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文昌龙楼100MW渔(农)光互补项目 环评报告.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国投文昌康 IooMW渔(二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单位(盖章):自投(海声)新能源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L20225g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国投文昌龙楼IOoMW渔(农)光互补项目项目代码2106-460000-04-01-264422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海南省文昌市抱罗镇和公坡4演交界处地理坐标地块1:110度47分40.013秒,19度50分3.681秒地块2:110度47分52.527秒,19度49分47.150秒地块3:11()度48分4.577秒,19度49分24.285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一9()太阳能发电4416地面集中光伏电站用地面积(m2)/长度(km)1267235.29m2建设性质4新建(迁建)口改建口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4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口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2106-460000-04-01-264422总投资(万元)450(X).00环保投资(万元)304.0环保投资占比()0.7施工工期8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口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经查询“海南省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中2021年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项目选址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因此项目选址符合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分析大气环境质量底线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根据达标区判定结果,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本项目运营过程只有少量油烟废气经过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项目施工期会产生少量粉尘和机械尾气,施工废气具有间歇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在采取本次评价制定的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后,可将施工期大气污染影响降低到较小程度,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敏感点造成较大的污染影响。因此,项目符合大气环境质量底线要求。水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施工期废水及暴雨径流水通过隔油沉淀池处理后洒水降尘回用,不外排;施工生活污水拟通过分区旱厕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营运期少量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表1“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限值标准后回用于升压站绿化浇灌;养殖尾水通过处理后倒塘回用,不外排,对环境基本无影响。因此,项目符合水环境质量底线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施工期做好挖填土方的合理调配工作,避免在降雨期间挖填土方,堆放地应修建专门的排水沟,能回填的及时清运回填,采取塑料薄膜覆盖,并及时进行场地恢复,严禁弃方露天堆放,控制扬尘,减轻水土流失。项目表土剥离后暂存于指定位置,在施工结束后用于后续绿化覆土。落实本次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制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基本可以得到保障,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底线要求。综上,项目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线相关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分析项目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用水量较少,且将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实现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消耗少量电能,但项目本身就是将光能转变为电能,后续将实现电能自给自足,并可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综上分析,项目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符性分析D与关于海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琼办发(2021)7号)相符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抱罗镇和公坡镇交界处,根据“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海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附件1海南省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详见附图8)可知项目选址属于一般管控单元及优先保护单元。在一般管控单元及优先保护单元要求上,全省总体生态环境管控要求详见下表。表1“五大片区生态环学去管控要求序号海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要求拟建项目情况符合性1加快推进企业入园,逐步搬迁园区周边居民。项目属于太阳能发电项目,不属于工业类项目。符合2对建材等行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本项目不属于建材行业。符合3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推行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加快开展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强化施工和道路扬尘管控。