量达到2.8亿吨,港口吞吐量超亿吨,铁路货运占比10%以上,快递业务收入、快递量比2020年翻一番。2 .发展质效显著提升。骨干物流园区、示范物流园区带动作用有效发挥,龙头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物流品牌企业形成规模优势。冷链物流监测能力大幅增强,生鲜产品冷链流通率显著提升,智慧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物流骨干企业品牌效应凸显,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到203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3个百分点,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10家以上,创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1个。3 .“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基本形成。以综合性物流枢纽为节点,以交通网络为支撑,以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为纽带的物流运行体系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补齐,城市配送、快递末端网络布局更加健全,“两小时物流圈”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融合度高的应急物流体系,提高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物流对经济社会运行的保障能力。4 .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物流业与高端铝、高端化工、商贸流通、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加速融合,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初见成效。多式联运水平显著提升,港口、铁路场站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物流业与城乡融合发展更加协调。到2030年,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速10%左右。到2035年,集聚效应强、服务功能优、运行效率高的物流运行体系全面建立,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联动更加紧密,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全市重要的战略优势产业,国家主干道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品牌作用全面彰显。表1“十五五”时期物流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表类别指标位2020年2030年却模质量货运量吨1580428000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Q/14.6下降2-3个百分点、一R输纪构港口货物吞吐量吨397910000铁路货运量占比Q6.310.1公路货运量占比Q/68,563.2e场体3A级以上物流企业£615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一1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一1由政快递业务收入/元13.8628快递业务量/件0.972三、着力优化完善空间布局(一)空间发展布局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优势,规划形成“一核三区六园多节点”(1+3+6+N)的物流空间发展格局,融入京津冀、贯穿南北中、联通环渤海、面向东北亚,构建内融外联、高效协同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图1市物流空间布局图L一核引领带动。发挥中心城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建设集物流数据、物流贸易、物流金融等于一体的智慧物流总部,打造引领全市、辐射周边的区域物流枢纽中心。以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为抓手,以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临空经济、高铁经济等为重点,依托家纺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商贸流通等特色产业,坚持引、育并举,重点培育产业物流、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物流贸易、跨境电商等“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全市产业供应链贸易、金融业发展。强化与省级物流平台、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平台有效对接,依托“两客一危”车辆监管平台、政务云、大数据中心等资源,注重数据共享,整合形成统领全市的物流大数据平台。2 .三区协同联动。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为纽带,以物流基础设施一体化为支撑,全力推进南部物流产业引领区、北部物流产业拓展区、中部物流产业升级区发展,形成内统外联、协调融合发展的物流网络体系。(1)南部物流产业引领区。坚持“融合联动、协同创新”,布局建设以邹平、博兴为主阵地的南部物流产业引领区。深入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物流业现代化水平,打造全国高端铝产业供应链示范基地和智慧化工物流一体化运营基地,培育现代物流研发创新高地。邹平市依托高端铝业、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围绕魏桥、创新、西王等重点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着重建设邹平铁路物流园和小清河邹平物流园,以打造高端铝产业供应链物流体系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为重点,全面提升高端铝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着力培育供应链平台经济,依托“铝谷网”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高端铝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博兴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京博物流园区载体资源,重点发展以石油化工、粮食食品加工、新型板材、厨具加工等为代表的制造业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京博物流等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丰富拓展国际铁路班列,组建环渤海交通物流科创中心,搭建“区域+产业”服务平台,着力打造数字物流研发创新新高地和“两业融合”示范基地。