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29.docx
答案解析:解析:一般许可,是指只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就可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对申请人并无特殊限制的许可。如驾驶许可、营业许可等。特殊许可,是指除符合一般条件外,还对申请人予以特别限制的许可。如持枪许可、烟草专卖许可等。另外,按照许可书面文件形式可划分为:独立证书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独立证书许可是指单独的许可证便足以表明持有人被许可的活动范围、方式、时间等,无需其他文件加以补充说明的行政许可;附文件的许可,指必须附加文件予以说明被许可的活动内容、范围、方式、时间等的行政许可。例如商标许可证还要附商标设计图样。从以上分析可知驾驶执照属于一般许可和独立许可。故选AC。第36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A.某市政府为建办公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承包合同B.某市政府为修建大型水利设施而对该地居民区实施的拆迁行为C.商务部作出禁止某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决定D.消防局向某企业发出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做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机关盖办公楼而与建筑商发生的行为并不属于行政行为,只是一方为政府机关的民事行为。故选BCD。第37题、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包括()oA.犯罪行为B.特定的犯罪方法C.特定的时间、地点D.犯罪客体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C答案解析:解析:刑法学理论通说认为,在犯罪构成客观方面中,只有危害行为(犯罪行为)是其必要要件.其他客观方面的要件都是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如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犯罪客体是与犯罪客观方面相并列的犯罪构成要件,不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必要要件.故本题答案是BC。第38题、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包括()oA.公安部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C答案解析:解析:司法解释是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的阐明。在我国,有权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o第39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表现出来()oA.有认识B.无认识C.推定认识D.认识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规定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行为所引发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有认识的;我国刑法第15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规定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行为所引发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没有认识的:我国刑法第219条第2款“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的规定表明,在“应知”的情况下,推定行为人对白己的行为及行为所引发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是认识的,所以,行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形式包括有认识、无认识、推定认识三种,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第40题、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B.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C.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当受到谴责D.坚持罪过责任原则.意味着反对“主观归罪”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解析:行为人的罪过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特定的行为构成犯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具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所以,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是罪过的表现形式.选项AB是正确的。我国刑法之所以规定犯罪的故意与过失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并应对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是因为刑事责任理论认为。对于是否实施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任何正常人都具有进行选择的相对自由。实施或者不实施某一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都是通过人的意识和意志的积极作用,通过相对自由意志的选择和支配来实现的。行为人在相对自由的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选择实施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犯罪行为,不仅从客观方面危害了社会,而且在主观上也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这就使他对国家产生了罪责。国家据此对行为人认定有罪并追究他的刑事责任,是合乎情理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当受到谴责,选项C是正确的。在选项D中,所谓“主观归罪”,是指仅仅根据行为人的主观上的犯罪意图就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问其行为在客观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观归罪是与客观归罪相对的.客观归罪是指仅仅根据行为人在客观上的行为以及行为对社会在客观上造成的危害就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问其主观上的罪过。显然,坚持罪过责任原则。反对的不是主观归罪.而是客观归罪。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第41题、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使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B.甲构成盗窃罪C.乙构成抢劫罪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C答案解析:解析: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本题中,乙在盗窃中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使丙死亡,根据刑法的规定,乙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甲教唆乙实施盗窃罪,乙的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所以,甲不能成为乙抢劫罪的共犯.但也不能说乙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罪。甲构成盗窃罪,而乙构成抢劫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第42题、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A.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B.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C.受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物的人员所经营、管理的国有财物D,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解析: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根据这一规定,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两种: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和埋藏物。故本题答案是AB。案例分析题15.公务员甲颇有才情,以本县三个招致群众非议的公共工程为背景,即兴创作一阕沁园春无题词作,讥讽时弊,并通过手机短信发给十几个朋友,又通过QQ传给了几名网友。县公安局认为,该短信影响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遂以涉嫌诽谤罪将甲刑事拘留,后经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没收其手机和电脑等物品。