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docx
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申报材料(特色项目才智校内实施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才智校内作为中国21世纪校内的发展方向,可实现资源全球化、教学网络化、管理智能化、环境虚拟化等。才智校内建设不仅为现代化教学供应了新的理念和方式,同时也不断变更着学校的管理.、教学和发展模式,对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加快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多元化、特性化、开放性具有重大作用。1、教学科研的须要才智校内将信息技术融r教化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信息工具成为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校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拓展广阔帅生员工获得学问、获得信息的渠道,变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现代的教学和科研就不第存在.2、学校管理的须要以高性能校内网为基础,实现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化增值服务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学校构建现代高校管理模式的必经之路。3、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须要“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支配”中提出:“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阵,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须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二同时,借助数字化和网络技术提升学校对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服务实力,为同类型院校尤其是不发达地区院校供应优质教学资源,为专业对口的产业领域供应专业特色显明的培训与资源服务。(二)建设基础学校于2013年9月成立才智校内建设项目组,支配投入3500万元进行建设。“才智校内”项I是学校新校区建设的重点项目,涵盖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部环节。其建设目标是:1.以云服务为支撑一一建立一个教化教学平台2.以数据整合为中心一一建立一个智能管理平台3.以一卡通为载体建立一个便利、便捷的生活服务平台。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包括:才智校内全部管理系统与信息化平台,虚拟数据中心、网络平安设备等,2015年建设完成:才智校内二期工程包括新校区十万兆校内主干网,校内物联网等,已被中国才智探讨工程会评为“全国才智校内示范校”。(1)网络基础网络基础设施是整个“才智校内”项目的支推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应用高速以太网技术,我纳分布式三层架构,统一设备平台,规范网络体系,建设集办公、教学、服务三位一体的才智校内硬件支撑平台,如图1所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建设拓扑图4Q%9a化:ttMa<¾awHRH解8平台务d襟人之冷和If-AttvWi1.f<,K分乂q>M:,MJ?一,«一蜒配羽方虹:;*»»侵人MH!,_J.二BA至mta:.V.n接入K”图1网络支撑平台拓扑图学院网络整体采纳三层结构,以学院网络中心机房为核心,各接入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通过楼宇汇聚交换机汇聚后上联到核心交换机。因为分期建设的缘由,校内网络核心层采纳不同的两台核心交换机,分别负责不同的网络区域,骨干带宽支持万兆。同时,两分交换机分别进行了全局配置,当其中任台核心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手工方式将不同区域的网络合并运用,不至于出现断网状况。校内网汇聚层通过千兆光链路上联至核心,保证数据流量的正常转发,同时在汇聚层交换机上部署访问限制策略。为便利网络管理,全院接入信息点划分为多个子网,按地理区域与部门类别等多种形式进行划分,全而实施分级管理。有线网络接入带宽60$达到千兆,其余全部百兆到桌面。全部接入交换机可以通过管理协议进行部署和管理。学院无线网络覆盖全部办公区域与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区域,为全院师生供应免费无线资源。里鱼殳曼<mtermiWtBnaJ三5DMZ区在网络平安方向,学院在各网络边界都部署J'下一代防火堵,将传统防火墙、等功能集成于体,为网络供应体化的全面防护。与原来的平安方案相比,不仅能防卫来自外部的攻击,也能对内网进行区域隔离,保证内网平安。在网络出口部署出口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对多运营商的多条链路实现智能调度,合理利用出口链路,在不增加线路的状况下提升互联网访问带宽,多条互联网出口链路互为备份。在网络链路中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设备,为用户合理安排带宽,依据网页内容自动分类未知M贞,快速过滤管控不良网站,有效管理师生上网行为,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平安风险:将用户需求与认证系统相结合,实现基于用户的精准定位,供应不同互联网访问权限;自动识别并管控无线热点,为无线接入用户供应实名认证:供应更加精细的流量限制与权限管理,达到网络行为溯源和管控的目的。