(2)北部物流产业拓展区。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以北海经济开发区为龙头,辐射无棣、沾化区域,布局建设北部物流产业拓展区。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集疏运体系,重点发展大宗散货物流、公铁水联运、化工物流、国际物流等,促进临港产业、大宗商品交易等联动发展,努力打造环渤海智慧化工物流示范基地和辐射鲁北地区的多式联运示范中心。北海新区依托高端化工、高端铝、现代海洋渔业、新材料等产业,发挥港“四港联动”龙头作用,聚集要素资源,加快实施港口物流工程、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港口码头、“公铁海管”、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液体化工、大宗物资商品贸易、航运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业态,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区域航运物流中心。沾化区围绕精细化工、新型化工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畜牧水产、冬枣等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临港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产业供应链等业态,着力打造产业链一体化运营基地和区域仓储物流中心。无棣县依托油盐化工、高端铝、锂电新材料、畜牧水产等优势产业,发挥无棣作为北部物流门户和黄骅港、大口河、秦口河、套尔河等水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电商物流等业态,着力建设省北部物流枢纽重要节点。(3)中部物流产业升级区。依托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建设以阳信县、惠民县为重点的中部物流产业升级区。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升级冷链物流、电商快递物流设施,努力打造华北地区牛羊肉冷链物流集散交易中心和电商快递物流示范基地。阳信县以壮大肉牛、鸭梨、新材料、高端铝等支柱产业集群为抓手,依托德大铁路、滨德高速,发挥亿利源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大宗散货物流、电商快递、古家具物流等业态的发展,着力打造区域重要的大宗货物集散基地和牛肉冷链物流集散基地。惠民县围绕高端铝、风电装备、化纤绳网、园艺苗木等重点产业,充分发挥国创风能、金冠网具等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绳网物流、风电装备大件物流、电商快递、冷链物流、城乡共同配送等业态,完善城乡末端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推动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着力打造电商快递物流示范基地。3 .六园。包括鲁港现代物流综合产业园、大高物流产业园、港综合保税物流园、套尔河港口物流园、邹平铁路物流园和小清河综合物流园六大综合性物流产业园。表2六大综合性物流产业园一览表号载体名称选址区域载体类型与功能定位鲁港现代物流综合产业园位于滨城区,依托铁路北货站、东站等交通枢纽建设。载体类型:陆港型物流园区。功能定位:形成以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集公铁水(港口)联运、大宗物资物流、物流总部基地、物流金融、商务与会议、物流产学研基地、物流装备制造基地、物流加工、电子商务、配套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园的现代综合物流产业园。将成为立足、服务黄河三角洲,辐射环渤海与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域型物流枢纽中心,成为环境优美、信息平台完备、管理先进、功能齐全、设备设施一流、效益可观的大型智慧化综合型物流产业园区,统筹引导整个鲁北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大高物流产业园位于沾化区,依托大高机场布局建设。载体类型:空港型物流园区。功能定位:打造成为以航空物流供应链为重点业态的航空产业供应链一体化基地,辐射整个华北地区。港综合保税物流园位于北海经济开发区,依托海港港区建设。载体类型:港口型物流园区。功能定位:打造成为集临港产业、港口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临港物流产业园,是我市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载体,助力推动实现港产融合发展。套尔位于载体类型:港口型物流园河港口物流园沾化区,依托套尔河港区建设。区。功能定位:打造集保税仓储、普通仓储、冷链物流、电商云仓、金融监管仓等智能化服务设施于一体、海陆运输相结合、服务于沾化区生产制造企业的重要物流仓储基地和大宗物资集散基地的综合性智慧物流园区。邹平铁路物流园位于邹平市,依托邹平铁路货场建设。载体类型:陆港型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主要为本地及周边工业企业提供大宗商品(铝矶土、煤炭、铁到后、氧化铝、电解铝、钢材等)分拨、堆存、公共仓储、运输、装卸、配送等专业化物流服务,是服务于邹平市的高端铝、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的供应链一体化运营基地。小清河综合物流园位于邹平市和博兴县,依托邹平载体类型:港口型物流园区。功能定位:集大宗商品物流、集装箱运输、仓储、分拨转孙镇港运、多式联运等功能于一体,打区、魏桥造成为公铁水联运物流基地。港区和博兴港区建设。4 .多节点。立足各县市区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充分发挥四港联动的集疏体系功能,在现有的物流设施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特色需求和城市居民生活需求规划建设一批集聚效应强、服务功能优、运行效率高的专业特色物流中心,健全物流网络体系。