项目不涉及锅炉使用,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道路扬尘管控措施。符合4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高耗水项目提出最严格的环境准入要求。项目不属于高耗水项目。符合5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不涉及。/6城镇新建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升压站的绿化。符合7禁止明显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活动。项目不占生态保护红线,无明显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活动。符合8海口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其他市县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到2022年所辖范围内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企业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符合2)与文昌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号)相符性分析根据中共文昌市委办公室、文昌市人民政床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文党办2021域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详见附图9)可知,项保护单元。经核查海南省三线一单成果发布系统(详见f市一般管控单元及优先保护单元,管控上ZH46900510014,该项目在允许范围内,符合准涉及近岸海域管控分区,符合准入标准。综上,本项目与文昌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3)与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用相符性分析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抱罗镇和公坡镇交界护单元,管控单元编号为ZH46900530001和ZH在实施意见(文党办202141f办公室印发的文昌市”三线一41号)的通知中附件.文昌市陆目选址属于一般管控单元及优先附件14)可知,本项目属于文昌复元编号为ZH46900530001和入条件。同时该项目所选地块不符。)(琼环函(2021)287号)处,属于一般管控单元及优先保146900510014o根据海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年版)(琼环函(2021)287号),项目与分区管控单元相关要求的相符性见表1-2。表1-2项目与分区管控单元相关要求相符性分析(一般管控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46900530001单元类型一般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分区类型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控维度管控要求本项目符合情况空间布局约束1 .执行全省要素类(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 .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3 .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项目为太阳能发电,地面集中光伏电站,属于鼓励类产业,不属于限制/禁止类产业负面清单,项目为渔(农)光互补产业,产出清洁能源。且项目所在地为其他农用地、一般耕地和园地等。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1 .执行全省要素类(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 .执行自然资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本项目作为渔(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光伏发电的同时,又兼顾了水产养殖产业以及农业种植的发展,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废水经处理后回用,生活垃圾按要求执行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不破坏生态环境。符合环境风险防控1.执行全省要素类(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2.执行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项目属于渔(农)光互补项目,属于清洁能源,没有对土壤环境产生污染的要素产生。符合资源利用率要求执行全省要素类(一般管控区)普适性管控要求。项目产生可再生清洁能源太阳能,雨污分流,废气达标排放,废水经处理后回用,生活垃圾按要求执行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不破坏生态环境。符合表13项目与分区管控单元相关要求相符性分析(优先保护单元)管控要求项目情况是否符合空间布局约束L执行生态空间(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森林公园、森林经营所、生态公益本项目为渔(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森林公园、森林经营符合林、一般生态空间、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普适性管控要求。2 .执行水环境(高功能水体)普适性管控要求。3 .执行大气环境(优先保护区)普适性管控要求。所等敏感区域。项目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本项目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类建设项目,运营期仅少量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达标排放。项目产生的废水综合利用不外排,对水环境基本无影响。项目光伏电站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减少燃煤发电厂的环境污染、满足用电负荷迅速增长的需要,促进当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健康发展。甥2作办会才工作力性分柠南省另相关的th,项目建设符合海南省及文昌市''三线一单”要求。