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请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和相关理论分析:第43题、甲的行为是否属于我国宪法所保护的公民言论自由的范围?理论依据何在?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正确答案:甲的行为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理由是:第一,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多样,传统模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使言论自由表达的平台更加多样化,诸如广播、电视、短信、QQ等方式都可以作为言论表达的手段。第二,短信的内容及其社会影响没有危害国家安全,没有侵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属于言论自由限制的范围。第三,不同看法,即使是错误认识,也有表达的自由。实际上,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应当包含对错误思想和认识的宽容。答案解析:第44题、县公安局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哪些宪法权利?宪法依据何在?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正确答案:县公安局的行为侵犯了甲的三项宪法权利:言论自由权、监督权和人身自由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县公安局的行为以合法行为为违法审查对象,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典型的违宪行为。答案解析:综合分析题10 .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第45题、科学发展观是指()oA.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B.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C.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D.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解析: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故A、B两项正确。第46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须()oA.提高人口质量B.合理利用资源C.突出经济增长的高速度D.保护生态环境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解析:2000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系统地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的素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故选ABD。第47题、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B.要实现可持续发展C.要实现统筹兼顾D.要促进全面发展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故选AB(?D。第48题、“五个统筹”中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思是()oA.东部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B.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C.推进西部大开发D.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解析:“十一五”规划中提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指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故选ABCDo第49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oA.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C.要尊重和保障人权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解析: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故A项正确。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故B项正确。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要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故选项C、D正确。公文实务题11 .关于建设文化宣传橱窗的报告请示X×××××:为全面推进我市文化宣传创新,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文化宣传水平,据2012年6月20日市政府会议纪要精神,为全市8个县(区)安装文化宣传橱窗各2块,每块5万元,采取市财政补一块,县(区)财政出一块的原则,工程项目由基建中心统一招标,据实结算,同时请求给予每个县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补助资金10万元。报告当否,请批示。XX市文化局第50题、该公文标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oA.缺少主语B.文种杂糅C.事由不明D.缺少发文机关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标题中“报告请示”错误,“请示”和“报告”属于不同的公文文种,从公文正文部分可知,文种应当为“请示”,故标题问题为文种杂糅。请示类公文可省略发文机关名称,故D项错误。第51题、该公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oA.语言啰唆B.缺少事由C.一文多事D.用词不当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请示类公文要求一文一事,禁止一文多事,该公文向上级既请示建设文化宣传橱窗事项,又请示县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事项,属于典型的一文多事。第52题、该公文的主送机关应是()oA. ××市政府B. XX市政府办公室C.义X市委D.XX市财政局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公文的发文机关为XX市文化局,而文种为请示,故主送机关应为XX市文化局的上级机关,只有A选项符合。第53题、该公文的结束语不规范,正确的写法应该是()oA.专此报告B.以上请示请批准C.以上报告请审阅D.妥否,请批示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该公文文种为请示,A、C项为报告类公文用语,排除;B选项“请批准”用语不当,排除;只有D选项用语妥当,故选D。第54题、该公文发文日期的正确写法应该是()oA.二。一三年三月八日B. 2013年3月8日C. 2013.3.8D.二零一三年三月八日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且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故选B。材料作文题第55题、自生命萌动之初,你在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位置;到生命终结之际,你在大地上仍有自己的位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你一直同位置打着交道。或许,你有一段关于位置的心情故事;或许,你有许多关于位置的独到见解;或许,位置曾引起你深入的思索;或许,位置让你产生无限的感慨请以“位置”为作文话题写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我的答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正确答案:美丽的季节生命赋予万物以“位置”o当婴儿哭着降临人世时,他的哭声便宣告天地间从此有他的一个位置;当花儿开放、小草萌芽时,它们用无声的语言诉说自己拥有了位置;当旭日初升光芒万丈时万物都有其位置。位置须臾不可或缺。当老人无声无息地走向天堂时,当残花凋零、枯草飘摇时,当夕阳收尽苍凉、残照悄悄走下山去时它们的位置仍在。我读过两句话:“悄悄地让出多余的位置,为心灵轻松而宁愿远离。”我当时不解其意,“远离”,为什么要远离呢?又为什么要让出“多余的位置”?难道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有什么不妥吗?一天,我去散步。正是秋风萧瑟的季节,路边的草木毫无生气,只是一片衰败与凄凉。憔悴的枯叶在风中颤抖着,摇晃着,似乎要用残力去对抗寒风,对抗季节,却不知,冬天已在眼前。我不禁闭上眼睛,因为我不忍看这番毫无意义的对抗。往前走,似有蝴蝶起舞原来是银杏树叶。它们在风中轻扬着,悠悠地坠落,那么坦然,那么平静,没有丝毫矫饰与做作。它们把“秋”的内涵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它们把生命的真实演绎得如此精彩生动。是它们没有留恋吗?不,它们也深知枝头的辉煌;是它们没有依眷吗?不,它们也沉醉于母亲的庇护之中。但它们选择了离开,选择了飘落一一坦坦荡荡地飘落。因为,它们更知道“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更为高尚的举动。于是,它们把位置让给了来年的点点新绿。我恍然大悟。“宁愿远离”,不是逃避现实,放弃自我,而是顺其自然、追求怡然自得的逍遥。朱敦儒有言曰:“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大概就是说要“让出多余的位置”罢。史铁生说:“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这难道不是更为从容,更为安然,更为平静的“让出”与“远离”吗?银杏树叶飘落的季节,真的好美。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