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291.docx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291单项选择题第1题、李某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人正盗窃工厂仓库中的生产器材,便上前阻拦。窃贼掏出匕首刺向李某,搏斗中,窃贼被李某用力推倒在地,头撞在被盗器材的铁角上当场死亡。李某的行为是()oA.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B.过失致人死亡,承担较轻的刑事责任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承担刑事责任D.间接故意杀人,但由于李某是为了保护他人的利益,应当免除刑事责任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本题中李某为了使集体财产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实行防卫,属于正当防卫。由于歹徒当场使用暴力手段抗拒抓捕,其犯罪性质已经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李某将窃贼推倒在地,致其死亡的行为属于特殊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选项A为正确答案。第2题、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A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B.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C.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D.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正当防卫问题。本案中“乙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o乙对张某实施不法侵害,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甲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解析:本题中甲救助乙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无因管理一经成立,管理人和受益人之间即发生债的关系。本题中甲雇用计程车所支出的费用和帮乙支付的医药费均属于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而甲的衣服因染有乙的血渍而不能使用则属于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所以依法均应由受益人乙偿付。另根据民法理论,在无因管理中,管理人未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管理义务,对本人造成损害的,应向本人承担债务不履行的责任。本题中乙手表的遗失是甲在其有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为对其进行救助造成的,甲对此并无故意或重大过失,所以不应负赔偿责任。因此,B、C、D正确,不选。第25题、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乙构成不当得利?()A.甲欠乙500元,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代为偿还B.甲大学新建校区,当地居民乙的房屋大幅升值C.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D.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不当得利的构成需具备三项条件:取得利益无法律依据;一方受损失,他方得利益;两者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A项属于无因管理,丙是自愿对自己财产的处分,不存在损失的问题,不选。B项甲大学新建校区与房屋的升值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不选。C项乙只是接受偿还,没有利益,甲的行为才是不当得利,不选。D符合不当得利的全部构成要件,应选。多项选择题第26题、控制()是控制的前提条件。准备施构标准措机A.RCD.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解析:控制标准和控制准备是控制的前提条件。第27题、按决策的重要性来划分,可把决策分为()oA.战略决策B.管理决策C.合理决策D.业务决策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解析:按照决策重要性来划分,决策可以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第28题、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解析: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中首次把管理活动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项职能。第29题、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责任包括()。A.管理物资B.管理工作和员工C.管理组织D.管理管理者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解析: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管理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第30题、形成“管理理论丛林”的学派中包含()。A.管理过程学派B.数学学派C.社会合作学派D.群体行为学派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解析:A、B、C、D四项所述都属于“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一员。第31题、计划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A.限定因素原理B.许诺原理C.灵活性原则D.改变航道原理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解析:计划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限定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则、改变航道原理。第32题、关于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oA.政策以保证目标实现为宗旨B.实质上是思维与行动的指导方针C.作用的对象是组织成员决策及实施中的思想与行动D.政策作用的方式只是正面的指导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解析:政策是指组织为实现目标,对决策及实施中的思想和行动进行指导或限定的规范或准则。它是以保证目标实现为宗旨;实质上是一种思维与行动的指导方针;其作用的对象是组织成员决策及实施中的思想与行动;政策作用的方式是正面的指导和方向的制约限定。第33题、对备选方案的要求是()oA.互相包容B.互相排斥C.具有典型性D.具有代表性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解析:对备选方案的要求是互相排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第34题、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以下对行政管理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有()oA.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B.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C.行政管理不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D.行政管理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D答案解析:解析:行政管理有以下特点: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在执行中又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立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行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又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行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故本题答案选ABDo第35题、某政府机关实施流程再造改革,根据工作流程重新组织业务活动,并构建了统一的业务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公众满意度。下列关于流程再造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oA.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权责关系B,便于培养“多面手”式的管理人才C.可以发挥部门的技术优势D.易于实现组织间的协调管理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CD答案解析:解析:流程再造主要指通过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B项内容与流程再造无关,题干中未能体现出。判断题第36题、科技发展战略离不开大量的定量分析作依据,因此它主要是定量的。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科技发展战略指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优化而制定的有关政策体系,其实质是规划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争取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动地位。虽然科技发展战略涉及很多定量分析,但这些定量分析都是为定性而服务的,因此其最主要的是定性。第37题、一个科技单位除主专业以外,还要配备相应的辅助专业和相关专业人员。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口解析一个科技单位除了需要主专业的人才从事工作,还需要与主专业相关的辅助专业人才,因为很多学科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同时也需要管理、财务等专业的人才,故本题判断正确。第38题、新材料科学技术是高科技的基础,它的一个标志技术是半导体技术。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新材料技术的标志是材料设计和超导技术,故本题判断错误。第39题、制度经济学认为,商品是同时包含“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的“最小的单位”,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制度的简单扼要的定义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人们的行动存在着利益的“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而交易是同时包含这三种成分的“最小的单位”。故本题判断错误。第40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1题、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宣布开始整风。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宣布开始整风。第42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3题、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37年9月。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称之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第44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扩张性的作用。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增加财政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发展,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扩张性的作用。第45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中的“劳”是指社会必要劳动量。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口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里的等量劳动就是社会必要劳动量(亦可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46题、国务院直属机构的首长是国务院组成人员。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我国宪法第86条规定,国务院组成人员包括: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行政首长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但可列席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7题、经济制度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二者的区别在于:(1)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2)经济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而经济体制则是相对变动较快的;(3)同一种经济制度下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经济体制。第48题、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目前,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日益健全,调控手段实现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转变,调控方式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第49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计划手段可有可无。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计划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国家制定的五年规划,它也属于计划的范畴。第50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上处于首位的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上处于首位的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