、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扶贫工、室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项目用地管理的通知符合性分析:项目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扶贫卜公室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项目用地管理的通知相关符合:参见下表所示:E1-4本项目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三贫工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项目用地管理的通知F合性分析序号相关要求本项目合分符性析一禁止以任何方式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中的水田,严禁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明确禁止的生态保护红线等区域内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本项目升压站规划用地性质为一般耕地(旱地),正在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光伏电站区为其他农用地、一般耕地(旱地)、园地,同时本项目不涉及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符合利用农用地(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中的水田除外)复合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方阵布设在农用地上,对土地不行成实际占压、不改变地表形态、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按原地类认定,不改变土地用途,占用旱地及水浇地的不需落实占补平衡,用地可以租赁等方式取得,双方签订补偿协议。本项目升压站规划用地性质为一般耕地(早地),正在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光伏电站区为其他农用地、一般耕地(早地)、园地,现状主要为果园、养殖坑塘、其他草地以及竹林地等。项目占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以及般耕地中的水田,采取空中光伏发电+地面鱼塘、光伏发电+农业种植互补的新模式,现状主要为种植橡胶、槟榔、芒果果园以及养殖鱼塘,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不改变当地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在现有的养殖区发展养殖产业,养殖喜阴的鱼类,同时在现有的符合农用地上发展农业种植,种植叶类蔬菜种植区,充分利用土地。建设单位已与土地使用者签订补偿协议。三新建农光互补项目的光伏方阵组件最低沿应高于地面2米,桩基列间距应不小于3.5米,行间距应不小于2.5米;场内道路用地应合理布局,可按农村道路管理,宽度不得超过4米本项目光伏方阵组件采用固定式支架,光伏板最低沿高于水面2.0米,光伏板最低沿高于地面2.0米,桩基列间距大于3.5米,行间距大于2.5米;场内道路宽度为4米。符合3、与海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琼府办(2021)2。号)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琼府办(2021)20号)中专栏11清洁能源技术,开展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推进高效率晶硅太阳电池、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和聚光光伏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本项目属于清洁能源技术,符合规划中的发展要求。4、与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琼府办202136号)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琼府办202136号)中第四章第三节专栏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建设分布式综合能源站。建设光伏、海上风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其能源来自太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由于光伏发电系统没有转动部件,没有大气污染,基本无故障,比其他常规发电方式都要环I保。开发太阳能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政策,符合规划要求。5、与文昌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的相符性分析根据文昌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出具国投(海南)新能源有限公司IooMW渔(农)光互补项目申请变更项目建设地点的函的意见中表示,项目规划用地中养殖总面积为1586.64亩,规划外351.385亩。本项目用地大部分属于滩涂规划中的养殖区,少部分养殖规划外用地,用作农业种植,符合文昌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6、与文昌市总体规划(20152030空间类)的相符性分析(1)光伏电站区选址与规划相符性根据2018年省政府批准实施的文昌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年),本项目光伏电站区选址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规划用地性质为其他农用地、一般耕地和园地:土地利用现状为沟渠、灌木林地、果园、坑塘水面、农村道路、农村宅基地、其他草地、其他林地、其他园地、乔木林地、设施农用地、水工建筑用地、养殖坑堀和竹林地。根据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项目用地管理的通知(琼自然资规2()2()2号)的有关要求:光伏复合项目是指利用农用地(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中的水田除外)复合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方阵布设在农用地上,对土地不形成实际压占、不改变地表形态、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按原地类认定,不改变土地用途,占用旱地及水浇地的不需落实占补平衡,用地可以租赁等方式取得,双方签订补偿协议。本项目光伏阵列对土地不形成实际压占、不改变地表形态、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按原地类认定,且建设单位已签订土地租赁补偿协议。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进行农业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不存在破坏耕作层和抛荒、摺荒情况。因此,项目光伏电站区选址与文昌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是相符的。(2)升压站选址与规划相符性根据文昌市总体规划(2015-2030空间类),项目升压站选址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规划用地性质为一般耕地;土地利用现状为坑塘水面。