在网络内部不同的边界位置部署卜代防火墙,进行全面的校内网内网平安防护与内部业务系统的应用层风险防护。同时,将功能不同的平安设备进行统整合,统管理,保障网络的可用性和伸缩性O学院将于2015年建设完成的数据中心系统是整个数字校内的核心所核心交换机管理服务器连接图示;万兆互联厝通接I交换机;IPSAN:数据存储1RF2拟化IIrSAN交换机千兆互联链路聚合一教学服务器一IRF2虚拟化:在,全八路服务器的配置,万兆的传输速率,全部应用服务基于虚拟化部署.数据中心除了数据运算的基础设施之外,还包括了支撑各类数据中心设施运转的附属设施。数据中心的建设关乎整个才智校内各类系统部署、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平安性。此次建设完成的数据中心将具备高处理性能,部署方式敏捷,高数据平安性,高扩展性等特性。为了使数字校内的整体设计思路得到贯彻,并为了后面将要建设的才智校内做好打算,数据中心的机房子系统、基础服务和存储子系统、备份子系统、虚拟化平台等子系统将全部有机整合起来,同时对数据中心的架构重新进行合理设计,使之整体结构敏捷、易于管理和扩展,使之为即将到来的才智校内的运转供应有力的支撵。与数据中心同时建设完成的管理中心作为整个教化资源网的总指挥部,部署网络管理系统、平安管理系统、虚拟化云管理平分等管理系统,以便于管理人员对整个网络进行统规划和管理。通过虚拟化技术建立r的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为资源平台动态安排硬件资源,从而提高硬件资源的牢靠性和可扩展性。资源服务区数据中心级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相连。(2)物联网物联网使得人们所处的物质世界极大程度地实现r数字化、网络化,使得校内中的物体既以传感方式又以智能化方式联系在起。校内的物联网现有的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分别设置在南院、东院两个校区,每个校区的监控系统相互独立,每个校区单独采纳口夜型彩色网络摄像机、交换机、监控主机等组成各自的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框架图如卜.所示:视频监控系统己经安装的设备(物品)清单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16路硬盘录像机322834路硬盘录像机24红外半球摄像机1345红外一体化摄像机4106摄像机电源54473T监控便盘86822寸液晶监视器269视频传输电缆1600010电源电缆6000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系统由广播主限制中心、传输网络和现场音视频设备组成,南院:功放(2台其中含室内功放、室外功放),调音台(1个),活筒(2个),电脑(1分含主机,显示屏),稳压(1个,音柱(18个其中室内3个,室外15个),线若干,接头若干。东院:功放(2台其中含室内功放、室外功放),调音台(1台),话筒(3个),电脑(1分含主机,显示屏),音柱(9个其中室内1个室外8个),无线设备(1套含接收机台,话筒2个),线若干,接头若干。11点为*柱整地方东院音柱分布图一通系统卡通系统以校内卡为载体,充分利用其在数字信息传递上的高效、便捷优势,最大限度便利师生员工的【作、学习和生活,集学生证、考试证、工作证、身份证、借书证、餐卡、钱包、上机卡、购物卡等功能于,卡,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内”、“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目的,同时实现校内管理的电子化和智能化。其主要功能: 身份识别:用于校内全部须要身份识别的场合,例如图书借阅、门禁、报到注册、考试、考勤、上机等; 电子钱包:用于校内消费,例如就餐、洗浴、开水、电费、购物等; 充值服务:利用食堂设置的人I:充值点和圈存终端实现24小时自助转账服务。一卡通设备名称、型号、数量产品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写卡机(软件与学籍管理系统对接)801X台2特性化标准卡(彩印/正面带学生信息/背面统一图案/写入学生信息)包含一个卡套和吊绳(含学院校名)M1.张3400校内卡卡片实物图如下:公共信息显示系统公共信息显示系统由限制发布设备、网络平台、终端显示播放设备三部分构成,在校内门口、主楼大厅、各院系系楼大厅等场所已安装r屏或液晶电视等显示设备,主要用来发布学校活动或院系的宣扬片、欢迎词、公告、通知等信息。公共信息显示系统作为学校重要的公共信息发布平台之一,其目的是宣扬学校实力和形象,是全校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各方面信息的重要窗口。显示屏的安装位置和规格尺寸表如卜.:安装地点安装尺寸说明学术报告厅6370X564F5.01.ED第三会议室6856X564F5.01.ED.14教学楼4240X1840F101.ED图书馆3920X1840F101.ED东院食堂4000X1500F5.01.EDJ1.教学楼13900X740全室外屏九栋学生宿舍3370X564F5.01.ED教室多媒体系统学校的教室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液品投影机、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心限制系统、投影屏幕、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实现了大屏幕多媒体演示教学,统一管理限制。教室安装的多媒体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投账仪Zx1152幕布个1153中控系统个1154防盗吊架个1155泉椅(:-1156音频系统个115(3)信息化应用形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化,高效稳定、平安牢轮的才智校内,消退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对校内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阔教职工供应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核心竞争力,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须要。