(二)物流通道布局按照省“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规划布局,彰显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网络体系。L陆路横向通道。融入全省鲁北通道,依托荣乌高速、东吕高速、省道315等重要交通干线,高效对接德州、河北、山西等地区,承接环渤海地区带动,打造鲁北综合物流中心。融入全省济青通道布局,依托济青高速、滨德高速、济滨东高速、德龙烟铁路等交通干线,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和半岛城市群物流网。5 .陆路纵向通道。融入全省京沪辅助通道,依托长深高速、黄大铁路、京沪高铁二通道等交通干线构建京津冀物流通道,布局公铁联运货运枢纽及配套物流服务功能,向北串联与天津、河北、北京等地区,为至京津冀地区方向上的物流需求提供支持,打造重要的纵向物流通道。融入全省滨临通道,依托秦滨高速、沾临高速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临高铁等区域交通干线构建滨临物流通道发展带,向南串联与淄博及临沂国家物流枢纽,推动与鲁南地区联动发展。融入全省沿海通道,依托滨港铁路、S237、东外环北延、黄河大桥等构建滨海物流通道发展带,串联北海新区与无棣、沾化、滨城区,布局建设临港物流产业园,实现北海新区与各县市区的联动发展。6 .国际铁路通道。放大“滨新欧”“滨海欧”国际铁路班列带动作用,持续提升京博铁路物流园的物流集散和资源整合能力,丰富拓展至中亚、欧盟地区的运行线路,打造中欧班列明星线路,扩大国际铁路通道的影响力与辐射力。7 .沿黄达海物流通道。融入全省沿黄达海通道,依托港加强与省内外主要港口的协同联动,拓展国内国际航线网络,提升港的港口服务能力。发挥小清河内河航运功能,依托小清河航道、滨港铁路等交通干线构建海河联动物流通道发展带,加快港、套尔河港、小清河港与黄骅港之间,四港与腹地之间的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以港兴产”“以港兴城”。8 .航空物流通道。近期抓好大高机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积极争取开通运输业务;远期不断提高机场承载和吞吐能力,着力构建“干-支-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中转航线、直达航线网络。四、强化载体支撑,构建畅通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按照强基础、促联运、提质效的思路,充分发挥四港联动的带动作用,着力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到2030年,全市货运量达28000万吨以上,港口货运吞吐量达到1亿吨以上,铁路货运占比提升到10%以上。(一)整合优化陆路运输结构加速布局“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扩大铁路运输,优化公路运输,全面推进向公转铁、多式联运转型发展。扩大铁路运输规模。抓住“十五五”我市交通工程建设加速期的机遇,加快规划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济滨高铁和博港铁路电气化改造、黄大铁路与滨港铁路联络线等重点工程,推进高速铁路、普通铁路、轨道交通、专用线“四网融合”,逐步完善铁路货运集疏运体系。发挥京博铁路物流园的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优势,鼓励开行大宗货物直达列车、集装箱班轮、点到点货运列车等多频次多样化班轮,提升“滨新欧”“滨海欧”国际铁路班列运行质量,丰富中欧班列开行线路,提高铁路货运比例。提升公路运输水平。抓好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跨黄河大桥的互联互通,提升支线运输网络密度。加快建设普货物流的多式联运体系,引导发展货运大车队、挂车共享租赁、甩挂运输、企业联盟、品牌连锁等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扩大低成本高效率干支一体运输服务供给。(二)全面推进四港联动工程按照“陆海统筹、港城融合、区域联动”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大力发展公铁水管多式联运,加快构建以港为核心,套尔河港、小清河港为补充的港口集群与黄骅港等外部港口“3+1+N”四港联动发展模式,打造通江达海“亿吨港群”,助力海上高质量发展。到2030年,“四港联动”体系基本形成,“一港两域三区”港口集群初具规模,港5万吨级航道建成,以小清河、套尔河为骨干的内河航运通航,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绿色低碳、保障有力的“亿吨大港”。补齐基础建设短板。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多元融资,着力推进港5万吨级油品泊位、小清河复航、套尔河港区提升、港区铁路专用线和物流园区等重大基础工程,尽快补齐发展短板。打造内外双循环联动体系。注重统筹谋划,明确细化港、套尔河港、小清河港功能定位,研究开通黄骅港至港、套尔河港、小清河港的航线,打通四港之间水上运输通道,促进错位发展、集群发展。抓住省整合推进港口发展的机遇,加强与省港口集团的合作共建,加强港口集群与环渤海、东南沿海、日韩、东南亚等外部港口的循环联动,开通、扩大与烟台港、青岛港、日照港等国内其他港口的海上航线,依托大港借力发展。着力提升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推进陆港贯通、产业链供应通道等相关基础建设,抓好口岸管理水平提升,加强智慧口岸建设,不断放大“四港联动”在全市公铁水管多式联运和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贡献率,打造全省港口发展新的战略支撑点。(三)不断拓展管道运输水平做好与国家、省油气管网的紧密衔接,加快布局建设原油、成品油及天然气输送管道网络,突破管网直通企业和互联互通瓶颈,服务保障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原油供应管网系统。抓好京博石化、中海沥青管网提升和黄骅港至北部沿海县区管输系统等工程,推进原油支线管道向炼厂延伸,实现全市主要炼化企业全覆盖。加快建设成品油外运管网系统。抓好日照港-京博输油管道工程建设,着力推进炼厂与国家成品油管网的连通,构建管道、区域仓储和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相结合的成品油输送体系。加快构建天然气疏通网络。建设中海石油天然气管道和临港化工产业园管廊支架等重大项目,加强与国家干线互联互通,全力服务渤中19-6、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等项目。