项目升压站建设用地须待村庄规划批复实施且按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项目方可动工。升压站占地范围还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因此,完善相关用地手续后,项目升压站选址符合文昌市总体规划(2015-2030空间类)。项目集电线路杆塔基础设施用地不超过100平方米,无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7、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0年1月1日实施),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的“五、新能源”中的“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本项目不在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值目录(2019年版)禁止类和限制类,因此项目符合海南省产业政策要求。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海南省产业政策的要求。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2.1地理位置本项目光伏电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抱罗镇和公坡镇交界处,地理中心坐标:地块1:IlO度纪分40.013秒,过度至分3.681秒地块2:110度47分52.527秒,19度49分47.150秒地块3:110度48分4.577秒,19度49分24.285秒。项目周边多村道和乡道,交通较为便利。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U项目组成及规模2.2项目组成及规模2.2.1 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实际总占地面积为1267235.29m2,建设规模为10()MW(交流侧装机容量为100MW,直流侧总装机容量129.89MWP),安装238336块峰值功率为545WP的单晶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光伏阵列、集电线路等,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采用32台315()kVA箱式变压器。光伏发电区的35kV发电系统及输电线路属于中低压电力设施,根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的规定,10OkV以下电压等级的交流输变电的电力设施属于电磁辐射豁免水平以下的项目,其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很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故本项目不考虑35kV发电系统中组串逆变器、箱式变压器以及集电线路的电磁辐射影响。升压站及输电线路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编制环境影响报告。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参见表2-U表2“本项目组成及规模一览表类型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主体工程光伏电站项目光伏电站占地面积为1258006.29m2,采用单晶硅双玻双面545Wp组件238336块,采用功率225kW组串式逆变器,每19串光伏组串接入一台组串式逆变器,光伏组件至组串式逆变器采用PV1500-DC-1X4mm2光伏专用电缆。采用竖向2*14固定式支架。集电线路项目规划35kV集电线路本期新建6回,1-5号单元5台箱变为1回线路集电线路,6-10号单元5台箱变为1回线路集电线路,11-15号单元5台箱变为1回线路集电线路,16-21号单元6台箱变为1回线路集电线路,22-27号单元5台箱变为1回线路集电线路,28-32号单元5台箱变为1回线路集电线路。通过集电线路把电能送到220kV升压站35kV侧。220KV升压站项目升压站区布置在项目用地内的一般耕地,占地面积约9229m2o升压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渔业养殖改良传统“渔光互补”,项目以光伏发电站为主,渔业养殖为辅的模式,养殖鱼塘面积为1545亩。农业种植本项目拟在光伏组件下方土地种植农作物,实现“一地两用”的开发模式,农业种植面积约280亩。辅助工程施工生活区施工生活区主要为施工人员办公及生活场所,根据调查,项目区旁有附近村庄,可租赁附近村庄(土来堆)村民闲置民房作为施工生活区供人员办公及生活。施工生产区施工生产区主要为光伏材料等工程材料堆放及工程部分材料加工,考虑到本项目有三个地块需要建设,为了满足让设备一次性运输到位,方便支架及电池组件安装,本项目分别在三个地块内布设3个施工生产区,总占地面积为0.45hm主要用于材料的堆放。临时堆土场项目施工过程中在升压站区设置一处临时堆土区,用于升压站区剥离表土堆放,检修道路剥离表土直接堆放于现状无水坑塘内。本项目主要剥离的表土区域为升压站区、新建检修道路。升压站区剥离表土用于站内绿化覆土,新建的检修道路就地剥表覆到检修道路边坡绿化覆土。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布设专门的临时堆土场。进场道路进场道路引接现有乡道,进场道路路面宽6m,长度为Ilom,混凝土路面,其余均采用粒料路面。场内道路光伏场内检修道路供光伏场运行期间检修维护使用。光伏场进场道路、场内检修道路主要利用场区原有道路,原有道路大部分路面宽度均大于4m,部分需要新建道路约2.3km,路面宽度均为4.()m,路基随场内地形放坡,路面结构采用150mm厚砂土路面,转弯半径不小于9m。公用工程供电系统施工电源在就近杆塔引接。运营期供电可光伏电站内自给自足。给水系统由于升压站附近没有可直接利用的供水设施,初步考虑站区内生活用水引接自站区周边的村镇给水管网。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建筑物屋面雨水通过雨水斗收集,通过雨水立管引至地面雨水沟,站区场地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通过室外埋地雨水管道排至站外。电缆沟的雨水通过管道排至站内雨水排水系统后排至站外沟道等处;光伏组件清洗水来自给水管网,平均半年清洗一次,根据可研方案,项目单次清洗用水约为2020m3,太光伏组件清洗废水直接进入养殖塘及农业种植区;生活污水经过污水管网排至化粪池,经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用于升压站绿化浇灌。消防系统在综合楼地下室设地下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及消防增压稳压装置。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216m3,消防泵房内设2台消防水泵,1用1备。环保工程废水防治生活污水经过污水管网排至化粪池,经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回用于升压站绿化浇灌。废气防治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屋顶排放。