实现“六个数字化":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供应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如图3所示。Sisi眼矣S业,Cs,WEB2.0PC*入(moapad)eaH侍Q闲1BemEM8Q户()弟“壮*.-I*IIK.-'->f»,r-Id.Mw.i.t«".:1图3信息化应用总体框架图信息化应用基础平台。含信息标准与应用规范、数据中心平台、身份管理认证、信息门户发布、移动平台、数据库和中间件等:信息化应用基础平台采纳开放的设计理念,能够实现各条价值链的完备整合。通过开放式平台的方式,使应用系统将不再以孤立的形式存在,而是得到有效地集成和不断的扩展,将当前割裂的数据、业务进行全面的融合,进而实现数据和界面的融合,并逐步达到流程、功能、交付方式、呈现方式深度融合的目的。同时,开放的平台架构不仅能够实现信息、资源、服务在校内的开放共享,而且能够面对社会供应大量优质、丰富的开放式服务,进而建成一个更为优化的教化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确保上层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可行性。办公管理平台。含协同办公、校内即时通讯、邮件、云服务等;平台能够满足全部教职员工的日常办公须要,目前已建成涵盖收发公文、行政办公、财务资产、教务教学等不同类别的电子流程共计20余个,平台系统支持流程与表单的自定义功能。平分通过即时通讯、邮件系统、云服务等为师生供应了体化的协作应用门户,使得用户之间的沟通变得简洁而快捷、高效而有效。业务管理平台。含资产管理、人事管理、高校工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站群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培训管理、项目管理、网上办事大厅等:业务管理平台借鉴“企业”的理念,以学生、老师、教学、财物为维度划分各自独立的业务域,重新梳理各个业务域内各系统间的数据流转、共享、认证等流程,实现博于业务域的体化管理,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分散建立带来管理难度大、数据流转效率低等弊端。教学科研平台。含图书管理系统、移动图书馆、文献资源搜寻、期刊资源、教务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多媒体教室管理、科研管理、专业资源库、课程教学、学问云等;基于2.O和移动互联技术构建具有社交化、移动化和碎片化的“学生在线学习系统”。系统面对师生供应丰富的在线教学服务,如:利用社交网络技术实现学习者之间、助教与学生之间的答疑、笔记、课外资源共享等学习交互服务,师生可以通过、手机等多种终端进行在线学习。通过平台的建设带给师生不样的教学体验。(4)数字图书资源学校购置的数字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能完全满足师生教化教学、科研等的须要。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移动图书馆可以使读者无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实现快速查询的功能,可以阅读全文、修改账户密码等,同时还有提示书籍借阅到期等提示功能C(1)在线站式检索图书馆书、刊、论文等文献信息的功能。超星将读秀、百链这样的基于元数据的一站式搜寻引擎运用到移动图书馆,避开了在服务中实施躅网关检索的新的技术难点,使移动查找资源更便捷、移动获得资源更轻松,更快为用户接受。(2)解决了本馆资源与本馆没有资源的获得的问题。在全文资源获得方面,超星移动图书馆通过代理服务器的方式实现r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访问、获得到全部图书馆已经购买的资源全文。同时,通过图书馆购买的百链具有的文献传递功能,木馆没有的可以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获得。读者通过手机发送,条文献传递的恳求,填写接收的电子邮箱,即可获得全文资源。(3)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图书和学术视频供应商。作为最大的电子图书和学术视频供应商,超星移动图书馆平台,有着他人不行比拟的电子资源与版权资源优势。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从1994年起,收录了6000多种期刊,其中有5400多种是全文期刊,约664万篇全文。并按学科进行编辑,共分为9大系列,126个专题。(1)检索:与系列数据库和平台进行无缝链接,供应跨库检索;(2)学问关联:供应完整的“知网节”链接,揭示文献间的引用、相像、相关等丰富的关联关系;(3)与机构/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相结合,满足用户特性化需求。博看人文报刊数据库博看人文报刊数据库包括2000多种4万多本主流畅销人文期刊,总计超过150万篇文章,是现今最大最全的人文报刊数据库。(1)博看期刊网供应了特性化数据库定制服务,可选择须要的分类子数库购买,可为图书馆制作特地电子阅览室页面,打造专属电子阅览室。(2)基于地址、用户名和并发数开通服务,馆内馆外均可开放,放开式的服务体验。用户无需下载任何软件即可在线阅读,全部文章:供应打印,部分内容可曳制、粘贴。(3)原文原貌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拥有稀缺过刊、停刊资源,与纸刊同步上市,并有电子版、语音版多种阅读方式选择。(4)强大的后台管理统计系统,精准的阅读行为统计,每天更新70-100本期刊,与纸刊同步上市。