(四)培育发展航空运输业抢抓全国第二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申报、机场纳入国家“十五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民航“十五五”规划等重大机遇,编制临空发展规划,构筑航空制造、物流、运输、培训、旅游五大特色产业板块。坚持“以货为主,运通融合”的发展理念,基础先行,市场运作,着力引进培育航空物流龙头企业,逐步构建“干-支-通”多层次的航空货物运输服务体系,打造货运功能为主的支线运输机场、鲁北地区航空物流分拨中心和区域保税仓储中心。(五)着力补齐多式联运短板注重科学布局,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加快构建以水铁为骨架、公路为基础、内外畅联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争创省级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培育一批多式联运节点,全面优化升级运输结构。统筹河海联运。加快实施小清河联运枢纽工程,支持大宗货物铁水联运、铁路专用线、集装箱运输等重点项目,推动海港、河港水水中转,直接换装,海河直达,促进水运向高端铝、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集聚区腹地延伸。统筹陆海联运。大力推进“公转铁”,推动集疏港铁路、公路建设,推进滨港铁路开通运营,规划建设鲁北高新区至黄骅港和港的铁路专用线等基础工程,鼓励集疏港线路向堆场、码头前沿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统筹陆海港口发展。抓住我省在沿黄城市布局建设50个内陆港的机遇,构建“四港联动”内陆港体系,加快博兴内陆港发展,支持邹平等地创建内陆港和具有口岸功能的铁路货运场站;加快“一枢纽(港)、四节点(套尔河港区、小清河港邹平港区、小清河港博兴港区、无棣县鲁北物流园)、多中心”四港联动货运枢纽布局,促进港口与腹地一体化发展。推动网络货运平台建设,加快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发展多种类型多式联运经营人。专栏1集疏运体系重点工程L陆路物流。加快推进鲁港现代物流综合产业园、邹平铁路物流园、阳信陆港物流园、铁路煤炭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2 .港口物流。完善港口物流体系,确立港在铝矶土、原油、LPG等运输功能的区域优势地位。重点推进港综合保税物流园、套尔河港口物流园、鲁北大口河港区多式联运智慧物流项目、秦口河内河岸线开发暨临港产业物流园等项目建设。3 .航空物流。重点推进大高航空物流园项目建设。4管道工程。重点推进黄骅港至北部沿海县区管输系统、港至中海沥青管道项目、中海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建设。5 .河海联运。推动小清河博兴港区和小清河邹平港区散杂货码头泊位建设,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邹平港区规划建设S234惠沂线邹平魏桥绕城段、邹平港区孙镇作业区疏港公路、邹平港区魏桥作业区疏港公路。博兴港区规划建设湖滨作业区疏港公路、湖滨作业区疏港管道、湖滨铁路专用线、G205山深线博兴庞家至湖滨段及S316寿高线湖滨至博兴高青界。6 .陆海联运。加快推进滨港铁路二期、疏港路(谭庄子-港)、G339(滨榆线)、S233(东大线)、S228(丹东线)建设,新规划建设疏港公路(由S233改建段和X055交叉处向南延伸至S236)、乐滨疏港路等线路。五、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产业供应链物流依托我市产业集群优势,坚持基础先行、联动融合、拓展提升,集约推进高端铝业、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特色农产品、大宗物资供应链物流发展,做大做强物流业发展主导领域。到2030年,培育形成一批物流业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示范企业和典型模式。(一)聚力突破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机遇,聚焦我市五大“战新”产业和五大优势产业,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的思路,注重优势产业率先突破,加快产业链物流体系建设,推动供应链物流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优势。L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高端铝)产业供应链物流坚持整合优化、品牌塑造、海外突破,优化完善铝产业链物流网络一体化体系,扩大提升品牌效应,发展壮大“走出去”供应链物流系统,打造全国高端铝产业供应链示范基地。(1)优化完善铝产业链物流网络。以绿色化促降本增效,围绕魏桥、西王、创新在市内项目布局情况,重点建设完善水铁集疏运基础配套工程,规划建设铝矶土物流总仓,着力完善以水铁多式联运为支撑、贯通连接涉铝各企业的原材料供应调配物流节点网络系统。以一体化促降本增效,以产成品物流为切入点,支持魏桥铝精深加工产业园等整合仓储资源,规划建设公共暂存仓储,完善运输集散物流节点,整合拓展高端铝制品销售网络。坚持外引、内联,深化与中储物流、中国外运等知名大企业的合作,鼓励物流企业为制造业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库存管理、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提升综合竞争力。(2)提升品牌效应。发挥铝产业基础雄厚、综合实力强的优势,注重融合互动,放大中国铝谷、世界高端铝业基地等品牌优势,引领全市物流业发展。打造数据融合共享品牌,依托铝谷大数据等平台,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物流技术装备,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共享,推动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打造物流贸易、金融品牌,依托铝谷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拓展“中国铝谷”服务功能,支持邹平市设立氧化铝期货交割仓库,建设与之配套的现货仓库,推进现期货交易市场、标准化合约与非标准化仓单交易市场建设,开发完善交易、结算、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打造中国高端铝供应链要素聚集市场。(3)发展壮大“走出去”供应链物流系统。