噪声防治通过合理布局,采用隔声、消声、减振及距离衰减等措施。固废防治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交厂家回收处理;废旧铅蓄电池以及变压器废油暂存于危废间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死鱼经卫生填埋井填埋处置。光污染防治电池板表面防反射涂层处理,合理布置安装方向和角度,使其反射角度尽最大可能偏离乡道方向。依托工程道路场内检修道路主要依托场区原有道路,原有道路大部分路面宽度均大于4m,依托可行。2.2.2本项目系统设计(1)发电原理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组件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与电力系统连接在一起的光伏发电系统。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高压并网光伏电厂,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光伏阵列转换成直流电,经过并网型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交流电,升压后并入电网,供公共电网用电设备使用和远程调配。(2)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电站占地面积为1258006.29r112,采用单晶硅双玻双面545WP组件238336块,采用功率225kW组串式逆变器,每19串光伏组串接入一台组串式逆变器,光伏组件至组串式逆变器采用PV1500-DC-1X4mm2光伏专用电缆。采用竖向2*14固定式支架。本项目主要任务是发电,项目建成后运营期内平均年上网电量为16630.7万kWh,将为文昌市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同时可减少化石资源的消耗,减少因燃煤等排放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3)渔(农)光互补方案1)渔光互补方案本项目光伏发电区涉及现状池塘养殖面积约1545亩,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境内,项目建成后池塘养殖面积约1545亩。池塘利用现有的水域进行池塘改造(部分池塘考虑为满足渔业养殖类型池塘),鱼塘改造不侵占现有鱼塘湖面积,改造不破坏养殖鱼塘进、排水渠系等原有功能,水系尽可能利旧改造,养殖鱼类主要为淡水石斑鱼及鲤鱼。项目水上建设光伏发电系统,水下通过现代设施渔业的组装配套,建设成为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的“现代渔业+光伏发电''为一体的渔光一体项目。以往常见的渔业光伏支架型式如下图所示:图21渔光互补光伏项目示意图2)农光互补方案农业种植面积:项目光伏发电区涉及现状农业种植面积约为280亩,项目建成后白菜、生菜、油菜、茴蒿、菠菜、地瓜叶等叶菜类种植面积约280亩。配套实施:设有建设生产用房:200m2(内设置公共卫生间等),仓库:100m2,蔬菜种植280亩,蔬菜种植选择建设在光伏板的间距中间,详见示意图2-2,并配套灌溉系统、排水工程等。农业种植工程A、土地平整项目区土地以平地为主,现状用地主要果园和其他耕地为主,需要根据地形及生产作业实际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工程措施进行整理。规划用推土机整平田块中的土堤、坎以及隆起的山包等,使田块的地面平顺。经过平整后,削高填低,使整个田块地形变得平缓,方便耕作,解决低洼地涝渍问题。B、灌溉系统灌溉工程规划在项目区取水处设置加压抽水泵,抽取灌溉沟渠水,满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需求,共配置抽水泵4台。水泵参考型号为:200QJ50-32/1,7.5kW;水泵参数:Q=50m3h,h=32m,N=7.5kWo项目灌溉工程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态肥料,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以及蔬菜不同生长的需水、需肥规律进行设计,使水分、养分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聚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该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灌溉施肥时间,显著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通过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可到达如下目的:1)均衡供水:2)均衡施肥;3)节省人工成本:4)方便集约化农场水肥管理;5)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病害。本项目结合利用场区地形落差进行灌溉管道铺设。与配水管道配水管道分为干管和支管两级。规划干管1()0()米,采用管径为6110的PVC管;支管采用安装倒挂喷与微滴灌系统,沿纵向田间道布置。管道全部地埋,穿越道路时用水泥预制套管。水肥灌溉池配套建设水肥池灌溉池200立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Cs排水工程(防涝)排水工程主要排泄项目区内雨水。为快速排泄雨水,规划采取分散式的排水方式:在区内各生产地块内相对较低处设置排水沟。地(田)面渍水经排水沟就近排到坑塘或地表水。排水沟壁采用浆砌石护砌,沟底宽0.3米,沟深0.4米,内坡比1:1,外坡比1:1.5。排沟总长约80()米。3)蔬菜种植:项目主要以叶菜类作物种植为主,叶菜类对土质、气候等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广、抗病、抗虫,管理粗放,技术要求不高,计划采用直接地栽的方式进行种植。根据项目地块农业种植条件、揖荒地复耕等情况,按照“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地多用,复合受益”的总体思路,在发展建设和不影响光伏产业的基础上,规划利用场区光伏板下空间、阵列间空地发展农业种植,因地制宜选择“投入少、质量优、效益好”的优质产业品利I通过空中光伏发电、地面种植融合互补新模式,着力打造“一地多用、农光互补”一体化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实现“农光互补”即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双嬴。