歌德电子书借阅机歌德电子书借阅机是一套才智型24小时自助借阅系统,共供应3000种图书,每月更新150种,可卜.载图书离线阅读。(1)界面直观,操作简洁。扫描安装电子书借阅机手机客户端,找寻电子书,扫描图书的二维码,即可通过免费卜.载图书至手机。(2)人性化阅读。歌德电子书可自由放大缩小文字、图片,并可运用书签、章节跳转等功能。夜间模式还能更好地爱护读者的视力。(3)图书种类多,质量高。涵盖文学名著、科学技术、经管励志、文化艺术、健康生活、少儿教化、小说传记、社会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和哲学宗教等热门分类。超星发觉学术搜寻超星发觉以数亿各类文献与网络学术资源海量元数据为基础,除具有一股搜寻引擎的信息检索功能外,还供应了深达学问内在关系的强大学问挖掘和情报分析功能,是学者精确而专业地进行学术探究和激发创新灵感的探讨1.具。(1)多维分面聚类。超星发觉依托高厚度的元数据资源,通过采纳分面分析法,可将搜寻结果按各类文献的时间维度、文献类型维度、主题维度、学科维度、作者维度、机构维度、权威1:具收录维度以与全文来源维度等进行随意维度的聚类。用户可依据实际须要进行随意维度的组配检索、自由扩检和缩检,从而实现文献资源发觉的精炼聚类和精准化搜寻,将最重要、最核心、最有价值的资源按相关度、被引频次、时间、膨响因子等方式呈现给用户。(2)立体引文分析。超星发觉可实现图书与图书之间、期刊与期刊之间、图书与期刊之间、以与其他各类文献之间的相互参考、相互引证关系分析。借助文献引用频率分析探讨,可有效测定与评价某文献、某学科、某作者、乃至某机构的学术影响力。(3)展示学问关联。超星发觉集学问挖掘、学问关联分析与可视化技术于一体,能够将发觉数据与分析结果以表格、图形等方式直观展示出来。(4)揭示学术趋势。可分析搜寻结果的年头分布规律,可揭示出任一主题学术探讨的时序变更趋势图,进而帮助探讨者在大时间尺度和全面数据分析的高度洞察该领域探讨的起点、成长、起伏与兴衰,从整体把握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和走向,同时也具有学术趋势发展的预判分析,为预料该学术将来发展的趋势供应帮助。(5)信息化教学应用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加大信息化基础工程投入,另一方面主动开展信息技术教化和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探讨,把现代教化技术手段的应用纳入教化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工作中。围绕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机制,以“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化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取得了肯定成效。1 .学校现共有校内网信息点近6000个。有电信、联通、中国教化网三种网络出口。建成校内精品课程和专业的教学资源平台,湖南轨道交通合作平台,接入世界高校城,国家精品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等。校内资源平台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院级精品课程70门,7个专业教学资源库。2013年7月至9月共有国家级、省级各类培训班5个。中国知网2012年6月开通,读秀2013年6月开通,购买超星和书生的数字图书合计39万册,每年购买尔雅通识课程IO门。2 .学校为职教新干线第一批用户,申请账号1万余个,现有教职工600人,学生9500多人,账号人手1个,不重用,不乱用,同时在职教新干线上建设名师课堂,通过层层选拔,共选出教学名师13人,在新干线平台上建设具有特色的名师课堂,学校10%老师恭本上在新干线平台上完成教与学的过程,73%的老师在新干线平台上进行过网上教学、作业布置与考核等教学手段。在网络学习的空间上制定了系列的制度,督促师生探究教学新模式,学校对职教新干线大力支持,每年下拔专项费用达20余万。每学期由发源信息中心实行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学生培训一块,以老生带新生的原则进行培训,同时资源信息中心从每个班中抽23人同步进行针对性培训,以点带面,大力推动空间建设,做到人人能用,人人会用,人人想用。3 .学校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德育活动、社团活动和实践教学管理。一是在学校官网上设立“学工在线”板块,学校学生教化、学生管理、德育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相关信息号时在“学工在线”上展示,使学生与时/解学校学生工作信息。二是设立“学生之友”群,学工、保卫、教务、后勤、各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均在群内,全部涉与学生的信息和问题第一时间在群内发布、沟通、协调、解决,各部门各司其责共同服务学生,学生工作效率大为提升,效果大为增加。三是分层分类建立r”为r学生通号学院”、“军机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第十四届校学生会委员群”、“运管学院治保委员群”、“铁路通信131班”等500余个群,形成r“校一一院一一班一一寝室”四级纵向窕竞,横向到边,全方位无死角覆盖的网络沟通群,实现信息沟通的良性、快捷。三是建立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微博”等一大批官方微博平台,同时学生工作者全部开通微博,与时与学生进行微博互动,主动教化和服务学生;四是建立j'“湖铁先锋号”、“通号学院分团委”等一大批德育工作官方微信平台,组织学生分类组建了微信群,充分运用微信来服务学生。五是在各项学生管理、德育活动、社团活动和实践教学管理中综合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空间等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了管理质量和活动效果。