与铝产业国际布局相适应,推动物流网络、物流贸易、物流金融和铝产业品牌影响力向印尼、几内亚等海外延伸,拓展“赢联盟”国际合作发展空间,提高产业成本优势和竞争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参与国际物流通道、枢纽、网络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境外分销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等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国际供应链发展水平。2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产业供应链物流按照试点先行、整体推进、智慧安全的思路,配套完善重点园区、企业的物流节点网络系统,示范推动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的深度合作,逐步发展平台化运营的产业供应链物流企业集群,全力服务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建设。(1)抓示范带动。以临港化工产业园、鲁北化工产业园、博兴化工产业园为引领,配套建设完善智慧化工物流园区。抓好分类仓储罐区、运输中转、专业停车场、管网、园区集疏运道路、铁路场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建设鲁北大口河港区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港泊位及储运等重点项目。发挥博兴化工园区作为全国智慧化工园区培育单位的品牌优势,总结京博物流在多式联运、智慧管理、物流贸易、内陆港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予以全市推广。(2)抓整体提升。围绕全市7个省级化工园区和9个化工重点监控点,科学布局仓储罐区、物流通道等基础设施,促进集约高效发展。发挥京博物流、交运集团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整合优化330余家化工生产企业上下游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强化供需对接、支付结算等核心功能集成,搭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金融于一体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和金融结算中心,提升区域产业组织能力和协同效率。(3)抓绿色安全。将智慧、绿色、低碳、安全理念贯穿于化工产业物流基础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支持指导各园区、各企业逐一制定改造提升方案,着力打造绿色通道、绿色园区、绿色企业。开展智慧绿色化工园区、企业创建活动,鼓励黄海科创产业园等先行先试,综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手段,设计运行准确高效的智能管理系统。3 .食品加工产业供应链物流围绕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目标,发挥作为“两横、六纵”国家粮食物流通道沿京沪线路上节点城市的优势,坚持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以仓储基地建设为保障,以线上线下联动开发为抓手,以产业融合推进为取向,强化加工、仓储、交易、中转集散能力,打造“北粮南运”国家骨干物流枢纽。(1)完善仓储保障基地网络。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抓好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示范物流保障基地、邹平市粮食和应急保障物资储备库、黄河三角洲大宗粮食集散中心及应急食品加工配送等项目。支持西王、香驰、中裕等龙头企业科学规划布局市外物流节点,统筹协调联动,建立关键物流节点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整车供应为主导的产品营销网络,提高市场话语权和运输效率。(2)拓展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放大作为全国唯一“中国好粮油”地级示范市的品牌优势,整合粮油交易中心分中心、“中国好粮油”展销专柜等平台资源,立足全市粮食资源和小麦、玉米、大豆3大品种加工产业基础,培育大型专业化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发展粮食物流枢纽经济,全面提升食品加工物流网络在全国的占有率。布局建设食品电商产业园,做大食品电商交易规模,依托邮政、顺丰、京东等快递物流资源建立完善覆盖全国的食品物流配送体系。专栏2制造业供应链物流重点工程L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高端铝)产业供应链物流:推动铝矶土物流总仓项目、铝产成品公共暂存仓储基地项目、氧化铝期货交割仓库及“铝谷网”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建设。2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产业供应链物流:布局建设2-3处智慧化工物流园区,培育2家能够提供规划咨询、安全培训、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服务的智慧化工供应链服务企业。3 .食品加工产业供应链物流:推动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示范物流保障基地、黄河三角洲大宗粮食集散中心及应急食品加工配送建设、邹平市粮食和应急保障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食品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二)转型提质商贸物流坚持科学布局、筑牢载体、创新业态、高效供给,以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快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居民消费物流、快递物流、医药物流发展,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争创省级高效配送试点示范县。1 .布

    注意事项

    本文(“十五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课桌文档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课桌文档(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

    课桌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