图22农光互补光伏项目示意图表22项目农业种植主要设备清单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及规范单位数量备注1水泵200QJ50-32/1,7.5kW42干管110的PVC管米10003水肥池灌溉池钢筋混凝土m32004排水沟沟底宽03米,沟深0.4米米8002.2.3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参见表2-3o表23项目光伏主要设备材料清单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及规范单位数量备注升压站部分1主变压器SZll-100000220TH,YN,YnDll230±8x1.25%37kVUk=10.5%台12组合式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内含GWl3-110W630(W)(附电动操动机构)、放电间隙、避雷器YHlW-144/32OkV套13中性点电阻柜35kV50.5Zx1435kV半绝缘铜管母线,聚四氟乙烯Ie=2500AJd=31.5kA米365避雷器Y10W4-204/532(附双电流监测仪)只36电压互感器2203:0.13:OJkV0.23P30/30/50VA只17户外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252/3150A,40kA型组合电器问隔1835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20Mvar优1户外布置935kV开关柜金属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40.5kV,2500A,31.5kA(4s)面1主变进线1035kV开关柜金属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12kV,1250A,31.5kA(4s)面6出线柜1135kV开关柜金属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40.5kV,2000A,31.5kA(4s)面1PT柜1235kV开关柜金属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40.5kV,1250A,31.5kA(4s)面1储能装置1335kV开关柜金属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40.5kV,1250A,31.5kA(4s)面1无功补偿1435kV开关柜金属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40.5kV,1250A,3l.5kA(4s)面1接地变小电阻1535kV开关柜金属铠装移开式高压开关柜:40.5kV,1250A,31.5kA(4s)面1站用变16电力电缆ZR-YJY63-2635-3×3OO米58017电力电缆ZRA-YJV22-2635kV-3x70米7518低压电力电缆VV22-1KV3X120+1X70米80站用变1935kV冷缩三芯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ZR-YJY23-2635-3x300配套住22户内型2()35kV冷缩三芯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ZR-YJY23-2635-3×70配套套4户内型二光伏区1油浸式变压器箱变315OkVASCBll-315O35kV37±2x2.5%0.8kVDyll6.5%台322逆变器225kW台4483光伏组件单晶硅电池组件545Wp块2383364光伏区电缆PV1500DC-l×4mm2km1702.45光伏区低压电缆ZRC-YJLHV22-1.83.0kV-4×120mm2km89.66光伏区高压电缆ZRC-YJLHV22-2635kV-3x70mm2km2.97光伏区高压电缆ZRC-YJLHV22-2635kV-3x120mm2km2.188光伏区高压电缆ZRC-YJLHV22-2635kV-3x185mm2km3.469光伏区高压电缆ZRC-YJLHV22-2635kV-3x240mm2km2.73储能区1储能设备容量25MW50MWh套12EMS预制舱3000*90Oomm座13储能电池集装箱基础13716*2438*2896mm(W*D*H)座104PCS基础78()0*3000*2850mm(W*D*H)座105EMS二次舱基础3000*9000mm座12.2.4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根据光伏系统设计,本项目采用固定式支架,固定倾角为12°o本项目支架立柱、斜梁、横梁以及组件的连接形式以螺栓连接为主,项目升压站箱变钢梁采用螺栓或焊接连接。焊接耗材情况如下:表24焊接耗材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1直磨机KRL-38-GS30把2扁铲6-38*1010把3砂纸600003#W14/4鸨极2.510个表25焊条理化性质一览表编号原料理化性质1焊条焊条就是涂有药皮的供焊条电弧焊使用的熔化电极,它是由药皮和焊芯两部分组成的。在焊条前端药皮有45。左右的倒角,这是为了便于引弧。在尾部有一段裸焊芯,约占焊条总长1/16,便于用钳夹持并有利于导电。焊条的直径实际上是指焊芯直径)通常为2、2.5、3.2或3、4、5或6mm等几种规格,最常用的是小3.2、小4、小5三种,其长度“L”一般在20055()mm之间。项目鱼塘部分涉及的原辅材料主要是尾7表2-6加K处理需要的药剂,其使用情况见下表2-6。药间原辅材料药剂种类混凝剂除磷剂来源日药耗(kgd)46480外购年药和(吨/年)167.9175.2外购2.2.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供电施工电源在就近杆塔引接。运营期供电可光伏电站内自给自足。(2)给排水给水由于升压站附近没有可直接利用的供水设施,由于升压站附近没有可直接利用的供水设施,初步考虑站区内生活用水引接自站区周边的村镇给水管网。排水雨水排水包括屋面雨水排水、站区场地雨水排水、电缆沟的雨水排水。建筑物屋面雨水通过雨水斗收集,通过雨水立管引至地面雨水沟,站区场地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通过室外埋地雨水管道排至站外。电缆沟的雨水通过管道排至站内雨水排水系统后排至站外沟道等处。生活污水系统由污水管道、生活污水调节池、WSZ-A5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污水量为5m"d)组成。升压站内各用水点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汇集至调节池,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表1“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限值标准后回用于升压站绿化浇灌以及道路洒水,不外排。污泥沉渣经污泥干化池干燥后外运。考虑到本工程场址区域雨水较多,光伏组件的清洁为雨水自洁加人工辅助方式,一般每半年冲洗1次,光伏组件清洗水主要污染物为SS,直接排入养殖塘及农业种植区。(3)道路进场道路:进场道路引接现有乡道,进场道路路面宽6m,长度为110m,混凝土路面,其余均采用粒料路面。场区道路:光伏场内检修道路供光伏场运行期间检修维护使用。光伏场进场道路、场内检修道路主要利用场区原有道路,原有道路大部分路面宽度均大于4m,部分需要新建道路约2.3km,路面宽度均为4.0m,路基随场内地形放坡,路面结构采用150mm厚砂土路面,转弯半径不小于9m。2.2.6 土石方平衡根据国投文昌龙楼100MW渔(农)光互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挖填方总量5.32万m3,其中挖方量1.33万m3,填方量为3.99万nP,无余方,借方2.66万n?。土石方总平衡见表2-5,土石方流向详见图2.1。土石方平衡表参见下表2-7o表27本项目土石方平衡表单位:万2序号地块编号项目分区开挖回填调出1胃入借方余方挖方填方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数量来源余方去向(1)A地块光伏阵列区00.120.12(2)(2)检修道路区0.1200.12(1)(3)集电线路区0.520.52(4)小计0.640.640.120.12(5)B地块光伏阵列