(6)老师信息技术实力素养学校领导具有先进的教化信息化理念,特别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校长亲自担当应用电子教学资源库的主持人。专任老师参与资源建设而达到100%,学校主持1项国家资源库,参与6个国家资源库建设,90%以上的专任老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组织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其中核心课程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数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转型升级,截止2014年5月,原有的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完成,在“爱课程”网上正式发布,转型升级率100%,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和增补资源,拓展了原有10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应用:以课程实施为资源应用为主要验收指标,促进/41门教改课程的网络教学:主动投身微课和浪潮,全校2014年立项建设4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优秀空间课程、慕课课程。2012年立项的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课程在“爱课程”网上正式上线,课程共享院校300余所,在线学习用户近100(X)人,课程评价良好。省级精品课程、校级教改课程也在省内外实现共享。电子电器应用与修理专业“同步课堂”和“专递课程资源”,服务于我省武陵山片区37个县、市、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在职教新干线的共享、共用,学院先后出台J'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新干线推动方案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新干线(网络学习平台)推动方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新干线管理方法(试行机关于2012年度职教新干线建设工作支配的通知、关于2013年度职教新干线建设工作支配的通知等文件。目前,职教新干线已从“建”资源过渡到“用”资源,空间建设从“完成任务、应付考核”过渡到“自发、自觉”状态。2013年5月,老师文章发布数量达到10万余条,同期增长20%,人均达到186.5篇,视频发布数达到5300余段,同期增长15%,人均达到10段,文串访问量达到220万余次,视频访问量达到15万余次。学校参与2012年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国家级等奖I名;在2013年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团队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化进行课程改革,在2013年全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评比被评为湖南省示范课程,并代表湖南省参与全国示范课评比。(7)信息化管理体制1 .组织机构齐备,合力推动改革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长担当组长,分管教学和新校区建设的副校长担当副组长,资源信息中心主任、基建到处长'教务到处长'学工到处长等为成员,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全校信息化的建设1:作。学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校区建设的项重要内容,特地成立了新校区才智校内建设项目组,组织资源信息中心、铁道通信与信号学院、铁道供电与电气学院、基建处的骨干人员,分为网络基础、信息化应用、物联网、综合布线4个小组,对新校区的才智校内进行规划设汁和建设。学院成立教化信息化推动办公室,教学副校长任主任,教务处、资源信息中心、各二级学院(部)为成员,大力促进信息化与教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教化现代化。在课程建设模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实行创新,推动翻转课堂、同步课堂、自主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改革。出台批制度文件,落实教化信息化改革。如关于加快推动学院教化信息化匚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动教化信息化工作方案等十余项方案。每月对全院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进行考核与发布,督促全院师生加强信息化建设。2 .经费保障足够,建设才智校内学校在新校区建设经费特别惊慌的时候,仍旧确保信息化建设经费的足够。申报省教化厅的亚行贷款,3000万元全部用于学校才智校内的建设,每年还有近百万元的信息化建设经费,职教新干线、微课、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学校信息化教改课程等也都支配有专项经费。3 .形成优质教化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依托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业教化集团,与相关企业和学校合作,组建优质教化资源建设指导小组,组建优质教化资源开发项目小组,制订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制订优质教化资源的建设和运用相关制度,制订优质教化资源管理体系和运用方法,开发基于资源库平分的资源标准、资源上传标准、资源运用标准等,借助资源库平台实施专业技能抽测、项目申报与验收、各类技能竞赛。(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校内无线网络莅盖面不全,网络设备老化和短缺现象较严峻.校内网络有待完善。(2)各类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网络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3)师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参与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生活的行为方式,师生的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建设目标(一)建设思路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为指导思想,建设较完善的数字化的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推动我院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化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达到提高教化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二)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建成以高速校内网/物联网为基础、应用为导向,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集教化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才智校内“探究以校企、校校联合的方式,形成包含平台层、资源层和应用层的教化信息化一体化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传观学习一智学习费源消费者一资源生产者应用层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自主学习目标动态校正Vtt学习理实Em学足管现个性化分析女同交互姿源层教化信息化一体化解决方案(=)具体目标(1)网络基础i殳施是整个“才智校内”项目的支撑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应用高速以太网技术,采纳分布式三层架构,统一设备平台,规范网络体系,建设集办公、教学、服务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校内硬件支撑平台<2)基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加强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的建设,构建共赢的网络联校合作模式。(3)物联网技术在教化中的应用推动r“数字校内”向“才智校内”方向的升级发展,使得基于物联网的才智校内将校内中的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了学校的可视化才智管理,构建了富有才智的教化教学环境,为师生供应了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课堂得以向其实的场景延长。以信息网为依托,利用数字化手机借助物联网技术对校内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和服务。<4)完善信息化环境建设,建设才智教室、学问云、网上办事大厅等软硬件,为教化信息化供应基础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5)完善信息化教化教学环境,以信息技术与教化教学深度融合为导向,探究和实践自主学习模式。基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加强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的建设,构建共疏的网络联校合作模式。<6)制定完善教化信息化的建设机制、网络联校合作机制、运行模式和制度体系,为教化信息化的创新应用供应保障。三、/点建设内容(一)网络环境建设1 .有线网络建设网络核心层建设:在核心层采纳两台高性能核心交换机,通过2技术虚拟成一台,在保证网络核心的牢靠性的同时成倍提升网络性能。网络骨干线路带宽由原来的万兆提升到10万兆,两台虚拟化设备可以动态实现双活运用。核心交换机上除了供应连接各功能区所必需的以太网接口外,还可部署防火墙、流量分析等多种业务插卡,为整个校内网供应平安保网络汇聚层建设:在校内各楼宇部署汇聚层交换机,通过双万兆链路光纤链路与核心交换机互联,双万兆处路通过动态链路聚合方式实现徒路的双活运用,协作双核心设备的双活,能够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上行双链路进行动态锥路聚合,链路之间互为备份,同时供应上行处路的带宽,保证数据流量的正常转发。网络接入层建设:接入交换机供应全千兆的业务接口,同时依据应用软件的特性进行自定义的支持,在保障网络接入的速率与敏捷的限制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有效发挥软件特性。2 .无线网络建设才智校内中,无线网络将担当更为全面、更为细致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工作,因此,无线网络的建设将对原有无线网络进行重新部署,废除通过无线路由组建的分别的无线网络模式.新的无线网络采纳先进的无线限制器+无线交换机十瘦的组网模式,在校内内各公共区域、办公场所与学生教室、宿舍区域部署智能无线,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同时全部无线上联无线交换机,供应远程供电。瘦实现无线信号的处理,而用户管理、加密、漫游、管理等功能全部集中到无线限制器进行,通过无线限制器实现对数量浩大的无线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提高管理效率和无线覆盖效果,实现无缝漫游,实现用户认证与接入时间可管理,达到简化整个无线网络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U的。同时,为便利无线网络管理,实现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一体化,无线限制器考虑在核心交换机上扩展一体化的无线限制器模块,保障无线网络的稳定与牢靠性。3 .网络运维建设rr史务运慑综合管理平台MBHIMMiIf1.HMA-AA0“MM部署包括网络加速、资源管理.、拓扑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平安管理在内网络管理系统,降低带宽压力,提升用户的用网体验.采纳与厂商无关性的网络管理系统,提高系统的适应性,也削减用户的管理难度;变更原来基于产品结点的管理模式,更新为基于应用结点的管理,将管理对象扩展到全部可以访问的硬软件产品,使得才智校内网络中的全部内容“可达,可控”成为可能:同时全部功能运行在一个开放的、模块化的平台之上,在这个平台上与计费管理系统、无线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协同工作:基于统一的管理界面、集中的管理体系,统一的数据处理和呈现,统一的告警平台。借鉴业务运维先进理念,将才智校内繁杂的业务系统进行再梳理,实现运维工作数字化,以业务服务运维模式进行业务服务运维:完成对设备监控的需求同时能满足依据业务的组成定位问题根源,定位性能瓶颈,预料业务发展趋势和稳定性,增加运维部门对于整个信息资源的监控力度,提高故障定位效率与处理效率。4 .数据灾备建设信息中心机房.0.0.3应磔!务爵evj+卡通.m*)庄服务2sOraC1.e&J1.Se)数据是才智校内的生命基础。学院虽然已经建设完成J'数据中心,有了存储系统和备份机制,但是数据分散在各服务器本地发源中,没有集中存储管理或者说集中存储的数据存在单点故障,可管理性、平安性、稳定性没有保障。因此,须要建设集备份、容灾、虚拟化和存储功能于体的数据灾备系统,可为用户供应数据爱护、应用容灾、服务器整合和集中存储等系列功能。1)、扩容现有的磁盘阵列,将原有存储容量20T扩大到150T,将分散的生产数据集中存储管理,提高生产数据管理性。2)、建立业务系统完整集中备份系统,完善的备份方式不只是数据库,还须要针对操作系统与业务环境全面集中备份。3)、升级原的台磁盘阵列为双活机制,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有备用存储能够自动切换,接管业务状态,且数据能峥实时备份,保障数据不丢失。两个数据结点分别设定在网络中心机房与图书馆机房,在备份的同时做到容灾。4)、针对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服务器须要双机爱护业务连续性,增加成对服务器配置,建立双机模式,主生产机故障时,备用机可以自动接管业务。5 .桌面虚拟化建设婷靖接入品虚拟东面在服务器虚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虚拟化终端应用范围,老师与学生可通过一般、笔记本、瘦客户机、手机与平板电脑等不同类型的终端接入设备将个人或共享桌面环境输出到显示器,并回传指令与操作信息到虚拟桌面,实现教学业务无处不在的价值。最终可以在教室、试验室、机房、图书馆等应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将各处的桌面系统、程序、设置从分散管理的转移到集中的数据中心,在教学或办公须要的时候,进行敏捷、高效、牢靠、按需地桌面交付,最终实现建设现代信息化、并富有创新的才智校内环境.(二)物联网建设物联网技术在教化中的应用推动了“数字校内”向“才智校内”方向的升级发展,使得基于物联网的才智校内将校内中的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了学校的可视化才智管理,构建了富有才智的教化教学环境,为师生供应r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课堂得以向真实的场景延长。以信息网为依托,利用数字化手机借助物联网技术对校内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和服务,如卜图所示。喇屐网成三sN母校!9专用兀H门家.£®.三«.反#S三阚钎1.才智教室_ni专电涉才智教室是实现信息化教学、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教学互动环境,其硬件设备包括互动服务器、资源管理平分、高清摄像机(带云台)等,如图9所示,具体清单如表2所示。图9才智教室硬件系统图表2系统设备清单项目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单位数量一、信息中心平台端(供应管理、交互、直播、点播、存储等基础业务支撑)互动服务器6020台1桌面终端S不限移动交互式学习移动交互式学习资源管理平台9000台1二、会议室:观摩课、互动评课、视频会议互动录播主机90台1高消摄像机(带云台)202台1音频设备麦克风、功放等S1显示设备显示大屏套1三、主讲教室,四机位互动录播教室标准方案:适用于同步课堂、专递课堂、视频会议等:录制精品课件、常态化录课以建设校本资源高清摄像机(一体机)201台2高清摄像机(带云台)202台2数字音频处理辖(带功放)12台1讲台/学生区录音话筒680支2无源扩声音箱51套165寸液晶交互式一体机T6500H台165寸平板电视台1钢制讲台台1双开推拉式书写板套1四、听课教室,教学点建设:适用于教学点远程互动上课、视频会议互动录播主机80台1高清摄像机(带云台)202台1数字音频处理器(带功放)12台1讲台/学生区录音话筒680套2无源扩声音箱51对1<2)软件选型互动录播模块来纳一体化硬件设计,集数据我集、视音频编码、录播限制、远程音视频互动限制、数据处理发布、存储、应用管理于一体。系统通过采纳先进的音视频编解码与触控操作技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